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多发性大动脉炎所致血管狭窄
1
作者 林宽祥 钟芷萍 +1 位作者 张丰基 翁文章 《中国卒中杂志》 2010年第7期555-557,共3页
多发性大动脉炎为一影响主动脉及其分支的慢性肉芽肿性血管炎症疾病,好发于年轻女性。初期几无明显症状,然而随着疾病的进展,血管狭窄的程度会越来越严重,最后可能会导致梗死性卒中,肠系膜缺血性绞痛,肾源性高血压等。本文简短介... 多发性大动脉炎为一影响主动脉及其分支的慢性肉芽肿性血管炎症疾病,好发于年轻女性。初期几无明显症状,然而随着疾病的进展,血管狭窄的程度会越来越严重,最后可能会导致梗死性卒中,肠系膜缺血性绞痛,肾源性高血压等。本文简短介绍一位有多发性大动脉炎的年轻女性患者,经由内科疗法以及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来预防卒中复发的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炎 颈动脉 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回流障碍与短暂性全面遗忘症的相关性
2
作者 韩珂 赵雅琴 +5 位作者 张丰基 钟芷萍 许弘毅 盛文鸯 吴江 胡汉华 《中国卒中杂志》 2016年第7期547-555,共9页
背景颈静脉回流异常被认为是短暂性全面遗忘症(transient global amnesia,TGA)的病因。既往研究报道,Valsalva动作(Valsalva maneuver,VM)期间短暂增高的胸内压或者腹内压主要是通过椎静脉系统上传及通过颈内静脉(internal jugular vein... 背景颈静脉回流异常被认为是短暂性全面遗忘症(transient global amnesia,TGA)的病因。既往研究报道,Valsalva动作(Valsalva maneuver,VM)期间短暂增高的胸内压或者腹内压主要是通过椎静脉系统上传及通过颈内静脉(internal jugular vein,IJV)下传,所以通畅的颈内静脉对短暂增高的颅内压力的释放及脑静脉的回流非常重要。我们假设颈内静脉受压导致的静脉回流障碍是TGA发病机制中的决定性因素。方法本研究是病例对照研究,研究对象为45例TGA者及性别/年龄相匹配的45例健康对照组。利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包括应用造影剂的增强轴向T1加权成像(contrastenhanced axial T1-weighted imaging,Contrast T_(1))与时间分辨对比剂动态成像(time-resolved imaging of contrast kinetics,TRICKS)及未应用造影剂的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venography,MRV),评估双侧颈内静脉与左侧头臂静脉(brachiocephalic vein,BCV)的形态及横窦(transverse sinus,TS)的不对称性,其中颈内静脉被分成上、中及下段。结果相对于对照组,TGA者双侧颈内静脉上段(左侧:37.8%vs 17.8%,P=0.0393;右侧:57.8%vs 15.6%,P<0.0012)及左侧头臂静脉(60%vs 8.9%,P<0.0004)中、重度狭窄/闭塞及横窦发育不良(53.3%vs 31.1%,P=0.0405)的比例显著高。病例组静脉回流的任一部位狭窄/闭塞(包括颈内静脉或者左侧头臂静脉狭窄/闭塞)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91.1%vs 33.3%,P<0.0004)。MRV显示病例组左侧横窦的管径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小[(0.31±0.21)cm vs(0.41±0.19)cm,P=0.0290],而Contrast T1显示病例组左侧横窦的管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此结果与回流静脉存在近心端狭窄/闭塞相符。结论头颈静脉回流障碍是TGA的重要发病机制;双侧颈内静脉和(或)左侧头臂静脉狭窄/闭塞及横窦发育不良是导致头颈静脉回流障碍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全面遗忘症 颈内静脉 头臂静脉 横窦发育不良 Valsalva动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