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源卫星遥感数据监测巢湖蓝藻水华爆发研究 被引量:30
1
作者 张东彦 尹勋 +5 位作者 佘宝 丁玉婉 梁栋 黄林生 赵晋陵 郜允兵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95-306,共12页
湖泊蓝藻水华的精准动态监测,可为水利及环保部门评价污染水体的防治效果、优化和调整防治政策提供依据。论文以巢湖为研究对象,利用Landsat TM/OLI、HJ-1B CCD/IRS和NPP-VIIRS三种不同空间分辨率的影像数据,通过归一化水体指数(Normali... 湖泊蓝藻水华的精准动态监测,可为水利及环保部门评价污染水体的防治效果、优化和调整防治政策提供依据。论文以巢湖为研究对象,利用Landsat TM/OLI、HJ-1B CCD/IRS和NPP-VIIRS三种不同空间分辨率的影像数据,通过归一化水体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Water Index,NDWI)实现巢湖水域范围提取,利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和浮游藻类指数(Floating Algae Index,FAI)提取2010~2014年共22景巢湖蓝藻的爆发区域。进一步的,对NDVI和FAI两种方法计算的蓝藻爆发区域进行对比分析,评价Landsat、HJ-1B以及VIIRS三种影像数据对巢湖蓝藻水华空间和时间的监测效果及适用性,进而结合气象因素分析不同气象因子对蓝藻水华爆发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相比NDVI指数,FAI指数(Landsat和HJ-1B数据为主,VIIRS数据辅助)能降低薄云对蓝藻水华提取效果的影响,可提高蓝藻水华爆发区域、程度的识别能力;(2)气象因子中气温和日照时长加重了蓝藻水华爆发的严重程度,降水则对蓝藻水华的爆发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综上所述,论文引入VIIRS卫星影像研究巢湖蓝藻水华爆发,利用FAI指数降低薄云对蓝藻水华爆发面积提取精度的影响,取得的研究结果可为基于多源卫星遥感数据的巢湖蓝藻水华动态监测系统开发提供重要的方法支持,有利于推进卫星遥感技术在安徽省“河长制”和“湖长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藻类指数 归一化水体指数 VIIRS影像 巢湖蓝藻 气象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序Sentinel-2影像的现代农业园区作物分类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张东彦 戴震 +5 位作者 徐新刚 杨贵军 孟炀 冯海宽 洪琪 姜飞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54-264,共11页
快速、准确地掌握作物空间分布,估算不同作物种植面积及范围,这对制定宏观农业政策并指导农民进行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以我国内蒙古自治区扎赉特旗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为研究区域,基于2019年5月至10月共9景多时相Sentinel-2卫星遥感影像... 快速、准确地掌握作物空间分布,估算不同作物种植面积及范围,这对制定宏观农业政策并指导农民进行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以我国内蒙古自治区扎赉特旗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为研究区域,基于2019年5月至10月共9景多时相Sentinel-2卫星遥感影像,通过计算并分析不同作物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DVI)、比值植被指数(RVI)、增强型植被指数(EVI)等多种典型植被指数和近红外波段Ref(NIR)的时序变化特征,采用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决策树(Decision Tree,DT)、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和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ML)4种分类方法对研究区多种作物进行分类识别,成功提取园区内主要作物(水稻、玉米、甜叶菊、旱稻和大豆等)空间分布情况。将RF结果与DT、SVM和ML分类结果对比,结果显示,RF总体分类精度最高,达到95.8%,Kappa系数为0.944;DT、SVM和ML分类精度分别为92.2%、91.6%和86.5%。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多时相Sentinel-2遥感影像经过光谱指数时序变化特征提取后,利用随机森林算法进行作物分类可得到精度较高的结果,这为精细指导规模化园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森林算法 近红外波段 时间序列 Sentinel-2 作物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图谱特征解析和反演作物叶绿素密度 被引量:7
3
作者 张东彦 刘良云 +2 位作者 黄文江 Cobum Craig 梁栋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871-1881,共11页
地面成像光谱仪可对作物个体及群体信息进行"图谱"同步解析,因此在农业定量化研究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利用可见-近红外成像光谱仪采集不同生育期玉米和大豆的冠层"图谱"数据,在逐步提取影像中光照土壤、阴影土... 地面成像光谱仪可对作物个体及群体信息进行"图谱"同步解析,因此在农业定量化研究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利用可见-近红外成像光谱仪采集不同生育期玉米和大豆的冠层"图谱"数据,在逐步提取影像中光照土壤、阴影土壤、光照植被、阴影植被四种组分光谱的基础上,通过选取的敏感波段构建光谱植被指数和叶绿素密度进行波段自相关分析,探讨各个分量对作物叶绿素密度反演的影响。研究发现:当植被与土壤混合存在时,对叶绿素密度敏感的波段基本在红光与近红外波段;当植被光谱提纯后(剔除土壤光谱),对叶绿素密度敏感的波段范围增大,表现在蓝、绿波段;当阴影叶片光谱剔除后,对叶绿素密度敏感的波段表现为可见光波段增加,近红外波段减少,红边波段决定系数最高。上述变化特征在不同作物中有相同的趋势,为探索地面成像光谱仪"图谱"协同反演作物生化参数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谱解析 光谱指数 叶绿素密度 大豆 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角度成像解析大豆冠层的二向反射特征 被引量:5
4
作者 张东彦 梁栋 +3 位作者 赵晋陵 Coburn Craig Wang Zhijie 王秀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87-797,共11页
植被冠层二向性反射特征是定量遥感必须关注的一个问题。论文借助自主研发的多角度成像系统,在不同观测时间对不同种植密度下的大豆冠层进行多角度成像数据采集,通过对"图谱合一"的高光谱影像中大豆植株、土壤背景和阴影叶片... 植被冠层二向性反射特征是定量遥感必须关注的一个问题。论文借助自主研发的多角度成像系统,在不同观测时间对不同种植密度下的大豆冠层进行多角度成像数据采集,通过对"图谱合一"的高光谱影像中大豆植株、土壤背景和阴影叶片进行逐步分离,对比分析纯大豆植被与植被-土壤混合冠层的二向反射(Bidirectional Reflectance,BR)变化特征,研究发现:在主平面观测时,土壤光谱去除后,即纯植被冠层反射率在前向观测时,随着天顶角的减小而增大,这不同于植被和土壤同时存在时的研究结果(BR随着天顶角的增加而增大);当观测方向由主平面的前向朝后向变动时,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的纯植被冠层反射率表现为逐步增大的趋势,这和土壤光谱去除前的变化趋势也不同;在垂直主平面观测时,去除土壤背景后的纯植被冠层反射率与混合植被反射率特征有相同的趋势,但在垂直主平面方向的对称性更强。上述结果在不同密度、不同观测时间的大豆冠层BR特征有相近的趋势,这为多角度遥感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基础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谱解析 BR 天顶角 方位角 大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双子叶杂草与作物的高光谱识别 被引量:2
5
作者 张东彦 祖琴 +1 位作者 邓巍 王秀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01期208-213,共6页
利用地物光谱仪Fieldspec FR2500采集玉米、谷子、狗尾草、牛筋草、马唐、葎草、圆叶牵牛、裂叶牵牛、马齿苋和小藜等10种植物的叶片光谱反射率,将这10种植物按照作物、单子叶杂草和双子叶杂草分成三类,在Unscrambler软件中对光谱数据... 利用地物光谱仪Fieldspec FR2500采集玉米、谷子、狗尾草、牛筋草、马唐、葎草、圆叶牵牛、裂叶牵牛、马齿苋和小藜等10种植物的叶片光谱反射率,将这10种植物按照作物、单子叶杂草和双子叶杂草分成三类,在Unscrambler软件中对光谱数据做主成分分析,观察三类样本的聚类情况;在此基础上,根据波长变量对于主成分的载荷值,提取对三类植物识别敏感的特征波长;在SAS软件中,以分类变量和特征波长变量作为输入变量,利用DISCRIM过程进行非参数判别分析。结果表明,利用552、647、730、765、962、1093、1325、1410、1660 nm等9个特征波长组合可有效区分作物中单/双子叶杂草。其中,针对单子叶杂草的建模集和预测集的识别正确率分别达到90%和85%,双子叶杂草的建模集和预测集的识别正确率均达到100%,整体样本的建模集和预测集的识别正确率分别达到96.1%和9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双子叶杂草 主成分分析 判别分析 特征波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功率流方法研究压电陶瓷变压器的电气特性 被引量:2
6
作者 张东彦 张卫平 +1 位作者 D Y Chen Fred C Lee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648-1650,共3页
基于功率流方法 ,本文提出了一种分析压电陶瓷变压器电气特性的方法 .其主要贡献是 :(1)给出了计算最佳负载、电压增益、效率和输出功率等电气特性的公式 ;(2 )利用这些公式 ,给出了分析压电陶瓷变压器电气特性的计算程序 ,并提出了最... 基于功率流方法 ,本文提出了一种分析压电陶瓷变压器电气特性的方法 .其主要贡献是 :(1)给出了计算最佳负载、电压增益、效率和输出功率等电气特性的公式 ;(2 )利用这些公式 ,给出了分析压电陶瓷变压器电气特性的计算程序 ,并提出了最佳电阻和最佳匹配网络的概念 ;(3)为了证明其理论结果 ,文中给出了仿真结果 .本文所得到的结果为分析压电陶瓷变压器电气特性提供了一个有用的工具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陶瓷变压器 电气特性 匹配网络 最佳负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高光谱图像分类的归一化光谱指数的构建与应用(英文)
7
作者 张东彦 赵晋陵 +1 位作者 黄林生 马雯萩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86-594,共9页
成像高光谱的近地田间应用为农业定量遥感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如何发挥其图谱合一的数据优势,尤其在解析土壤、阴影等背景地物对作物养分反演模型的影响需要关注。该研究借助可见/近红外成像高光仪,在近地田间采集小麦群体的成像立方... 成像高光谱的近地田间应用为农业定量遥感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如何发挥其图谱合一的数据优势,尤其在解析土壤、阴影等背景地物对作物养分反演模型的影响需要关注。该研究借助可见/近红外成像高光仪,在近地田间采集小麦群体的成像立方体,根据影像中光照裸土、阴影裸土、光照叶片和阴影叶片的反射光谱特征建立了归一化光谱分类指数,并应用该指数提取大豆影像中不同类型地物的光谱,分析了背景土壤剔除前后的大豆植被归一化光谱与叶绿素密度的决定系数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土壤和阴影叶片光谱去除后,反演叶绿素密度的敏感波段由红-近红外区间(727 nm,922 nm)向蓝、绿,尤其是红波段(710 nm,711 nm)移动。对叶绿素密度敏感的波段区间表现为可见光增加,近红外减少,且红边波段决定系数最高。由此说明,基于归一化光谱指数的植被光谱提纯对定量遥感反演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成像 归一化光谱指数 图像分类 光谱提纯 小麦 大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变换与支持向量机回归的冬小麦叶面积指数估算 被引量:28
8
作者 梁栋 杨勤英 +5 位作者 黄文江 彭代亮 赵晋陵 黄林生 张东彦 宋晓宇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35-340,共6页
叶面积指数(LAI)是作物长势诊断及产量预测的重要参数。通过对冬小麦采样点的高光谱曲线进行连续小波变换(CWT),然后利用小波系数与LAI建立支持向量机回归(SVR)模型,实现冬小麦不同生育时期的叶面积指数估算。通过对所研究方法与选取的... 叶面积指数(LAI)是作物长势诊断及产量预测的重要参数。通过对冬小麦采样点的高光谱曲线进行连续小波变换(CWT),然后利用小波系数与LAI建立支持向量机回归(SVR)模型,实现冬小麦不同生育时期的叶面积指数估算。通过对所研究方法与选取的植被指数、偏最小二乘(PLS)回归等5种方法的反演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利用连续小波变换确定的LAI的敏感波段为680、739、802、895 nm,对应尺度分别为8、4、9和8,对应小波系数的LAI回归确定系数(R2)明显高于冠层反射率的回归确定系数;利用小波系数与LAI建立的SVR模型的反演精度最高,模型实测值与预测值的检验精度(R2)为0.86,均方根误差(RMSE)为0.43;而常用植被指数(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比值植被指数,RVI)建立的估测模型对冬小麦多个生育时期LAI反演精度最低(R2<0.76,RMSE>0.56)。因此利用连续小波变换进行数据预处理,能更好地筛选出对叶面积指数敏感的信息,LAI回归方法比较结果表明,SVR比PLS更适合于LAI的估测,通过将CWT与SVR结合(CWT-SVR)能实现不同生育时期冬小麦叶面积指数的遥感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面积指数(LAI) 高光谱 连续小波变换(CWT) 支持向量机回归(SVR) 偏最小二乘(PL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成像高光谱区分冬小麦白粉病与条锈病(英文) 被引量:15
9
作者 梁栋 刘娜 +5 位作者 张东彦 赵晋陵 林芬芳 黄林生 张庆 丁玉婉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2-50,共9页
病害胁迫是造成小麦减产及危及世界粮食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如何准确区分相似病害并科学诊断病害严重度,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文中针对中国冬小麦种植区常见的两种真菌疾病——白粉病和条锈病,采用高光谱成像系统获取两种病害侵染的小... 病害胁迫是造成小麦减产及危及世界粮食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如何准确区分相似病害并科学诊断病害严重度,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文中针对中国冬小麦种植区常见的两种真菌疾病——白粉病和条锈病,采用高光谱成像系统获取两种病害侵染的小麦叶片图谱合一数据,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影像数据进行降维、密度分割法对病害面积进行分割后,得到识别病斑准确率达到97%;进一步分析侵染白粉病和条锈病的叶片病斑区域的光谱特征差异,选择第二主成分图像筛选两种病害的敏感波段,得到识别白粉病的敏感波段为519、643、696、764、795、813 nm,条锈病的敏感波段为494、630、637、698、755、805 nm。最后对筛选出的敏感波段建立白粉病和条锈病支持向量机(SVM)判别模型并验证,得到两种病害的区分精度为92%。综上,利用高光谱图像协同解析可在叶片尺度实现小麦白粉病和条锈病的有效判别,这为开发病害区分仪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 主成分分析(PCA) 支持向量机(SVM) 密度分割 病害判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的蔬菜种子活力指数检测算法研究及系统实现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李振 廖同庆 +2 位作者 冯青春 张东彦 王秀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218-2224,共7页
常规的种子活力检测存在主观性强、花费高、人工操作难等不足,无法满足当前自动化育种的发展需求。为了提高种子活力检测的自动化水平和质量,以辣椒种子图像为研究对象,利用创新的过黄特征法将种子图像灰度化,此方法可充分保留种子信息... 常规的种子活力检测存在主观性强、花费高、人工操作难等不足,无法满足当前自动化育种的发展需求。为了提高种子活力检测的自动化水平和质量,以辣椒种子图像为研究对象,利用创新的过黄特征法将种子图像灰度化,此方法可充分保留种子信息,通过阈值处理,可降低系统去除噪声所需的处理时间,为了标记每粒种子,采用漫水填充算法将种子填充为不同的灰度值;编程计算了种子发芽指数和种子平均根长,最终得出种子活力指数计算结果。通过不同种子图像的处理与试验,表明该算法在种子分离、活力指数计算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可适用于不同种子活力评估;对系统的评估精度进行试验测试,结果显示,自主开发的种子活力指数检测系统计算的种子活力指数准确率高达92%以上,可为蔬菜种子在线化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种子 算法 图像处理 活力评估 种子活力指数 准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HJ1A/B卫星数据和生态因子的籽粒品质监测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大成 张东彦 +4 位作者 李宇飞 秦其明 王纪华 范闻捷 陈诗琳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80-786,共7页
该研究引入温度、降水、太阳辐射和土壤肥力等影响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的重要生态因子,结合遥感数据进行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监测。以北京郊区的小麦种植区为实验区,获取多时相的HJ1A/B卫星数据,多个气象站点全生育期气象数据和土壤养分数... 该研究引入温度、降水、太阳辐射和土壤肥力等影响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的重要生态因子,结合遥感数据进行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监测。以北京郊区的小麦种植区为实验区,获取多时相的HJ1A/B卫星数据,多个气象站点全生育期气象数据和土壤养分数据,以及收获时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分别构建了遥感光谱蛋白质含量模型、生态因子籽粒蛋白质含量模型、光谱生态因子蛋白质含量模型。结果表明:北京地区冬小麦以5月11日(开花期左右)NDVIgreen值与籽粒蛋白质含量相关性最好,达到极显著水平,因此该时期为冬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遥感监测的最佳时相,并将利用该时期的NDVIgreen参与光谱蛋白质含量模型、光谱生态因子蛋白质含量模型的构建。对光谱蛋白质含量模型、生态因子籽粒蛋白质含量模型、光谱生态因子蛋白质含量模型进行F检验,表明各模型均达到极显著水平,3种模型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782,0.635,0.843,相对误差分别为:0.151,0.123,0.049。说明综合利用遥感数据和生态因子的监测结果比单独利用遥感数据或单独利用生态因子的精度高。引入生态因子的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遥感监测有助于提高监测精度,并增加监测模型的农业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籽粒蛋白质含量 遥感 生态因子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lief-F筛选波段的小麦白粉病早期诊断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黄林生 张庆 +3 位作者 张东彦 林芬芳 徐超 赵晋陵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10-217,共8页
为了准确监测小麦白粉病染病早期病情,给喷药防治提供技术指导,论文将染病初期的小麦叶片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利用高光谱图像数据,通过图像特征分割出叶片区域和病斑区域,定量计算病情严重度;其次引入Relief-F算法提取染病早期最敏感波... 为了准确监测小麦白粉病染病早期病情,给喷药防治提供技术指导,论文将染病初期的小麦叶片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利用高光谱图像数据,通过图像特征分割出叶片区域和病斑区域,定量计算病情严重度;其次引入Relief-F算法提取染病早期最敏感波段和波段差,计算出白粉病病害指数PMDI(Powdery mildew disease index);并通过分析病情指数DI(Disease index)与11种植被指数(含PMDI指数)的相关性及线性模型,得出PMDI模型有最高的决定系数(R^2=0.839 9)和最低的均方根误差(RMSE=4.522 0),效果优于其他病害植被指数的结果(其中,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的模型决定系数最高,R^2=0.777 1,RMSE=5.336 4);最后,选择PMDI和NDVI植被指数分别构建小麦白粉病染病早期病情严重度的支持向量回归模型。结果表明:经敏感波段筛选构建的PMDI指数的预测结果更好,预测模型的R^2=0.886 3,RMSE=3.553 2,可以实现小麦白粉病早期无损诊断,这为指导作物病害喷药防治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割 光谱特征 Relief-F 支持向量回归 小麦白粉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偏振光谱的叶片尺度下玉米与杂草识别研究(英文) 被引量:4
13
作者 林芬芳 张东彦 +2 位作者 王秀 吴太夏 陈新福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54-363,共10页
自然界中不同种物质拥有不同的偏振特性,这些特征信号能用于检测不同的目标地物。为了探索偏振光谱技术用于精确识别作物和杂草的可行性,此研究利用配置偏振片的成像光谱仪FISS-P在室内采集玉米与5种杂草的偏振光谱影像。通过比较和分析... 自然界中不同种物质拥有不同的偏振特性,这些特征信号能用于检测不同的目标地物。为了探索偏振光谱技术用于精确识别作物和杂草的可行性,此研究利用配置偏振片的成像光谱仪FISS-P在室内采集玉米与5种杂草的偏振光谱影像。通过比较和分析0°、60°、120°和无偏4种状态下玉米与各种杂草的光谱响应规律、光谱特征和决策识别模型精度,结果显示4种偏振状态下玉米和杂草的光谱变化趋势较一致,无偏状态下玉米和杂草的光谱强度最大;不同偏振状态下玉米和杂草的敏感波段既存在共性又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4种偏振状态下玉米杂草识别模型的总体精度和Kappa系数均达到90%以上,其中,0°偏振状态下玉米和杂草识别模型的整体精度最高,接近100%。综上,偏振光谱能够在叶片尺度较好地识别玉米和杂草,这为田间尺度进一步应用提供了扎实的数据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SS 偏振特性 识别模型 玉米 杂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秋季温室番茄环境因子变化规律研究—基于无线传感网络 被引量:5
14
作者 谢新华 梁栋 +4 位作者 张东彦 周建军 王秀 张香倩 王继环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82-187,共6页
环境因子是制约蔬菜产量与品质的关键因素。为了精准指导温室番茄生产管理、探索环境因子变化对其影响,利用无线传感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采集了连栋温室番茄在不同生育期、高度、位置下环境因子数据。数据分析发现:不同... 环境因子是制约蔬菜产量与品质的关键因素。为了精准指导温室番茄生产管理、探索环境因子变化对其影响,利用无线传感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采集了连栋温室番茄在不同生育期、高度、位置下环境因子数据。数据分析发现:不同发育期温湿度变化范围不同,光照强度减弱,光照时间减少,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延迟;白天,冠层的温度、光照强度比其他高度的大,湿度比其他高度的低,中间层与根部接近,夜间3个高度环境因子相近;不同位置温度由南向北、湿度由北向南呈高到低之势,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最大差值分别为6 562.5 lux及9 3.7 6×1 0-6。测试结果表明:WSN可为番茄连栋温室环境调控提供参考和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SN 环境因子 变化规律 番茄 连栋温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肥决策对冬小麦生长影响的高光谱监测及对比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崔贝 黄文江 +5 位作者 杨武德 宋晓宇 陈立平 冯美臣 张东彦 张竞成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19,共9页
为了明确不同变量施肥算法下的冬小麦冠层光谱特征,以及确定适宜我国气候条件的变量施肥算法,于2006年通过田间试验,分别测量了六种不同施肥决策下的冬小麦冠层光谱和产量,对这六种施肥算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对施肥后冬小... 为了明确不同变量施肥算法下的冬小麦冠层光谱特征,以及确定适宜我国气候条件的变量施肥算法,于2006年通过田间试验,分别测量了六种不同施肥决策下的冬小麦冠层光谱和产量,对这六种施肥算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对施肥后冬小麦冠层光谱反射率、施肥前后反射率变化量以及不同时期的归一化植被指数的分析,得知不同施肥处理的冬小麦冠层光谱反射率存在差异,可以反映出冬小麦长势的强弱,其中基于光谱指数和作物生长模型相结合的算法(Z)进行施肥的冬小麦长势最佳。与均一施肥(W)和不施肥(CK)处理相比,变量施肥处理均显著提高小麦产量;除基于土壤养分变量施肥处理(T)外,产量变异系数明显降低,其中基于归一化SPAD值变量施肥处理(S)的变异系数最小。Z变量施肥算法综合效果最佳,S变量施肥算法在降低产量变异度方面效果最佳。拔节期施肥对开花期或灌浆初期小麦生长影响最大;并且这两时期的植被指数与产量的相关性也最好,尤其红边三角光谱指数(RTVI)最好(相关系数达到0.700),可见采用RTVI指数进行产量预测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变量施肥 反射率变化量 对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害胁迫小麦的图谱特征解析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段运生 张东彦 +1 位作者 黄林生 赵晋陵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218-2223,共6页
冻害是造成中国农业生产重大损失的气象灾害之一,对国内粮食安全生产造成严重威胁。利用图像处理技术提取冻害前后小麦的覆盖度特征,用高光谱技术研究冻害前后小麦的光谱变化特征并确定遥感诊断的敏感波段。研究结果表明:可见光波段的... 冻害是造成中国农业生产重大损失的气象灾害之一,对国内粮食安全生产造成严重威胁。利用图像处理技术提取冻害前后小麦的覆盖度特征,用高光谱技术研究冻害前后小麦的光谱变化特征并确定遥感诊断的敏感波段。研究结果表明:可见光波段的绿、红光可用于诊断冻害胁迫,尤其在绿峰与红谷位置表现明显;近红外波段是判断冻害胁迫的敏感区间。综上,光谱分析结合图像处理技术用于田间小麦冻害特征区间提取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覆盖度 冻害胁迫 高光谱和图像特征 小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岩心CH4吸附/解吸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瑜 靳开民 +1 位作者 沈维克 张东彦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6-71,86,共7页
页岩对CH4的解吸、吸附作用直接影响页岩气渗流规律,进而影响页岩气井的开采效率。为真实反映储层页岩的吸附/解吸特性,选用相对颗粒更能保持岩层原始地质结构的Ф50mm×100mm页岩岩心试样,并在恒定轴压和围压条件下,通过恒温水浴... 页岩对CH4的解吸、吸附作用直接影响页岩气渗流规律,进而影响页岩气井的开采效率。为真实反映储层页岩的吸附/解吸特性,选用相对颗粒更能保持岩层原始地质结构的Ф50mm×100mm页岩岩心试样,并在恒定轴压和围压条件下,通过恒温水浴改变试验温度,开展了不同温度、不同储层压力作用下页岩吸附/解吸试验。试验结果表明:①由于页岩原始结构的微裂隙的各向异性,岩心吸附曲线表现出“阶梯状”和“负吸附”特征;②颗粒试样比岩心样品的吸附量更高,并且吸附量随围压变化更均匀,而岩心吸附过程压力与吸附量相关性差,并在极限压力点出现突增现象;③页岩岩心吸附CH4以微孔和微裂隙填充为主,其次是大孔的单分子层吸附;④吸附势理论模型在描述岩心的吸附和解吸过程比Langmuir模型更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岩心 吸附 解吸 朗格缪尔模型 吸附势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萘烷基化产物的Aspen精馏分离模拟
18
作者 张东彦 吴幼青 高晋生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41-645,共5页
以甲基萘(MN)和甲醇(ME)为原料,采用HZSM-5烷基化催化剂制取2,6-二甲基萘(2,6-DMN)。由于产物中含有2,6-DMN的异构体以及未反应的MN,需对反应产物进行有效分离。利用Aspen Plus化工模拟软件的DSTWU精馏模块对产物进行模拟运算。结果表明... 以甲基萘(MN)和甲醇(ME)为原料,采用HZSM-5烷基化催化剂制取2,6-二甲基萘(2,6-DMN)。由于产物中含有2,6-DMN的异构体以及未反应的MN,需对反应产物进行有效分离。利用Aspen Plus化工模拟软件的DSTWU精馏模块对产物进行模拟运算。结果表明:采用NRTL物性方法的模拟计算结果能够满足工艺要求,甲基萘回收率可达99.9%,溶剂回收率可达100%。此外,利用Sensitivity模块优化了模拟过程,确定了最佳进料位置,并用Radfrac精馏模块进行了核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6-二甲基萘 ASPEN 精馏 模拟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维视野中的高校教学改革探讨
19
作者 赵瑜 张东彦 胡峰 《高等建筑教育》 2013年第4期1-4,共4页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高校教育的传统理念和教学模式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在此背景下进行高校教学改革已成为世界各国关心的热点问题。文章以当代国内外高校教学改革成果为研究对象,以寻求符合高等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教育模...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高校教育的传统理念和教学模式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在此背景下进行高校教学改革已成为世界各国关心的热点问题。文章以当代国内外高校教学改革成果为研究对象,以寻求符合高等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教育模式为出发点,从高等教育演变历程、现代教学系统、研究性学习理念以及教师文化等多种视角,探讨教改现状,反思常见问题,剖析深层次原因,以期为整合古代传统教育理念和现代多维互动教学模式,探索可行的高校教改模式提供思路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改革 研究性学习 教师文化 高等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成分变换方法在叶面积指数反演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苗乃哲 姚顽强 +3 位作者 黄文江 徐新刚 张东彦 任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8期5032-5034,共3页
[目的]通过模型模拟数据和地面实测数据的分析,确定主成分变换方法在叶面积指数反演中的作用。[方法]通过PROSPECT模型和SAIL模型针对LANDSAT_5 TM数据进行不同叶面积指数状态下的模拟,通过模拟数据分析主成分变换方法相较于传统植被指... [目的]通过模型模拟数据和地面实测数据的分析,确定主成分变换方法在叶面积指数反演中的作用。[方法]通过PROSPECT模型和SAIL模型针对LANDSAT_5 TM数据进行不同叶面积指数状态下的模拟,通过模拟数据分析主成分变换方法相较于传统植被指数的优势,并通过地面实测数据进行精度验证。[结果]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叶面积指数的增大,主成分变换的方法可以在有效减弱饱和现象影响的同时取得较好的反演效果,在2009年冬小麦和玉米的叶面积指数反演中主成分变换方法反演精度达到78%和91%,获得了较高的反演精度。[结论]主成分变换方法在叶面积指数反演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面积指数 主成分变换 遥感反演 饱和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