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检测黄斑区视网膜神经上皮容积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刘菊 钱勇 +4 位作者 段文静 祃红燕 卢颖 赵淼焱 张丽筠 《临床眼科杂志》 2011年第1期8-11,共4页
目的应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OCT)测量正常成年人黄斑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容积,分析黄斑区视网膜内层三维立体结构特征,为评价黄斑区视网膜疾病的神经上皮层容积改变提供参考数据。方法 303名健康人(303只眼)经视力、眼压、裂隙灯、... 目的应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OCT)测量正常成年人黄斑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容积,分析黄斑区视网膜内层三维立体结构特征,为评价黄斑区视网膜疾病的神经上皮层容积改变提供参考数据。方法 303名健康人(303只眼)经视力、眼压、裂隙灯、屈光和眼底等常规眼科检查,排除黄斑病变、青光眼、视神经和视网膜病变等影响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的疾患后,行双眼以黄斑为中心的三维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每名受检者随机抽取一眼的测量结果进行统计。结果正常人黄斑中心凹1mm直径范围的容积最小(0.175±0.015)mm3,黄斑区内环(颞、上、鼻、下)各象限平均容积分别为(0.450±0.025)mm3、(0.463±0.025)mm3、(0.475±0.027)mm3、(0.463±0.025)mm3,黄斑区外环(颞、上、鼻、下)各象限平均容积分别为(1.284±0.072)mm3、(1.316±0.069)mm3、(1.463±0.087)mm3、(1.312±0.075)mm3;不同性别、眼别之间黄斑区各象限容积无显著性差异;除60岁以上年龄组外,黄斑区各象限容积均不随年龄增加而改变,而60岁以上年龄组各象限容积较60岁以下各年龄组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频域OCT能够精确地测量黄斑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容积,本研究初步建立正常成年人黄斑区视网膜神经上皮容积数据库,为今后临床和科研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 容积 视网膜神经上皮层 黄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吲哚菁绿染色辅助撕囊技术在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钱勇 刘菊 +5 位作者 赵淼焱 祃红燕 段文静 卢颖 张丽筠 张励 《临床眼科杂志》 2010年第6期546-548,共3页
目的探讨0.05%吲哚菁绿稀释液染色前囊膜辅助撕囊技术在白内障手术中应用的有效性、安全性和操作技巧。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分析的方法,总结我院11例(11只眼)采用0.05%吲哚菁绿稀释液染色技术的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情况。结果所... 目的探讨0.05%吲哚菁绿稀释液染色前囊膜辅助撕囊技术在白内障手术中应用的有效性、安全性和操作技巧。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分析的方法,总结我院11例(11只眼)采用0.05%吲哚菁绿稀释液染色技术的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染色成功,前囊膜被染色呈浅绿色,撕囊过程中能清晰地分辨前囊膜与混浊的晶状体皮质,准确地判断撕囊的边界,防止囊袋撕裂等并发症的出现。术后随访1个月期间未发现与染色有关的角膜内皮受损、角膜水肿失代偿、虹膜炎及眼压升高等并发症。结论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采用0.05%吲哚菁绿稀释液染色辅助撕囊的技术能安全、有效地改善前囊膜的能见度,提高撕囊和手术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菁绿 白内障 手术 连续环形撕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科教学改革的探讨 被引量:3
3
作者 祃红燕 张丽筠 钱勇 《临床眼科杂志》 2013年第2期181-181,共1页
眼科教学观念在近年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医学院校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医学生的学习技能,而临床实践是从患者、医生和其他医疗人员学习,将学生培养成“思考型”的专业人员,而非被动接受老师、上级医生的意见、不能形成自己主动临床思维... 眼科教学观念在近年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医学院校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医学生的学习技能,而临床实践是从患者、医生和其他医疗人员学习,将学生培养成“思考型”的专业人员,而非被动接受老师、上级医生的意见、不能形成自己主动临床思维及创造性思维的医生。合理的教学法培养出的学生在现实工作中能灵活的运用所学的知识,达到了教学的最佳效果和最终目的。只有转变教学观念和管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改革 眼科 培养医学生 教学观念 学习技能 创造性思维 医学院校 临床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频域OCT检测青光眼视乳头及黄斑区容积改变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钱勇 刘菊 +4 位作者 段文静 祃红燕 赵淼焱 张丽筠 卢颖 《临床眼科杂志》 2011年第3期200-203,共4页
目的通过比较青光眼和正常人视乳头旁神经纤维层容积及黄斑区神经上皮层容积的差异,分析青光眼患者视乳头和黄斑立体结构特征,探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ED-OCT)对青光眼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FD-OCT对33例青光眼患者和33例正常人行视... 目的通过比较青光眼和正常人视乳头旁神经纤维层容积及黄斑区神经上皮层容积的差异,分析青光眼患者视乳头和黄斑立体结构特征,探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ED-OCT)对青光眼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FD-OCT对33例青光眼患者和33例正常人行视乳头及黄斑区视网膜三维立体扫描,比较青光眼患者和正常人视乳头旁和黄斑区立体结构参数差异;采用直线回归分析各参数与视野平均缺损值的相关性;计算各参数诊断青光眼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及灵敏度、特异度。结果青光眼组和正常对照组黄斑区容积比较除黄斑中心凹直径1 mm范围内的容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8个区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视乳头旁神经纤维层容积(mm3)比较颞(青光眼组0.29±0.02,对照组0.32±0.04)、上(青光眼组0.49±0.28,对照组0.55±0.06)、鼻(青光眼组0.34±0.17,对照组0.35±0.05)、下(青光眼组0.47±0.29,对照组0.56±0.06)四个区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各参数与视野平均缺损的相关性均有统计学意义,相关系数最高的是黄斑区内环下象限的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容积(r=0.58,P<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显示黄斑区外环下象限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容积(AROC 0.79;敏感度82%)与视乳头旁下象限神经纤维层容积(AROC 0.81;敏感度81%)具有最大面积及最佳敏感度。结论 FD-OCT检测黄斑区及视乳头旁神经纤维层立体结构特征和容积等参数的改变,有助于临床青光眼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青光眼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 黄斑 容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疲劳的诊断及药物治疗 被引量:1
5
作者 卢颖 赵秋溪 +4 位作者 钱勇 段文静 赵淼焱 张丽筠 杩红燕 《食品与药品》 CAS 2006年第03A期37-38,共2页
目的探讨临床诊断视疲劳的客观依据及润尔乐治疗后的效果。方法对临床诊断为视疲劳的143例患者进行自身对照研究,常规眼部检查,用润尔乐4次/d,2个月后复查。结果治疗前132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角膜上皮后纤维增生;用药后减轻或消失。结论... 目的探讨临床诊断视疲劳的客观依据及润尔乐治疗后的效果。方法对临床诊断为视疲劳的143例患者进行自身对照研究,常规眼部检查,用润尔乐4次/d,2个月后复查。结果治疗前132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角膜上皮后纤维增生;用药后减轻或消失。结论凡是检查见角膜上皮后纤维增生可诊断为视疲劳;润尔乐对治疗视疲劳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疲劳 诊断 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血管疾病急诊分析及临床治疗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黄宏佳 张丽筠 +1 位作者 林伟泉 郑钰晖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17期171-173,211,共4页
目的 分析心血管疾病急诊特点,并探究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 从我院2013年1月~2016年2月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急诊患者中随机抽选60例,用1~60排序,单数为对照组,双数为研究组,其中,对照组患者行基础疗法,研究组于对照组基础上行培哚普利、匹... 目的 分析心血管疾病急诊特点,并探究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 从我院2013年1月~2016年2月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急诊患者中随机抽选60例,用1~60排序,单数为对照组,双数为研究组,其中,对照组患者行基础疗法,研究组于对照组基础上行培哚普利、匹伐他汀钙联合疗法,评定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疾病缓解率为93.3%(28/30),并发症率为6.7%(2/30),和对照组疾病缓解率的70.0%(21/30)、并发症率的26.7%(8/30)相比,P〈0.05,统计有区别;研究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时间、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给予心血管疾病急诊患者培哚普利、匹伐他汀钙联合疗法作用突出,可改善病症,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预防心血管事件,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急诊 培哚普利 匹伐他汀钙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