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辅助碱提取-超痕量六价铬分析仪测定固体废物中六价铬的含量
1
作者 吴小龙 李晓敏 +3 位作者 符式锦 张临 黄玉洁 徐丽芝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6-311,共6页
为解决当前固体废物中六价铬检测前处理耗时长、提取效率低、易受基体干扰等问题,采用超声提取与柱后衍生离子色谱法相结合的方式,使用超痕量六价铬分析仪测定固体废物中六价铬的含量。取2.0 g固体废物样品于50 mL比色管中,依次加入40 m... 为解决当前固体废物中六价铬检测前处理耗时长、提取效率低、易受基体干扰等问题,采用超声提取与柱后衍生离子色谱法相结合的方式,使用超痕量六价铬分析仪测定固体废物中六价铬的含量。取2.0 g固体废物样品于50 mL比色管中,依次加入40 mL含20 g·L^(−1)氢氧化钠和30 g·L^(−1)碳酸钠的碱性提取剂、0.4 g氯化镁和0.5 mL含68.7 g·L^(−1)磷酸氢二钾和87.1 g·L^(−1)磷酸二氢钾的缓冲液,摇匀,以50 W的功率超声提取45 min。将提取液离心10 min,取上清液,用水定容至50 mL,以含0.67%(体积分数)硝酸溶液和1%(体积分数)氨水的溶液(pH 8~9)为淋洗液进行等度洗脱,以含0.8 g·L^(−1)二苯碳酰二肼的1%(体积分数)硫酸溶液为衍生剂,采用离子色谱法测定六价铬的含量。结果表明,六价铬的质量浓度在2000μg·L^(−1)以内与对应的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3μg·L^(−1)(0.008 mg·kg^(−1)),优于标准HJ 687—2014的检出限(2 mg·kg^(−1))和GB/T 15555.4-1995的检出限(0.004 mg·L^(−1))。精密度和准确度试验中固体废物标准样品中六价铬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为2.6%~2.9%,相对误差为−3.5%~0.49%。方法用于分析空白煤质加标样品,测定结果与HJ 687-2014的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废物 六价铬 超声 离子色谱法 超痕量六价铬分析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碳纳米球破乳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李哲 张临 +3 位作者 刘超 魏立新 贾新磊 耿孝恒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46-149,共4页
为提供绿色、可重复利用的破乳剂,降低破乳剂对环境的副作用,采用溶剂热合成法制备磁性碳纳米球,对其进行破乳测试及回收性能研究,并通过XRD、FT-IR和SEM等对其形貌、结构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磁性碳纳米球颗粒均匀、分散性良好,Fe_(3)... 为提供绿色、可重复利用的破乳剂,降低破乳剂对环境的副作用,采用溶剂热合成法制备磁性碳纳米球,对其进行破乳测试及回收性能研究,并通过XRD、FT-IR和SEM等对其形貌、结构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磁性碳纳米球颗粒均匀、分散性良好,Fe_(3)O_(4)与碳纳米球复合成功。破乳实验结果表明,当破乳温度为65℃、破乳剂质量分数为600μg/g、沉降时间为90 min时,破乳效果较好,在此条件下破乳效率可达93.31%。在8次循环回收实验中,前4次的破乳效率稳定在90%以上,证明破乳剂有良好的磁性和回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碳纳米球 Fe_(3)O_(4)破乳 回收 破乳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Fs的纳米破乳剂ZIF-8@CNTs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临 魏立新 +2 位作者 贾新磊 耿孝恒 刘超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295-2299,共5页
为解决三元复合驱乳液破乳难题,基于MOFs和碳纳米材料的优异吸附性,采用溶剂热法由ZIF-8和OX-CNTs制备了5种两亲性的纳米破乳剂ZIF-8@CNTs,对其进行破乳测试,并通过SEM、FTIR和TGA对其形貌、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复合材料ZIF-8@CNT... 为解决三元复合驱乳液破乳难题,基于MOFs和碳纳米材料的优异吸附性,采用溶剂热法由ZIF-8和OX-CNTs制备了5种两亲性的纳米破乳剂ZIF-8@CNTs,对其进行破乳测试,并通过SEM、FTIR和TGA对其形貌、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复合材料ZIF-8@CNTs呈葡萄枝状,具有良好的破乳性能,在室温条件下,添加量为500 mg/L,30 min时,ZC-1的破乳效率可达到99.4%;OX-CNTs和ZIF-8具有协同破乳作用,两种材料的复合提升了ZIF-8@CNTs的破乳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ZIF-8 碳纳米管 破乳剂 破乳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伤寒沙门菌BaeSR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性的调控机制 被引量:4
4
作者 张临 卢芳 +5 位作者 付恒峰 姜西迪 魏祺灵 漆彩丽 高海侠 李琳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94-903,共10页
BaeSR是鼠伤寒沙门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中重要的双组分系统(two component system,TCS),通过调控下游靶基因的转录表达影响细菌的耐药性。本研究旨在探索BaeR过表达后,鼠伤寒沙门菌BaeSR对氟喹诺酮类药物(FQs)的耐药调控机制,寻... BaeSR是鼠伤寒沙门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中重要的双组分系统(two component system,TCS),通过调控下游靶基因的转录表达影响细菌的耐药性。本研究旨在探索BaeR过表达后,鼠伤寒沙门菌BaeSR对氟喹诺酮类药物(FQs)的耐药调控机制,寻找BaeR潜在靶基因。首先表达BaeR蛋白并纯化与验证,选取从转录组学筛选到的与耐药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包括ompW、sodB、tolC、mdtD、spy和marR)作为BaeR潜在靶基因,结合LacZ报告基因融合试验及凝胶阻滞试验(EMSA)探究BaeSR对鼠伤寒沙门菌的耐药调控机制。结果显示:经纯化验证后,在28 ku处出现目的条带,表明BaeR蛋白成功表达。LacZ报告基因融合试验结果表明,BaeR过表达后可以正向调控ompW、sodB、tolC、mdtD、spy和marR的表达。EMSA结果表明,BaeR蛋白可以直接结合到marR的启动子区,调控marR基因的表达。在鼠伤寒沙门菌中,BaeSR可以通过正向调控靶基因ompW、sodB、tolC、mdtD、spy和marR的转录表达并直接调控marR的表达,从而影响菌株对FQs的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伤寒沙门菌 BaeSR 耐药性 EM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乳房炎的防治对策 被引量:4
5
作者 张临 胡爽 《今日畜牧兽医》 2020年第1期96-96,共1页
乳房炎是奶牛较常见的疾病类型,对奶牛的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如何对奶牛乳房炎进行有效的控制已经成为奶牛生产中的重点课题之一。本文对奶牛乳房炎的病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旨在为奶牛生产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奶牛 乳房炎 防治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消解-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海洋生物体中的砷 被引量:2
6
作者 张临 岑陈 +3 位作者 符式锦 李晓敏 吴小龙 黄玉洁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47-1053,共7页
为解决电热板消解海洋生物体时存在的消解温度低、前处理时间长、消解不完全、重复性差、正确度差等问题。通过考察不同消解仪器、消解温度、时间、消解管材质和消解液体系等消解条件,建立了以石墨高温消解海洋生物体,用原子荧光光谱法... 为解决电热板消解海洋生物体时存在的消解温度低、前处理时间长、消解不完全、重复性差、正确度差等问题。通过考察不同消解仪器、消解温度、时间、消解管材质和消解液体系等消解条件,建立了以石墨高温消解海洋生物体,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海洋生物体中砷的方法,确定了海洋生物体砷前处理与测试的最佳条件,实验结果表明,有证标准物质加标回收率为98.9%~101%,各类型海洋生物体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93.4%~95.8%。方法操作简单、快速,适用于各类海洋生物体中砷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物体 石墨高温消解 原子荧光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口蹄疫的防控策略 被引量:1
7
作者 张临 张一然 胡爽 《今日畜牧兽医》 2020年第2期27-27,共1页
猪口蹄疫主要是由于口蹄疫病毒引发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发病后动物的症状会表现为不同部位的水疱。目前,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已将口蹄疫作为A类传染病首位。猪口蹄疫的传播速度较快,能在短时间内造成大规模流行,对养殖业造成... 猪口蹄疫主要是由于口蹄疫病毒引发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发病后动物的症状会表现为不同部位的水疱。目前,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已将口蹄疫作为A类传染病首位。猪口蹄疫的传播速度较快,能在短时间内造成大规模流行,对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本文对猪口蹄疫的流行病学特点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控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口蹄疫 防控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获得性细菌性肺炎治疗药物lefamulin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张春晓 卢芳 +2 位作者 张临 李琳 孙菲菲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020-1024,共5页
Lefamulin是首个可以用于治疗全身感染的半合成截短侧耳素类药物。目前,已经完成了lefamulin治疗社区获得性细菌性肺炎(CABP)的Ⅲ期临床试验和急性细菌性皮肤和皮肤结构感染的Ⅱ期临床试验,结果证实了其有效性和安全性,被FDA和EMA批准... Lefamulin是首个可以用于治疗全身感染的半合成截短侧耳素类药物。目前,已经完成了lefamulin治疗社区获得性细菌性肺炎(CABP)的Ⅲ期临床试验和急性细菌性皮肤和皮肤结构感染的Ⅱ期临床试验,结果证实了其有效性和安全性,被FDA和EMA批准用于治疗CABP,可经口服和静脉给药。Lefamulin对引起CABP的细菌抗菌谱广,作用机制独特,耐药性出现较慢,与其他抗生素无交叉耐药性。本文从lefamulin的药效学、药动学、临床应用、安全性及耐药机制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合理使用该抗菌素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famulin 药效学 药动学 临床应用 耐药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自动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海洋沉积物中重金属 被引量:3
9
作者 吴小龙 李晓敏 +2 位作者 符式锦 张临 李鹤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65-1170,共6页
目前海洋沉积物前处理主要通过电热板消解,但该方法存在消解不完全、前处理时间长、重复性较差以及手工消解操作繁琐等问题。为提高海洋沉积物中重金属消解效率,通过考察硝酸、盐酸、氢氟酸和高氯酸组合酸体系比例和最高消解温度对海洋... 目前海洋沉积物前处理主要通过电热板消解,但该方法存在消解不完全、前处理时间长、重复性较差以及手工消解操作繁琐等问题。为提高海洋沉积物中重金属消解效率,通过考察硝酸、盐酸、氢氟酸和高氯酸组合酸体系比例和最高消解温度对海洋沉积物预处理的影响,确定了最优的消解条件,建立了全自动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海洋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方法。结果显示,硝酸占比越高各元素消解效果越好,盐酸用量不宜过多,逆王水消解比例最好。最优预处理条件为9 mL硝酸、3 mL盐酸、4 mL氢氟酸和2 mL高氯酸于160℃高温消解,所得曲线各元素相关性系数均大于0.999,经海洋沉积物标准样品(GBW07314)和实际样品的验证,与国家标准方法(GB/T 20260—2006)相比,优化条件下各元素精密度和正确度均显著提高、检出限更低。各元素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50%~3.4%,加标回收率均在84.2%~102%。方法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便,可实现大批量样品预处理,适用于海洋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沉积物 重金属 全自动消解 酸体系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痕量六价铬分析仪检测制革场地中六价铬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晓敏 吴小龙 +2 位作者 符式锦 张临 黄玉洁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76-1182,共7页
为解决制革等污染场地中Cr(Ⅲ)-有机络合物会干扰六价铬(Ⅵ)测定的问题,通过优化仪器色谱条件、在现有行业标准基础上改进前处理方式,使用超痕量六价铬分析仪检测六价铬,并通过在土壤中投加低、中、高浓度的三价铬、六价铬以及Cr(Ⅲ)-... 为解决制革等污染场地中Cr(Ⅲ)-有机络合物会干扰六价铬(Ⅵ)测定的问题,通过优化仪器色谱条件、在现有行业标准基础上改进前处理方式,使用超痕量六价铬分析仪检测六价铬,并通过在土壤中投加低、中、高浓度的三价铬、六价铬以及Cr(Ⅲ)-有机络合物考察三价铬、色度和Cr(Ⅲ)-有机络合物对六价铬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仪器的最佳色谱条件为流动相浓度0.1 mol/L、流动相pH=9、浓硫酸体积分数为1%、流动相流速1.2 mL/min、衍生试剂流速0.7 mL/min。样品预处理方式由抽滤提取改进为离心提取,上机前样品pH值无需调节,可提高检测效率。方法操作简便、耗时短,且不受三价铬、样品色度及Cr(Ⅲ)-有机络合物的干扰。方法的精密度和正确度均显著提高,相对标准偏差为1.7%~5.2%,加标回收率均在94.6%~103%。通过与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对实际样品测定结果的统计学检验发现,结果无显著性差异。方法适用于制革、电镀等富含Cr(Ⅲ)-有机络合物场地中六价铬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价铬 超痕量六价铬分析仪 Cr(Ⅲ)-有机络合物 制革 电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eR基因对沙门菌耐药相关蛋白表达及耐药基因的调控作用
11
作者 张严方 荣巧 +6 位作者 杨硕 檀蕾 刘志海 张临 卢芳 付恒峰 李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11,共11页
【目的】探究baeR对鼠伤寒沙门菌耐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以及对耐药基因的调控作用,为鼠伤寒沙门菌耐药性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非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以差异倍数(FC)≥1.5且P<0.05为标准,筛选鼠伤寒沙门菌b... 【目的】探究baeR对鼠伤寒沙门菌耐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以及对耐药基因的调控作用,为鼠伤寒沙门菌耐药性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非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以差异倍数(FC)≥1.5且P<0.05为标准,筛选鼠伤寒沙门菌baeR和acrB双缺失CR株(鼠伤寒沙门菌ATCC13311体外诱导环丙沙星耐药株)(C1)、baeR过表达C1株(CA)和baeR回补株(CM)的差异表达蛋白,对筛选的差异蛋白进行GO富集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探究差异蛋白的主要功能和涉及的生物过程;采用平行反应监测(PRM)蛋白质组学技术对筛选到的抗药相关差异蛋白CysP、GltI、ArgT、MdtA、OmpF、ArcA、FrdD、DcuB、TorR、UhpA、NarZ、PgtA、MraY、CheM、CheA、Trg进行验证;采用LacZ报告基因融合实验研究baeR对靶基因pmrF和mdtC的调控作用。【结果】CA/C1比较组中共筛选到393个差异蛋白,其中上调182个,下调211个;CM/C1比较组中共筛选到391个差异蛋白,其中上调202个,下调189个。差异表达蛋白主要集中在外排泵、外膜蛋白、生物膜、生物合成、双组分系统等通路。PRM验证结果定量到CysP、GltI、ArgT、OmpF、ArcA、DcuB、TorR、PgtA、CheM、CheA、Trg等11个蛋白,其表达水平变化趋势与非标记定量结果一致,证实了蛋白质组结果的可靠性。baeR可以正向调控pmrF和mdtC的表达。【结论】明确了baeR过表达对鼠伤寒沙门菌耐药相关蛋白水平的影响及对相关耐药基因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伤寒沙门菌 BAER 蛋白质组学 基因融合试验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