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低场核磁共振技术与化学计量学相结合的方法对注水猪肉中的水分进行定性、定量检测。通过肌肉注射的方式向猪肉背最长肌中分别注入0%、5%、10%、15%、20%、25%的去离子水。结果表明,注水后不易流动水峰面积比(P21)显著减小,自由水...通过低场核磁共振技术与化学计量学相结合的方法对注水猪肉中的水分进行定性、定量检测。通过肌肉注射的方式向猪肉背最长肌中分别注入0%、5%、10%、15%、20%、25%的去离子水。结果表明,注水后不易流动水峰面积比(P21)显著减小,自由水弛豫时间(T22)、峰面积比(P22)显著增加(P<0.05)。通过一元线性回归(linear regression,LR)模型对猪肉中的水分含量做定量检测,得到相关系数rp为0.31,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为4.02%,优化后rp为0.45,RMSEp为1.79%。在此基础之上,选取多元线性回归(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MLR)、偏最小二乘回归预测模型对猪肉中的水分含量进行定量检测,MLR模型得到最优预测结果rp为0.90,RMSEp为0.57%。综上所述,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可作为注水猪肉定性、定量检测的一种有效方法。展开更多
随着人们对肉类产品需求的逐渐增加,肉类的品质安全问题也成为全民日益关注的焦点。近年来,肉类掺假现象十分严重,不仅扰乱市场秩序,而且危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传统检测方法已无法对肉类品质安全问题作出快速准确的鉴别。而低场核磁共...随着人们对肉类产品需求的逐渐增加,肉类的品质安全问题也成为全民日益关注的焦点。近年来,肉类掺假现象十分严重,不仅扰乱市场秩序,而且危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传统检测方法已无法对肉类品质安全问题作出快速准确的鉴别。而低场核磁共振技术(low-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LF-NMR)因具有快速、无损、样品需要量少等优势,将在未来肉类品质安全检测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介绍了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基本原理,并从肉类营养组分、食用品质以及掺杂掺假方面,综述了其在肉类科学领域的应用现状,重点总结分析了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在掺杂掺假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以期为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奠定理论基础,同时展望其未来在肉类食品检测中的应用前景。展开更多
文摘通过低场核磁共振技术与化学计量学相结合的方法对注水猪肉中的水分进行定性、定量检测。通过肌肉注射的方式向猪肉背最长肌中分别注入0%、5%、10%、15%、20%、25%的去离子水。结果表明,注水后不易流动水峰面积比(P21)显著减小,自由水弛豫时间(T22)、峰面积比(P22)显著增加(P<0.05)。通过一元线性回归(linear regression,LR)模型对猪肉中的水分含量做定量检测,得到相关系数rp为0.31,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为4.02%,优化后rp为0.45,RMSEp为1.79%。在此基础之上,选取多元线性回归(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MLR)、偏最小二乘回归预测模型对猪肉中的水分含量进行定量检测,MLR模型得到最优预测结果rp为0.90,RMSEp为0.57%。综上所述,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可作为注水猪肉定性、定量检测的一种有效方法。
文摘随着人们对肉类产品需求的逐渐增加,肉类的品质安全问题也成为全民日益关注的焦点。近年来,肉类掺假现象十分严重,不仅扰乱市场秩序,而且危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传统检测方法已无法对肉类品质安全问题作出快速准确的鉴别。而低场核磁共振技术(low-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LF-NMR)因具有快速、无损、样品需要量少等优势,将在未来肉类品质安全检测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介绍了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基本原理,并从肉类营养组分、食用品质以及掺杂掺假方面,综述了其在肉类科学领域的应用现状,重点总结分析了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在掺杂掺假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以期为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奠定理论基础,同时展望其未来在肉类食品检测中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