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Q-learning机制的攻击图生成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张书钦 李凯江 +1 位作者 张露 杨峻峰 《电子科技》 2018年第10期6-10,共5页
针对传统攻击图生成算法效率低和生成攻击图规模小的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Q-learning机制的攻击图生成的方法。该方法根据Q-learning机制的特征,将攻击者模拟成智能体对网络进行连续的漏洞攻击。智能体的每一次场景作为攻击图中的一个... 针对传统攻击图生成算法效率低和生成攻击图规模小的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Q-learning机制的攻击图生成的方法。该方法根据Q-learning机制的特征,将攻击者模拟成智能体对网络进行连续的漏洞攻击。智能体的每一次场景作为攻击图中的一个攻击路径。由于智能体的场景之间是独立的,因此可以通过分布式的方式进行攻击图的生成。文中将攻击者的攻击目标作为智能体学习场景的收敛状态。当智能体经过47次的场景学习过程,Q-learning中的Q函数积累值收敛为1 548. 14时,攻击图生成结束。仿真结果表明通过Q-learning机制,多个智能体同时进行学习可以高效地完成攻击图的生成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攻击图 Q-learning机制 攻击路径 智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股骨头坏死影像表现特点及鉴别诊断 被引量:28
2
作者 刘吉鹏 张书钦 陈卫衡 《中国骨伤》 CAS 2010年第5期344-348,共5页
目的:研究早期股骨头坏死影像学表现特点,为临床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08年6月收治经临床与MRI检查确诊为股骨头坏死,ARCO分期Ⅰ、Ⅱ期的患者91例。其中男32例,女59例;年龄21~60岁,平均(... 目的:研究早期股骨头坏死影像学表现特点,为临床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08年6月收治经临床与MRI检查确诊为股骨头坏死,ARCO分期Ⅰ、Ⅱ期的患者91例。其中男32例,女59例;年龄21~60岁,平均(34.83±9.57)岁;单侧17例,双侧74例;激素性48例,酒精性35例,原因不明8例;病程2~12个月。分析其X线、CT、MRI影像学表现,总结、归纳其变化特点并与髋关节类骨坏死疾病影像表现相鉴别。结果:91例股骨头坏死形态中均可见T1WI像上股骨头负重区线样低信号,T2WI像上为高信号的"双线征",但形态各有特点,线条样为36例(39.56%),椭圆形28例(30.77%),地图形14例(15.38%),楔形13例(14.29%)。类骨坏死疾病包括原发性髋骨性关节炎、发育性髋关节炎、股骨头骨骺炎(扁平髋)、类风湿性髋关节炎、强脊性髋关节炎、髋关节一过性滑膜炎、股骨头骨髓水肿等,其X线也具有囊变、关节间隙变窄、股骨头变形等与股骨头坏死类似的表现,但MRI的表现则有各自的特点。结论:掌握早期股骨头坏死的影像表现特点,有利于与髋关节类骨坏死疾病相鉴别,早期明确诊断,制定不同的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放射摄影影像解释 计算机辅助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取证完整性技术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王文奇 苗凤君 +1 位作者 潘磊 张书钦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529-2534,共6页
针对司法取证的要求,结合网络数据的特点,提出了基于网络的动态电子取证模型,描述了总体结构和相关规则.为保证取证网络会话的完整性,设计了基于二维链表的多队列高速网络数据缓存算法,并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解决了取证模型的关键技术... 针对司法取证的要求,结合网络数据的特点,提出了基于网络的动态电子取证模型,描述了总体结构和相关规则.为保证取证网络会话的完整性,设计了基于二维链表的多队列高速网络数据缓存算法,并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解决了取证模型的关键技术.最后利用插件技术实现了可扩展的取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证模型 二维链表 高速缓存算法 插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i-Fi时空数据的位置预测
4
作者 张书钦 王金洋 +1 位作者 白光耀 张敏智 《现代信息科技》 2020年第24期164-167,170,共5页
在位置预测研究中,历史轨迹通常呈现分布稀疏和结构单一的特点,导致预测模型准确率下降。针对此问题,利用用户属性特征和历史轨迹特征度量用户相似性,对相似用户进行分簇;并提出基于相似用户簇的LSTM神经网络预测模型SG-LSTM(Similar Gr... 在位置预测研究中,历史轨迹通常呈现分布稀疏和结构单一的特点,导致预测模型准确率下降。针对此问题,利用用户属性特征和历史轨迹特征度量用户相似性,对相似用户进行分簇;并提出基于相似用户簇的LSTM神经网络预测模型SG-LSTM(Similar Group based LSTM model),以改善轨迹数据的稀疏性问题。实验表明,模型能够较好地捕捉用户的移动规律,预测准确率超过87.90%,在准确率和时间复杂度方面均优于传统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疏时空数据 用户相似性 LSTM 位置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OSSUM及P-POSSUM评分系统在髋部骨折手术中的运用体会 被引量:1
5
作者 付立新 张书钦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8期86-87,共2页
目的探讨POSSUM及P-POSSUM评分系统对髋部骨折手术患者发生并发症和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对188例髋部骨折、行中等以上手术的患者应用POSSUM和P-POSSUM预测手术并发症率和病死率,分析预测值和实际值之间的差异。同时观察两个年龄组别间... 目的探讨POSSUM及P-POSSUM评分系统对髋部骨折手术患者发生并发症和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对188例髋部骨折、行中等以上手术的患者应用POSSUM和P-POSSUM预测手术并发症率和病死率,分析预测值和实际值之间的差异。同时观察两个年龄组别间的预测情况是否存在差异。结果根据POSSUM系统预测并发症人数66例,实际发生并发症63例,P>0.05;预测死亡人数11例,实际死亡3例,P<0.05。根据P-POSSUM系统预测死亡6例,实际死亡3例,P>0.05。结论 POSSUM能较好的预测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但会高估病死率;P-POSSUM对手术病死率的预测较POSSUM更加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SSUM评分 骨科 髋部骨折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等网络中基于模糊集的信任和声望模型 被引量:8
6
作者 张书钦 杨永田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63-766,772,共5页
在对等网络中,信任可以用于指导实体的协作决策,当前信任建模已成为一个研究焦点.该文提出了一个基于模糊集的信任和声望模型,模型根据实体的经验和其他实体的推荐信息构建对目标实体的信任.模型使用了语义标签来刻画不同的信任级,并能... 在对等网络中,信任可以用于指导实体的协作决策,当前信任建模已成为一个研究焦点.该文提出了一个基于模糊集的信任和声望模型,模型根据实体的经验和其他实体的推荐信息构建对目标实体的信任.模型使用了语义标签来刻画不同的信任级,并能够综合评判不同方面的信任值.实体在采纳信任推荐时,模型利用模糊贴近度来表达推荐的正确度,并据此调整推荐者的影响.使用该模型的文件共享网络仿真实验可以正确地表达对实体的信任,促进具有相同偏好的实体群组的形成,提高交易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任 声望 模糊集 对等网络 文件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等网络中声望管理模型的研究与设计 被引量:1
7
作者 张书钦 芦东昕 杨永田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881-1884,共4页
在对等网络中,通常使用声望机制来建立实体间的信任关系,以指导用户选择可信的协作实体.本文给出的声望模型同时使用可信和不可信来评估实体的正面和负面行为,并分别可以表示为多个级别,模型也引入了信心指数来表达对声望评估结果的确... 在对等网络中,通常使用声望机制来建立实体间的信任关系,以指导用户选择可信的协作实体.本文给出的声望模型同时使用可信和不可信来评估实体的正面和负面行为,并分别可以表示为多个级别,模型也引入了信心指数来表达对声望评估结果的确定程度.并给出了一个基于声望的实体选择方案.分析及仿真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地抑制网络中典型的安全攻击,改善网络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望 可信 不可信 对等网络 文件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等系统中信任管理模型的设计
8
作者 张书钦 杨永田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22-525,共4页
在对等系统中,由于其开放和动态的特征,通常使用模拟人际网络的信任机制来指导节点的协作决策,信任管理技术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文中提出的模型分别使用可信度和不可信度对节点的正面行为和负面行为进行信任评估.在模型中,针对不熟... 在对等系统中,由于其开放和动态的特征,通常使用模拟人际网络的信任机制来指导节点的协作决策,信任管理技术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文中提出的模型分别使用可信度和不可信度对节点的正面行为和负面行为进行信任评估.在模型中,针对不熟悉的节点,通过综合在信任查询时所获得的信任反馈获知其声望.给出了一个基于节点的信任和声望的文件提供者选择方案.在使用该模型的文件共享网络仿真实验中,恶意实体被有效地隔离,网络性能也得到了提高,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任机制 声望 对等系统 文件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