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裸星虫与不同密度皱肋文蛤混养的生产性能及经济效益分析
1
作者 班庭辉 黄剑强 +2 位作者 陈振国 王庆恒 廖永山 《水产科技情报》 2022年第6期325-331,共7页
为提高光裸星虫(Sipunculus nudus)养殖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进行了光裸星虫与不同密度皱肋文蛤(Meretrix lyrata)的混养生产试验。试验以相同密度(25 ind/m^(2))的光裸星虫与不同密度的皱肋文蛤进行混养,皱肋文蛤的密度分别为150 ind/... 为提高光裸星虫(Sipunculus nudus)养殖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进行了光裸星虫与不同密度皱肋文蛤(Meretrix lyrata)的混养生产试验。试验以相同密度(25 ind/m^(2))的光裸星虫与不同密度的皱肋文蛤进行混养,皱肋文蛤的密度分别为150 ind/m^(2)(S1组)、200 ind/m^(2)(S2组)和250 ind/m^(2)(S3组),对照组为单养光裸星虫(C组,25 ind/m^(2))。结果显示,养殖300 d后,各组间光裸星虫和皱肋文蛤的存活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随着混养皱肋文蛤密度的增加,光裸星虫的终末体质量、增重率均呈下降趋势,其中S3组光裸星虫的终末体质量最小,增重率最低,分别比C组低了19.26%和22.24%。不同养殖密度对皱肋文蛤的终末壳长、终末体质量、增重率影响显著,其中S1组皱肋文蛤的终末壳长显著高于S3组(P<0.05),但与S2组差异不显著(P>0.05);S1组文蛤终末体质量、增重率显著高于S2组、S3组(P<0.05),其中S3组的终末体质量最小,增重率最低,分别比S1组低了28.99%和39.19%。随着皱肋文蛤放养密度的增加,光裸星虫的产量和产值均呈下降的趋势,而皱肋文蛤的产量和产值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其中S1组经济效益最佳,比单养光裸星虫的对照组提高了35.88%。结果表明,光裸星虫与皱肋文蛤混养效益高于光裸星虫单养,但混养密度过高会导致产品规格小、毛利率和产出投入比降低。以毛利为评价指标,经多元回归分析显示,皱肋文蛤的最佳混养密度为157 ind/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裸星虫 皱肋文蛤 混养 生产性能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氏珠母贝TTLL基因的序列特征、SNP筛选及其与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尹诗欣 李志屿 +4 位作者 杨晶淼 廖永山 杨创业 邓岳文 王庆恒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49-959,共11页
为了探究微管蛋白酪氨酸连接酶样(tubulin tyrosine ligase-like, TTLL)在马氏珠母贝Pinctada fucata martensii中的作用,对TTLL基因的序列特征、表达模式及其SNP位点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采用RACE技术克隆获得马氏珠母贝TTLL基因c... 为了探究微管蛋白酪氨酸连接酶样(tubulin tyrosine ligase-like, TTLL)在马氏珠母贝Pinctada fucata martensii中的作用,对TTLL基因的序列特征、表达模式及其SNP位点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采用RACE技术克隆获得马氏珠母贝TTLL基因cDNA全长为1 962 bp,其中,开放阅读框(ORF)为1 611 bp,编码536个氨基酸,5′UTR长134 bp, 3′UTR长191 bp;TTLL蛋白靠近N端处具有一个TTL结构域;多序列比对及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马氏珠母贝与其他物种的TTLL氨基酸序列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并与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等双壳贝类聚为一支;qRT-PCR分析显示,TTLL基因在马氏珠母贝外套膜、闭壳肌、性腺、肝胰腺、鳃和足中均有表达,在性腺中表达量最高(P<0.05),在生长性状较好的大规格群体和杂交家系中高表达(P<0.05),在卵和受精卵中的表达量也显著高于其他发育时期(P<0.05);马氏珠母贝TTLL基因共有277个SNP位点,其中,109个SNP位点符合哈迪-温伯格平衡,6个位点为中度多态,103个位点为低度多态;对基因外显子SNPs单倍型分析发现,4个SNP位点形成了2个单倍块、5种单倍型,单倍型GG为优异单倍型,其生长性状显著高于单倍型AA;对基因突变位点分析发现,7个SNP位点发生了突变,包括4个错义突变和3个同义突变,其中,位点g.7572350 T>G和g.7572368 A>G与壳宽显著性关联(P<0.05),位点g.7572405 C>T与壳长、壳高显著性关联(P<0.05),而其他突变位点对生长性状无显著性关联(P>0.05)。研究表明,TTLL基因参与马氏珠母贝的生长发育过程,且其优异单倍型GG及突变位点g.7572350 T>G、g.7572368 A>G和g.7572405 C>T均有利于马氏珠母贝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氏珠母贝 微管蛋白酪氨酸连接酶样(TTLL) 序列特征 表达模式 SNPS 生长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氏珠母贝Nrf2基因的克隆及其在不同免疫刺激和营养条件下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1
3
作者 蔡彩霞 廖永山 +3 位作者 杨创业 郑哲 邓岳文 王庆恒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02-211,共10页
为探究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 related factor 2,Nrf2)基因在马氏珠母贝Pinctada fucata martensii中的作用,克隆获得了马氏珠母贝Nrf2基因的完整CDS区,分析了其序列特征,并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Nrf2在不同... 为探究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 related factor 2,Nrf2)基因在马氏珠母贝Pinctada fucata martensii中的作用,克隆获得了马氏珠母贝Nrf2基因的完整CDS区,分析了其序列特征,并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Nrf2在不同组织、不同免疫刺激和营养条件下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马氏珠母贝Nrf2基因开放阅读框为2652 bp,编码883个氨基酸,预测该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0150,Nrf2蛋白靠近C端处具有一个BRLZ结构域;系统进化分析显示,马氏珠母贝Nrf2氨基酸序列与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等双壳贝类聚为一支,亲缘关系较近;荧光定量PCR分析显示,Nrf2基因在马氏珠母贝肠道、足、外套膜、闭壳肌、鳃、肝胰腺、性腺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肝胰腺、肠道和鳃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贝体受到LPS、PGN、Poly I:C刺激后,Nrf2在48 h时显著上调(P<0.05),且表达量最高,分别为0 h PBS对照组的3.8、2.8、3.1倍;以螺旋藻粉、酵母粉和豆粕为主要蛋白源的饲料组中Nrf2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小球藻粉和玉米粉组(P<0.05)。研究表明,Nrf2可能参与马氏珠母贝免疫应答过程,这为分析Nrf2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机体免疫调节中的作用提供了数据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氏珠母贝 NRF2 免疫刺激 人工配合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氏珠母贝高产育苗技术 被引量:1
4
作者 陈伟耀 廖永山 《科学养鱼》 2021年第3期66-67,共2页
马氏珠母贝是我国培育海水珍珠的主要贝类,主要用于生产规格6~8毫米的有核珍珠,其培育的珍珠被称为"南珠"。近年来,不少育苗场在马氏珠母贝育苗过程中出现浮游幼虫死亡率高、变态率低、后期贝苗"掉板"等现象,导致... 马氏珠母贝是我国培育海水珍珠的主要贝类,主要用于生产规格6~8毫米的有核珍珠,其培育的珍珠被称为"南珠"。近年来,不少育苗场在马氏珠母贝育苗过程中出现浮游幼虫死亡率高、变态率低、后期贝苗"掉板"等现象,导致育苗产量低、失败率高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氏珠母贝 有核珍珠 育苗过程 海水珍珠 育苗场 浮游幼虫 变态率 育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