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O_2^-三乙醇胺对B-Z振荡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业中 安从俊 +2 位作者 丁宗洲 郑丹 谢郢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56-358,共3页
对NO-2 三乙醇胺对B Z振荡反应 ,NO-2 的浓度的对数 1n[NO-2 ]与诱导期倒数的对数 1n(1/tin)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线性范围为 3× 10 -5~ 3× 10 -3 mol·L-1,在此浓度范围内 ,NO-3 、三乙醇胺均无影响 ,该体系重现性好、... 对NO-2 三乙醇胺对B Z振荡反应 ,NO-2 的浓度的对数 1n[NO-2 ]与诱导期倒数的对数 1n(1/tin)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线性范围为 3× 10 -5~ 3× 10 -3 mol·L-1,在此浓度范围内 ,NO-3 、三乙醇胺均无影响 ,该体系重现性好、灵敏度高、操作简单。获得诱导期、周期的表观活化参数Ein、Ep 分别为 4 1 86、5 7 0 1kJ·mo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硝酸根 三乙醇胺 B-Z振荡反应 化学振荡反应 诱导期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醛-乳酸-丙酮-Mn^(2+)-BrO_3^-H_2SO_4振荡反应动力学分析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业中 安从俊 +2 位作者 丁宗洲 郑丹 谢郢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68-470,共3页
甲醛对乳酸 丙酮 Mn2+ BrO-3 H2SO4化学振荡反应的诱导期tin有显著的影响,甲醛浓度的对数ln[HCHO]与诱导期倒数的对数ln(1/tin)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5.0×10-8~1.0×10-3mol·L-1。在此浓度范围内,该体系是一重现性... 甲醛对乳酸 丙酮 Mn2+ BrO-3 H2SO4化学振荡反应的诱导期tin有显著的影响,甲醛浓度的对数ln[HCHO]与诱导期倒数的对数ln(1/tin)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5.0×10-8~1.0×10-3mol·L-1。在此浓度范围内,该体系是一重现性好,灵敏度高,操作简单的甲醛动力学分析测试体系。获得的诱导期、周期的表观活化参数Ein、Ep分别为64.7kJ·mol-1、65.0kJ·mo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醛 乳酸 化学振荡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离子-乳酸-丙酮-Mn^(2+)-BrO_3^--H_2SO_4振荡反应及其在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张业中 安从俊 +2 位作者 丁宗洲 郑丹 谢郢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45-348,共4页
氟离子对乳酸-丙酮-Mn^(2+)-BrO_3^--H_2SO_4化学振荡反应的周期和振幅有显著的影响,F^-的浓度在8.00×10^(-5)~1.00×10^(-3)mol·L^(-1)范围内与振荡反应周期的改变值△t_p和振幅的改变值△H均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是一线... 氟离子对乳酸-丙酮-Mn^(2+)-BrO_3^--H_2SO_4化学振荡反应的周期和振幅有显著的影响,F^-的浓度在8.00×10^(-5)~1.00×10^(-3)mol·L^(-1)范围内与振荡反应周期的改变值△t_p和振幅的改变值△H均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是一线性范围宽、灵敏度高的动力学分析测试体系。获得振荡反应诱导期、周期的表观活化参数E_(in)、E_p分别为55.71 kJ·mol^(-1)、67.41 kJ·mol^(-1),探索了该振荡体系可能的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离子 乳酸 化学振荡反应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循环微泡沫钻井液体系的研制与性能评价 被引量:7
4
作者 张业中 张振华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3-104,共2页
在室内合成出的微泡沫发泡剂MF 1的基础上研制出了微泡沫钻井液配方 ,对该钻井液的稳定性、抗盐性能、抗钙性能、抗粘土污染性能进行了评价 ,对该钻井液保护储层的效果进行了分析。该钻井液密度在 0 6~ 0 95g/cm3 范围内可调 ,体系... 在室内合成出的微泡沫发泡剂MF 1的基础上研制出了微泡沫钻井液配方 ,对该钻井液的稳定性、抗盐性能、抗钙性能、抗粘土污染性能进行了评价 ,对该钻井液保护储层的效果进行了分析。该钻井液密度在 0 6~ 0 95g/cm3 范围内可调 ,体系稳定性良好 ,长时间放置不出现气液分层现象 ,体系抗盐能力达到了 10 0 0 0mg/L ,抗钙能力 >5 0 0 0mg/L ,抗粘土污染能力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泡沫 表面活性剂 钻井液 低压油气藏 性能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虫啉与人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热力学行为 被引量:6
5
作者 郭清莲 潘凌立 +3 位作者 杨立云 何欢 张业中 刘义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74-282,共9页
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综合利用荧光光谱、紫外吸收光谱、圆二色谱和分子模拟等方法,研究了吡虫啉(IMI)和人血清白蛋白(HSA)相互作用的热力学行为。荧光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的分析表明:吡虫啉能有效猝灭HSA的内源荧光,猝灭机制为静态猝灭... 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综合利用荧光光谱、紫外吸收光谱、圆二色谱和分子模拟等方法,研究了吡虫啉(IMI)和人血清白蛋白(HSA)相互作用的热力学行为。荧光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的分析表明:吡虫啉能有效猝灭HSA的内源荧光,猝灭机制为静态猝灭;通过所获取的相互作用热力学参数,可知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一个吉布斯自由能降低的自发过程,且二者之间的主要作用力为氢键和范德华力。位点竞争实验和分子模拟的结果表明:吡虫啉在HSA的主要结合位置为位点?。圆二色谱、同步荧光光谱和三维荧光的分析发现:吡虫啉引起HSA的构象发生改变,其α-螺旋含量降低,无规卷曲含量升高,肽链结构在吡虫啉的作用下有所伸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虫啉 人血清白蛋白 相互作用 热力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吲哚美辛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光谱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张静 向迅 +2 位作者 方婷 陈艳萍 张业中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834-839,共6页
在模拟生理条件下,用荧光光谱法结合圆二色谱法研究了吲哚美辛(IM)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IM对BSA的猝灭机制属于形成复合物的静态猝灭过程,由修正的Stern-Volmer方程求出不同温度下相应的结合常数分别为11.87... 在模拟生理条件下,用荧光光谱法结合圆二色谱法研究了吲哚美辛(IM)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IM对BSA的猝灭机制属于形成复合物的静态猝灭过程,由修正的Stern-Volmer方程求出不同温度下相应的结合常数分别为11.87×104、8.351×104、6.110×104 L.mol-1。利用范特霍夫方程及结合常数的数据分别计算体系的焓变、熵变和吉布斯自由能变。焓变值(-42.54 kJ.mol-1)和熵变值(-45.65J.mol-1.K-1)表明,氢键和van der Waals是IM与BSA之间缔合作用的主要作用力。圆二色谱、三维荧光光谱的研究结果显示,在与IM结合后,BSA中α-螺旋的含量减少,说明在与IM结合反应过程中,BSA的微环境和构型发生了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美辛 牛血清白蛋白 荧光光谱 圆二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槲皮素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苑莉莉 胡弯弯 +1 位作者 张业中 戴捷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3-87,共5页
应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槲皮素(Qct)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Qct对BSA的荧光强度产生了静态猝灭。在此基础上计算了二者相互作用的结合常数及结合热力学参数等,结果表明该反应是自发进行的且相互作用力主要为氢键和范德... 应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槲皮素(Qct)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Qct对BSA的荧光强度产生了静态猝灭。在此基础上计算了二者相互作用的结合常数及结合热力学参数等,结果表明该反应是自发进行的且相互作用力主要为氢键和范德华力。根据位点竞争实验确定了Qct在BSA上的主要结合位置为SiteⅠ。最后利用圆二色谱探讨了Qct对BSA构象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牛血清白蛋白 荧光猝灭 位点竞争 圆二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羰基丙酸水杨酰腙锌(Ⅱ)配合物的合成及与DNA相互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魏来 周春苗 +4 位作者 汪颖 江博 吴慧 张业中 戴捷 《化学世界》 CAS CSCD 2017年第5期294-299,共6页
以2-羰基丙酸水杨酰腙作为配体与六水硝酸锌在无水乙醇中进行反应,制得2-羰基丙酸水杨酰腙锌(Ⅱ)配合物,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乙二胺四乙酸(EDTA)滴定等技术进行了表征。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采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光谱,结合盐效应实验... 以2-羰基丙酸水杨酰腙作为配体与六水硝酸锌在无水乙醇中进行反应,制得2-羰基丙酸水杨酰腙锌(Ⅱ)配合物,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乙二胺四乙酸(EDTA)滴定等技术进行了表征。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采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光谱,结合盐效应实验研究了2-羰基丙酸水杨酰腙锌(Ⅱ)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ctDNA)的相互作用。研究结果表明2-羰基丙酸水杨酰腙锌(Ⅱ)配合物对溴化乙锭小牛胸腺DNA(EB-ctDNA)体系的猝灭属于静态猝灭;根据修正的SternVolmer方程计算了不同温度下两者的结合常数,并结合Van’t Hoff方程计算出相应的热力学参数,焓变值(ΔH=-34.07kJ/mol)和熵变值(ΔS=-50.91J·mol^(-1)·K^(-1))表明氢键和范德瓦尔斯力是维持2-羰基丙酸水杨酰腙锌(Ⅱ)配合物-EB-ctDNA复合物稳定的主要作用力;2-羰基丙酸水杨酰腙锌(Ⅱ)配合物与ctDNA主要作用方式为嵌插作用,而不是沟槽作用和静电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羰基丙酸水杨酰腙锌(Ⅱ) 小牛胸腺DNA 荧光光谱 紫外吸收光谱 嵌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谱法研究邻菲罗啉锌与DNA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2
9
作者 陈义 魏来 +2 位作者 周春苗 张业中 戴捷 《化学世界》 CAS CSCD 2015年第9期513-517,共5页
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pH 7.4),运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了邻菲罗啉锌(Zn(phen)2+3)与小牛胸腺DNA(ctDNA)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结果显示,ctDNA对Zn(phen)2+3的荧光猝灭机制属于静态猝灭。根据修正的Stern-Vomer方程计算了不... 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pH 7.4),运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了邻菲罗啉锌(Zn(phen)2+3)与小牛胸腺DNA(ctDNA)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结果显示,ctDNA对Zn(phen)2+3的荧光猝灭机制属于静态猝灭。根据修正的Stern-Vomer方程计算了不同温度下的结合常数,并结合Van′t Hoff方程计算出相应的热力学参数,焓变值(ΔH=-7.029kJ/mol)和熵变值(ΔS=50.631J/(mol·K)表明静电作用力是维持Zn(phen)2+3-ctDNA复合物稳定的主要作用力。此外离子强度实验和KI荧光猝灭实验也证实了Zn(phen)2+3与ctDNA间通过静电作用的方式结合,而不是沟槽作用和嵌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菲罗啉锌 小牛胸腺DNA 荧光光谱 紫外吸收光谱 静电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苯甲酮与人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邹雪晴 周雄威 +2 位作者 邹婷 张业中 戴捷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48-1052,共5页
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pH=7.4),采用荧光光谱、位点竞争、三维荧光光谱研究了二苯甲酮(BP)与人血清白蛋白(HSA)之间的相互作用。根据修正的Stern-Volmer方程计算了不同温度下的结合常数,并结合Van't Hoff方程计算出相应的热力学参... 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pH=7.4),采用荧光光谱、位点竞争、三维荧光光谱研究了二苯甲酮(BP)与人血清白蛋白(HSA)之间的相互作用。根据修正的Stern-Volmer方程计算了不同温度下的结合常数,并结合Van't Hoff方程计算出相应的热力学参数。实验结果表明,BP对HSA的猝灭机制为静态猝灭过程,氢键和范德华力是维持BP-HSA复合物稳定的主要作用力;位点竞争实验揭示了BP在HSA上的结合位点位于亚域结构II A上的疏水腔中(site I位);三维荧光光谱分析表明BP使HSA发生了轻微地解旋,HSA的二级结构发生了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苯甲酮 人血清白蛋白 荧光光谱 位点竞争 三维荧光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萘酰亚胺类抗肿瘤药物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
11
作者 汪颖 周春苗 +3 位作者 魏来 张业中 吴爱斌 戴捷 《化学世界》 CAS CSCD 2016年第9期537-541,共5页
采用荧光光谱、位点竞争和圆二色谱等实验方法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研究了三种萘酰亚胺类抗肿瘤药物(NADs)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之间的相互作用。荧光猝灭结果表明NADs对BSA的猝灭机制均为静态猝灭。由热力学参数ΔS>0,ΔH<0可知... 采用荧光光谱、位点竞争和圆二色谱等实验方法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研究了三种萘酰亚胺类抗肿瘤药物(NADs)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之间的相互作用。荧光猝灭结果表明NADs对BSA的猝灭机制均为静态猝灭。由热力学参数ΔS>0,ΔH<0可知疏水作用力是NADs与BSA之间结合的主要作用力,但氢键和范德瓦尔斯力不可忽略。位点竞争实验结果显示NADs与BSA的结合部位均在BSA的SiteⅠ位。圆二色谱研究结果表明三种药物均使BSA的α-螺旋含量减少,即BSA的二级结构发生了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萘酰亚胺类抗肿瘤药物 牛血清白蛋白 荧光猝灭 圆二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橙122与腐殖酸相互作用的研究
12
作者 徐佳慧 魏来 +4 位作者 吴媛媛 罗傲 李昕奇 张业中 戴捷 《化学世界》 CAS CSCD 2019年第4期221-226,共6页
采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了活性橙122 (RO122)与腐殖酸(HA)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RO122对HA的荧光猝灭属于静态猝灭;根据修正的Stern-Volmer方程计算了不同温度下两者的结合常数,并结合Van't Hoff方程计算出相应的... 采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了活性橙122 (RO122)与腐殖酸(HA)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RO122对HA的荧光猝灭属于静态猝灭;根据修正的Stern-Volmer方程计算了不同温度下两者的结合常数,并结合Van't Hoff方程计算出相应的热力学参数,计算结果ΔH=-52.250 kJ/mol<0、ΔS=-82.511 J·mol^(-1)·K^(-1)<0,表明RO122与HA之间主要依靠氢键和范德华力结合;根据紫外吸收光谱和三维荧光光谱可知RO122与HA的相互作用可使HA的共轭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橙122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荧光光谱 平行因子分析法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