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4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张亚丽数字影像系列作品
1
作者 张亚丽 《流行色》 2017年第9期98-99,共2页
关键词 数字影像 系列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源实际蒸发和径流变化多时间尺度归因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曹振江 姬广兴 +5 位作者 杨瑞婷 王雨欣 李凡 张亚丽 陈伟强 黄珺嫦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9-217,共9页
[目的]全面分析黄河源区变化环境下水文要素(实际蒸发和径流)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为黄河源区水文循环机理研究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黄河源区1967-2020年的水文气象数据,使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在年、季和月时间... [目的]全面分析黄河源区变化环境下水文要素(实际蒸发和径流)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为黄河源区水文循环机理研究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黄河源区1967-2020年的水文气象数据,使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在年、季和月时间尺度上分析黄河源区实际蒸发和径流的变化特征,采用ABCD水文模型和月尺度Budyko模型在多时间尺度上定量分离出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对黄河源区实际蒸发和径流变化的贡献率。[结果](1)1967-2020年黄河源区实际蒸发量在年、季和月时间尺度上都表现为显著增加的趋势;径流在年尺度、旱季、8月、9月表现为不显著减少趋势,在雨季和7月表现为不显著增加趋势。(2)在年尺度、旱季、8月和9月,气候变化对流域实际蒸发的影响较大,其对实际蒸发量变化的贡献率分别为59.61%,108.43%,50.71%,58.17%;在雨季和7月,人类活动对流域实际蒸发的影响较大,其贡献率为62.38%和53.34%。(3)无论是在年尺度、季尺度还是7月、8月、9月,都表现为气候变化对流域径流变化的贡献率较大,贡献率分别为55.58%,56.23%,59.92%,68.70%,51.51%和87.03%。[结论]黄河源区不同时间尺度实际蒸发和径流变化多受气候变化影响较大,但是气候因素和人类活动对它们的贡献率相差较小,未来仍应注重人类活动影响的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源区 实际蒸发 径流 多时间尺度 趋势分析 ABCD水文模型 月尺度Budyko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61-2020年赣江流域月尺度实际蒸发模拟及归因分析
3
作者 姬广兴 刘智培 +5 位作者 高红凯 陈伟强 黄珺嫦 张亚丽 郭宇龙 陈轶楠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5-202,共8页
[目的]探究赣江流域月时间尺度实际蒸发的变化规律和分配特征以及不同因素对实际蒸发量的贡献量,为生态环境保护和水资源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赣江流域外洲水文站1961-2020年径流量数据,结合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和Pettit... [目的]探究赣江流域月时间尺度实际蒸发的变化规律和分配特征以及不同因素对实际蒸发量的贡献量,为生态环境保护和水资源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赣江流域外洲水文站1961-2020年径流量数据,结合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和Pettitt突变点检验法确定径流突变年份。其次利用ABCD水文模拟赣江流域基准期和突变期径流变化过程,计算得出月尺度实际蒸发量。然后利用去趋势预置白趋势检验法(TFPW-MK)分析实际蒸发的变化趋势和年内分布特征。最后采用月尺度Budyko模型对实际蒸发量变化进行归因分析。[结果](1)径流突变年份为1991年。(2)赣江流域2月、3月、4月、6月、9月的实际蒸发量呈现上升趋势,其余月份实际蒸发为下降趋势。其中2月、3月的实际蒸发量显著上升(p<0.05)。(3)赣江流域月尺度实际蒸发量呈现“单峰型”分布,在7月附近达到最大值。(4)气候变化会导致各月实际蒸发量的增加,人类活动会导致各月实际蒸发量减少。[结论]赣江流域实际蒸发量呈现先增大后减少的趋势,气候变化对实际蒸发量的贡献表现为正作用。人类活动对实际蒸发量变化表现为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际蒸发量变化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ABCD模型 月尺度Budyko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叶感官国家标准样品的研制和展望 被引量:2
4
作者 张亚丽 尹祎 李文萃 《中国茶叶加工》 2024年第1期5-7,共3页
随着我国茶产业标准化建设工作的推进,我国已基本建立了完善的茶叶文字标准体系,但与文字标准相协同配套的标准样品研制工作还相对薄弱。文章介绍了茶叶领域国家标准样品研制现状,总结了茶叶感官分级标准样品研制过程中的主要技术和存... 随着我国茶产业标准化建设工作的推进,我国已基本建立了完善的茶叶文字标准体系,但与文字标准相协同配套的标准样品研制工作还相对薄弱。文章介绍了茶叶领域国家标准样品研制现状,总结了茶叶感官分级标准样品研制过程中的主要技术和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工作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标准体系 标准样品 感官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磷素地表径流提取系数研究进展
5
作者 张亚丽 党文辉 +5 位作者 尹甜梦 张银杰 张登晓 穆博 刘世亮 张兴昌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95-1605,共11页
土壤磷素地表径流提取系数(phosphorus extraction coefficient,ECp)是模拟表层土壤可溶性磷随地表径流迁移,估算农业磷非点源污染负荷模型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当前ECp的相关研究存在内涵模糊,确定方法各异,变异范围和影响机制也不够清... 土壤磷素地表径流提取系数(phosphorus extraction coefficient,ECp)是模拟表层土壤可溶性磷随地表径流迁移,估算农业磷非点源污染负荷模型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当前ECp的相关研究存在内涵模糊,确定方法各异,变异范围和影响机制也不够清晰等问题。本文梳理了国内外相关研究中ECp的提取方法、影响因素,为提高农业磷非点源污染评估的精度提供理论依据。ECp定义为地表径流溶解态磷(dissolved phosphorus,DP)浓度与表层土壤可溶性磷含量的比率。该系数通常基于降雨试验,通过建立地表径流DP和表层土壤磷含量的线性回归方程,用回归线的斜率表示ECp,因此其概念本质主要体现在统计学意义上。ECp受降雨、土壤、植被覆盖和农田管理措施等多种因素影响,变异范围较大。ECp通常与土壤黏粒含量、吸附性、植被覆盖度等因素呈反比,而与土壤初始含水量呈正比。非石灰性土壤ECp值一般大于石灰性土壤。为简化计算,ECp在NPS污染模型中通常被设为一个定值。例如,在化学物质、径流和土壤侵蚀(chemicals,runoff,and erosion from agriculture management,CREAMS)及农业非点源(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AGNPS)模型中,ECp值设为7.5,而在土壤侵蚀和作物生产力评价(erosion/productivity impact calculator,EPIC)和水土评估工具(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s,SWAT)模型中,ECp值则设为5.7。因此,未来研究仍需重视ECp的物理内涵,精准测算多次降雨平均和动态ECp,阐明土壤磷素地表径流提取的动力机制;加强地表径流和表层土壤中可溶性磷素含量间的非线性关系的研究,提高ECp值确定方法的适用性;深入分析不同区域ECp的变异特征和影响因素,针对施肥频繁且易发生复杂强烈水力侵蚀的坡耕地,尤其需要提出ECp的校正值;用核定后或者监测获得的ECp统计值代替现有NPS污染模型中的常数,以提高土壤磷素流失负荷模拟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磷素 地表径流 提取系数 农业非点源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9例药疹患者的致敏药物分析
6
作者 张亚丽 李君 +3 位作者 梁粟 王雪 曹娟梅 贾雪松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24年第9期588-594,共7页
目的探讨药疹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常见致敏药物、药疹类型,分析药疹的相关诱发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及预防药疹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2023年12月底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药疹的患者临床数据,包括药疹类型、... 目的探讨药疹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常见致敏药物、药疹类型,分析药疹的相关诱发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及预防药疹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2023年12月底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药疹的患者临床数据,包括药疹类型、使用致敏药物原因、致敏药物、潜伏期、发热情况、住院时间、治疗与转归等。结果药疹患者共89例,占皮肤科同期住院总病例的2.90%。轻症药疹63例(70.79%),以发疹型为主;重症药疹26例(29.21%),以重症多形红斑(SJS)为主。使用致敏药物原因以感染性疾病最多(44例,占49.44%)。63例(70.79%)为单一药物致敏,其中前3位的致敏药物类别为抗生素类(33.33%)、中成药(26.98%)、抗癫痫药(14.29%)。轻症药疹潜伏期平均(4.56±6.14)d,重症药疹潜伏期平均(9.35±11.3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3,P=0.025)。19.05%轻症药疹以及46.15%重症药疹患者初期并发高热。89例药疹平均住院(9.02±3.58)d,轻症药疹与重症药疹患者住院时间无统计学差异(t=3.06,P=0.05)。89例患者中,有46例(51.69%)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其中2例重症药疹联用丙种球蛋白治疗,2例重症药疹联用肿瘤坏死因子(TNF)-α拮抗剂。未随访到死亡病例。结论本地区药疹类型以发疹型为主,抗生素类、中成药、抗癫痫药是前3位的致敏药物种类。多数药疹初期并发高热,尤其是重症药疹,但重症药疹与轻症药疹间住院时间无差异。早期足量应用糖皮质激素或联合治疗可缩短重症药疹的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疹 β类酰胺类 卡马西平 拉莫三嗪 糖皮质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加工技术对食品安全及营养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张亚丽 谭雯丽 +1 位作者 赵心语 乔园园 《中国食品》 2025年第4期39-41,共3页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食品健康和营养成分的关注日益增加,推动了食品加工科技的持续发展,微波技术、超高压技术、非加热杀菌技术等新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重点分析不同食品加工技术对食品安全及营养的影响,强调在选择食...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食品健康和营养成分的关注日益增加,推动了食品加工科技的持续发展,微波技术、超高压技术、非加热杀菌技术等新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重点分析不同食品加工技术对食品安全及营养的影响,强调在选择食品加工方法时应遵循科学原理,并合理控制加工时间与温度,从而确保食品的安全性和营养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加工技术 超高压技术 非加热杀菌 微波技术 食品健康 营养成分 科学原理 营养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挥发性成分提取工艺安全设计中的危险识别和控制措施
8
作者 张亚丽 喻晖清 +2 位作者 房媛 耿梦云 李楠楠 《化纤与纺织技术》 2025年第3期34-36,共3页
挥发性成分提取工艺在化工、食品、医药等行业中广泛应用,但其潜在的安全风险不容忽视。文章概述了挥发性成分提取工艺的工艺原理、常用技术和工艺流程,分析了挥发性成分提取工艺安全设计中的危险识别方法,并提出了一系列控制措施,以期... 挥发性成分提取工艺在化工、食品、医药等行业中广泛应用,但其潜在的安全风险不容忽视。文章概述了挥发性成分提取工艺的工艺原理、常用技术和工艺流程,分析了挥发性成分提取工艺安全设计中的危险识别方法,并提出了一系列控制措施,以期提高工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工业生产提供坚实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成分 提取工艺 安全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北地区羊肚菌设施化高产栽培技术
9
作者 张亚丽 张翠娥 +4 位作者 张亚 嵇海婷 赵书光 刘丹红 马双剑 《食用菌》 CAS 2024年第5期53-55,共3页
以设施大棚季节性栽培羊肚菌,出菇快、产量高为示范,推广“蔬菜大棚+羊肚菌”轮作、“葡萄大棚+羊肚菌”套种技术新模式,以实施江苏现代农业(蔬菜)产业技术体系项目为抓手,围绕设施类型选择、优良栽培品种、栽培期确定、栽培管理、病虫... 以设施大棚季节性栽培羊肚菌,出菇快、产量高为示范,推广“蔬菜大棚+羊肚菌”轮作、“葡萄大棚+羊肚菌”套种技术新模式,以实施江苏现代农业(蔬菜)产业技术体系项目为抓手,围绕设施类型选择、优良栽培品种、栽培期确定、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控等环节研究,总结出苏北地区羊肚菌设施化高效栽培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肚菌 设施化 高产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饮料标准建设现状与思考
10
作者 杨秀芳 苏小琴 +2 位作者 杜颖颖 张亚丽 李文萃 《中国茶叶加工》 2024年第3期6-10,共5页
茶饮料因其兼具健康与美味的品质特性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逐渐成为饮料市场的主力军。随着人们消费生活需求的升级,标准化、健康化成为茶饮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文章从茶饮料标准化现状出发,梳理分析了工业茶饮料、现制茶饮料标准... 茶饮料因其兼具健康与美味的品质特性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逐渐成为饮料市场的主力军。随着人们消费生活需求的升级,标准化、健康化成为茶饮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文章从茶饮料标准化现状出发,梳理分析了工业茶饮料、现制茶饮料标准技术要求,重点剖析现制茶饮料标准化水平及其存在问题,对未来该领域标准化工作提出思考和展望,以期为高标准引领茶饮品行业高质高效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饮料 工业茶饮料 现制茶饮料 标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河南省农业数字化转型研究
11
作者 张亚丽 胡倩倩 《山西农经》 2025年第10期14-16,共3页
农业数字化转型是河南省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路径。通过促进农业全产业链整合、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优化农业组织结构,农业数字化转型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当前河南省农业数字化转型依然面临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存在短板、数字技... 农业数字化转型是河南省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路径。通过促进农业全产业链整合、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优化农业组织结构,农业数字化转型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当前河南省农业数字化转型依然面临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存在短板、数字技术支撑能力薄弱、农业数字人才短缺等现实挑战。加强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业数字技术创新、加快农业数字人才队伍建设是推进河南省农业数字化转型的有效路径,可有效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促进河南省农业高质量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数字化 乡村战略 作用机制 现实挑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闻价值的嬗变及其问题与优化路径——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
12
作者 张亚丽 杨乐 《传媒论坛》 2025年第3期32-34,共3页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新闻实践的变革,传统新闻价值标准已发生改变。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从受众角度出发,分析受众媒介接触行为与个人信息需求,探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价值时新性、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以及趣味性五个要素的嬗变内容...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新闻实践的变革,传统新闻价值标准已发生改变。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从受众角度出发,分析受众媒介接触行为与个人信息需求,探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价值时新性、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以及趣味性五个要素的嬗变内容;并结合实际案例,挖掘嬗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此提出针对性优化路径,以期新闻媒体能实现新闻价值最大化,为社会和公众提供优质的新闻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使用与满足理论 新闻价值 受众 嬗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测定水产品中170种农药残留
13
作者 张亚丽 赵丽敏 孟志娟 《河北省科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43-51,共9页
采用快速滤过型净化柱净化,结合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技术,建立一种快速测定水产品中170种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选用鲜活水产品鲤鱼和水产干制品鱼干为样品,对溶剂提取、净化柱净化等前处理进行优化,对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条件... 采用快速滤过型净化柱净化,结合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技术,建立一种快速测定水产品中170种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选用鲜活水产品鲤鱼和水产干制品鱼干为样品,对溶剂提取、净化柱净化等前处理进行优化,对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条件进行优化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对两种基质的最佳提取溶剂为乙腈,快速滤过型净化柱净化处理,动态多反应检测(dMRM)模式下170种农药在0.5~200μg/k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大于0.990。添加10、50、100μg/kg三个浓度的标准品,回收率在72.8%~123.4%,平均相对标准偏差在2.2%~11.3%,检出限(LOD)范围为0.3~3μg/kg,定量限(LOQ)范围为1~10μg/kg,该方法可实现水产品中170种农药的快速检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技术 快速滤过型净化柱 水产品 农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应激对动物能量代谢的影响及其分子调控研究进展
14
作者 李亚娟 宋科林 +5 位作者 李杰 张亚丽 梁毓豪 李瑶 滚双宝 高小莉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16-1626,共11页
冷应激是畜牧业发展常见且不可避免的应激因素,可引起动物体温下降、食欲减退、生长速度减缓、免疫功能下降以及疾病易发等现象,给养殖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动物在遭受冷应激时,机体通过加快脂质、糖类等能源物质代谢,以增强对寒冷... 冷应激是畜牧业发展常见且不可避免的应激因素,可引起动物体温下降、食欲减退、生长速度减缓、免疫功能下降以及疾病易发等现象,给养殖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动物在遭受冷应激时,机体通过加快脂质、糖类等能源物质代谢,以增强对寒冷的适应能力。作者总结冷应激对脂质代谢和糖代谢指标影响的研究进展发现,在冷应激下,不同动物机体动员能量代谢产热的能力存在差异;通过深入探讨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AMPK)、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活化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PPAR)、PPARγ共激活因子(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 coactivator 1α,PGC-1α)、激素敏感性脂肪酶(hormone-sensitive lipase, HSL)及冷诱导RNA结合蛋白(cold-inducible RNA-binding protein, CIRP)等代谢相关分子和信号通路在调控线粒体生物发生、糖原分解和脂肪酸代谢等方面的功能机制,从分子层面揭示了动物机体调控能量代谢的适应性机制,为深入了解动物在寒冷环境下的代谢机制及提高中国寒冷地区畜禽生产性能和养殖效益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应激 能量代谢 调控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BE理念的食品药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15
作者 张亚丽 《中国食品工业》 2025年第4期157-159,共3页
OBE(0utcome-based Education)的教学理念已经成为全球工程教学的主导思想。本文探索如何将OBE的教学理念融入食品药物化学课程的内容、教学方式以及评估等各个环节,同时,采取实践、反馈以及不断优化的策略提升教学效果,加强对学生的工... OBE(0utcome-based Education)的教学理念已经成为全球工程教学的主导思想。本文探索如何将OBE的教学理念融入食品药物化学课程的内容、教学方式以及评估等各个环节,同时,采取实践、反馈以及不断优化的策略提升教学效果,加强对学生的工程技术和创新思维的培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E理念 食品药物化学 教学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学音乐教育中节奏感训练方法的探析
16
作者 张亚丽 《黄河之声》 2025年第1期212-215,共4页
节奏感的培养在中学音乐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探讨了节奏感训练的重要性及常用训练方法,包括基础节奏训练法、身体律动法、节奏游戏法和乐器辅助训练法。同时分析了当前中学节奏感训练方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对策,以期提高中... 节奏感的培养在中学音乐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探讨了节奏感训练的重要性及常用训练方法,包括基础节奏训练法、身体律动法、节奏游戏法和乐器辅助训练法。同时分析了当前中学节奏感训练方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对策,以期提高中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表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音乐教育 节奏感培养 基础节奏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江流域植被变化及对径流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姬广兴 高慧珊 +7 位作者 高红凯 岳帅均 张进财 李青松 李根明 陈伟强 郭宇龙 张亚丽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2-520,共9页
基于汉江流域的气象水文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I_(NDV))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定量计算不同因素对汉江流域植被变化的影响程度,然后采用修正后的Budyko方程和弹性系数法定量计算植被变化对... 基于汉江流域的气象水文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I_(NDV))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定量计算不同因素对汉江流域植被变化的影响程度,然后采用修正后的Budyko方程和弹性系数法定量计算植被变化对径流变化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1982—2015年的年均I_(NDV)呈显著的波动增长趋势(p<0.01),且空间异质性较明显,植被增长明显地区主要分布在中下游区域;气候条件和人为因素对I_(NDV)增长具有积极作用,贡献率分别为99.56%和0.44%,但其贡献率的时空分布存在显著差异;下垫面参数(ω)和I_(NDV)之间有较强相关性,表明流域产流能力对植被变化具有高度敏感性;气候因素引起的植被变化和人为因素引起的植被变化对径流量的贡献率分别为28.28%和0.12%,表明气候因素导致植被增长是致使汉江流域水资源减少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应高度重视植被生长导致流域水资源减少这一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变化 人类活动 气候变化 径流变化 汉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沿黄地市生态环境质量时空演变及驱动因子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晓伟 王墨珂 +3 位作者 刘昊 张亚丽 王秀丽 蔚霖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8-84,共7页
黄河流域自然生态本底脆弱,人类长期开发建设活动导致生境破碎化、生物多样性减少。选取2000年、2010年和2020年3期遥感影像数据计算绿度、湿度、干度和热度4个指标,构建遥感生态指数(RSEI),分析河南省黄河干流沿线8个地市生态环境质量... 黄河流域自然生态本底脆弱,人类长期开发建设活动导致生境破碎化、生物多样性减少。选取2000年、2010年和2020年3期遥感影像数据计算绿度、湿度、干度和热度4个指标,构建遥感生态指数(RSEI),分析河南省黄河干流沿线8个地市生态环境质量时空演变特征及变化趋势,并运用地理探测器分析其驱动因子。结果表明:2000—2020年研究区RSEI平均值为0.7311,生态环境质量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灵宝市、郑州市等生态环境质量较差,新安县、孟津区等生态环境质量较好;20 a间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先变差后转好,大部分地区呈改善趋势,下游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情况优于中游;单因子探测结果表明,土地利用类型、国民生产总值等表征人类活动的驱动因子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逐渐增强;多因子交互探测结果表明,国内生产总值、土地利用类型和人口密度与其他各因子的交互作用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质量 遥感生态指数 地理探测器 河南省沿黄地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秀珍菇设施化高效栽培关键技术 被引量:2
19
作者 赵书光 张翠娥 +3 位作者 张亚 张亚丽 周宏大 周忠明 《食用菌》 CAS 2024年第4期54-56,共3页
为进一步提高秀珍菇季节性设施化栽培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围绕菌株引进筛选、培养料配方优化、栽培袋制作、无菌接种、菌丝培养、催蕾、割袋、出菇环境管理、采收、转潮次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环节进行实践研究,并总结秀珍菇设施化高效栽... 为进一步提高秀珍菇季节性设施化栽培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围绕菌株引进筛选、培养料配方优化、栽培袋制作、无菌接种、菌丝培养、催蕾、割袋、出菇环境管理、采收、转潮次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环节进行实践研究,并总结秀珍菇设施化高效栽培关键技术,对规模化生产和科研教学均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秀珍菇 设施化 高效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减氮密植研究进展与“极限密植”技术
20
作者 吴大霞 陈世勇 +4 位作者 袁先福 马超 张亚丽 夏金林 汪建飞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000-2012,共13页
氮素营养和栽培密度调控着水稻群体构成,协调的氮素营养与栽培密度是优化群体结构,实现水稻“减氮增效”的关键,本文总结了近年来该领域的研究成果。许多研究发现,减氮密植可优化水稻群体构成,提高水稻群体生产力和氮肥利用效率,且减氮... 氮素营养和栽培密度调控着水稻群体构成,协调的氮素营养与栽培密度是优化群体结构,实现水稻“减氮增效”的关键,本文总结了近年来该领域的研究成果。许多研究发现,减氮密植可优化水稻群体构成,提高水稻群体生产力和氮肥利用效率,且减氮和密植栽培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具有协同效应。以‘南粳46’水稻品种为材料,我们进行了多年多地水稻“极限密植”栽培技术实践,发现在中上等肥力稻田,设置目标产量9000 kg/hm^(2)、氮肥施用量90 kg/hm^(2)、本田栽插秧苗数高达400×10^(4)株/hm^(2)的情况下,通过免施分蘖肥控制分蘖,使稻株平均分蘖数只有1.2个,协调了群体生长与主茎成穗,较常规栽培显著提高了穗数、结实率和千粒重,进而水稻产量提高了27.4%,由于减少了氮肥用量和施肥次数,提高了氮肥利用率和生产效益,其中氮肥农学效率增加了120%。根据我们的实践经验,氮素营养与栽培密度之间的互作关系还需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不同水稻品种株型、养分利用效率存在差异,对氮密互作的响应不同,研究不同水稻品种的氮密互作关系,探索适应水稻品种特性的减氮增密水平;研究减氮密植模式的水稻无人机飞播技术,利用无人机飞播的高密度高精准性确定播种密度,研究对应的氮肥施用量;开展不同地区、不同土壤和肥力状况下的最适氮密组合研究;研究氮密互作对水稻高产和资源高效利用的生理和分子调控机制,以及对水稻表型的影响,为水稻“减氮增效”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产量 氮素利用效率 氮水平 栽培密度 极限密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