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产地花椒中多酚类物质的鉴定与差异性分析
1
作者 刘洋洋 袁源 +4 位作者 陈龙 李如一 奎杰 李积华 廖良坤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8期167-174,共8页
以不同产地大红袍花椒为研究对象,通过高效液相串联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对花椒中多酚类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各产地花椒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8个产地花椒中共鉴定出多酚类物质35种,其中酚酸类物质10种、黄酮... 以不同产地大红袍花椒为研究对象,通过高效液相串联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对花椒中多酚类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各产地花椒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8个产地花椒中共鉴定出多酚类物质35种,其中酚酸类物质10种、黄酮类物质20种、香豆素类物质4种和酚醛类物质1种;17种多酚定量结果表明,绿原酸、槲皮苷和金丝桃苷是花椒中含量最高的3种多酚类化合物;对8个产地花椒中存在相关性的12种酚类物质做主成分分析并构建主成分得分表达式,结果显示,陕西安康大红袍花椒综合得分最高。综上表明,花椒中多酚类物质分布存在显著差异,并且以安康样品为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 多酚 液质联用 相关性分析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酪乳杆菌LK-1的发酵特性及其在菠萝果汁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杨莲 彭芍丹 +5 位作者 马俊杰 章程辉 吴广 黄晓兵 李积华 廖良坤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9-207,共9页
为利用干酪乳杆菌制备发酵菠萝果汁饮品,本研究对干酪乳杆菌LK-1(Lactobacillus casei LK-1,L. casei LK-1)的生长曲线、产酸、耐酸和耐糖等特性进行研究分析,并以活菌数和总酸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及响应面法考察L. casei LK-1发酵菠... 为利用干酪乳杆菌制备发酵菠萝果汁饮品,本研究对干酪乳杆菌LK-1(Lactobacillus casei LK-1,L. casei LK-1)的生长曲线、产酸、耐酸和耐糖等特性进行研究分析,并以活菌数和总酸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及响应面法考察L. casei LK-1发酵菠萝果汁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L. casei LK-1在pH5~7和0%~10%质量分数葡萄糖环境下,具备良好的生长繁殖能力;在酸性(pH3)和高糖(40%质量分数葡萄糖)环境中培养3 h,其存活率分别为76%和71%;在MRS培养基中培养48 h,产酸量为5.35 g/kg,产酸能力良好,适用于果汁的发酵。L. casei LK-1发酵菠萝果汁的最佳条件为:初始pH6.8,发酵温度37℃,接种量1%(v/v),发酵时间30 h,此条件下制备的发酵菠萝果汁饮品活菌数为8.99±0.04 lg CFU/mL,总酸含量为7.16±0.26 g/kg,且色泽鲜亮,酸甜适口,风味较好,为L. casei LK-1在发酵食品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理论和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酪乳杆菌LK-1 菠萝果汁 发酵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叶黄檀精油功能活性 被引量:11
3
作者 廖良坤 张苏慧 +6 位作者 周伟 李积华 魏晓奕 崔丽虹 袁源 王绥鑫 万明正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45-51,共7页
本文主要测定斜叶黄檀精油中的挥发性成分、多酚和黄酮含量,采用体外抗氧化评价斜叶黄檀精油的清除DPPH和ABTS自由基能力、总还原力和总抗氧化能力,以金黄色葡萄球菌(G+)、化脓性链球菌(G+)、大肠杆菌(G-)、铜绿假单胞菌(G-)、鼠伤寒沙... 本文主要测定斜叶黄檀精油中的挥发性成分、多酚和黄酮含量,采用体外抗氧化评价斜叶黄檀精油的清除DPPH和ABTS自由基能力、总还原力和总抗氧化能力,以金黄色葡萄球菌(G+)、化脓性链球菌(G+)、大肠杆菌(G-)、铜绿假单胞菌(G-)、鼠伤寒沙门氏菌(G-)以及白色念珠菌(真菌)为待测菌,评价精油的抑菌效果,通过对酪氨酸酶的抑制活性评价精油抑制黑色素的形成能力。结果表明斜叶黄檀精油在浓度为0.18 mg/m L时,对DPPH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均达到70%左右,在浓度分别为0.18 mg/m L和1 mg/m L时,总还原力和总抗氧化能力的吸光度值均达到0.4以上。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以及白色念珠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2.83、11.50和10.25 mm,呈现中敏程度的抑制性,但对三种革兰氏阴性菌无明显的抑制效果。精油对酪氨酸酶的抑制活性要强于阳性对照熊果苷,在浓度为0.1 mg/m L抑制率将近90%。本文得出斜叶黄檀精油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抑制革兰氏阳性菌和真菌以及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比较完善的介绍了斜叶黄檀精油的功能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多酚 黄酮 抗氧化 抑菌 酪氨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艳山姜精油挥发成分分析及其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作用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廖良坤 杨胜涛 +3 位作者 袁源 查云盛 和桂芳 肖鱼 《热带农业科学》 2022年第7期74-79,共6页
通过GC-MS分析艳山姜精油挥发性组分,并利用人体肝癌细胞HepG2系及CCK法、流式细胞法、细胞增殖相关基因表达分析法,研究艳山姜精油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结果表明:艳山姜精油挥发组分主要包含烯烃类和醇类物质,分别占挥发组分的63.... 通过GC-MS分析艳山姜精油挥发性组分,并利用人体肝癌细胞HepG2系及CCK法、流式细胞法、细胞增殖相关基因表达分析法,研究艳山姜精油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结果表明:艳山姜精油挥发组分主要包含烯烃类和醇类物质,分别占挥发组分的63.88%、19.52%;在精油浓度为200μg/mL时,处理48h后对细胞增殖的抑制率达到56.8%;采用200μg/mL的艳山姜精油处理HepG2细胞24h,细胞凋亡率提高了2.5倍,同时,促进细胞凋亡的基因Caspase-3、Caspase-9、p53表达量提升至对照的2.57、1.74、1.50倍,而促进细胞增殖的PCNA基因表达量降低到0.45倍。艳山姜精油能较好地抑制癌细胞HepG2的增殖,为利用艳山姜开发功能食品提供了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艳山姜 精油 挥发组分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菌发酵茶饮料的工艺优化及其发酵前后香气成分分析 被引量:37
5
作者 刘佳奇 熊涛 +2 位作者 李军波 廖良坤 黄涛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09-114,共6页
以铁观音浸提液为原料,经植物乳杆菌发酵,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乳酸菌发酵茶饮料的最佳工艺条件,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 以铁观音浸提液为原料,经植物乳杆菌发酵,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乳酸菌发酵茶饮料的最佳工艺条件,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技术分析了乳酸菌发酵茶饮料发酵前后主要挥发性成分。最佳发酵工艺为:果葡糖浆添加量质量浓度为8%,植物乳酸菌发酵剂接种量质量分数为0.1%,发酵温度37℃,发酵时间36 h。发酵后的茶饮料较发酵前含有较多的醇类和酯类等挥发性风味成分,使铁观音发酵茶饮料兼有茶香和乳酸菌发酵香气。经离心、调配后所得产品澄清透明、风味独特、口感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发酵工艺 茶饮料 风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伊氏乳杆菌NCU801的鉴定及抑菌性能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熊涛 邓耀军 +2 位作者 廖良坤 宋苏华 关倩倩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4-29,共6页
从乳猪粪便中筛选出1株乳酸菌,经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鉴定,该菌株为罗伊氏乳杆菌,命名为罗伊氏乳杆菌NCU801。采用牛津杯法,分别对其发酵液、发酵液的无菌上清液、发酵液的菌体进行体外抑菌性能研究。结果表明,NCU801发酵液对大肠埃希... 从乳猪粪便中筛选出1株乳酸菌,经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鉴定,该菌株为罗伊氏乳杆菌,命名为罗伊氏乳杆菌NCU801。采用牛津杯法,分别对其发酵液、发酵液的无菌上清液、发酵液的菌体进行体外抑菌性能研究。结果表明,NCU801发酵液对大肠埃希氏菌CMCC444的抑制作用最强。进一步研究无菌上清液经热处理、p H调节、氯仿和酶处理后对大肠埃希氏菌CMCC444的抑菌活性的影响,考察无菌上清液对大肠埃希氏菌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温度、酶对无菌上清液的抑菌效果无显著影响;p H接近中性时,抑菌效果减弱;氯仿抽提后显示,无菌上清液中的抑菌物质全部是水溶性物质;且无菌上清液能显著性的影响大肠埃希氏菌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伊氏乳杆菌NCU801 鉴定 无菌上清液 抑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乳杆菌NCU116菌剂的喷雾干燥制备 被引量:13
7
作者 熊涛 廖良坤 +1 位作者 黄涛 邓耀军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3-29,共7页
研究了通过喷雾干燥制备植物乳杆菌NCU116发酵剂。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以质量分数为5%的脱脂乳,5%的海藻糖,3%的谷氨酸钠作为喷雾干燥复配保护剂时保护效果最佳,利用响应面分析得到最佳喷雾条件:进风温度125℃,物料流量320 m L/h,菌含量... 研究了通过喷雾干燥制备植物乳杆菌NCU116发酵剂。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以质量分数为5%的脱脂乳,5%的海藻糖,3%的谷氨酸钠作为喷雾干燥复配保护剂时保护效果最佳,利用响应面分析得到最佳喷雾条件:进风温度125℃,物料流量320 m L/h,菌含量为10.25 lg CFU/m L,此时NCU116存活率为89.95%,活菌数达到10.96 lg CFU/g。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喷雾干燥后菌剂的细胞膜完整性,未添加保护剂时仅有1.12%的细胞膜保持完整,使用最佳保护剂后,细胞膜保持完整的达到49.75%,保护剂的使用显著降低了喷雾干燥过程对菌体细胞膜的损伤。通过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喷雾干燥后菌剂的微观结构,发现菌剂颗粒呈球形,表面凹陷或褶皱,无裂纹,颗粒大小在10~18μm;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得菌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79.50℃。菌剂在不同温度下的存储稳定性差异明显,-20℃存储,60天后活菌数变化较小,而在25℃下存储时,活菌数下降了2.31个对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 喷雾干燥 菌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良饲用乳酸菌的筛选及在模拟消化环境中的耐受性 被引量:7
8
作者 王彦萍 熊涛 +1 位作者 黄涛 廖良坤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56-60,共5页
通过MRS培养基进行初筛,耐酸耐胆盐复筛,从乳猪粪便中筛选出能够应用于饲料中的优良乳酸菌。MRS初筛得到26株乳酸菌疑似菌株,在pH2.0和3 g/L胆盐的MRS培养复筛得到7株菌,对性能较好的菌株G1和G9进行生理生化及分子生物学鉴定:G1为植物... 通过MRS培养基进行初筛,耐酸耐胆盐复筛,从乳猪粪便中筛选出能够应用于饲料中的优良乳酸菌。MRS初筛得到26株乳酸菌疑似菌株,在pH2.0和3 g/L胆盐的MRS培养复筛得到7株菌,对性能较好的菌株G1和G9进行生理生化及分子生物学鉴定:G1为植物乳杆菌(NCU156)、G9为戊糖片球菌(NCU301)。进一步研究NCU156的耐酸耐胆盐性能以及模拟动物消化道耐受性能。结果表明:NCU156在p H2.5的MRS培养基中,作用4 h存活率为87.31%;在胆盐质量浓度为3 g/L的培养基中,作用6 h活菌数下降不到一个数量级;在pH3.0的人工胃液中作用4 h,NCU156的活菌数稍有增加,在3 g/L胆盐的人工肠液中作用6 h,活菌数下降约一个数量级(1.81×10^9-1.27×10^8CFU/m L),活菌数仍保持在10^8CFU/m L以上。可见NCU156对动物胃肠道有良好的耐受性,在饲料产品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筛选 鉴定 植物乳杆菌NCU156 耐酸 耐胆盐 消化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木叶提取液在发酵过程营养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13
9
作者 李倩 夏杏洲 +4 位作者 周伟 廖良坤 李积华 彭芍丹 郭长青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0-115,共6页
以辣木叶为原料,经过提取浓缩得到辣木叶提取液,利用植物乳杆菌S35作为发酵菌株,在接种量为1%,发酵温度为37℃的条件下培养72 h,对发酵过程中基本理化性质(pH、可溶性固形物、总酸),营养成分(还原糖、黄酮、多酚、有机酸),体外抗氧化活... 以辣木叶为原料,经过提取浓缩得到辣木叶提取液,利用植物乳杆菌S35作为发酵菌株,在接种量为1%,发酵温度为37℃的条件下培养72 h,对发酵过程中基本理化性质(pH、可溶性固形物、总酸),营养成分(还原糖、黄酮、多酚、有机酸),体外抗氧化活性(DPPH清除能力,羟自由基清除能力,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发酵过程中,p H和可溶性固形物呈下降趋势,总酸呈现上升的趋势。还原糖随发酵时间的增加整体呈下降的趋势,黄酮、多酚先升后降,在发酵24 h和32 h达到最高,含量分别为223.11 mg/L和106.00 mg/L。有机酸中草酸无明显变化,柠檬酸,琥珀酸,丙酮酸,乙酸均有下降,乳酸随发酵时间的延长先急剧增加,后略有下降,在发酵40 h达到最高,含量为135.43 mg/L。在发酵过程中,DPPH清除能力、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在发酵32 h、8 h和32 h到达最高,清除率分别为89%、64%和60%。结论:乳酸菌发酵能提高辣木叶提取液中黄酮和多酚含量以及抗氧化活性,本研究将为辣木发酵制品的研发提供了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木叶提取液 乳酸菌 发酵 抗氧化 营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果精油微胶囊的制备工艺优化及性质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赵星全 高媛媛 +6 位作者 廖良坤 周伟 涂浩 熊邵濠 梁亚键 吉宏武 李积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98-208,共11页
草果精油易挥发、不稳定的特点限制其应用范围。为了有效提高草果精油利用率,本文对草果精油微胶囊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并对其性质进行探究。以草果精油、乳化剂为芯材,辛烯基琥珀酸酐淀粉钠(Octenyl Succinic Anhydride Starch,OSA淀粉... 草果精油易挥发、不稳定的特点限制其应用范围。为了有效提高草果精油利用率,本文对草果精油微胶囊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并对其性质进行探究。以草果精油、乳化剂为芯材,辛烯基琥珀酸酐淀粉钠(Octenyl Succinic Anhydride Starch,OSA淀粉)、麦芽糊精、胶体为壁材,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草果精油微胶囊。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优化其制备工艺,并研究了草果精油微胶囊的物理性质、形貌特征、热稳定性。结果表明:最佳工艺配方为草果精油30%(w/w)、单,双甘油脂肪酸酯1%(w/w)、N-CREAMER 46型号OSA淀粉15%(w/w)、阿拉伯胶0.2%(w/w),喷雾干燥制备的草果精油微胶囊包埋率81.07%±3.20%,负载率64.43%±5.32%,水分含量3.40%±0.08%,复水后平均粒径(226.37±3.06)nm,微胶囊产品呈干燥粉末状,复水溶解迅速,包埋效果较好。经过同步热重差热分析,包埋后的草果精油的热稳定性得到了明显提高,扫描电镜观察草果精油微胶囊颗粒分布均匀。本研究可为喷雾干燥法制备草果精油微胶囊的工业生产提供一定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果精油 微胶囊 工艺优化 多指标权重分析 喷雾干燥 热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菠萝皮渣发酵饲料特性及对营养的改善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正楠 廖良坤 《热带农业科学》 2018年第10期5-9,共5页
研究菠萝皮渣发酵饲料的发酵特性及发酵对其营养的改善。对发酵过程中水分含量、可溶性固形物、酒精度和酸度的研究表明,菠萝皮渣发酵饲料在发酵过程中水分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分别升高2.7%和0.16Brix°,发酵过程中酒精度和酸度均有... 研究菠萝皮渣发酵饲料的发酵特性及发酵对其营养的改善。对发酵过程中水分含量、可溶性固形物、酒精度和酸度的研究表明,菠萝皮渣发酵饲料在发酵过程中水分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分别升高2.7%和0.16Brix°,发酵过程中酒精度和酸度均有较大幅度提升,分别提高了1.01%和0.94%。发酵后,饲料酸度和酒精度均为1.2%左右。对纤维素(中性洗涤纤维素和酸性洗涤纤维素)含量、粗蛋白含量、 TCA蛋白含量和有机酸含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发酵过程中纤维素含量降低,其中中性洗涤纤维素含量降低了8.3%,酸性洗涤纤维素含量降低了6.9%;粗蛋白含量由6.1%降低至5.4%,三氯乙酸(TCA)蛋白含量由0.54%提高至0.86%;乳酸含量急剧升高,其余有机酸基本维持稳定。发酵过程提高了菠萝皮渣的利用率,提升了营养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菠萝皮渣 发酵 饲料 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