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数据时代高校新闻宣传工作者的修养——兼论校园媒体的数据化突围 被引量:1
1
作者 张习涛 何新 《工程技术研究》 2018年第5期235-237,共3页
大数据改变了高校新闻宣传工作的组织结构,给新闻生产、传播渠道、舆情监测、效果评估带来全面的变革,给高校新闻宣传工作者带来诸多困惑和挑战。本文以校报转型全媒体和校报人转型全媒体人为突破口,探讨高校新闻宣传工作者如何在新形... 大数据改变了高校新闻宣传工作的组织结构,给新闻生产、传播渠道、舆情监测、效果评估带来全面的变革,给高校新闻宣传工作者带来诸多困惑和挑战。本文以校报转型全媒体和校报人转型全媒体人为突破口,探讨高校新闻宣传工作者如何在新形势下发挥价值引领,提升校报高校宣传工作者的政治修养、思维修养、知识修养、业务素质修养、法律修养和道德修养等六大修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高校新闻宣传 媒介修养 角色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语言认同到身份认同:文化翻译与美国民族主义——论黎氏艳岁的《我们都在寻找的那个土匪》 被引量:1
2
作者 张习涛 何新 《工程技术研究》 2020年第2期252-253,共2页
黎氏艳岁是美国亚裔文坛新星,其代表作《我们都在寻找的那个土匪》以半自传体的越战回忆录形式,用诗情画意的叙事,讲述暴力和创伤的话题,构建"爱与美的新世界"。作品在回忆与现实中游刃有余,以自由、多民族融合的第三空间弥... 黎氏艳岁是美国亚裔文坛新星,其代表作《我们都在寻找的那个土匪》以半自传体的越战回忆录形式,用诗情画意的叙事,讲述暴力和创伤的话题,构建"爱与美的新世界"。作品在回忆与现实中游刃有余,以自由、多民族融合的第三空间弥合移民身份和现实身份的裂缝,呈现美国民主主义新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翻译 语言身份 美国民主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从文的幽暗意识与文学书写
3
作者 张习涛 何新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86-88,共3页
沈从文独特的人生体验,孤独天性和理想主义、自由主义情怀使得他形成一种独特的幽暗意识。通过对人性的正视和文学书写,沈从文力图改善人性,提倡美与爱,重造"神性—原欲—人性"三位一体的"神"。这种努力使得他获得... 沈从文独特的人生体验,孤独天性和理想主义、自由主义情怀使得他形成一种独特的幽暗意识。通过对人性的正视和文学书写,沈从文力图改善人性,提倡美与爱,重造"神性—原欲—人性"三位一体的"神"。这种努力使得他获得了与世界文学对话互动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从文 幽暗意识 文学书写 救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而和:中国视野下亚裔美国文学对民族主义思想的“内在超越”
4
作者 张习涛 何新 《工程技术研究》 2020年第1期246-248,共3页
中国视野是解读亚裔美国文学的关键视角。“不同而和”这一创化型中国视角包容西方文化元素,对赵健秀、汤婷婷、任璧莲、谭恩美等亚裔作家作品解读具有重要意义。亚裔美国作家融入主流文学的“身份焦虑”,美国民族主义思想的隐在,促成... 中国视野是解读亚裔美国文学的关键视角。“不同而和”这一创化型中国视角包容西方文化元素,对赵健秀、汤婷婷、任璧莲、谭恩美等亚裔作家作品解读具有重要意义。亚裔美国作家融入主流文学的“身份焦虑”,美国民族主义思想的隐在,促成既抗争又策略性妥协的“想象共同体”,形成独特的“内在超越”轨迹:从“愤青”“中间人”到个性化地融入主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而和 中国视野 身份焦虑 内在超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时代高校新闻宣传工作者的修养——兼论校园媒体的数据化突围
5
作者 张习涛 何新 《工程技术研究》 2018年第6期239-241,共3页
大数据改变了高校新闻宣传工作的组织结构,给新闻生产、传播渠道、舆情监测、效果评估带来全面的变革以及给高校新闻宣传工作者带来诸多困惑和挑战。文章以校报转型全媒体和校报人转型全媒体人为突破口,探讨高校新闻宣传工作者如何在新... 大数据改变了高校新闻宣传工作的组织结构,给新闻生产、传播渠道、舆情监测、效果评估带来全面的变革以及给高校新闻宣传工作者带来诸多困惑和挑战。文章以校报转型全媒体和校报人转型全媒体人为突破口,探讨高校新闻宣传工作者如何在新形势下发挥价值引领,提升校报高校宣传工作者的政治修养、思维修养、知识修养、业务素质修养、法律修养和道德修养等六大修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高校新闻宣传 媒介修养 角色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着故园去漂泊——从离散视角解读沈从文的文学创作
6
作者 张习涛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20年第9期105-107,共3页
沈从文曾把湘西形容为"地狱",他成功地走出了地狱之门,在文学上创造了一个充满了人性之美、淳朴健康的"湘西世界"。他享受着城市的物质文明而又时时把自己称为"乡下人",他曾对现代知识充满虔诚的追求和... 沈从文曾把湘西形容为"地狱",他成功地走出了地狱之门,在文学上创造了一个充满了人性之美、淳朴健康的"湘西世界"。他享受着城市的物质文明而又时时把自己称为"乡下人",他曾对现代知识充满虔诚的追求和单纯的信仰,而他又批判了城市知识分子的文明病。这些矛盾的问题令人费解而又引人深思其中的玄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凰之子 离散 自由浪漫派 湘西 沈从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童话叙事遮蔽的越裔移民史——论越裔美国文学名作《我们都在寻找的那个土匪》
7
作者 张习涛 《工程技术研究》 2020年第14期239-240,共2页
在美国少数族裔文学作家中,越裔作家黎氏艳岁因其独特童话叙事风格的作品而受到欢迎。文章从民族主义视角分析《我们都在寻找的那个土匪》这篇名作的文化内涵,指出如诗如画的描述中包含着故乡和美国的传记故事,以及调和移民美国的艰苦... 在美国少数族裔文学作家中,越裔作家黎氏艳岁因其独特童话叙事风格的作品而受到欢迎。文章从民族主义视角分析《我们都在寻找的那个土匪》这篇名作的文化内涵,指出如诗如画的描述中包含着故乡和美国的传记故事,以及调和移民美国的艰苦奋斗、文化冲突、生活的矛盾和困惑和对母国复杂的情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童话叙事 越裔美国文学 民族主义思想 《我们都在寻找的那个土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和五“裔”:饮食书写与亚裔文学边缘崛起——兼论亚裔美国文学的民族主义思想 被引量:2
8
作者 何新 张习涛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19年第11期82-85,共4页
中国视野与亚裔美国文学研究在反文化霸权和东方主义偏见、多元化的民族文化对话等方面的诸多切合点,使两者具有了互释效果。“调和五味”儒家传统这一特有饮食、审美、文化概念转化为亚裔美国文学书写后获得了审美、文化等多重增值效果... 中国视野与亚裔美国文学研究在反文化霸权和东方主义偏见、多元化的民族文化对话等方面的诸多切合点,使两者具有了互释效果。“调和五味”儒家传统这一特有饮食、审美、文化概念转化为亚裔美国文学书写后获得了审美、文化等多重增值效果,华裔作家借助特色饮食文化成功融入美国主流文学。在亚裔美国文学的“边缘崛起”中,饮食书写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视野 饮食书写 亚裔美国文学 民族主义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研学”推进高校师生党员党史学习教育创新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何新 张习涛 《工程技术研究》 2023年第7期155-157,共3页
“红色研学”是红色文化传承的生动课堂,是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途径,是高校党员师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载体。学史力行,研学践知。文章从“红色研学”的内涵和价值入手,分析了高校师生党员“红色研学”的特征、存在的问题,探索了高... “红色研学”是红色文化传承的生动课堂,是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途径,是高校党员师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载体。学史力行,研学践知。文章从“红色研学”的内涵和价值入手,分析了高校师生党员“红色研学”的特征、存在的问题,探索了高校师生党员常态化开展“红色研学”党史学习教育的路径,最后构建了高校师生党员“红色研学”的学习模型,旨在促进党史学习教育知行合一,供广大高校师生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研学” 党史学习教育 学习模型 党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互联网+”的直播教育探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许喜斌 陆远蓉 张习涛 《工程技术研究》 2018年第4期237-240,共4页
"互联网+教育"的理念越来越成熟,各种对在线教育的探索也越来越多,其中直播教育就是探索的一个重要方向,通过对直播教育的背景及技术环境进行分析,结合直播教育的特征特点,包括市场趋向、对教师的要求、用户的选择、关注点及... "互联网+教育"的理念越来越成熟,各种对在线教育的探索也越来越多,其中直播教育就是探索的一个重要方向,通过对直播教育的背景及技术环境进行分析,结合直播教育的特征特点,包括市场趋向、对教师的要求、用户的选择、关注点及问题进行解析,探索直播教育的发展趋势及对在线教育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在线教育 直播教育 个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大池穿刺持续引流在108例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中应用探讨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习涛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24期75-76,共2页
目的探讨腰大池穿刺持续引流在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中应用。方法回归2009年1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108例采取腰大池穿刺持续引流治疗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08采取腰大池穿刺持续引流治疗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目的探讨腰大池穿刺持续引流在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中应用。方法回归2009年1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108例采取腰大池穿刺持续引流治疗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08采取腰大池穿刺持续引流治疗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均有显著疗效,脑脊液转清亮、生化正常时间平均3~7d,无一例死亡,无一例发生颅内感染。结论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采取腰大池穿刺持续引流具有操作简便,有效的引流蛛网膜下腔血液,显著加快病情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疾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大池穿刺持续引流 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应用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低温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习涛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23期48-49,共2页
目的探讨亚低温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应用。方法 2008年2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153例,分为亚低温治疗组78例和常规治疗组75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亚低温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两组良好率、中度致残率、重度致残率、植物状态率... 目的探讨亚低温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应用。方法 2008年2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153例,分为亚低温治疗组78例和常规治疗组75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亚低温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两组良好率、中度致残率、重度致残率、植物状态率、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低温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可以有效降低脑耗氧量、防止继发性脑损害、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低温 重型颅脑损 应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