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通腑活血方对大鼠术后肠粘连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孙建飞 张习禄 +3 位作者 李展绒 吴旭初 雷霆 周军 《现代中医药》 CAS 2017年第4期99-103,共5页
目的通过制作术后肠粘连SD大鼠模型,证实通腑活血方能有效防治术后肠粘连的发生,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组(n=10)、模型组(n=10)、大黄虫丸组(n=10)和通腑活血方组(n=10),术后第7天观察各组大鼠肠粘... 目的通过制作术后肠粘连SD大鼠模型,证实通腑活血方能有效防治术后肠粘连的发生,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组(n=10)、模型组(n=10)、大黄虫丸组(n=10)和通腑活血方组(n=10),术后第7天观察各组大鼠肠粘连等级,并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IL-6、TNF-α血清浓度,同时在X线和B超下观察其肠腔扩张及血运情况。结果大黄庶虫丸组和通腑活血方组肠粘连等级均低于模型组(P<0.05),且术后第7天血清IL-6和TNF-α水平均低于模型组(P<0.01);X线和B超观察发现:通腑活血方组较模型组肠管血供较好,肠管蠕动更频繁且肠腔积气明显减少。结论通腑活血方能够降低血清中IL-6和TNF-α水平、促进肠道蠕动、减轻肠管扩张,从而防治大鼠术后肠粘连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腑活血方 术后肠粘连 白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式镇痛在腹腔镜脾脏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
作者 雷霆 周军 +2 位作者 张习禄 司明明 孙东旭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8年第3期191-194,共4页
目的 :探讨基于加速康复外科(FTS)理念的围手术期多模式镇痛在腹腔镜脾脏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LS+PDA)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5年9月—2017年3月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对69例门静脉高压患者实施LS+PDA,以随机法分成两组,37例... 目的 :探讨基于加速康复外科(FTS)理念的围手术期多模式镇痛在腹腔镜脾脏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LS+PDA)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5年9月—2017年3月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对69例门静脉高压患者实施LS+PDA,以随机法分成两组,37例采用传统的围手术期镇痛方案(简称传统组),32例采用基于FTS理念的围手术期多模式镇痛方案(简称FTS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下床活动时间、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胃管减压留置时间、术后72 h睡眠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不良反应等。结果:FTS组术后1、4、8、12、24、48及72 h的疼痛数字评估量表评分(VAS)均明显小于传统组(P<0.05)。FTS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胃管加压留置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传统组(P<0.01),而术后72 h睡眠时间明显比传统组延长(P<0.01)。FTS组术后恶心呕吐、反酸、呼吸困难、脾热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组(P<0.05),胸腹水形成及尿潴留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TS组术后镇痛效果患者整体满意率明显高于传统组(P<0.05)。结论:LS+PDA围手术期采用基于FTS理念的多模式镇痛安全、有效,基本能够达到全程无痛的手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外科 多模式镇痛 腹腔镜脾脏切除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回肠转移瘤破裂穿孔1例报道 被引量:1
3
作者 雷霆 赵静 +3 位作者 周军 张习禄 孙东旭 孟昕柯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8年第4期334-336,共3页
原发性肝癌是指来源于肝细胞或肝内胆管细胞的恶性肿瘤,其转移方式较单一,通常发生在病程中后期。大多肝细胞癌表现出肝外转移,但肝外小肠的转移在临床很少见,多在出现梗阻或穿孔手术探查时发现。2017年1月我院收治1例原发性肝癌回肠转... 原发性肝癌是指来源于肝细胞或肝内胆管细胞的恶性肿瘤,其转移方式较单一,通常发生在病程中后期。大多肝细胞癌表现出肝外转移,但肝外小肠的转移在临床很少见,多在出现梗阻或穿孔手术探查时发现。2017年1月我院收治1例原发性肝癌回肠转移瘤破裂穿孔患者,报道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45岁。2017年1月1日以"阵发性腹痛2 h伴里急后重"为主诉入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转移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