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代背景下的“针织学”课程思政建设探索 被引量:6
1
作者 张丽哲 王飞艳 《纺织科技进展》 CAS 2024年第1期58-60,64,共4页
纺织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对纺织工程专业课程进行思政建设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依托丰厚的纺织工业历史发展背景与地方产业文化特色,充分发掘思政元素,并结合精心设计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与... 纺织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对纺织工程专业课程进行思政建设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依托丰厚的纺织工业历史发展背景与地方产业文化特色,充分发掘思政元素,并结合精心设计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对针织学课程思政建设进行初步探索,以期为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提供教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织工程 针织学 课程思政 地方产业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编组织的三维仿真与动态实现 被引量:9
2
作者 张丽哲 蒋高明 高卫东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5-129,共5页
为对经编针织物的结构特征和外观效果进行预测,通过分析普通经编针织物的线圈结构,对O Goktepe的三维实体纱线模型进行了改进,得出线圈三维结构尺寸。利用非均匀有理B样条(NURBS)曲线和曲面原理,建立经编组织成圈线圈和衬纬线圈的三维... 为对经编针织物的结构特征和外观效果进行预测,通过分析普通经编针织物的线圈结构,对O Goktepe的三维实体纱线模型进行了改进,得出线圈三维结构尺寸。利用非均匀有理B样条(NURBS)曲线和曲面原理,建立经编组织成圈线圈和衬纬线圈的三维实体模型。运用这些三维线圈模型,结合经编组织的垫纱数码,实现各种形态线圈的自由连接;最后运用Visual C++和OpenGL开发工具,将织物的光照和材质因素引入织物三维结构模型中,成功实现对单梳和双梳经编组织的三维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编线圈 三维模型 非均匀有理B样条 OPENGL 动态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编组织三维仿真中的线圈偏移 被引量:5
3
作者 张丽哲 蒋高明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4-67,共4页
为了采用计算机技术更真实地模拟经编组织中线圈的形态结构,通过观察各种经编针织物的线圈结构,分析由纱线张力所引起的线圈偏移规律,得出了线圈偏移理论和计算公式。该理论假设同一枚针上的线圈偏移量是该针上所有线圈偏移量的累加值... 为了采用计算机技术更真实地模拟经编组织中线圈的形态结构,通过观察各种经编针织物的线圈结构,分析由纱线张力所引起的线圈偏移规律,得出了线圈偏移理论和计算公式。该理论假设同一枚针上的线圈偏移量是该针上所有线圈偏移量的累加值。结合此偏移理论,在已建立的经编线圈三维模型的基础上,修正了定义线圈三维结构的部分控制点坐标。最后结合Visual C++.NET编程语言和OpenGL工具,成功实现了各类单针床经编针织物的计算机三维仿真。仿真图片与真实织物对比,在形态结构上具有较高的相似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编组织 线圈偏移 三维仿真 OPENG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编针织物三维仿真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2
4
作者 张丽哲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45-149,共5页
经编针织物三维仿真技术是CAD技术在经编领域的推广应用。三维仿真相对于二维仿真具有更直观、更逼真的效果,但三维模型的建立较为困难,仿真速度较低。经过国内外学者多年的研究,三维仿真技术在经编领域已取得了初步成果。本文从纱线、... 经编针织物三维仿真技术是CAD技术在经编领域的推广应用。三维仿真相对于二维仿真具有更直观、更逼真的效果,但三维模型的建立较为困难,仿真速度较低。经过国内外学者多年的研究,三维仿真技术在经编领域已取得了初步成果。本文从纱线、线圈和织物结构3个层次阐述了经编针织物三维仿真技术的研究历程,分析总结了已有研究成果的优势与不足;并就该技术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做了分析,认为三维仿真技术在仿真方法、适用织物品种和应用范围3个方面将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通过以上分析,希望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编针织物 三维仿真 研究现状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改性对聚丙烯粗纤维增强水泥早期抗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张丽哲 孙启龙 +1 位作者 季涛 高强 《产业用纺织品》 2016年第11期14-17,共4页
采用浓硫酸氧化法对聚丙烯粗纤维进行改性处理,通过试验研究改性前后聚丙烯粗纤维在水泥砂浆基体中的分散性,以及其对水泥砂浆基体早期抗裂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聚丙烯粗纤维改性可显著提高纤维在水泥砂浆基体中的分散均匀性,并对... 采用浓硫酸氧化法对聚丙烯粗纤维进行改性处理,通过试验研究改性前后聚丙烯粗纤维在水泥砂浆基体中的分散性,以及其对水泥砂浆基体早期抗裂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聚丙烯粗纤维改性可显著提高纤维在水泥砂浆基体中的分散均匀性,并对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早期抗裂性能具有显著的增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粗纤维 改性纤维 早期开裂性能 水泥砂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麻纤维对砂浆早期抗裂性能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丽哲 刘庭 +1 位作者 刘备 季涛 《产业用纺织品》 2013年第8期26-29,共4页
研究黄麻纤维在纤维掺量、纤维长度及混杂纤维配合比不同的情况下分别对砂浆早期抗裂性能的影响,并与聚丙烯腈纤维作对比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黄麻纤维能有效地增强砂浆的早期抗裂性能,并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纤维长度的减小以及混杂纤... 研究黄麻纤维在纤维掺量、纤维长度及混杂纤维配合比不同的情况下分别对砂浆早期抗裂性能的影响,并与聚丙烯腈纤维作对比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黄麻纤维能有效地增强砂浆的早期抗裂性能,并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纤维长度的减小以及混杂纤维中起主要作用的黄麻纤维含量的增加而增强;黄麻纤维对砂浆早期抗裂性能的增强效果不及聚丙烯腈纤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麻纤维 聚丙烯腈纤维 砂浆 早期抗裂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长径比对碳-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张丽哲 丁春奎 +1 位作者 孙启龙 高强 《产业用纺织品》 2016年第4期9-12,共4页
通过试验研究不同长径比的碳纤维和聚丙烯纤维混杂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受混杂纤维长径比的影响不明显,但在小幅度范围内混杂纤维会产生正、负两种混杂效应;混杂纤维长径比对混凝土的抗折性能影响较大,在... 通过试验研究不同长径比的碳纤维和聚丙烯纤维混杂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受混杂纤维长径比的影响不明显,但在小幅度范围内混杂纤维会产生正、负两种混杂效应;混杂纤维长径比对混凝土的抗折性能影响较大,在纤维掺量一定的情况下,最优的混杂纤维长径比组合为碳纤维取650、聚丙烯纤维取7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聚丙烯纤维 长径比 混杂纤维混凝土 抗压强度 抗折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纤维多轴向经编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拉伸性能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张丽哲 《产业用纺织品》 2015年第12期18-21,共4页
以环氧树脂为基体,分别以玻璃纤维多轴向经编针织物和玻璃纤维机织物作为增强材料,通过手糊法制备复合材料,并通过试验对比研究两种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结果表明,经编复合材料沿各个轴向的拉伸强度比复合前多轴向经编针织物及机织复合... 以环氧树脂为基体,分别以玻璃纤维多轴向经编针织物和玻璃纤维机织物作为增强材料,通过手糊法制备复合材料,并通过试验对比研究两种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结果表明,经编复合材料沿各个轴向的拉伸强度比复合前多轴向经编针织物及机织复合材料的强度均有明显提高,增幅均在50%以上,说明多轴向经编复合材料具有更优异的力学性能。这为进一步扩大玻璃纤维多轴向经编复合材料的应用领域提供了有力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纤维 多轴向经编复合材料 机织复合材料 拉伸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炭纤维针织起绒织物的开发及性能研究
9
作者 张丽哲 施亮 +1 位作者 严雪峰 姚理荣 《针织工业》 2016年第2期12-14,共3页
基于竹炭纤维和涤纶DTY长丝的性能特点,采用16.7 tex/144 f的竹炭纱和16.7 tex/288 f的涤纶DTY长丝,在TSGE-85型割圈绒针织机上开发针织起绒织物。详细介绍编织工艺,如原料选择、设备参数、工艺设计等,通过原料种类和排列方式的变化设... 基于竹炭纤维和涤纶DTY长丝的性能特点,采用16.7 tex/144 f的竹炭纱和16.7 tex/288 f的涤纶DTY长丝,在TSGE-85型割圈绒针织机上开发针织起绒织物。详细介绍编织工艺,如原料选择、设备参数、工艺设计等,通过原料种类和排列方式的变化设计不同结构的起绒织物,并对织物的保暖性能、透气性能、芯吸性能、顶破性能和拉伸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竹炭纱和涤纶长丝的原料配比以及织物组织结构对针织起绒织物的各项性能影响显著,优化编织工艺可得到综合性能优良的竹炭针织起绒织物,该研究可用于竹炭纤维面料的开发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炭纤维 涤纶DTY长丝 针织起绒织物 编织工艺 性能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时代民办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及途径分析
10
作者 张丽哲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0年第3期138-138,共1页
近年来,随着我国进入网络化时代,我国人民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样化,传统的民办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于现状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要借助于网络技术运用新的工作模式和工作方法,以此提升民办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 近年来,随着我国进入网络化时代,我国人民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样化,传统的民办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于现状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要借助于网络技术运用新的工作模式和工作方法,以此提升民办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的整体水平,从而有效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政治观念。鉴于此,本文就针对网络时代民办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及路径做一些分析,希望能为网络时代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有效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时代 辅导员 思想政治工作 方法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灰水泥浆体系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8
11
作者 刁胜贤 张丽哲 任知维 《石油钻探技术》 CAS 2002年第5期39-41,共3页
从粉煤灰固有特性出发 ,对大掺量粉煤灰水泥浆体系的应用性能做了较为全面系统的分析 ,室内实验结果表明 ,在 10 0 %质量比粉煤灰掺量下 ,水泥浆体系的技术指标均接近或达到 G级油井水泥国家标准 ,通过合理选用外加剂进行调节和改性 ,... 从粉煤灰固有特性出发 ,对大掺量粉煤灰水泥浆体系的应用性能做了较为全面系统的分析 ,室内实验结果表明 ,在 10 0 %质量比粉煤灰掺量下 ,水泥浆体系的技术指标均接近或达到 G级油井水泥国家标准 ,通过合理选用外加剂进行调节和改性 ,粉煤灰水泥浆体系在低温、中温和高温情况下 ,都表现出良好的应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水泥浆体系 研究 应用 性能 抗压强度 实验室试验 固井 固井质量 胜利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麻纤维增强混凝土的抗压和抗折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备 季涛 张丽哲 《产业用纺织品》 2013年第4期43-45,共3页
在混凝土中添加黄麻纤维,以增强混凝土的抗压和抗折性能。通过测定纤维增强混凝土的抗压和抗折强度,并与素混凝土进行对比,进而研究黄麻纤维的长度和掺量对混凝土的增强作用。结果表明:黄麻纤维长度为30mm,掺量为0.5~0.6kg/m3时,对混... 在混凝土中添加黄麻纤维,以增强混凝土的抗压和抗折性能。通过测定纤维增强混凝土的抗压和抗折强度,并与素混凝土进行对比,进而研究黄麻纤维的长度和掺量对混凝土的增强作用。结果表明:黄麻纤维长度为30mm,掺量为0.5~0.6kg/m3时,对混凝土的抗压及抗折强度增强作用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麻纤维 混凝土 纤维增强 抗压强度 抗折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项目教学的《成形针织服装设计》课程改革探索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学佳 周开颜 张丽哲 《轻纺工业与技术》 2018年第5期64-66,共3页
项目教学法注重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学生工程能力培养。对项目教学法的特点进行了简要介绍,对课程现状及教学对象进行了分析,将项目教学法应用于《成形针织服装设计》课程的教学实践。阐述了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及过程,并对教学改革... 项目教学法注重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学生工程能力培养。对项目教学法的特点进行了简要介绍,对课程现状及教学对象进行了分析,将项目教学法应用于《成形针织服装设计》课程的教学实践。阐述了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及过程,并对教学改革的效果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改革 项目教学法 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针织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学佳 刘其霞 +1 位作者 张丽哲 张盛才 《轻纺工业与技术》 2019年第9期153-154,共2页
为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高层次针织创新应用型人才,分析了针织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不足,阐述了针织课程体系及内容、教学手段及方法、实验及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的改革,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在教学实施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针织 创新 应用型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透明介质法的纤维增强混凝土中纤维取向角分布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启龙 孙雷 +3 位作者 张丽哲 张家威 季涛 高强 《产业用纺织品》 2016年第11期18-21,共4页
通过测试水泥净浆和不同质量分数卡波姆凝胶的表观黏度,发现质量分数为0.11%的卡波姆凝胶与水泥净浆具有相近的表观黏度,并以此作为透明介质模拟水泥净浆,研究浇筑方式对纤维增强混凝土中的纤维取向角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浇筑... 通过测试水泥净浆和不同质量分数卡波姆凝胶的表观黏度,发现质量分数为0.11%的卡波姆凝胶与水泥净浆具有相近的表观黏度,并以此作为透明介质模拟水泥净浆,研究浇筑方式对纤维增强混凝土中的纤维取向角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浇筑条件下,纤维在质量分数为0.11%的卡波姆凝胶中的取向角分布与其在水泥净浆中较为相似,故质量分数为0.11%的卡波姆凝胶可用于模拟水泥净浆;浇筑后振动和分层浇筑都会使纤维取向角减小,并使纤维趋于水平分布,这有助于纤维发挥增强、增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增强混凝土 卡波姆凝胶 透明介质 表观黏度 纤维取向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评价的差异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丽哲 《改革与开放》 2018年第24期37-39,共3页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在生产、销售模式上的差异,决定了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有着评价上的差异。因此,对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的评价影响因素要进一步的理清与分析。同时,对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在评价上的差异进行对比,可以帮助信息化条件下的...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在生产、销售模式上的差异,决定了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有着评价上的差异。因此,对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的评价影响因素要进一步的理清与分析。同时,对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在评价上的差异进行对比,可以帮助信息化条件下的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平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实体经济 平衡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纤维对混凝土抗冲击和抗折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丁春奎 高强 +1 位作者 季涛 张丽哲 《产业用纺织品》 2015年第5期11-14,共4页
研究了不同长度的聚丙烯纤维对混凝土的抗折和抗冲击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混凝土中分别掺入纤维体积率为0.5%的六种不同长度的聚丙烯纤维,均能提高混凝土的破坏冲击次数和冲击延性指数;当纤维长度为35 mm时,纤维混凝土的破坏冲... 研究了不同长度的聚丙烯纤维对混凝土的抗折和抗冲击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混凝土中分别掺入纤维体积率为0.5%的六种不同长度的聚丙烯纤维,均能提高混凝土的破坏冲击次数和冲击延性指数;当纤维长度为35 mm时,纤维混凝土的破坏冲击次数较素混凝土提高近2倍;在混凝土中掺入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抗折强度降低,而混凝土的中心挠度显著提高,较素混凝土最多增加达1 mm,能有效改善混凝土的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聚丙烯纤维 抗冲击性能 抗折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体积率对聚丙烯粗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顾梦圆 蔡莹莹 +3 位作者 张丽哲 孙启龙 季涛 高强 《产业用纺织品》 2017年第1期11-14,共4页
通过试验对比研究不同体积率的聚丙烯粗纤维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聚丙烯粗纤维对混凝土的抗压性能无增强效果;对混凝土的劈裂抗拉、抗折及抗冲击性能有显著增强效果,当聚丙烯粗纤维体积率为0.50%~0.65%时,聚丙烯粗纤... 通过试验对比研究不同体积率的聚丙烯粗纤维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聚丙烯粗纤维对混凝土的抗压性能无增强效果;对混凝土的劈裂抗拉、抗折及抗冲击性能有显著增强效果,当聚丙烯粗纤维体积率为0.50%~0.65%时,聚丙烯粗纤维对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和抗折性能增强效果最优,且纤维混凝土的抗冲击强度在试验范围内随聚丙烯粗纤维体积率的增加而增强,最高可提高2.8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粗纤维 混凝土 力学性能 纤维体积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克斯簇尼克花边织物的分析方法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丽哲 蒋高明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6-8,共3页
文中介绍了一般类型的特克斯簇尼克花边织物的分析方法,首先对机型、机号、花高、花宽、横密、纵密、地组织等花型参数的基本信息加以确定,然后对花型中多梳组织和贾卡组织进行分析,阐述了分析要点。结合江南大学研制开发的MDS1.0多梳... 文中介绍了一般类型的特克斯簇尼克花边织物的分析方法,首先对机型、机号、花高、花宽、横密、纵密、地组织等花型参数的基本信息加以确定,然后对花型中多梳组织和贾卡组织进行分析,阐述了分析要点。结合江南大学研制开发的MDS1.0多梳拉舍尔花边设计系统检测了分析结果,得出仿真模拟图,从而总结出一套特克斯簇尼克花边织物的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克斯簇尼克 花边 分析 花型参数 多梳组织 贾卡组织 仿真模拟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集成光学芯片的微小型光纤陀螺 被引量:12
20
作者 尚克军 雷明 +3 位作者 向强 杨怿 冯喆 张丽哲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50-653,共4页
针对海陆空天领域对微小型光纤导航元件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集成光学芯片的微小型光纤陀螺。首先,给出了兼具光源、探测器、耦合器的集成光学芯片设计方案,根据光子噪声计算出陀螺的精度极限;随后,基于集成光学芯片、微型化环圈和小... 针对海陆空天领域对微小型光纤导航元件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集成光学芯片的微小型光纤陀螺。首先,给出了兼具光源、探测器、耦合器的集成光学芯片设计方案,根据光子噪声计算出陀螺的精度极限;随后,基于集成光学芯片、微型化环圈和小型化检测电路,搭建成功微小型光纤陀螺样机,陀螺整机尺寸仅为35 mm×35 mm×35 mm;最后,对陀螺样机进行了性能测试,陀螺测试零偏不稳定性达到了0.072°/h。虽然与基于分立光学器件的传统光纤陀螺相比,精度上还存在一定差距,但是通过集成光学芯片性能的进一步优化,未来有望满足微小型光纤陀螺的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型光纤陀螺 集成光学芯片 超细径光纤 零偏不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