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丢手滑块捞矛的开发和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张兴华 栾林明 +4 位作者 黄煦 张书琼 崔日随 王林明 金朝苏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9-40,62,共2页
针对普通滑块捞矛捞获落物后易卡钻 ,解卡不成又不能做进一步处理的问题 ,研究开发了可丢手滑块捞矛。这种捞矛由打捞总成和丢手总成组成 ,打捞作业时两部分由锁爪和锁槽连接在一起 ,当捞获物卡钻又解卡不成时 ,可从油管投球 ,憋压 ,然... 针对普通滑块捞矛捞获落物后易卡钻 ,解卡不成又不能做进一步处理的问题 ,研究开发了可丢手滑块捞矛。这种捞矛由打捞总成和丢手总成组成 ,打捞作业时两部分由锁爪和锁槽连接在一起 ,当捞获物卡钻又解卡不成时 ,可从油管投球 ,憋压 ,然后上提一定载荷把上接头与捞矛杆脱开 ,实现丢手。 2 6井次的现场应用表明 ,9井次遇卡 ,9井次实施丢手成功 ,丢手成功率1 0 0 % ;8井次经套铣成功解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丢手滑块捞矛 开发 应用 油水井 打捞工具 井下作业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出血患者颅内血肿中血红素加氧酶1和非结合胆红素的含量变化及其与迟发性脑水肿的关系研究
2
作者 李莉 李波 +1 位作者 张书琼 薛维 《临床荟萃》 CAS 2009年第1期27-29,共3页
目的研究脑出血患者颅内血肿中的血红素加氧酶1(HO-1)和非结合胆红素(UCB)的含量变化,探讨脑出血后迟发性脑水肿的病理机制。方法选择脑出血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患者30例(脑出血组),同时选择健康体检者20例(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目的研究脑出血患者颅内血肿中的血红素加氧酶1(HO-1)和非结合胆红素(UCB)的含量变化,探讨脑出血后迟发性脑水肿的病理机制。方法选择脑出血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患者30例(脑出血组),同时选择健康体检者20例(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和钒酸盐氧化法检测对照组和脑出血组第1天、第3天和第6天颅内血肿中的HO-1和UCB含量,并应用多田公式计算术后第6天血肿周围脑水肿的体积。结果脑出血组第1天颅内血肿中HO-1的含量(13.96±4.83)μg/L和UCB的含量(11.34±2.96)μmol/L均较对照组(3.53±2.07)μg/L、(7.13±2.74)μmol/L明显增高(P<0.01);并且脑出血组第3天HO-1、UCB(25.60±7.13)μg/L、(28.45±7.69)μmol/L均达到高峰,第6天(18.77±5.39)μg/L,(20.18±4.75)μmol/L有所下降,与第1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第6天HO-1和UCB的含量与脑水肿的体积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53、0.525,均P<0.05)。结论HO-1和UCB可能在脑出血后迟发性脑水肿的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外科手术 微创性 血红素加氧酶1 胆红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价值分析
3
作者 周杰 陈胜利 +1 位作者 邓榕 张书琼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74-275,共2页
目的分析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脑血管造影的特点。方法对136例经头颅CT、腰椎穿刺和临床诊断为SAH的患者,进行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检查,首次造影阴性结果的患者均进行2次DSA检查,对所有造影结果进行分析。结果DSA检查正常... 目的分析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脑血管造影的特点。方法对136例经头颅CT、腰椎穿刺和临床诊断为SAH的患者,进行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检查,首次造影阴性结果的患者均进行2次DSA检查,对所有造影结果进行分析。结果DSA检查正常者38例(27.9%),阳性者98例(72.1%),阳性患者中颅内动脉瘤72例(73.5%)、颅内血管畸形23例(23.5%)、动脉炎3例;颅内动脉瘤和血管畸形为自发性SAH的主要病因。结论DSA检查是SAH病因诊断最有效的方法,并能为治疗提供可靠解剖形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颅内动脉瘤 心血管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