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子DNA损伤的机制和临床相关性 被引量:5
1
作者 陈若霖 张云(审校)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130-134,共5页
精子发生是维持和促进男性生育能力的重要过程,涉及多种细胞类型、调控分子、修复机制和表观遗传调控因子。在生精后期,由于精子DNA修复系统功能失调和活性氧的过量产生,对细胞核和线粒体DNA造成损伤,引起精子发生与凋亡异常,降低自然... 精子发生是维持和促进男性生育能力的重要过程,涉及多种细胞类型、调控分子、修复机制和表观遗传调控因子。在生精后期,由于精子DNA修复系统功能失调和活性氧的过量产生,对细胞核和线粒体DNA造成损伤,引起精子发生与凋亡异常,降低自然妊娠的概率。精子DNA损伤的机制主要包括复制错误和精子DNA片段化(sperm DNA fragmentation,SDF)。SDF可能与男性不育、辅助生殖结局以及后代的生长发育有关。临床上通过检测SDF水平评估DNA损伤程度。研究精子DNA损伤的发生及其潜在机制有助于临床上改善不孕症患者的临床治疗结局。综述精子发生、精原细胞调节和精子分化的过程,并介绍DNA损伤机制的研究现状及其对辅助生殖结局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损伤 氧化性应激 精子发生 生殖技术 辅助 不育 男(雄)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合体胚胎移植的临床研究现状
2
作者 闫惠惠 张云(审校)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503-507,共5页
嵌合体胚胎是介于整倍体胚胎和非整倍体胚胎之间的第3种胚胎,是包含2种及2种以上遗传学不同细胞系的胚胎。随着遗传学技术的发展,二代测序技术对嵌合体胚胎的检出准确率更高。嵌合体胚胎移植结局的不确定性较高,着床失败率、流产率明显... 嵌合体胚胎是介于整倍体胚胎和非整倍体胚胎之间的第3种胚胎,是包含2种及2种以上遗传学不同细胞系的胚胎。随着遗传学技术的发展,二代测序技术对嵌合体胚胎的检出准确率更高。嵌合体胚胎移植结局的不确定性较高,着床失败率、流产率明显高于整倍体胚胎移植,对于能否移植嵌合体胚胎目前仍存在较大争议。但嵌合体胚胎移植为无整倍体胚胎的患者提供了生育可能性,因此,大样本和长期随访研究是未来研究的热点。尽管2017—2018年,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发布了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reimplantation genetic diagnosis,PGD)/植入前遗传学筛查(preimplantation genetic screening,PGS)指南,但仍缺乏嵌合体胚胎移植的指导意见。综述目前嵌合体胚胎移植的研究现状,旨在为临床及相关科研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体 胚胎移植 产前诊断 非整倍体 植入前遗传学检测 体外受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