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吉非替尼耐药肺癌细胞株建立及其EGFR信号通路改变 被引量:3
1
作者 丁萌 廖海秀 +6 位作者 周楠楠 程娟 王琴 管世鹤 周强 胡伟 陈礼文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34-639,共6页
目的建立吉非替尼(gefitinib)耐药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肺腺癌H3255和HCC827细胞株并探究其EGFR下游信号通路改变。方法采用Gefitinib浓度梯度递增法诱导建立H3255和HCC827耐药株;CCK8法检测... 目的建立吉非替尼(gefitinib)耐药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肺腺癌H3255和HCC827细胞株并探究其EGFR下游信号通路改变。方法采用Gefitinib浓度梯度递增法诱导建立H3255和HCC827耐药株;CCK8法检测比较Gefitinib耐药细胞株H3255/GR和HCC827/GR的增殖;Western blot检测比较H3255、HCC827、H3255/GR、HCC827/GR细胞的EGFR下游信号的改变。结果 H3255/GR和HCC827/GR细胞的增殖显著低于非耐药株;H3255/GR和HCC827/GR耐药细胞株磷酸化信号分子p-AKT,p-ERK1/2和p-Stat3与其未耐药株相比均未观察到明显改变。Gefitinib处理的H3255/GR细胞p-Stat3和p-ERK1/2表达水平亦无显著改变,但p-AKT表达显著下调,而吉非替尼仅轻微抑制未耐药株p-ERK1/2表达;在HCC827/GR细胞,p-AKT和p-STAT3不被吉非替尼抑制,p-ERK1/2则被中度抑制。结论H3255/GR和HCC827/GR细胞株Gefitinib耐药的信号机制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肺癌 吉非替尼 耐药 ERK/p-ERK AKT/p-AKT STAT3/p-STAT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7-H3上调IL-22表达在肺腺癌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2
作者 周楠楠 廖海秀 +3 位作者 杨英 丁萌 唐伟 陈礼文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793-1797,共5页
目的探讨协同信号分子B7-H3对白介素22(IL-22)的表达调控及其在肺腺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CRISPR/Cas9技术敲除肺腺癌A549细胞B7-H3基因(A549/KO),同时收集56例肺腺癌患者血清,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分别检测A549/KO培养上清液和... 目的探讨协同信号分子B7-H3对白介素22(IL-22)的表达调控及其在肺腺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CRISPR/Cas9技术敲除肺腺癌A549细胞B7-H3基因(A549/KO),同时收集56例肺腺癌患者血清,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分别检测A549/KO培养上清液和患者血清中的IL-22水平,并检测患者血清中可溶性B7-H3(sB7-H3)含量。分析sB7-H3与IL-22的相关性,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对肺腺癌的危险因素进行预测,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探讨sB7-H3、IL-22在肺腺癌诊断中的价值。结果A549/KO细胞上清液IL-22表达水平较野生型A549降低(P<0.05)。肺腺癌患者血清sB7-H3和IL-22的表达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肺腺癌患者血清sB7-H3和IL-22的表达水平与pT分期、淋巴结是否转移及pTNM分期有关(P<0.05),且sB7-H3和IL-22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s=0.316,P<0.05)。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鉴定sB7-H3(OR=1.423,95%CI:1.139~1.778)、IL-22(OR=1.108,95%CI:1.001~1.228)为肺腺癌的危险因素,两者可作为肺腺癌诊断指标。ROC曲线分析表明,IL-22和sB7-H3联合检测(AUC=0.827,95%CI:0.727~0.903)对肺腺癌的诊断性能高于sB7-H3(AUC=0.795,95%CI:0.690~0.877)和IL-22(AUC=0.766,95%CI:0.658~0.853)单项检测。结论B7-H3可通过上调IL-22表达在肺腺癌的发生与发展中发挥作用,联合检测血清sB7-H3和IL-22有助于肺腺癌的诊断与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B7-H3 IL-22 A549细胞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