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0)Co-γ射线辐照对花生油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1
作者 张亚哲 向鹏飞 +3 位作者 乐伍 王允 王娴 张振山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0-66,共7页
分别以辐照剂量0、2、6、10 kGy对花生进行^(60)Co-γ射线辐照处理,然后采用冷榨法提取花生油,分析其酸价、过氧化值等理化特性,并采用蒸馏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SDE-GCMS)对花生油中挥发性成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辐照花生油的... 分别以辐照剂量0、2、6、10 kGy对花生进行^(60)Co-γ射线辐照处理,然后采用冷榨法提取花生油,分析其酸价、过氧化值等理化特性,并采用蒸馏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SDE-GCMS)对花生油中挥发性成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辐照花生油的酸价、过氧化值、共轭二烯值(K_(232))和共轭三烯值(K_(268))上升。花生油中共检出80种挥发性成分,主要为碳氢化合物、醛类和醇类,其中辐照花生油的挥发性成分含量和种类明显增加,尤其是碳氢化合物。气味活性值(OAV)分析显示,辐照后1-辛烯-3-醇和1-辛醇的形成给花生油增添了不良风味。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表明,辐照前后花生油的挥发性成分构成和关键风味物质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油 Γ辐照 挥发性成分 气味活性值 风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辽宁省农村地区应急管理的困境及路径研究
2
作者 张亚哲 张秀雯 《村委主任》 2025年第3期238-240,共3页
文章围绕乡村振兴背景下辽宁省农村地区应急管理展开研究。剖析现状可知,虽有政策推动且部分地区应急管理工作有进展,但仍然面临自然灾害频发、基础设施薄弱、人口结构特殊及居民应急素养欠缺等挑战。应急管理困境体现在资源匮乏调配难... 文章围绕乡村振兴背景下辽宁省农村地区应急管理展开研究。剖析现状可知,虽有政策推动且部分地区应急管理工作有进展,但仍然面临自然灾害频发、基础设施薄弱、人口结构特殊及居民应急素养欠缺等挑战。应急管理困境体现在资源匮乏调配难、信息传递预警滞后、农民意识淡薄参与度低、协同机制不完善等方面。为此,文章提出加强应急资源储备与优化调配体系,构建高效信息传播与预警网络,强化农民应急教育与激励参与,建立健全多部门协同应急管理机制等路径,以期提升辽宁省农村地区应急管理能力,促进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省 乡村振兴 资源调配 人口结构 居民应急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照对不同水分含量亚麻籽及其油脂品质的影响
3
作者 刘兴鑫 张亚哲 +2 位作者 乐伍 向鹏飞 张振山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9-74,共6页
为探究辐照对不同水分含量(5%、10%、15%)亚麻籽及其压榨油脂品质的影响,利用60Coγ射线对不同水分含量的亚麻籽进行了辐照处理,分析辐照前后亚麻籽中脂肪酶活度及其压榨油脂的理化指标、脂肪酸组成和营养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辐照可... 为探究辐照对不同水分含量(5%、10%、15%)亚麻籽及其压榨油脂品质的影响,利用60Coγ射线对不同水分含量的亚麻籽进行了辐照处理,分析辐照前后亚麻籽中脂肪酶活度及其压榨油脂的理化指标、脂肪酸组成和营养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辐照可以降低亚麻籽的脂肪酶活度,导致亚麻籽油的酸价、过氧化值及共轭二烯、共轭三烯和饱和脂肪酸含量增加,碘值及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E、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含量减少。表明辐照对亚麻籽及其油脂品质的影响与亚麻籽水分含量有关,且水分含量越大,影响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籽 辐照加工 水分含量 油脂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咸水灌溉条件下的土壤水盐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张亚哲 高业新 +2 位作者 王建中 张冰 冯欣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9-54,共6页
河北衡水地区干旱缺水,淡水资源严重不足。水资源日益缺乏与粮食需求日益增多之间的矛盾尖锐。利用微咸水资源将成为缓解水资源危机的重要举措。国土资源部地下水科学与工程试验基地小麦微咸水灌溉试验为基础,对试验区作物种植整个生长... 河北衡水地区干旱缺水,淡水资源严重不足。水资源日益缺乏与粮食需求日益增多之间的矛盾尖锐。利用微咸水资源将成为缓解水资源危机的重要举措。国土资源部地下水科学与工程试验基地小麦微咸水灌溉试验为基础,对试验区作物种植整个生长过程中土壤含盐量和水分状况随时间的变化研究,探讨了微咸水灌溉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水盐动态呈受灌溉和降雨影响的短期波动和受季节更替影响的长期波动;作物产量与灌水矿化度、灌水量、土壤初始含盐量和含水量等因素相关。在缺乏淡水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使用3g/L左右的微咸水灌溉,而且不会引起小麦产量的显著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咸水 土壤水盐 土壤电导率 动态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见抗精神病药对心电图的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张亚哲 赵振环 +1 位作者 赵耕源 于临枫 《上海精神医学》 1996年第2期75-77,共3页
目的 了解抗精神病药对于心电图的影响。方法 分析1991年至1993年住院的1061例病人在服用抗精神病药前后的心电图变化。结果 心电图异常共317例(29.88%)。各种药物所致心电图异常率无明显差异。氯丙嗪剂量与心电图异常率有明显差异。... 目的 了解抗精神病药对于心电图的影响。方法 分析1991年至1993年住院的1061例病人在服用抗精神病药前后的心电图变化。结果 心电图异常共317例(29.88%)。各种药物所致心电图异常率无明显差异。氯丙嗪剂量与心电图异常率有明显差异。异常以心肌劳损及心律失常较多。结论 应用抗精神病药时应定期随访心电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精神病药 心电图 氯丙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试验基地地温变化特征
6
作者 张亚哲 高业新 +2 位作者 汪丽芳 张冰 冯欣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32期15678-15679,共2页
地下水工程与试验基地是国土资源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基地,其自动气象站采集小区域的气象数据。选取2007~2011年自动观测地温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浅层地温具有明显的日变化,深层地温变化则不明显;0~320 cm整层地温均具有明显的... 地下水工程与试验基地是国土资源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基地,其自动气象站采集小区域的气象数据。选取2007~2011年自动观测地温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浅层地温具有明显的日变化,深层地温变化则不明显;0~320 cm整层地温均具有明显的月变化,各层次最高(低)值的出现时间均随土壤深度的递增而推迟;夏季与冬季、春季与秋季地温垂直分布呈现完全相反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温 日变化 月变化 垂直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状非均质包气带渗透性特征及其对降水入渗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崔浩浩 张光辉 +3 位作者 张亚哲 张冰 冯欣 郎旭娟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9,共9页
不同的岩性界面影响了降水在包气带中的入渗、运移与再分布过程,其影响机制仍是有待研究的学科前沿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基于层状非均质包气带6 m×4 m×5 m样方,开展了多场次自然降水入渗过程的原位试验监测,研究结果表明层状... 不同的岩性界面影响了降水在包气带中的入渗、运移与再分布过程,其影响机制仍是有待研究的学科前沿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基于层状非均质包气带6 m×4 m×5 m样方,开展了多场次自然降水入渗过程的原位试验监测,研究结果表明层状非均质结构对降水入渗过程和速率影响明显:(1)地层分界面处土壤含水率呈现陡降变化特征;(2)220 cm深度以上包气带中土壤含水率对降水入渗响应变化敏感,呈含水率陡变的多峰谷式脉冲响应变化特征,其中20~100 cm地层土壤含水率变化幅度为22.58%~29.76%,120~200 cm地层土壤含水率变化幅度为13.74%~20.74%;220 cm深度以下包气带中土壤含水率对降水入渗响应滞缓,年内呈现平缓单峰响应变化特征,反映了多场次降雨的累积效应,其中220~400 cm地层土壤含水率变化幅度为2.3%~12.15%,430~460 cm地层土壤含水率变化幅度为2.5%~3.41%;(3)层状非均质结构阻滞了水分的运移(湿润锋通过亚砂土-粉砂界面时,平均运移速度由10.53 cm·d^-1下降为0.77 cm·d^-1;湿润锋通过亚砂土-亚粘土界面时,平均运移速度由12 cm·d^-1下降为1.86 cm·d^-1),当岩性界面处水分不断蓄积克服阻力后才能向下运移;受上部界面水分蓄积的影响,下部层状非均质结构的阻滞作用将被减弱甚至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非均质 包气带 降水入渗 土壤水分动态 原位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平原典型区域土壤凝结水观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冯欣 高业新 张亚哲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32-135,共4页
为查明华北平原典型区凝结水发生情况,采用称重法进行了土壤凝结水的初步观测,结果显示:每日14时至次日10时均可观测到凝结水的生成,研究区凝结水大部分来自于大气中的水分,极小部分来源于下层土壤,其主要凝结集中在表层0~5cm范围内,... 为查明华北平原典型区凝结水发生情况,采用称重法进行了土壤凝结水的初步观测,结果显示:每日14时至次日10时均可观测到凝结水的生成,研究区凝结水大部分来自于大气中的水分,极小部分来源于下层土壤,其主要凝结集中在表层0~5cm范围内,共占观测深度总凝结水量的50%左右。根据土壤凝结水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较低的温度、较高的相对湿度和无风的条件有利于凝结水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凝结水 华北平原 PVC凝结器 凝结时间 凝结量 温度 相对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州地区地下水离子比例系数分析研究 被引量:23
9
作者 冯欣 张亚哲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8-20,24,共4页
以国土资源部地下水科学与工程试验基地——深州基地为依托,针对不同深度含水层,开展了分层水样采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100 m地层深度由浅至深分别分布有两层咸水和两层微咸水,水化学类型咸水以Cl·SO4-Mg·Na为主、微咸水以... 以国土资源部地下水科学与工程试验基地——深州基地为依托,针对不同深度含水层,开展了分层水样采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100 m地层深度由浅至深分别分布有两层咸水和两层微咸水,水化学类型咸水以Cl·SO4-Mg·Na为主、微咸水以Cl·SO4-Na为主.咸水TDS均大于10 g/L,且硬度较大,微咸水TDS较浅部两咸水层有显著降低约为1~1.5 g/L;离子比例系数结果表明,SY01中γNa/γCl比例系数接近海水比值,但结合Cl/Br和γMg/γCa比例系数分析,可以得出该层地下水在成因上主要还是受大陆溶滤水演化的影响;SY02、SY03、SY04中的γNa/γCl比例系数偏离海水比值,可能是由于水中Na+离子与地层中离子发生阳离子交换导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验基地 地下水 比例系数 水化学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平原地下水水化学分布特征及演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莹 张琳 +3 位作者 张亚哲 陈雨 陈江 刘君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08年第6期84-86,共3页
河北平原地下水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学者关注的焦点。通过对河北平原地区地下水水化学中深、浅层水化学类型及主要离子组分等现状及变化趋势对比研究,浅析了影响地下水水化学变化的因素,阐述了加强环境管理等人为影响对地下水环境的正态... 河北平原地下水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学者关注的焦点。通过对河北平原地区地下水水化学中深、浅层水化学类型及主要离子组分等现状及变化趋势对比研究,浅析了影响地下水水化学变化的因素,阐述了加强环境管理等人为影响对地下水环境的正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浅层地下水 水化学演化 正态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切比雪夫理论的保定市水资源承载力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志宇 张西平 张亚哲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41-646,共6页
在分析保定市2006—2010年农业、环境、经济、人口、水资源等基本情况的基础上,选取水资源可承载的GDP最大、人口最多和污水排放量最小为研究目标,建立了基于切比雪夫理论的水资源承载力多目标优化模型,利用上述模型对保定市2015年和202... 在分析保定市2006—2010年农业、环境、经济、人口、水资源等基本情况的基础上,选取水资源可承载的GDP最大、人口最多和污水排放量最小为研究目标,建立了基于切比雪夫理论的水资源承载力多目标优化模型,利用上述模型对保定市2015年和2025年的水资源承载力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要使保定市水资源适应高速发展的经济形势仍需走"开源节流"、"节流优先"之路,提高农业水、工业水利用率及城镇居民生活节水水平等是提高保定市水资源承载力的根本,污水回用、中水回用、雨水利用及跨流域调水等开源措施是有力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切比雪夫理论 多目标模型 保定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州地区浅层地下水同位素组成及其指示意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冯欣 高业新 +2 位作者 张冰 崔浩浩 张亚哲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18年第2期39-44,共6页
以国土资源部地下水科学深州基地80 m范围内的4眼综合试验井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同位素分析,讨论了浅层地下水氢氧同位素及硼同位素组成,确定了咸水、微咸水的来源。研究表明:咸水、微咸水的氢氧同位素普遍偏负,其数值均未超出海相成因... 以国土资源部地下水科学深州基地80 m范围内的4眼综合试验井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同位素分析,讨论了浅层地下水氢氧同位素及硼同位素组成,确定了咸水、微咸水的来源。研究表明:咸水、微咸水的氢氧同位素普遍偏负,其数值均未超出海相成因咸水δ^(18)O和δD的特征值,咸水δ^(11)B‰明显低于海水的δ^(11)B‰值并介于海水和陆相淡水的δ11B‰值之间,该数值表明了区域地下水的陆相成因;经计算两微咸水含水层咸水混入比例呈逐年增加的趋势,这与含水层TDS及Cl^-含量增加显示出的咸化呈现一致的情况,进一步证明了研究区微咸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咸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地下水 氢氧同位素 硼同位素 地下水咸化 深州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山前平原不同含水组垂向水循环规律 被引量:1
13
作者 汪丽芳 高业新 +1 位作者 张亚哲 张冰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36-138,152,共4页
地下水是华北山前平原的主要供水水源,其资源属性一直存在争议。以正定试验基地为研究区,通过分析地下水化学、氘氧同位素、14 C测年等在垂向上的变化特点,对比不同含水组地下水与大气降水的氘氧同位素含量关系,研究华北山前平原典型研... 地下水是华北山前平原的主要供水水源,其资源属性一直存在争议。以正定试验基地为研究区,通过分析地下水化学、氘氧同位素、14 C测年等在垂向上的变化特点,对比不同含水组地下水与大气降水的氘氧同位素含量关系,研究华北山前平原典型研究区504m深度内不同含水组地下水在垂向上的循环规律,确定360m为该区地下水含水系统的内部界限,其上构成浅层含水系统,其下构成深层含水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化学 同位素 垂向水循环 含水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穴式入渗初步试验研究
14
作者 刘继朝 高业新 +3 位作者 冯欣 张冰 张英平 张亚哲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93-199,共7页
以双重介质渗流理论为基础,借鉴复合地基施工技术,选取冲积砂、河砂等作为试验填充材料,在粉砂、中砂地层中开展砂穴式入渗试验,研究了砂穴这一入渗方式的入渗效率。结果表明:分选好的多孔介质更适宜作为砂穴填料;河砂作为填料比冲积砂... 以双重介质渗流理论为基础,借鉴复合地基施工技术,选取冲积砂、河砂等作为试验填充材料,在粉砂、中砂地层中开展砂穴式入渗试验,研究了砂穴这一入渗方式的入渗效率。结果表明:分选好的多孔介质更适宜作为砂穴填料;河砂作为填料比冲积砂入渗效果更好;入渗效率受受水介质影响明显。在不同岩性中利用穴式入渗,入渗效率明显不同。中砂地层的入渗效率是粉砂地层的7.6倍,是粉砂地表入渗的48.1倍。在同一岩性中利用不同的入渗方式,其入渗效率有很大差距。在粉砂地层中利用穴式入渗,其入渗效率是粉砂地表的6.3倍。砂穴式入渗是一种可以加快入渗速率可操控性的技术方法,它将促进渗流理论转化为减轻雨洪灾害的技术形成生产力服务于城市(或者山区)洪涝减灾,提高水资源的有效利用水平,促进水循环体系自我恢复和良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气带 砂穴式入渗 受水介质 入渗效率 入渗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掐尖”会不会一窝蜂地出现
15
作者 张亚哲 《成才之路》 2010年第2期I0006-I0006,共1页
其实,中国高等教育的头等问题,是越来越恶化的城乡教育差距,以及农民等弱势群体进入一流大学的越发困难。改革,当在此处用力。
关键词 高校 中国高等教育 城乡教育差距 一流大学 弱势群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