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系统地评价、分析颅脑损伤患者肺炎发生风险预测模型,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图书馆、Embase、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有关颅脑损伤患者肺炎发...目的系统地评价、分析颅脑损伤患者肺炎发生风险预测模型,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图书馆、Embase、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有关颅脑损伤患者肺炎发生风险预测模型的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8月2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和提取数据,并使用预测模型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PROBAST分析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和适用性。结果共纳入6项颅脑损伤患者肺炎发生风险预测模型开发研究;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06~0.949;GCS评分、机械通气、术后白蛋白水平、APACHEⅡ评分是纳入的6个模型中包含最多的预测因子。6项研究存在一定的偏倚风险,适用性尚不清楚,主要是因为未报告盲法、样本量不足、模型过度拟合、未报告或未处理缺失数据、模型性能缺乏评估。结论颅脑损伤患者肺炎发生风险预测模型的研究尚处于发展阶段,今后可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研究,结合大数据分析方法,开发预测性能优良、使用简便的预测模型,在使用过程中不断更新校正,为临床提供实际可用的模型。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系统地评价、分析颅脑损伤患者肺炎发生风险预测模型,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图书馆、Embase、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有关颅脑损伤患者肺炎发生风险预测模型的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8月2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和提取数据,并使用预测模型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PROBAST分析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和适用性。结果共纳入6项颅脑损伤患者肺炎发生风险预测模型开发研究;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06~0.949;GCS评分、机械通气、术后白蛋白水平、APACHEⅡ评分是纳入的6个模型中包含最多的预测因子。6项研究存在一定的偏倚风险,适用性尚不清楚,主要是因为未报告盲法、样本量不足、模型过度拟合、未报告或未处理缺失数据、模型性能缺乏评估。结论颅脑损伤患者肺炎发生风险预测模型的研究尚处于发展阶段,今后可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研究,结合大数据分析方法,开发预测性能优良、使用简便的预测模型,在使用过程中不断更新校正,为临床提供实际可用的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