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异粒包膜控释肥料氮素释放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廖照源
樊小林
郑祥洲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03-207,共5页
按照商品控释肥料的核芯肥料之粒级进行混配,利用底喷流化包膜技术制造出异粒包膜控释肥。通过静水培养试验,分别测得不同粒径控释肥料0、1、2、3、4、56、、71、4、21、28、56 d的氮素释放率,探讨粒径对氮素释放率、膜芯比等的影响。...
按照商品控释肥料的核芯肥料之粒级进行混配,利用底喷流化包膜技术制造出异粒包膜控释肥。通过静水培养试验,分别测得不同粒径控释肥料0、1、2、3、4、56、、71、4、21、28、56 d的氮素释放率,探讨粒径对氮素释放率、膜芯比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粒径增加,氮素释放率明显降低,培养1 d,23~、34~、45~mm粒径控释肥料的氮素释放率依次为26.9%、4.45%、1.26% 23~mm粒径的控释肥料的控释期只有4 d,34~mm为28 d,45~mm的大于56 d。培养过程,即控释肥料氮素释放过程,前期释放的氮素主要来自〈3 mm粒径的控释肥料,后期则主要来自〉3 mm粒径的控释肥料。粒径大小对膜芯比有极显著的影响,膜芯比随着粒径的增加而增加。23~mm粒径控释肥料膜芯比比预设的降低15.58%,34~mm的降低了4.29% 而45~mm的膜芯比则比设计的增加了5.65%。因此要保证控释肥料产品的质量,核芯肥料的粒级是必须控制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粒包膜控释肥
粒径
氮素释放率
膜芯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控释肥料研究的现状和展望
被引量:
262
2
作者
樊小林
刘芳
+2 位作者
廖照源
郑祥洲
喻建刚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63-473,共11页
本文结合作者长期从事控释肥料研究的心得和经验,在参阅国内外大量研究资料的基础上,比较系统地综述了我国控释肥料的研究进展。论文指出了我国控释肥料研究的学术价值和经济意义,阐述了我国控释肥料研发的切入点和目标、研制与社会需...
本文结合作者长期从事控释肥料研究的心得和经验,在参阅国内外大量研究资料的基础上,比较系统地综述了我国控释肥料的研究进展。论文指出了我国控释肥料研究的学术价值和经济意义,阐述了我国控释肥料研发的切入点和目标、研制与社会需求、研制与我国经济发展。论述了控释肥料和缓释肥料的内涵和区别、区分控释肥料和缓释肥料的意义和作用。参阅1979年以来的研究资料,回顾了我国控释肥料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将我国控释肥料研制划分为3个阶段:1)缓控释肥料的探索阶段;2)控释肥料研究普及阶段;3)控释肥料关键技术深化和技术集成与产业化,概括了各个阶段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我国控释肥料研制与国际同类研究差距对比、我国控释肥料研究与发展总体趋势和特点分析、控释肥料研究的前沿领域的讨论,对我国控释肥料研究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控释肥料
研发历史
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湖北省4种水稻土养分状况的系统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廖志文
廖照源
+2 位作者
鲁剑巍
李文西
胡承孝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78-981,共4页
利用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对湖北省4个不同地区典型水稻土的养分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土壤化学分析结果表明,鄂东南蕲春县油-稻-稻三熟制区花岗片麻岩母质发育的水稻土(1#土)、鄂中荆门油-稻两熟区Q3母质发育的水稻土(2#土)、鄂北襄...
利用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对湖北省4个不同地区典型水稻土的养分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土壤化学分析结果表明,鄂东南蕲春县油-稻-稻三熟制区花岗片麻岩母质发育的水稻土(1#土)、鄂中荆门油-稻两熟区Q3母质发育的水稻土(2#土)、鄂北襄樊市麦-稻两熟区Q3母质发育的水稻土(3#土)、江汉平原洪湖市油-稻两熟区近代河流冲积物母质发育的水稻土(4#土),均主要缺乏N、P和K。并且4种土壤N的缺乏程度依次为3#>4#>1#>2#、P为1#>2#>3#>4#、K为1#>3#>4#>2#。以高粱为指示作物的生物试验结果表明,1#土主要缺乏N、P、K、Zn;2#、3#和4#土主要缺乏N、P,同时施K也有一定效果。生物试验结果表明4种土壤N缺乏程度为3#>2#>4#>1#,P为3#>1#>2#>4#。结果显示土壤化学分析和盆栽生物试验判定养分丰缺种类结果基本一致,但两种方法判定的养分缺乏程度顺序不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土
养分状况
系统研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异粒包膜控释肥料氮素释放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廖照源
樊小林
郑祥洲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出处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03-207,共5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10B02
2008BADA4B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71594)资助
文摘
按照商品控释肥料的核芯肥料之粒级进行混配,利用底喷流化包膜技术制造出异粒包膜控释肥。通过静水培养试验,分别测得不同粒径控释肥料0、1、2、3、4、56、、71、4、21、28、56 d的氮素释放率,探讨粒径对氮素释放率、膜芯比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粒径增加,氮素释放率明显降低,培养1 d,23~、34~、45~mm粒径控释肥料的氮素释放率依次为26.9%、4.45%、1.26% 23~mm粒径的控释肥料的控释期只有4 d,34~mm为28 d,45~mm的大于56 d。培养过程,即控释肥料氮素释放过程,前期释放的氮素主要来自〈3 mm粒径的控释肥料,后期则主要来自〉3 mm粒径的控释肥料。粒径大小对膜芯比有极显著的影响,膜芯比随着粒径的增加而增加。23~mm粒径控释肥料膜芯比比预设的降低15.58%,34~mm的降低了4.29% 而45~mm的膜芯比则比设计的增加了5.65%。因此要保证控释肥料产品的质量,核芯肥料的粒级是必须控制的重要因素之一。
关键词
异粒包膜控释肥
粒径
氮素释放率
膜芯比
Keywords
different particle size controlled-release fertilizer substrate granular size nitrogen release rate ratio of coating material to substrate
分类号
S145.6 [农业科学—肥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控释肥料研究的现状和展望
被引量:
262
2
作者
樊小林
刘芳
廖照源
郑祥洲
喻建刚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肥料与平衡施肥研究室
出处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63-473,共11页
基金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06BAD10B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870433
+2 种基金
30270769)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06105477)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005]300)资助
文摘
本文结合作者长期从事控释肥料研究的心得和经验,在参阅国内外大量研究资料的基础上,比较系统地综述了我国控释肥料的研究进展。论文指出了我国控释肥料研究的学术价值和经济意义,阐述了我国控释肥料研发的切入点和目标、研制与社会需求、研制与我国经济发展。论述了控释肥料和缓释肥料的内涵和区别、区分控释肥料和缓释肥料的意义和作用。参阅1979年以来的研究资料,回顾了我国控释肥料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将我国控释肥料研制划分为3个阶段:1)缓控释肥料的探索阶段;2)控释肥料研究普及阶段;3)控释肥料关键技术深化和技术集成与产业化,概括了各个阶段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我国控释肥料研制与国际同类研究差距对比、我国控释肥料研究与发展总体趋势和特点分析、控释肥料研究的前沿领域的讨论,对我国控释肥料研究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中国
控释肥料
研发历史
现状
Keywords
China
controlled-release fertilize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history
current status
分类号
S145.6 [农业科学—肥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湖北省4种水稻土养分状况的系统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廖志文
廖照源
鲁剑巍
李文西
胡承孝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出处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78-981,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571090)
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2004BA520A02)共同资助。
文摘
利用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对湖北省4个不同地区典型水稻土的养分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土壤化学分析结果表明,鄂东南蕲春县油-稻-稻三熟制区花岗片麻岩母质发育的水稻土(1#土)、鄂中荆门油-稻两熟区Q3母质发育的水稻土(2#土)、鄂北襄樊市麦-稻两熟区Q3母质发育的水稻土(3#土)、江汉平原洪湖市油-稻两熟区近代河流冲积物母质发育的水稻土(4#土),均主要缺乏N、P和K。并且4种土壤N的缺乏程度依次为3#>4#>1#>2#、P为1#>2#>3#>4#、K为1#>3#>4#>2#。以高粱为指示作物的生物试验结果表明,1#土主要缺乏N、P、K、Zn;2#、3#和4#土主要缺乏N、P,同时施K也有一定效果。生物试验结果表明4种土壤N缺乏程度为3#>2#>4#>1#,P为3#>1#>2#>4#。结果显示土壤化学分析和盆栽生物试验判定养分丰缺种类结果基本一致,但两种方法判定的养分缺乏程度顺序不一致。
关键词
水稻土
养分状况
系统研究法
Keywords
Paddy soil, Nutrients status, Systematic approach
分类号
S155.2+92 [农业科学—土壤学]
S158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异粒包膜控释肥料氮素释放特性的研究
廖照源
樊小林
郑祥洲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我国控释肥料研究的现状和展望
樊小林
刘芳
廖照源
郑祥洲
喻建刚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26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湖北省4种水稻土养分状况的系统研究
廖志文
廖照源
鲁剑巍
李文西
胡承孝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