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质量协调发展视域下积极推进农村共同富裕的路径与方法
1
作者 张一璠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7-79,共3页
国家对高质量发展基础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目标的强调,不仅意在经济体量的整体提升,还在于资源、利益分配得更为公平合理,着力于对欠发达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内生动力的全新构筑而实现共生共建共享。治理重点已经从曾经的直接“输血”模... 国家对高质量发展基础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目标的强调,不仅意在经济体量的整体提升,还在于资源、利益分配得更为公平合理,着力于对欠发达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内生动力的全新构筑而实现共生共建共享。治理重点已经从曾经的直接“输血”模式转向内生动力机制的创新构建,未来对于农村欠发达地区的帮扶与助力应更聚焦于产业链协同共建基础上,其社会生产参与度的显著提升和共建模式的持续完善,继而实现共同提升态势和共享发展成果,也即实现农村区域内生发展动能的有效激发、农村消费能力的持续提升和先进基础设施与工具的全面覆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协调发展 共同富裕 产业链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体扰动对黑臭河道内源氮营养盐赋存形式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张一璠 陈玉霞 +1 位作者 何岩 黄民生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0,共10页
设计了一套模拟河道底泥再悬浮装置,设定4个不同水体扰动强度的工况以及1个不扰动对照组,测量了不同水体扰动强度产生的流速以及溶解氧(DO)浓度变化情况,并据此计算出不同工况的雷诺数(Re).研究了不同扰动强度下氨氮、亚硝氮、硝氮和总... 设计了一套模拟河道底泥再悬浮装置,设定4个不同水体扰动强度的工况以及1个不扰动对照组,测量了不同水体扰动强度产生的流速以及溶解氧(DO)浓度变化情况,并据此计算出不同工况的雷诺数(Re).研究了不同扰动强度下氨氮、亚硝氮、硝氮和总氮在上覆水、浮泥层间隙水和黑泥层间隙水中的迁移转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曝气扰动强度引起不同溶解氧梯度分布,并导致底泥中内源氮营养盐赋存形式之间的不同转化途径,其中流速为28.8~32.0cm/s时,Re为1810~2113,DO平均值为5.08~7.50mg/L,上覆水中氨氮和总氮去除效果最好,表明曝气扰动对底泥内源氮中氨氮和总氮的转化行为影响最大.与不产生曝气扰动时相比,由于曝气复氧作用,浮泥层呈现较高的亚硝氮和硝氮浓度,这导致二者分别向上覆水和黑泥层扩散.对于扩散至黑泥层的亚硝氮和硝氮,会在缺氧或厌氧环境的黑泥层中进一步通过反硝化或厌氧氨氧化途径实现对内源氮的完全脱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臭河道 内源氮 水体扰动 迁移转化 雷诺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生植物浮床对城市污染水体的净化效果研究 被引量:21
3
作者 赵丰 张勇 +3 位作者 黄民生 吴小慧 张一璠 何岩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7-64,共8页
以香菇草(Hydrocotyle vulgaris)、睡莲(Nymphaea tetragona)和西伯利亚鸢尾(Irissibirica)3种水生植物为试材,制成植物浮床,研究3种植物以及无植物浮床对城市污染水体中污染物的净化效果,试验共持续35 d.结果表明:3种植物在污染水体中... 以香菇草(Hydrocotyle vulgaris)、睡莲(Nymphaea tetragona)和西伯利亚鸢尾(Irissibirica)3种水生植物为试材,制成植物浮床,研究3种植物以及无植物浮床对城市污染水体中污染物的净化效果,试验共持续35 d.结果表明:3种植物在污染水体中能保持较强生命力,试验结束时,其株高、根长及生物量均有显著增加,增长率表现为睡莲>香菇草>西伯利亚鸢尾;3种植物对水体中CODCr、NH4+-N、TN和TP均有明显去除效果,香菇草、睡莲、西伯利亚鸢尾对水体中的TN去除率分别为90.0%、85.7%和81.2%,对TP的去除率分别为68.6%、57.0%和62.8%;3种植物浮床去除率显著大于对照浮床(P<0.05).试验表明,3种植物对污染水体均有很好的净化效果和一定的景观价值,可作为城市景观污染水体治理的优良物种而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植物 污染水体 浮床 净化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臭河道底泥细菌群落结构对人工曝气响应的DGGE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何岩 姚丽平 +2 位作者 李文超 黄民生 张一璠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4-90,共7页
采用基于16S rDNA的PCR-DGGE(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图谱并通过条带割胶回收DNA进行序列分析,初步探讨了不同曝气条件下黑臭河道底泥中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及其变化,同时用冗余分析(RDA)研究了环境因子与细菌群落结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人... 采用基于16S rDNA的PCR-DGGE(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图谱并通过条带割胶回收DNA进行序列分析,初步探讨了不同曝气条件下黑臭河道底泥中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及其变化,同时用冗余分析(RDA)研究了环境因子与细菌群落结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人工曝气对黑臭河道底泥细菌群落结构产生明显的影响,并且随不同曝气强度底泥细菌群落多样性呈现不同的变化,其中当曝气扰动雷诺数(Re)为1810,溶解氧(DO)为7.35时,细菌优势群落多样性最高;序列比对分析推测适度的曝气有利于促进碳、氮、硫循环相关细菌的生长,其中以变形菌门为主导;冗余分析显示DO和Re对细菌群落结构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臭河道 底泥 曝气 细菌 DG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理论基本框架形成的考察——基于《共产党宣言》及其之前的若干文本 被引量:4
5
作者 张一璠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CSSCI 2015年第4期33-36,共4页
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是无产阶级本质属性、价值诉求、行动方针、发展归宿的客观反映。马克思恩格斯在早期文本中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与剖析,为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理论基本框架的形成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共产党宣言》标志... 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是无产阶级本质属性、价值诉求、行动方针、发展归宿的客观反映。马克思恩格斯在早期文本中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与剖析,为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理论基本框架的形成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共产党宣言》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公开表达了无产阶级的观点与意图,从本质属性、根本任务、基本立场、性质特征、关键形式五个维度为我们勾勒出了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产阶级 资产阶级 意识形态 理论 基本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内河沉积物中反硝化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朱先征 何岩 +3 位作者 黄民生 张一璠 余定坤 高尚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4-70,共7页
沉积物是水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污染物的"汇"与"源",在外源污染有效控制后,城市内河沉积物将成为引发水体富营养化和黑臭现象的重要原因。反硝化作用是氮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核心环节,是去除氮污染的重要途... 沉积物是水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污染物的"汇"与"源",在外源污染有效控制后,城市内河沉积物将成为引发水体富营养化和黑臭现象的重要原因。反硝化作用是氮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核心环节,是去除氮污染的重要途径。文章综述了城市内河沉积物中氮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反硝化作用,着重介绍了测定反硝化速率的不同方法以及其优缺点,同时总结了影响反硝化作用的主要因素如DO浓度、有机质、温度、pH、NO3-等,并提出了该方向今后进一步研究的重点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内河 沉积物 反硝化作用 反硝化速率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