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藏北日土地区南羌塘地块晚石炭—早二叠世海相裂谷盆地沉积序列:冈瓦纳大陆北缘初始裂解的沉积响应 被引量:1
1
作者 张予杰 翟庆国 +4 位作者 张以春 刘一鸣 曾孝文 安显银 刘石磊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73-795,共23页
南羌塘地块被广泛认为是晚古生代亲冈瓦纳的基梅里大陆的一部分,其构造演化历史与冈瓦纳北缘裂解及班公湖-怒江中特提斯洋的打开关系密切。虽然众多研究成果显示,南羌塘地块在早二叠世从冈瓦纳大陆北缘裂解而来,但这在盆地沉积响应上却... 南羌塘地块被广泛认为是晚古生代亲冈瓦纳的基梅里大陆的一部分,其构造演化历史与冈瓦纳北缘裂解及班公湖-怒江中特提斯洋的打开关系密切。虽然众多研究成果显示,南羌塘地块在早二叠世从冈瓦纳大陆北缘裂解而来,但这在盆地沉积响应上却没有得到确切的证实。本文通过研究藏北日土地区晚石炭—早二叠世受冰期影响的4类16个岩相、6类沉积环境特征和不同沉积作用演化阶段,划分出受盆地基底构造沉降控制和气候影响的5个沉积充填序列,并分析其所反映的沉积物供应与可容空间变化,揭示沉积充填序列形成过程中的构造-气候控制因素。研究表明,序列Ⅰ在晚石炭世—早二叠世阿舍尔期沉积,表现为冰川沉积物补偿了盆地基底沉降形成的沉积可容空间,是同裂谷早期阶段构造活动与气候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萨克马尔期至亚丁斯克早期,以展金组为代表的冰海相海侵退积序列(序列Ⅱ)和以曲地组为代表的海退进积-加积序列(序列Ⅲ),分别反映同裂谷活动第一幕高峰期和停滞期;亚丁斯克晚期至空谷期,以吞龙共巴组下段为代表的海侵加积-退积序列(序列Ⅳ)和以吞龙共巴组上段为代表的加积-进积序列(序列Ⅴ)则分别指向同裂谷活动第二幕高峰期和减弱期。因此,藏北日土地区南羌塘地块晚石炭—早二叠世沉积充填序列是冈瓦纳大陆北缘裂解过程的沉积响应,早二叠世是班公湖-怒江中特提斯洋初始打开的关键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羌塘地块 晚石炭—早二叠世 沉积充填序列 冈瓦纳北缘裂解 日土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申扎县买巴地区早白垩世侵入岩锆石U-Pb年龄及地球化学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予杰 刘伟 +2 位作者 朱同兴 安显银 廖忠礼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0-60,共11页
对中冈底斯带北部申扎县买巴地区广泛分布于石炭—二叠纪地层中的中、酸性侵入岩进行了研究,获得其中的花岗岩和石英二长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值分别为(110.8±0.9)Ma和(111.0±1.1)Ma,二者在误差范围内一致,表明其应该... 对中冈底斯带北部申扎县买巴地区广泛分布于石炭—二叠纪地层中的中、酸性侵入岩进行了研究,获得其中的花岗岩和石英二长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值分别为(110.8±0.9)Ma和(111.0±1.1)Ma,二者在误差范围内一致,表明其应该为同一期岩浆活动的产物.其总的地球化学特征是SiO2含量较高,而且均为铝质过饱和(A/CNK=1.05~1.38),并且富集Al、Th、LREE等元素,其中Th丰度为14.8× 10-6~ 28.4× 10-6,暗示它们很可能与中上地壳物质有关;与上部陆壳及中冈底斯带110 Ma时地壳物质发生脱水重熔形成的则弄群酸性火山岩具有非常相似的蛛网图曲线,表明其可能为地壳物质脱水发生重熔有关.结合冈底斯带中北部地区广泛分布130~ 110 Ma则弄群、多尼组等火山岩分析,认为西藏申扎县买巴地区早白垩世110 Ma左右中、酸性侵入岩是班公湖—怒江洋盆南向俯冲消减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白垩世 U-PB年龄 冈底斯带 石英二长岩 花岗岩 买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东北地区大塘坡组早期含锰沉积充填、岩相古地理与锰矿的关系 被引量:8
3
作者 张予杰 安显银 +3 位作者 刘石磊 高永娟 郑杰 桑永恒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07-626,共20页
黔东北地区是中国南华纪"大塘坡式"锰矿重要富集区,而岩相古地理是沉积型锰矿最重要的控矿因素。笔者根据松桃-江口地区南华系各组岩性及碎屑锆石年龄特征对清水江组、两界河组、铁丝坳组及大塘坡组进行细致的地层划分,在建... 黔东北地区是中国南华纪"大塘坡式"锰矿重要富集区,而岩相古地理是沉积型锰矿最重要的控矿因素。笔者根据松桃-江口地区南华系各组岩性及碎屑锆石年龄特征对清水江组、两界河组、铁丝坳组及大塘坡组进行细致的地层划分,在建立了本区南华纪大塘坡早期沉积充填序列的同时,将本区沉积盆地划分为4个Ⅱ级盆地、12个Ⅲ级盆地以及11个次级(Ⅳ)聚锰盆地。在不同盆地内的大塘坡一段中识别出14种岩相类型,划分出2类沉积系、10类主要的岩相古地理单元,进而编绘了本区南华纪大塘坡早期岩相古地理图。提出在大陆边缘裂谷盆地的背景下,研究区南华纪大塘坡早期沉积环境应属大陆边缘障壁海岸体系,属于典型的"大塘坡式"锰矿,与障壁后侧迅速沉降的深水局限盆地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华纪 大塘坡早期 沉积充填 岩相古地理 大陆边缘 障壁海岸体系 锰矿 地质调查工程 黔东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申扎地区早泥盆世珊瑚类生物地理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张予杰 程立人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50-759,共10页
对西藏申扎地区早泥盆世珊瑚类的研究表明,申扎地区早泥盆世珊瑚群不论是从分异度、丰度还是分布范围上,都获得了极大的发展。通过分析西藏申扎地区早泥盆世珊瑚动物群组合,利用大冢系数的定量计算得出以下结论:申扎地区与我国云南丽江... 对西藏申扎地区早泥盆世珊瑚类的研究表明,申扎地区早泥盆世珊瑚群不论是从分异度、丰度还是分布范围上,都获得了极大的发展。通过分析西藏申扎地区早泥盆世珊瑚动物群组合,利用大冢系数的定量计算得出以下结论:申扎地区与我国云南丽江地区、西秦岭地区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早泥盆世这3个地区为老世界大区(Old world realm)中的一个生物地理分区,并且进一步提出申扎地区与澳大利亚东部的关系密切。从混生的动物群角度上,印证了有关申扎地区是处于澳大利亚东部地区与我国华南之间过渡地区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申扎 早泥盆世 珊瑚类 生物地理区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晚白垩世地层区划 被引量:1
5
作者 张予杰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13年第3期1-9,共9页
对青藏高原晚白垩世地层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开展了青藏高原晚白垩世地层区划的初步研究,共划分出3个地层大区、12个地层区、12个地层分区。详细介绍了各个地层区的上白垩统的地层命名系统及发育情况,其中青藏高原北部祁连-柴达木-巴颜喀... 对青藏高原晚白垩世地层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开展了青藏高原晚白垩世地层区划的初步研究,共划分出3个地层大区、12个地层区、12个地层分区。详细介绍了各个地层区的上白垩统的地层命名系统及发育情况,其中青藏高原北部祁连-柴达木-巴颜喀拉-羌塘地层大区主要为河湖相沉积的陆相地层系统;青藏高原中部班公湖-双湖-怒江地层大区主要为一套陆相磨拉石沉积地层;青藏高原南部冈底斯-喜马拉雅地层大区主要以海相地层、海陆过渡相地层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上白垩统 地层区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羌塘盆地布曲组烃源岩生物标志物特征及意义 被引量:18
6
作者 陈文彬 廖忠礼 +2 位作者 付修根 张予杰 彭智敏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08-814,共7页
北羌塘盆地发育的布曲组海相碳酸盐岩是重要的烃源岩之一,但是由于研究程度低,一些油气地球化学问题尚不清楚。应用生物标志物分析技术,结合其它地球化学资料,对北羌塘盆地侏罗系布曲组烃源岩进行了有机质生源构成、沉积环境、成熟度进... 北羌塘盆地发育的布曲组海相碳酸盐岩是重要的烃源岩之一,但是由于研究程度低,一些油气地球化学问题尚不清楚。应用生物标志物分析技术,结合其它地球化学资料,对北羌塘盆地侏罗系布曲组烃源岩进行了有机质生源构成、沉积环境、成熟度进行了讨论。研究结果表明,该烃源岩的发育环境为海相还原环境,有机质母质主要为低等水生生物,有高等植物的混入,处于高成熟阶段,具备油气生成的有力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 地球化学 生物标志物 北羌塘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皋兰—白银—靖远地区早白垩世沙漠沉积的特征及其古风带恢复 被引量:11
7
作者 伍皓 崔晓庄 +2 位作者 熊国庆 张予杰 江新胜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077-1084,共8页
在前人对甘肃白银—靖远地区早白垩世河口群(K1H)沙漠研究的基础上,对皋兰地区的河口群进行了沉积结构、构造和石英砂颗粒表面特征等综合对比分析,确认皋兰地区亦存在沙漠沉积。首次通过系统测量研究区风成沙丘的前积层的产状,对当时的... 在前人对甘肃白银—靖远地区早白垩世河口群(K1H)沙漠研究的基础上,对皋兰地区的河口群进行了沉积结构、构造和石英砂颗粒表面特征等综合对比分析,确认皋兰地区亦存在沙漠沉积。首次通过系统测量研究区风成沙丘的前积层的产状,对当时的古风向、古风带进行了恢复,结果表明,早白垩世晚期研究区盛行西风,与东部鄂尔多斯盆地早白垩世罗汉洞组(K1l)沙漠沉积风向记录完全一致。岩性特征与古风向的一致性表明,研究区与鄂尔多斯盆地均处于北半球西风带中,研究区可能为"古鄂尔多斯沙海"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皋兰—白银—靖远地区 河口群 古沙漠 西风带 古鄂尔多斯沙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羌塘盆地扎仁古油藏白云岩储层特征及成因研究 被引量:26
8
作者 陈文彬 杨平 +1 位作者 张予杰 彭智敏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6年第2期42-46,共5页
根据薄片、铸体薄片、压汞、阴极发光等研究,详细描述了南羌塘盆地扎仁古油藏白云岩的储层特征,并对白云岩成因作了初步研究。认为该白云岩在沉积期后变化中经历了多种成岩作用改造,其中影响白云岩储集性的作用主要有白云石化作用、溶... 根据薄片、铸体薄片、压汞、阴极发光等研究,详细描述了南羌塘盆地扎仁古油藏白云岩的储层特征,并对白云岩成因作了初步研究。认为该白云岩在沉积期后变化中经历了多种成岩作用改造,其中影响白云岩储集性的作用主要有白云石化作用、溶蚀作用、重结晶作用和构造应力作用,对白云岩孔渗改善起了积极作用。白云岩主要储集空间为晶间孔、晶间溶孔,储集物性良好。广泛发育的白云石环边结构等淡水成因标志表明,该区白云岩是通过大气水-海水孔隙混合流体交代灰岩所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仁 白云岩 储层 南羌塘盆地 青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热资源的特点与可持续开发利用 被引量:52
9
作者 廖忠礼 张予杰 +2 位作者 陈文彬 彭智敏 熊兴国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8-11,共4页
地热,通常指那些能够经济地为人类所开发和利用的地球内部的热资源。地热资源是可供工业、农业利用的生态型能源。全面认识其资源属性,合理开发地热经济,是当前值得深入研讨的热门话题。本文综述了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水平,提... 地热,通常指那些能够经济地为人类所开发和利用的地球内部的热资源。地热资源是可供工业、农业利用的生态型能源。全面认识其资源属性,合理开发地热经济,是当前值得深入研讨的热门话题。本文综述了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水平,提出了地热资源可持续开发的设想和建议,实现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资源 开发 利用 可持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丽江古近纪风成沉积的发现及其气候意义 被引量:13
10
作者 伍皓 崔晓庄 +2 位作者 熊国庆 张予杰 江新胜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11年第1期13-18,共6页
云南丽江地区宝相寺组(E2b)下部(原美乐组)一直被认为是水成沉积,本文认为其属于风成沉积。宝相寺组下部巨厚砂岩的主体岩性为紫红色中细粒石英砂岩,不含泥质和云母等悬移质,大型高角度平板状交错层理发育,厚度巨大,风成沙丘前积层特征... 云南丽江地区宝相寺组(E2b)下部(原美乐组)一直被认为是水成沉积,本文认为其属于风成沉积。宝相寺组下部巨厚砂岩的主体岩性为紫红色中细粒石英砂岩,不含泥质和云母等悬移质,大型高角度平板状交错层理发育,厚度巨大,风成沙丘前积层特征明显。石英砂的磨圆度高,在电子显微镜下普遍可见风成砂所特有的碟形撞击坑、新月型撞击坑及毛玻璃化表面等特征,可能为沙漠风成沙丘沉积。研究区古近纪以来的沉积特征表明,青藏高原东部的气候经历了一个由干旱到潮湿的重大转变。推测这种气候转变可能是始新世、渐新世之交全球变冷变干事件(EOGM)在青藏高原东部的沉积响应,也可能与青藏高原初次快速隆升及东亚古季风的开始形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始新世末 宝相寺组 风成沙丘 EOGM 古季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班公湖-怒江洋打开时间的地层古生物约束 被引量:18
11
作者 张以春 张予杰 +2 位作者 袁东勋 徐海鹏 乔枫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083-3096,共14页
西藏班公湖-怒江洋的打开时间是争议性较大的科学问题。班公湖-怒江洋两侧的拉萨地块和南羌塘地块的古生物地理和地层层序的对比可以约束班公湖-怒江洋的形成时间。从地层层序上来看,拉萨地块在晚古生代大冰期结束之后是一由碎屑岩到碳... 西藏班公湖-怒江洋的打开时间是争议性较大的科学问题。班公湖-怒江洋两侧的拉萨地块和南羌塘地块的古生物地理和地层层序的对比可以约束班公湖-怒江洋的形成时间。从地层层序上来看,拉萨地块在晚古生代大冰期结束之后是一由碎屑岩到碳酸盐转变的稳定地层序列;而南羌塘地块从早二叠世晚期开始东西向存在较大的相变,西部下二叠统吞龙共巴组之上存在间断面,不整合于上二叠统吉普日阿群之下;而东部下二叠统到中二叠统都是玄武岩和灰岩组成的鲁谷组。古生物地理上,南羌塘地块晚二叠世含有典型暖水的类Palaeofusulina动物群,与拉萨地块形成显著差别;南羌塘地块中二叠世主要的Eopolydiexodina类动物群也与拉萨地块的Nankinella-Chusenella类动物群产生明显差异;再者,南羌塘地块早二叠世晚期的类、珊瑚类和腕足类都呈现明显暖水的特征,但这些动物群在拉萨至今未有报道。综合南羌塘和拉萨地块地层层序、古生物地理特征上的差异,班公湖-怒江洋至少从中二叠世(~269Ma)就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因此,班公湖-怒江洋在中二叠世以前和冰期结束之后的时间段内打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提斯 班公湖-怒江洋 二叠纪 古生物地理 古地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羌塘盆地侏罗系布曲组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 被引量:11
12
作者 陈文彬 廖忠礼 +1 位作者 张予杰 彭智敏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7年第5期927-934,共8页
布曲组海相碳酸盐岩是北羌塘盆地发育的重要的烃源岩之一。笔者从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有机质成熟度,尤其是生物标志物特征等方面揭示了北羌塘盆地侏罗系布曲组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该烃源岩的发育环境为海相还原环境... 布曲组海相碳酸盐岩是北羌塘盆地发育的重要的烃源岩之一。笔者从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有机质成熟度,尤其是生物标志物特征等方面揭示了北羌塘盆地侏罗系布曲组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该烃源岩的发育环境为海相还原环境,有机质母质主要为低等水生生物为主兼有一定高等植物的输入,有机质热演化程度高,处于高成熟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 地球化学 布曲组 北羌塘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羌塘盆地侏罗系白云岩的特征及其成因 被引量:13
13
作者 彭智敏 廖忠礼 +4 位作者 陈明 刘建清 张予杰 陈文彬 丛峰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8年第4期1-6,共6页
羌塘盆地侏罗系白云岩是该盆地重要的油气储集层。侏罗系碳酸盐岩在沉积期后经历了白云岩化作用、溶蚀作用和破裂作用等多种成岩作用。羌塘盆地白云岩的成因与毛细管浓缩作用和混合水白云化作用有关。
关键词 羌塘盆地 侏罗系 白云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申扎县幅地质调查新成果及主要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才 程立人 +3 位作者 王天武 武世忠 张予杰 翟庆国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79-483,共5页
测制了目前藏北地区最为完整的申扎扎扛古生界剖面,发现了早奥陶世阿雷尼格期的笔石动物群,确定该动物群属于西藏已知层位最低、时代最早的动物群,建立了下奥陶统扎扛组(O1z)。在下二叠统下拉组之上发现了一套逾2400m的白云质岩石,产Waa... 测制了目前藏北地区最为完整的申扎扎扛古生界剖面,发现了早奥陶世阿雷尼格期的笔石动物群,确定该动物群属于西藏已知层位最低、时代最早的动物群,建立了下奥陶统扎扛组(O1z)。在下二叠统下拉组之上发现了一套逾2400m的白云质岩石,产Waagenophyllum-Liangshanophyllum-Lobatophyllum组合,时代为晚二叠世吴家坪期,并建立上二叠统木纠错组(P3m)。在冈底斯地区新发现印支期巨斑花岗闪长岩(锆石U-Pb年龄217Ma),提供了古冈底斯存在的重要信息。查明查藏错-申扎南北向裂陷带南北向长超过100km、宽6750~12500m,平面呈折线状;根据地质依据和沉积物定年研究,130ka以来裂陷盆地东西向扩张数率为北部51.9mm/a、南部94.2m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笔石动物群 下奥陶统 珊瑚动物组合 二叠系 印支期花岗闪长岩 南北向构造 草地资源 冈底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申扎地区古生代地层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7
15
作者 程立人 张予杰 张以春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018-1022,共5页
2000—2002年间,笔者等在进行1∶25万申扎县幅区域地质调查时发现并测制了一条较完整的(从下奥陶统—上二叠统连续出露)古生代地层剖面,采得大量多门类古生物化石。首次在西藏境内发现了早奥陶世阿雷尼格阶最底部的笔石化石带代表分子Te... 2000—2002年间,笔者等在进行1∶25万申扎县幅区域地质调查时发现并测制了一条较完整的(从下奥陶统—上二叠统连续出露)古生代地层剖面,采得大量多门类古生物化石。首次在西藏境内发现了早奥陶世阿雷尼格阶最底部的笔石化石带代表分子Tetragraptus(Paratetragraptus)approximatus和晚二叠世吴家坪期珊瑚动物群的重要分子Waagenophyllumindicumvar.crassiseptatum,Liangshanophyllumstreploseptatum等。分别建立了下奥陶统扎扛组和上二叠统木纠错组。不仅完善了该区古生代地层序列,也为研究青藏高原古生代时期的构造活动和演化提供了新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申扎地区 古生代地层 笔石化石 珊瑚动物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喀则夏鲁N-MORB型辉长岩与辉绿岩:雅鲁藏布江特提斯洋早白垩世初始俯冲记录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函 王保弟 +5 位作者 陈莉 王立全 张予杰 李俊 苟正彬 张士贞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836-1851,共16页
雅鲁藏布江结合带130~120 Ma蛇绿岩分布广泛,但其形成环境存在较大争论。以日喀则地区夏鲁辉长岩及辉绿岩锆石U-Pb定年、主量及微量元素数据为基础,结合大量的日喀则蛇绿岩研究数据,分析蛇绿岩的构造环境及其动力学意义。夏鲁辉长岩LA-I... 雅鲁藏布江结合带130~120 Ma蛇绿岩分布广泛,但其形成环境存在较大争论。以日喀则地区夏鲁辉长岩及辉绿岩锆石U-Pb定年、主量及微量元素数据为基础,结合大量的日喀则蛇绿岩研究数据,分析蛇绿岩的构造环境及其动力学意义。夏鲁辉长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123.8±1.1 Ma(MSWD=0.97),表明其是日喀则130~120 Ma蛇绿岩残片之一。主量、微量元素特征显示,部分辉长岩样品高CaO、低SiO_(2)及极低的K_(2)O、Na_(2)O含量,为异剥钙榴岩化所致,而辉绿岩无流体影响。夏鲁辉长岩与辉绿岩显示正常型大洋中脊玄武岩(N-MORB)特征,且轻稀土元素较N-MORB亏损,来自亏损地幔尖晶石二辉橄榄岩源区高程度部分熔融。日喀则130~120 Ma的蛇绿岩N-MORB型基性岩来自俯冲组分混入不均的地幔源区,表现为洋中脊玄武岩至火山弧玄武岩过渡特征,并且无陆壳物质混入,最有可能形成于洋内弧系统。综合区域地质资料,认为日喀则130~120 Ma的蛇绿岩在发育时限、岩石组合及地球化学特征上与伊豆小笠原-玻安岛-马里亚纳(IBM)弧前蛇绿岩类似,代表雅鲁藏布江新特提斯洋一次洋内俯冲的开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鲁藏布江结合带 日喀则 早白垩世 洋内弧 弧前蛇绿岩 初始俯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过铝花岗岩矿物化学特征及其岩石学意义 被引量:5
17
作者 廖忠礼 潘桂棠 +7 位作者 朱弟成 王立全 耿全如 张予杰 熊兴国 陈文彬 彭智敏 朱兵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6年第4期15-24,共10页
本文系统地讨论了西藏过铝花岗岩中斜长石、钾长石、黑云母、白云母和电气石的矿物化学特征。结果表明:岩石中的斜长石均以Ab为主,占78.73%。100%,An分子为0.13%~18.93%,而Or分子仅为0.19%-3.74%;在长石的成分分类图... 本文系统地讨论了西藏过铝花岗岩中斜长石、钾长石、黑云母、白云母和电气石的矿物化学特征。结果表明:岩石中的斜长石均以Ab为主,占78.73%。100%,An分子为0.13%~18.93%,而Or分子仅为0.19%-3.74%;在长石的成分分类图解中多分布于更长石区内,少量分布于钠长石区。钾长石的端元组分中Or含量最高,为81%-98.48%,Ab为1.52%~19.00%,基本不含An分子,在成分分类图解中集中分布在Ab-Or线的正长石区内。斜长石中Ab〉An〉Or,主要属更长石,极少量为中长石;钾长石具有高Or含量,显示Or〉〉Ab〉〉An,属钾透长石。白云母在以22爪氧原子计算的分子式中,Si与Al的阳离子数均较高,其中Si为6.0575-6.6412,属多硅白云母;黑云母中Si阳离子数绝大多数小于6,值介于5.3227-6.1265之间,平均为5.5718;Al离子数为1.8735-2.6464,四面体配位为Si、Al^Ⅳ所占据,八面体配位的阳离子中Al^Ⅵ为0.2101-1.7388,大离子位中以K为主。过铝花岗岩中黑云母的Mg/(Mg+Fe)比全岩的Mg/(Mg+Fe)比值略高,但二者具有正相关关系,说明了其成因仍以岩浆成因为主。在云母类矿物的成因图解显示,研究区内大多数黑云母均位于C区,属壳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铝花岗岩 矿物化学 岩石成因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晚三叠世构造-古地理综述 被引量:8
18
作者 朱同兴 冯心涛 +2 位作者 王晓飞 张予杰 安显银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20年第3期59-71,共13页
遵循刘宝珺院士提出的"构造控盆、盆地控相"指导思想,在系统厘定地层格架和构造单元划分基础上,确定青藏高原巨型造山带晚三叠世构造-古地理从北往南依次发育:羌塘-三江多岛海、班公湖-双湖-怒江洋、冈底斯-喜马拉雅多岛海和... 遵循刘宝珺院士提出的"构造控盆、盆地控相"指导思想,在系统厘定地层格架和构造单元划分基础上,确定青藏高原巨型造山带晚三叠世构造-古地理从北往南依次发育:羌塘-三江多岛海、班公湖-双湖-怒江洋、冈底斯-喜马拉雅多岛海和若干次级构造-古地理单元。班公湖-双湖-怒江洋是分隔冈瓦纳大陆和欧亚大陆的特提斯大洋,南羌塘地块是漂浮在特提斯大洋中的块体。本次重点对北羌塘前陆盆地和北喜马拉雅被动大陆边缘盆地的沉积相带展布和古地理进行了研究。造成两个盆地沉积序列及古气候差别的主要因素是构造地质事件。构造事件决定了盆地性质,盆地性质又控制了沉积相带的空间展布。北喜马拉雅盆地位于冈瓦纳构造域,晚三叠世盆地基底南浅北深,继承了古生代构造离散型被动大陆边缘沉积,印支造山作用不发育;北羌塘盆地位于泛华夏构造域,晚三叠世发育印支挤压造山作用及其前陆盆地沉积记录。盆地分析研究表明,北羌塘南部江爱达日那和热觉茶卡等地下三叠统康鲁组底部均发现灰紫色中厚层复成分砾岩、含砾粗砂岩、细砂岩组成向上变细的海侵型地层结构,沉积相为滨岸三角洲;上三叠统土门格拉群沉积相为含煤盆地边缘三角洲。从沉积相展布型式和北东向古水流方向分析,三叠纪北羌塘沉积盆地的物源主要来自羌塘中部双湖造山剥蚀区或"中央隆起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三叠世 沉积相 构造-古地理 青藏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板压力容器2205双相钢锻件接管开裂原因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宋晓俊 钟文君 +3 位作者 郭旭 马超 张予杰 潘旭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54-61,共8页
为了找到导致复合板压力容器2205锻件接管发生开裂的原因,对锻件接管开展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检验、断口分析以及晶间腐蚀试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由于锻件接管的组织中存在金属间相和夹杂物,且存在微裂纹,导致接管韧性和耐腐蚀性能下降... 为了找到导致复合板压力容器2205锻件接管发生开裂的原因,对锻件接管开展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检验、断口分析以及晶间腐蚀试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由于锻件接管的组织中存在金属间相和夹杂物,且存在微裂纹,导致接管韧性和耐腐蚀性能下降,在腐蚀性介质环境中发生腐蚀开裂。考虑到2205热处理的特性,得出复合板压力容器在制造时应谨慎选择2205锻件材料制作接管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板压力容器 双相不锈钢 接管 开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笔石科(Tetragraptidae)分子西藏申扎地区发现 被引量:1
20
作者 程立人 杨日红 +2 位作者 王天武 李才 张予杰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11-312,共2页
关键词 笔石化石 西藏 申扎地区 变质作用 构造 古生界 岩石地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