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0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说“言”
被引量:
1
1
作者
张三夕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75-78,共4页
一、“言”与“语”按权威的《汉语大字典》迄今最完备的释义“言”字共有二十七个义项.其中首要的义项是“说”“说话”.说或说话,本是人类最主要的语言活动方式.考察汉民族先民对说或说话的文字或词语表达,无疑有利于我们认识汉语言...
一、“言”与“语”按权威的《汉语大字典》迄今最完备的释义“言”字共有二十七个义项.其中首要的义项是“说”“说话”.说或说话,本是人类最主要的语言活动方式.考察汉民族先民对说或说话的文字或词语表达,无疑有利于我们认识汉语言活动方式.说或说话,与人的舌头活动分不开,表达说或说活的汉字“言”,其甲骨文就像舌从口中伸出形.郑樵《通志》:“言,从二,从舌.二古文上字,自舌上而出者,言也.”这一点与西方“语言”概念和“舌头”的紧密联系(lingua 或langue)似乎有一致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文化
“言”
“象”
言不尽意
《论语》
汉语言
汉字
符号系统
“语言”概念
抽象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五至”异文考释
被引量:
1
2
作者
张三夕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11,共4页
"五至"是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二)《民之父母》中的核心概念,它与传世文献《礼记.孔子闲居》、《孔子家语·论礼》中有关"五至"概念的表述在文字上有重要差异。竹书的"五至"为物至、志至、礼...
"五至"是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二)《民之父母》中的核心概念,它与传世文献《礼记.孔子闲居》、《孔子家语·论礼》中有关"五至"概念的表述在文字上有重要差异。竹书的"五至"为物至、志至、礼至、乐至、哀至,传世文献的"五至"为志至、诗至、礼至、乐至、哀至。于是,有学者认为,竹书"五至"有脱文,这一说法根据不足。竹书的"物至、志至"比传世文献的"志至、诗至"更切合"民之父母"的题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至”
异文
物至
志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民俗坟墓观念分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张三夕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
1989年第2期54-58,共5页
安葬死者的活动完毕之日,也就是坟墓落成之时,当吹吹打打、哭哭泣泣、鞭炮齐鸣的丧葬场面结束后,墓地一般转为寂静、荒凉、冷清.然而,由于中国坟墓的多功能,坟墓作为联结死人与活人关系的特殊建筑物,并不因为安葬工作的结束而完成自己...
安葬死者的活动完毕之日,也就是坟墓落成之时,当吹吹打打、哭哭泣泣、鞭炮齐鸣的丧葬场面结束后,墓地一般转为寂静、荒凉、冷清.然而,由于中国坟墓的多功能,坟墓作为联结死人与活人关系的特殊建筑物,并不因为安葬工作的结束而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相反,中国人建立了一整套葬后礼仪,使得坟墓不断地对活人世界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民俗
祭墓
观念分析
生者
晦望
帝王陵墓
裴敬彝
原陵
活着
死亡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檀弓》单篇别行现象论析
被引量:
1
4
作者
张三夕
毋燕燕
《长江学术》
2015年第1期103-111,共9页
《檀弓》收入《礼记》后,又从中析出单篇别行。通过梳理和考察历代《檀弓》的单篇别行文本及其广泛流传的原因,发现《檀弓》所载的古代丧葬礼仪,在弘扬孝文化和维护社会政治稳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从历代《檀弓》单篇别行的过程中,我...
《檀弓》收入《礼记》后,又从中析出单篇别行。通过梳理和考察历代《檀弓》的单篇别行文本及其广泛流传的原因,发现《檀弓》所载的古代丧葬礼仪,在弘扬孝文化和维护社会政治稳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从历代《檀弓》单篇别行的过程中,我们看到历代对《檀弓》的接受情况以及学术思潮对经典诠释的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檀弓》
单篇别行原因
单篇别行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简论文学地理学对现有文学起源论的修正
被引量:
14
5
作者
邹建军
张三夕
《长江学术》
2015年第4期28-37,共10页
文学的发生、起源与来源是一个重要的学术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历史问题,对于我们对文学本质的理解、对文学发展的认识以及对文学构成形态的理解,都会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文学产生于"劳动"被认为是馬克思主义的观点,文学发生...
文学的发生、起源与来源是一个重要的学术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历史问题,对于我们对文学本质的理解、对文学发展的认识以及对文学构成形态的理解,都会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文学产生于"劳动"被认为是馬克思主义的观点,文学发生于"游戏"被认为是古希腊思想家的观点,长期以来少有人提出不同的意见,甚至也少有人怀疑过它的正确性与科学性。然而,我们在研习文学史的过程中,在从事文学地理学研究的过程中,却发现许多文学作品特别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学作品,尤其是神话与传说、散文与诗歌,与人类的"劳动"、"游戏"没有什么联系。正是因此,我们才提出文学的发生、起源与来源,与人类早期所生活的地理环境与地域文化有着重要关联的观点,提出文学发生于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与人文地理环境的主张,由此而形成各不相同的地方文学与民族文学,由各地方的文学与民族的文学而形成了所谓世界的文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地理学
文学发生
文学起源
文学本质
社会生活
地理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明代中晚期士商关系反思
被引量:
3
6
作者
张世敏
张三夕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9-74,共6页
明代士人群体因异化可以分为贾儒、一般士人与正统士人三个不同的亚群体,商人群体因异化也可以分为机诈商人、义士化商人以及高士化商人三个不同的亚群体。正统士人崇尚道德,故敬重高士化商人,并不完全否定义士化商人,但贬斥机诈商人。...
明代士人群体因异化可以分为贾儒、一般士人与正统士人三个不同的亚群体,商人群体因异化也可以分为机诈商人、义士化商人以及高士化商人三个不同的亚群体。正统士人崇尚道德,故敬重高士化商人,并不完全否定义士化商人,但贬斥机诈商人。贾儒以利为取舍标准,故对所有能够为他们带来经济利益的商人都不吝给予赞誉。夹在中间层的一般士人对于商人的态度比较复杂,他们与正统士人一样,敬重高士化商人,贬斥机诈商人,对于那些能够为他们带来经济利益的义士化商人,则抱着既接受又排斥的矛盾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士商关系
商人
士人
明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转向“语词”的小说
被引量:
2
7
作者
张三夕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15-16,共2页
转向“语词”的小说张三夕面对二十世纪“语言学转向”的世界性人文思潮,中国的小说界,相对于哲学界和文艺理论界而言,似乎显得反应比较迟钝。韩少功也许是一个例外。他新近发表的长篇小说《马桥词典》,以一种词典编纂的形式或体例...
转向“语词”的小说张三夕面对二十世纪“语言学转向”的世界性人文思潮,中国的小说界,相对于哲学界和文艺理论界而言,似乎显得反应比较迟钝。韩少功也许是一个例外。他新近发表的长篇小说《马桥词典》,以一种词典编纂的形式或体例,向人们展示了一个“语言的村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桥词典》
“语言学转向”
传统小说
叙事结构
小说家
主导性
小说创作
《现代汉语词典》
词典编纂
韩少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老、庄死亡意识分析
被引量:
1
8
作者
张三夕
《宝鸡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3期52-59,共8页
一、全生避死人们从对死亡的日常经验性观察中得知,死亡是每个人不可避免的人生归宿。然而,人们并不甘心毫无所措地被动地接受自己死亡的到来。在死亡时时刻刻、直接而无情的威胁下,生命的现实意义自然而然地凸现在人们的面前。世俗社...
一、全生避死人们从对死亡的日常经验性观察中得知,死亡是每个人不可避免的人生归宿。然而,人们并不甘心毫无所措地被动地接受自己死亡的到来。在死亡时时刻刻、直接而无情的威胁下,生命的现实意义自然而然地凸现在人们的面前。世俗社会的感性生活昭示人们:只有现实的生命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东西。既然死亡是必然的、无可奈何的,那么,人们便将视线由死的彼岸世界转向生的此岸世界,让自己的身心沉浸在现实的、可享受的生命的河流之中。由此,人们本能地产生了各种企图保全或延长生命,逃避或延缓死亡的思想。中国古代的道家,就是这种思想的代表。作为道家奠基人的老子,他首先从借身、避祸、畏死三方面阐明了“全生避死”的道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分析
此岸世界
彼岸世界
感性生活
现代文明
桑户
世俗社会
曳尾
死亡意识
孟子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古代吏治精神探微——《史记·循吏列传》与《酷吏列传》评说
被引量:
1
9
作者
张三夕
《宝鸡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3期55-60,共6页
中国历史上的政治主要表现为一种官僚政治。卷(?)浩繁的古代史书,大体上都是官吏史.一部“二十四史”几乎就是一部“官吏史”.宦吏能够扮演历史政治舞台的主角.在于他们拥有一定的权力,负责管理各级政府机构,通过国家机器来维持社会秩...
中国历史上的政治主要表现为一种官僚政治。卷(?)浩繁的古代史书,大体上都是官吏史.一部“二十四史”几乎就是一部“官吏史”.宦吏能够扮演历史政治舞台的主角.在于他们拥有一定的权力,负责管理各级政府机构,通过国家机器来维持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转,并决定或影响一部分人的命运.官吏的政治地位使他们始终处于引人注目的社会角色之中。当近代科学意义上的文化史和社会史还没有兴起时,历史老人的目光优先注视着官吏,应该说是一种自然选择的结果。这一点在我们这样一个具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吏列传
宦吏
孙叔敖
政府机构
社会角色
近代科学
王温舒
李离
义纵
官僚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马桥词典》的语言世界
被引量:
2
10
作者
墨哲兰
陈家琪
+2 位作者
张三夕
萌萌
鲁枢元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11-14,共4页
《马桥词典》的语言世界墨哲兰,陈家琪,张三夕,萌萌,鲁枢元《马桥词典》的语言世界同语言学旨趣的偏离墨哲兰一、“马桥词典”的语言世界读《马桥词典》,我发现了一个相当完整的“语言世界”:甲、“语言权力”:“话份”“格”“...
《马桥词典》的语言世界墨哲兰,陈家琪,张三夕,萌萌,鲁枢元《马桥词典》的语言世界同语言学旨趣的偏离墨哲兰一、“马桥词典”的语言世界读《马桥词典》,我发现了一个相当完整的“语言世界”:甲、“语言权力”:“话份”“格”“煞”……(甲一)、“语言禁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桥词典》
语言的有效性
语言世界
“感觉”
茉莉花
象征性
桅子花
语言学
普通化
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说“言”
被引量:
1
1
作者
张三夕
机构
海南大学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75-78,共4页
文摘
一、“言”与“语”按权威的《汉语大字典》迄今最完备的释义“言”字共有二十七个义项.其中首要的义项是“说”“说话”.说或说话,本是人类最主要的语言活动方式.考察汉民族先民对说或说话的文字或词语表达,无疑有利于我们认识汉语言活动方式.说或说话,与人的舌头活动分不开,表达说或说活的汉字“言”,其甲骨文就像舌从口中伸出形.郑樵《通志》:“言,从二,从舌.二古文上字,自舌上而出者,言也.”这一点与西方“语言”概念和“舌头”的紧密联系(lingua 或langue)似乎有一致之处.
关键词
儒家文化
“言”
“象”
言不尽意
《论语》
汉语言
汉字
符号系统
“语言”概念
抽象概念
分类号
H139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五至”异文考释
被引量:
1
2
作者
张三夕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11,共4页
文摘
"五至"是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二)《民之父母》中的核心概念,它与传世文献《礼记.孔子闲居》、《孔子家语·论礼》中有关"五至"概念的表述在文字上有重要差异。竹书的"五至"为物至、志至、礼至、乐至、哀至,传世文献的"五至"为志至、诗至、礼至、乐至、哀至。于是,有学者认为,竹书"五至"有脱文,这一说法根据不足。竹书的"物至、志至"比传世文献的"志至、诗至"更切合"民之父母"的题旨。
关键词
“五至”
异文
物至
志至
Keywords
"Five Zhi"
different text
Wuzhi
Zhizhi
分类号
K877.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民俗坟墓观念分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张三夕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献研究所
出处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
1989年第2期54-58,共5页
文摘
安葬死者的活动完毕之日,也就是坟墓落成之时,当吹吹打打、哭哭泣泣、鞭炮齐鸣的丧葬场面结束后,墓地一般转为寂静、荒凉、冷清.然而,由于中国坟墓的多功能,坟墓作为联结死人与活人关系的特殊建筑物,并不因为安葬工作的结束而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相反,中国人建立了一整套葬后礼仪,使得坟墓不断地对活人世界产生影响.
关键词
中国民俗
祭墓
观念分析
生者
晦望
帝王陵墓
裴敬彝
原陵
活着
死亡意识
分类号
U [交通运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檀弓》单篇别行现象论析
被引量:
1
4
作者
张三夕
毋燕燕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长江学术》
2015年第1期103-111,共9页
文摘
《檀弓》收入《礼记》后,又从中析出单篇别行。通过梳理和考察历代《檀弓》的单篇别行文本及其广泛流传的原因,发现《檀弓》所载的古代丧葬礼仪,在弘扬孝文化和维护社会政治稳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从历代《檀弓》单篇别行的过程中,我们看到历代对《檀弓》的接受情况以及学术思潮对经典诠释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
《檀弓》
单篇别行原因
单篇别行价值
Keywords
Tan Gong
Offprint
Spread
Reason
Value
分类号
G256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简论文学地理学对现有文学起源论的修正
被引量:
14
5
作者
邹建军
张三夕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长江学术》
2015年第4期28-37,共10页
文摘
文学的发生、起源与来源是一个重要的学术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历史问题,对于我们对文学本质的理解、对文学发展的认识以及对文学构成形态的理解,都会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文学产生于"劳动"被认为是馬克思主义的观点,文学发生于"游戏"被认为是古希腊思想家的观点,长期以来少有人提出不同的意见,甚至也少有人怀疑过它的正确性与科学性。然而,我们在研习文学史的过程中,在从事文学地理学研究的过程中,却发现许多文学作品特别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学作品,尤其是神话与传说、散文与诗歌,与人类的"劳动"、"游戏"没有什么联系。正是因此,我们才提出文学的发生、起源与来源,与人类早期所生活的地理环境与地域文化有着重要关联的观点,提出文学发生于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与人文地理环境的主张,由此而形成各不相同的地方文学与民族文学,由各地方的文学与民族的文学而形成了所谓世界的文学。
关键词
文学地理学
文学发生
文学起源
文学本质
社会生活
地理环境
Keywords
Literary Geography
Occurrence of Literature
Origin of Literature
Nature of Literature
Social Life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分类号
I0-05 [文学—文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明代中晚期士商关系反思
被引量:
3
6
作者
张世敏
张三夕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9-74,共6页
文摘
明代士人群体因异化可以分为贾儒、一般士人与正统士人三个不同的亚群体,商人群体因异化也可以分为机诈商人、义士化商人以及高士化商人三个不同的亚群体。正统士人崇尚道德,故敬重高士化商人,并不完全否定义士化商人,但贬斥机诈商人。贾儒以利为取舍标准,故对所有能够为他们带来经济利益的商人都不吝给予赞誉。夹在中间层的一般士人对于商人的态度比较复杂,他们与正统士人一样,敬重高士化商人,贬斥机诈商人,对于那些能够为他们带来经济利益的义士化商人,则抱着既接受又排斥的矛盾态度。
关键词
士商关系
商人
士人
明代
分类号
K248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转向“语词”的小说
被引量:
2
7
作者
张三夕
出处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15-16,共2页
文摘
转向“语词”的小说张三夕面对二十世纪“语言学转向”的世界性人文思潮,中国的小说界,相对于哲学界和文艺理论界而言,似乎显得反应比较迟钝。韩少功也许是一个例外。他新近发表的长篇小说《马桥词典》,以一种词典编纂的形式或体例,向人们展示了一个“语言的村落”。...
关键词
《马桥词典》
“语言学转向”
传统小说
叙事结构
小说家
主导性
小说创作
《现代汉语词典》
词典编纂
韩少功
分类号
I054 [文学—文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老、庄死亡意识分析
被引量:
1
8
作者
张三夕
出处
《宝鸡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3期52-59,共8页
文摘
一、全生避死人们从对死亡的日常经验性观察中得知,死亡是每个人不可避免的人生归宿。然而,人们并不甘心毫无所措地被动地接受自己死亡的到来。在死亡时时刻刻、直接而无情的威胁下,生命的现实意义自然而然地凸现在人们的面前。世俗社会的感性生活昭示人们:只有现实的生命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东西。既然死亡是必然的、无可奈何的,那么,人们便将视线由死的彼岸世界转向生的此岸世界,让自己的身心沉浸在现实的、可享受的生命的河流之中。由此,人们本能地产生了各种企图保全或延长生命,逃避或延缓死亡的思想。中国古代的道家,就是这种思想的代表。作为道家奠基人的老子,他首先从借身、避祸、畏死三方面阐明了“全生避死”的道理。
关键词
意识分析
此岸世界
彼岸世界
感性生活
现代文明
桑户
世俗社会
曳尾
死亡意识
孟子反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古代吏治精神探微——《史记·循吏列传》与《酷吏列传》评说
被引量:
1
9
作者
张三夕
出处
《宝鸡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3期55-60,共6页
文摘
中国历史上的政治主要表现为一种官僚政治。卷(?)浩繁的古代史书,大体上都是官吏史.一部“二十四史”几乎就是一部“官吏史”.宦吏能够扮演历史政治舞台的主角.在于他们拥有一定的权力,负责管理各级政府机构,通过国家机器来维持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转,并决定或影响一部分人的命运.官吏的政治地位使他们始终处于引人注目的社会角色之中。当近代科学意义上的文化史和社会史还没有兴起时,历史老人的目光优先注视着官吏,应该说是一种自然选择的结果。这一点在我们这样一个具有“
关键词
循吏列传
宦吏
孙叔敖
政府机构
社会角色
近代科学
王温舒
李离
义纵
官僚政治
分类号
D6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桥词典》的语言世界
被引量:
2
10
作者
墨哲兰
陈家琪
张三夕
萌萌
鲁枢元
出处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11-14,共4页
文摘
《马桥词典》的语言世界墨哲兰,陈家琪,张三夕,萌萌,鲁枢元《马桥词典》的语言世界同语言学旨趣的偏离墨哲兰一、“马桥词典”的语言世界读《马桥词典》,我发现了一个相当完整的“语言世界”:甲、“语言权力”:“话份”“格”“煞”……(甲一)、“语言禁忌”:“...
关键词
《马桥词典》
语言的有效性
语言世界
“感觉”
茉莉花
象征性
桅子花
语言学
普通化
食文化
分类号
I207.425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说“言”
张三夕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五至”异文考释
张三夕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中国民俗坟墓观念分析
张三夕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
198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檀弓》单篇别行现象论析
张三夕
毋燕燕
《长江学术》
201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简论文学地理学对现有文学起源论的修正
邹建军
张三夕
《长江学术》
2015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明代中晚期士商关系反思
张世敏
张三夕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转向“语词”的小说
张三夕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老、庄死亡意识分析
张三夕
《宝鸡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中国古代吏治精神探微——《史记·循吏列传》与《酷吏列传》评说
张三夕
《宝鸡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马桥词典》的语言世界
墨哲兰
陈家琪
张三夕
萌萌
鲁枢元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