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1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张丽【国画作品】
1
作者 张丽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55-255,共1页
关键词 国画 张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丽漆艺作品选
2
作者 张丽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张丽,女,1969年生,1988—1992年就读四川美术学院。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美术系副教授、高级工艺美术师,荣获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四届全国漆画高级研修班,日前为中央美术学院访问学者。主要从事漆画... 张丽,女,1969年生,1988—1992年就读四川美术学院。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美术系副教授、高级工艺美术师,荣获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四届全国漆画高级研修班,日前为中央美术学院访问学者。主要从事漆画、漆器的创作研究,漆艺作品多次参加国家、省、市美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品选 漆艺 张丽 商业高等专科学校 中国美术家协会 四川美术学院 工艺美术大师 中央美术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丽【国画作品】
3
作者 张丽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67-267,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链物流发展对区域农产品价格稳定性的影响——基于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域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张丽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9-102,共4页
维护农产品价格稳定是满足居民对多样化、高品质农产品需求,实现美好生活向往的现实需要。本文从理论上剖析了冷链物流发展对我国农产品价格稳定性的影响,并以我国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域为例,采用2017-2022年的样本数据,就冷链物流发展对... 维护农产品价格稳定是满足居民对多样化、高品质农产品需求,实现美好生活向往的现实需要。本文从理论上剖析了冷链物流发展对我国农产品价格稳定性的影响,并以我国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域为例,采用2017-2022年的样本数据,就冷链物流发展对我国农产品价格稳定性的影响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冷链物流发展会通过减少农产品运输过程中的损耗、提高农产品品质、扩大农产品的市场交易范围、优化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等方式对我国农产品价格起到稳定作用,实证研究进一步验证了理论分析的结论,且通过了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进一步地,冷链物流发展对我国农产品价格稳定性的影响存在较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相对而言,冷链物流发展对我国下游地区农产品价格的稳定性作用更强,表现为越往下游地区,冷链物流发展对农产品价格稳定的作用越强。最后本文从加大冷链物流发展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建立覆盖范围广、运营效率高的冷链物流网络,加快提升冷链物流发展的技术水平和标准规范,培育冷链物流运输龙头企业和合作组织,加强对冷链物流行业发展的监管等方面提出了加快冷链物流发展助力农产品价格稳定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链物流 农产品 价格稳定性 价格波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萝卜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3
5
作者 张丽 王庆彪 +1 位作者 王艳萍 吴翔宇 《蔬菜》 2025年第3期12-17,共6页
我国是世界上萝卜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同时也是萝卜的次生起源中心,具有丰富的萝卜遗传种质资源。随着我国蔬菜产业的发展,萝卜生产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本文基于我国萝卜产业发展现状,综述了萝卜种植规模、种质资源现状和产业发展... 我国是世界上萝卜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同时也是萝卜的次生起源中心,具有丰富的萝卜遗传种质资源。随着我国蔬菜产业的发展,萝卜生产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本文基于我国萝卜产业发展现状,综述了萝卜种植规模、种质资源现状和产业发展新变化,同时针对目前萝卜栽培过程中品种及技术存在的系列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及展望,以期进一步促进萝卜产业提质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萝卜 产业 种质资源 品种 栽培 育种 加工 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残膜回收机快速选型方法研究
6
作者 张丽 刘旋峰 +3 位作者 周欣 张海春 牛长河 蒋永新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8-34,共7页
以某残膜回收机演示会为例,选取具有代表性的3种残膜回收机,首先,搭建层次结构模型,得到判断矩阵,就层次架构模型予以单排序、总排序的一致性校验处理;其次,找出影响评价3种残膜回收机具快速选型的地表残膜捡拾率、作业效率、作业可靠... 以某残膜回收机演示会为例,选取具有代表性的3种残膜回收机,首先,搭建层次结构模型,得到判断矩阵,就层次架构模型予以单排序、总排序的一致性校验处理;其次,找出影响评价3种残膜回收机具快速选型的地表残膜捡拾率、作业效率、作业可靠性、收集膜的质量、销售价格等评价指标的主次因素;最后,结合残膜回收机现场地表残膜回收田间作业情况,进行田间评价指标测试,与层次分析法得出的主次评价指标进行对比,进一步验证基于层次分析的残膜机快速选型的正确性,以期帮助用户进行机具选择,以及为相关管理部门进行耕地治理项目针对性地开展机具选择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膜回收 机型选择 层次分析法 结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耻感对大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的影响:一项倾向性评分匹配研究
7
作者 张丽 刘伟志 尹倩兰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50-955,共6页
目的 评估病耻感与大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调查方法,从不同层次的高校抽取1 312名大学生参与调查。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方法控制性别、年龄和受教育程度等潜在混杂因素,比较PTSD组和非PTSD组... 目的 评估病耻感与大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调查方法,从不同层次的高校抽取1 312名大学生参与调查。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方法控制性别、年龄和受教育程度等潜在混杂因素,比较PTSD组和非PTSD组在病耻感上的差异。结果 倾向性评分匹配后,PTSD组(n=139)大学生的病耻感高于非PTSD组(n=139,P<0.01)。进一步分析发现,病耻感对PTSD各症状都有显著影响,尤其是对过度警觉和反应性症状的影响最大。结论 PTSD大学生可能面临更加严重的病耻感,从而进一步加重PTSD症状。应关注病耻感对大学生PTSD症状的潜在影响,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应对这一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耻感 创伤后应激障碍 心理健康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铅锌矿周边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及农产品污染特征
8
作者 张丽 蔡圣垚 +4 位作者 周阳 申昕宇 苗原 苏鹏 王松廷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0-69,共10页
为探究云南某铅锌矿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其环境风险,测定了该区域农田土壤7种重金属元素(Pb、Cd、Cu、Ni、Zn、As、Hg)质量含量及其对应农产品重金属含量.采用污染指数法、潜在生态危害指数(RI)法和地质累积指数(I_(geo))法对重金... 为探究云南某铅锌矿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其环境风险,测定了该区域农田土壤7种重金属元素(Pb、Cd、Cu、Ni、Zn、As、Hg)质量含量及其对应农产品重金属含量.采用污染指数法、潜在生态危害指数(RI)法和地质累积指数(I_(geo))法对重金属污染程度、潜在污染风险进行评价,利用主成分分析(PCA)和正定矩阵因子分解(PMF)模型对重金属来源进行定量解析.结果显示,研究区内Pb、Cd、Zn、As和Hg质量含量平均值均高于云南省土壤背景值,而Cu和Ni的平均质量含量则低于背景值,Cd、Zn、Pb和As的点位超标率分别为96.77%、45.16%、32.26%和16.13%.指数法显示,Cd属于重度污染,Pb处于警戒线,总体污染等级为重度污染;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表明,Cd的生态危害程度为极强,总体潜在生态危害达到强污染级别;地质累积指数Cd、Zn、Pb均大于0,其中Cd污染最严重,Pb、Zn次之.来源解析分析可知,Cu、Ni主要来源于成土母质等自然因素;Pb、Cd、Zn主要来源于工矿业活动;As受自然与人为的共同影响;Hg主要来源于工农业生产.农产品中Pb的超标率高达100%,超标最为严重.云南应加大对工矿业活动的规范管理,以减小对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土壤 重金属 污染评价 来源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美好教育生活的概念生成与内涵特质
9
作者 张丽 阮成武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37,共10页
在美好生活话语背景下,美好教育生活从生活和教育两个方面向着美好取向生发而成。美好教育生活隶属美好生活和教育生活的概念谱系,在兼具两者各自属性的同时,又彰显自身的独特性。美好教育生活就是身处教育过程中的个体和群体所追求的... 在美好生活话语背景下,美好教育生活从生活和教育两个方面向着美好取向生发而成。美好教育生活隶属美好生活和教育生活的概念谱系,在兼具两者各自属性的同时,又彰显自身的独特性。美好教育生活就是身处教育过程中的个体和群体所追求的一种美好生活,是生命个体通过教育活动而交往共在、不断自我实现的生活,是基于生活、在生活中教育、为了生活的教育和谐统一的生活,是日常教育生活与非日常教育生活相互交错依存、不断生成的生活,是个体在生活化教育情境中不断趋近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生活。这样的美好教育生活是一种由好向更好逐渐演变的可能性生活,一种由可能美好向现实美好不断跃迁的能动性生活,一种由可能与现实矛盾运动而不断生成的必然性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好生活 教育生活 美好教育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课程目标达成反馈机制下教学评价与持续改进措施——以“食品营养学”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冯丽丹 赵风云 +4 位作者 王毅 张波 李永才 梁琪 张丽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4期126-130,共5页
基于课程目标达成反馈机制,以“食品营养学”课程为例,构建了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的对应关系,针对2019—2021年连续3年数据的课程目标达成情况,结合课程考核通过率,分析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和教学中存在问题,并提出课程在授课方法、考... 基于课程目标达成反馈机制,以“食品营养学”课程为例,构建了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的对应关系,针对2019—2021年连续3年数据的课程目标达成情况,结合课程考核通过率,分析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和教学中存在问题,并提出课程在授课方法、考核形式等方面持续改进的具体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目标 达成 食品营养学 持续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合金化元素硼含量对CoCr_(0.4)NiSi_(0.3)B_(y)中熵合金热变形行为及显微组织的影响
11
作者 张丽 陈立佳 +1 位作者 赵晖 张伟强 《机械工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8-33,共6页
熔炼制备了不同硼含量的CoCr_(0.4)NiSi_(0.3)B_(y)(y为物质的量分数,取0.001,0.004,0.007)中熵合金,并进行不同温度(750,850,950,1050℃)、应变速率0.01 s^(-1)下的热压缩试验,研究了硼含量和热压缩温度对试验合金显微组织、物相组成... 熔炼制备了不同硼含量的CoCr_(0.4)NiSi_(0.3)B_(y)(y为物质的量分数,取0.001,0.004,0.007)中熵合金,并进行不同温度(750,850,950,1050℃)、应变速率0.01 s^(-1)下的热压缩试验,研究了硼含量和热压缩温度对试验合金显微组织、物相组成和热变形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温度下热压缩后,不同硼含量试验合金均发生动态再结晶,物相由面心立方基体相、少量密排六方及四方相组成;随着硼含量增加,密排六方和四方相衍射峰强度增强,面心立方相(111)晶面衍射峰开始强于(200)晶面衍射峰;750℃中温热变形中存在含硼第二相强化,该相在1050℃高温热压缩后相变,此为合金的高温软化机制;随着硼含量增加或热压缩温度降低,峰值流变应力增大;随着硼含量增加或热压缩温度升高,动态再结晶晶粒长大,合金平均晶粒尺寸增大,孪晶体积分数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CrNi基合金 硼微合金化 热变形 流变应力 动态再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炸过程中预混气体流动状态对甲烷爆炸影响分析
12
作者 张丽 康青春 +2 位作者 杨克 纪虹 方奇明 《消防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5-40,共6页
通过自主搭建的可视化水平长直管道甲烷爆炸试验平台,利用在管道尾端安装的可变速小风扇制造与火焰传播方向相同、相反的不同流速的预混气气流,研究变速气流对甲烷/空气混合燃料的爆炸火焰传播特性与爆炸超压特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变... 通过自主搭建的可视化水平长直管道甲烷爆炸试验平台,利用在管道尾端安装的可变速小风扇制造与火焰传播方向相同、相反的不同流速的预混气气流,研究变速气流对甲烷/空气混合燃料的爆炸火焰传播特性与爆炸超压特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变速气流对甲烷爆炸燃烧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随着气流速度的增加,促进甲烷爆炸燃烧的效果逐渐增加。但是随着气流速度的逐步增加,对于单相对流气体,甲烷爆炸的促进效果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对于单相同流气体,随着气流强度的提高,一直表现出对甲烷爆炸的促进。同时,火焰在接近尾端风扇时发生振荡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爆炸 气流速度 火焰图像 火焰速度 爆炸超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数据驱动的地质冶金学建模方法
13
作者 陈进 徐万红 +3 位作者 张丽 邓浩 毛先成 王国栋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522-2537,共16页
提出了一种知识-数据驱动的地质冶金学建模方法,以克服单纯数据驱动建模地质可解释性不足的问题。该建模方法基于普通克里格法构建地质冶金学变量空间分布模型,通过高斯混合模型提取地质冶金学变量特征,引入马尔可夫随机场量化地质冶金... 提出了一种知识-数据驱动的地质冶金学建模方法,以克服单纯数据驱动建模地质可解释性不足的问题。该建模方法基于普通克里格法构建地质冶金学变量空间分布模型,通过高斯混合模型提取地质冶金学变量特征,引入马尔可夫随机场量化地质冶金学矿域的空间相关性特征,采用贝叶斯理论将二者集成,构建数据驱动的地质冶金学矿域划分模型,最后融入矿山生产知识经验,引导和约束划分过程。此外,该建模方法采用地质冶金学变量空间分布建模和矿域划分迭代优化的策略以提升模型精度。白云鄂博矿建模应用本文方法,划分了7个地质冶金学矿域。对比实验表明,相较于高斯混合模型和K-means聚类方法的结果,该建模方法提升了地质冶金学矿域的空间连贯性和地质可解释性,能为矿山精细化开发及多矿种综合利用的转型提供具有实践指导价值的信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驱动 知识驱动 地质冶金学建模 矿域 精细化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子泵抑制剂的适药新物态研究进展
14
作者 胡堃 王文文 +3 位作者 邢逞 高肇林 张丽 吕扬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74-881,共8页
目前临床常用的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质子泵抑制剂第1代药物包括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第2代药物包括雷贝拉唑、埃索美拉唑。质子泵抑制剂最常用的给药途径是口服,但其溶解性差、易受胃酸破坏、血浆半衰期短、稳定性差,为临床使用... 目前临床常用的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质子泵抑制剂第1代药物包括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第2代药物包括雷贝拉唑、埃索美拉唑。质子泵抑制剂最常用的给药途径是口服,但其溶解性差、易受胃酸破坏、血浆半衰期短、稳定性差,为临床使用带来诸多挑战。该文对5种临床常用的质子泵抑制剂,从多晶型、共晶、纳米药物等适于药用的新物态研究展开综述,归纳总结通过新的固体物质状态改变药物理化性质,进而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和稳定性的研究进展,旨在为开发质子泵抑制剂相关药物的适药新物态科研人员提供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泵抑制剂 适药新物态 晶型 共晶 纳米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度对高产大豆品种辽豆32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15
作者 张立军 张丽 +4 位作者 孙旭刚 王昌陵 李盛有 王文斌 曹永强 《大豆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8-85,共8页
为明确高产大豆品种辽豆32最适种植密度,本研究在大田生产模式下设置16.5万、22.5万、28.5万、34.5万和40.5万株·hm^(-2)共5个种植密度处理,比较不同处理在生育进程、形态、干物质积累、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和产量等方面的差异,以期... 为明确高产大豆品种辽豆32最适种植密度,本研究在大田生产模式下设置16.5万、22.5万、28.5万、34.5万和40.5万株·hm^(-2)共5个种植密度处理,比较不同处理在生育进程、形态、干物质积累、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和产量等方面的差异,以期为实际生产提供指导和依据。结果表明: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大豆开花和成熟时间有所延迟,16.5万株·hm^(-2)处理生育期最短,22.5万株·hm^(-2)及以上密度处理间无差异;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大豆株高和底荚高度提高,茎粗、主茎节数、分枝数呈下降趋势,叶面积指数和单位面积节数则大体上呈先增加、后下降趋势;大豆植株个体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随密度增加而减少,但单位面积干物质积累呈增加趋势;种植密度增加降低了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_(2)浓度,其中与16.5万株·hm^(-2)密度处理相比,34.5万和40.5万株·hm^(-2)处理上述指标的下降幅度分别为23.82%~26.19%和32.90%~35.71%、27.30%~30.56%和38.60%~38.89%、18.82%~21.05%和28.24%~29.83%,以及13.54%~14.36%和23.87%~25.25%,达到显著差异水平;种植密度的增加限制了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和百粒重,但最终产量则表现为22.5万株·hm^(-2)处理最高,较16.5万株·hm^(-2)处理提高了21.60%~26.25%;进一步的Mantel分析发现,种植密度通过改变生育进程、形态、光合气体交换参数等,影响单位面积粒数和百粒重,进而影响产量。本研究中种植密度22.5万~28.5万株·hm^(-2)条件下辽豆32产量较高,可作为实际生产参考密度。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高产大豆品种的产量形成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密度 辽豆32 农艺性状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南城镇化进程中水土环境问题解析——以锡西典型区水土污染为例
16
作者 赵立鸿 武健强 +1 位作者 华明 张丽 《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69-579,共11页
苏南地区在向城镇化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水土污染和地面沉降问题。为探究该区水土污染的空间分布规律以及与地面沉降的关系,选择锡西典型乡镇区开展调查评价,通过对水土样的统计分析揭示潜水和土壤中重金属、氮、磷、钾等元素的分布与地形... 苏南地区在向城镇化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水土污染和地面沉降问题。为探究该区水土污染的空间分布规律以及与地面沉降的关系,选择锡西典型乡镇区开展调查评价,通过对水土样的统计分析揭示潜水和土壤中重金属、氮、磷、钾等元素的分布与地形地貌、人类经济活动的基本关系。研究表明,锡西工业企业周边和公路沿线的重金属污染相对严重,农田区以氮、磷、钾、硫污染为主。在地面沉降主导的低洼区内,随着沉降量增加,水土中的氯离子、钙离子、硫酸根、亚硝酸根含量有增加的趋势,重金属则不明显。目前,土壤污染仍集中在表层环境中,受土壤吸附阻滞作用,污染质随地下水迳流的迁移能力较弱,水土污染以地面传播、灌溉为主要途径。另外,对区内重金属污染的输入通量进行了估算,锌、铅是输入最多的两种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污染 环境评价 重金属污染 地面沉降 锡西 苏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及内镜特征联合外周血炎症相关指标的评估在回肠末端病变的病因诊断价值初探
17
作者 赵小静 张丽 +4 位作者 王璐 王舒 林俊杰 张红杰 马晶晶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44-550,共7页
目的:总结分析回肠末端病变患者临床、内镜特征及临床转归,探究患者临床及内镜特征联合外周血炎症相关指标改变对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疗提供有益依据。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纳入2014年1月—2021... 目的:总结分析回肠末端病变患者临床、内镜特征及临床转归,探究患者临床及内镜特征联合外周血炎症相关指标改变对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疗提供有益依据。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纳入2014年1月—2021年6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结肠镜检查发现回肠末端病变的患者,收集患者一般信息、病历资料、内镜及病理报告等,统计并分析所纳入患者的临床、内镜特征及病因诊断。根据诊断结果筛选出CD及非特异性回肠末端溃疡患者,比较两组患者在初诊时的临床、内镜特征及外周血炎症相关指标变化。结果:共纳入回肠末端病变患者956例,其中93例诊断明确,包括CD、肠结核、良性肿瘤、腺癌等,425例失访,另有438例患者病因诊断不明,诊断不明患者中有293例复查肠镜,其中182例显示病变消失。最终筛选出CD患者22例,非特异性回肠末端溃疡患者73例。与后者相比,CD患者初诊时腹痛发生率更高,且更易表现为回盲瓣受累的内镜特征。血小板、血红蛋白、白蛋白、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等外周血炎症相关指标对于辅助诊断CD有一定价值,5项指标联合诊断价值更高,曲线下面积为0.83。结论:回肠末端病变大多数为非特异性良性病变,且预后较好。对于肠镜下首次发现回肠末端病变尤其是溃疡的患者,需关注其临床症状、内镜下特征,同时结合外周血炎症相关指标改变,有助于回肠末端病变的病因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肠末端病变 临床特征 内镜特征 外周血炎症相关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Ⅱ)强化铁基离子液体脱硫富液氧化再生性能研究
18
作者 钟荣强 李金环 +2 位作者 白文轩 张丽 余江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共8页
目的解决铁基离子液体[Fe(Ⅲ)-IL]湿法氧化脱除硫化氢(H_(2)S)技术再生效率低的问题,利用二价铜离子Cu(Ⅱ)对铁基离子液体脱硫富液的再生性能进行强化。方法为避免铁基离子液体脱硫富液中未反应的溶解态H_(2)S分子对再生过程的干扰,制... 目的解决铁基离子液体[Fe(Ⅲ)-IL]湿法氧化脱除硫化氢(H_(2)S)技术再生效率低的问题,利用二价铜离子Cu(Ⅱ)对铁基离子液体脱硫富液的再生性能进行强化。方法为避免铁基离子液体脱硫富液中未反应的溶解态H_(2)S分子对再生过程的干扰,制备了模拟铁基离子液体脱硫富液[Fe(Ⅱ/Ⅲ)-IL],并通过FT-IR、Raman和CV等表征,验证模拟体系的可靠性。随后,将二价铜基离子液体[Cu(Ⅱ)-IL]引入至铁基离子液体脱硫富液中,并添加了聚乙二醇二甲醚(NHD)以降低脱硫富液的黏度,构建了Cu(Ⅱ)-IL+Fe(Ⅱ/Ⅲ)-IL/NHD复合体系。结果当复合体系中Cu(Ⅱ)质量浓度为4.36 g/L时,在120 min内可实现脱硫富液的全部再生。结论通过考查溶剂配比、亚铁离子质量浓度、铜离子质量浓度、水质量分数、温度等因素对脱硫富液再生性能的影响,优化了金属基离子液体脱硫体系,使其为适应石油与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开采和工业应用过程的可持续发展需求提供了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基离子液体 硫化氢 脱硫富液再生 铜基离子液体 氧化脱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青兰总黄酮抑制NLRP3炎症小体激活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炎症反应保护作用的研究
19
作者 马祖文 张歆 +3 位作者 张裴 张丽 杨婷 孟繁龙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13-1521,共9页
本研究通过建立H9C2细胞缺氧复氧(hypoxia/re-oxygenation,H/R)损伤模型,探讨香青兰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 of Dracocephalum moldavica L.,TFDM)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炎症反应的机制。通过CCK-8(cell counting kit-8)法检测细胞活性... 本研究通过建立H9C2细胞缺氧复氧(hypoxia/re-oxygenation,H/R)损伤模型,探讨香青兰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 of Dracocephalum moldavica L.,TFDM)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炎症反应的机制。通过CCK-8(cell counting kit-8)法检测细胞活性;酶联免疫吸附(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CK-MB)活性;2′,7′-二氯二氢荧光素二乙酸酯(2′,7′-Dichlorodihydrofluorescein Diacetate,DCFH-DA)荧光探针法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法检测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成孔蛋白D(Gasdermin D,GSDMD)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 1,Caspase-1)、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磷酸化核因子κB P65(p-nuclear factor-κB P65,p-p65)、凋亡相关含有CARD结构域的斑点样蛋白(apoptosis-associated speck-like protein containing a CARD,ASC)的表达水平;使用NLRP3激动剂进一步验证TFDM对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实验结果显示,TFDM显著提高了H9C2细胞的活性,降低了LDH、CK-MB和ROS的表达水平,降低了NLRP3、GSDMD、Caspase-1、TLR4、p-p65、ASC等蛋白的表达水平。上述研究结果表明,香青兰总黄酮可能通过抑制NLRP3炎症小体的激活,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下调TLR4/NF-κB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青兰总黄酮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炎症反应 NLRP3炎症小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MOTE平衡数据的极端随机树岩性识别
20
作者 曹志民 张丽 +1 位作者 郑兵 韩建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72-1386,共15页
在油气勘探和地质工程中,精确的岩性识别对于资源评估和开采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地质数据的固有复杂性及岩性样本的不平衡问题,传统方法在岩性识别中面临诸多挑战。本文提出一种合成少数类过采样技术(synthetic minority over-sampling t... 在油气勘探和地质工程中,精确的岩性识别对于资源评估和开采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地质数据的固有复杂性及岩性样本的不平衡问题,传统方法在岩性识别中面临诸多挑战。本文提出一种合成少数类过采样技术(synthetic minority over-sampling technique,SMOTE)结合极端随机树进行岩性识别的方法。首先,通过SMOTE增强少数类样本的表征,提高训练数据的平衡性;其次,利用极端随机树的高效性和强泛化能力构建岩性分类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极端随机树的识别准确率为85.54%,相比其他机器学习方法梯度提升决策树(gradient boosting decision tree,GBDT)、极端梯度提升(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轻量级梯度提升机(light gradient boosting machine,LightGBM)和随机森林分别提高了5.58%、2.55%、2.35%和2.08%;SMOTE采样后,降低了样本不平衡引起的预测偏差,各模型中少数岩性类别的整体识别精度显著提高,提升了各模型的整体性能,极端随机树性能最优,识别准确率提升到86.62%,相比GBDT、XGBoost、LightGBM和随机森林分别提高了4.71%、2.56%、1.55%和2.02%,验证了SMOTE结合极端随机树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性识别 机器学习 随机森林 极端随机树 平衡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