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营养度指数法在寒地湖泊富营养化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39
1
作者 张思冲 张雪萍 廖永丰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16-419,共4页
针对北方寒地湖泊富营养化评价问题 ,采用营养度指数法 ,对北方寒地湖泊富营养化程度定量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阐述了参数因子选择、因子权重确定、参数物理量标准归一化等三方面问题所涉及到的数学方法 ,并选择了二龙山水库具有代表性... 针对北方寒地湖泊富营养化评价问题 ,采用营养度指数法 ,对北方寒地湖泊富营养化程度定量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阐述了参数因子选择、因子权重确定、参数物理量标准归一化等三方面问题所涉及到的数学方法 ,并选择了二龙山水库具有代表性的监测数据对寒地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程度进行了评价 .评价结果更接近于客观实际环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度指数法 寒地湖泊 富营养化评价 主成分分析 层次分析法 水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PIC模型的中国典型小麦干旱致灾风险评价 被引量:13
2
作者 王志强 何飞 +1 位作者 栗健 廖永丰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10-215,共6页
运用EPIC(Environmental Policy Integrated Climate)农作物生长模型模拟了1966—2005年中国典型小麦生长过程,构建了基于水分胁迫的小麦干旱致灾强度指数,对中国小麦干旱致灾强度和风险的时空分布规律进行了定量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小... 运用EPIC(Environmental Policy Integrated Climate)农作物生长模型模拟了1966—2005年中国典型小麦生长过程,构建了基于水分胁迫的小麦干旱致灾强度指数,对中国小麦干旱致灾强度和风险的时空分布规律进行了定量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小麦干旱致灾强度呈现出从西北干旱区向东南湿润区递减的趋势,且春小麦分布区旱灾致灾强度高于冬小麦分布区;中国农牧交错带是小麦干旱致灾强度较强且波动较大的区域,也是小麦干旱致灾风险较高的区域;1966-2005年春小麦区干旱致灾强度呈现下降趋势,而冬小麦区呈现普遍上升趋势,其中北部和黄淮冬麦上升趋势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致灾风险 EPIC模型 小麦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我国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技术途径的思考 被引量:9
3
作者 廖永丰 赵飞 《中国防汛抗旱》 2018年第11期33-36,共4页
总结了我国自然灾害风险总体状况,特别是2000年以来我国灾情发展变化趋势,梳理了我国防灾减灾救灾在体制机制、灾情管理服务、灾害监测预警、灾害评估、灾害风险防范等领域的业务能力现状,分析了在风险防范意识、灾害管理业务范围、城... 总结了我国自然灾害风险总体状况,特别是2000年以来我国灾情发展变化趋势,梳理了我国防灾减灾救灾在体制机制、灾情管理服务、灾害监测预警、灾害评估、灾害风险防范等领域的业务能力现状,分析了在风险防范意识、灾害管理业务范围、城市减灾业务能力、灾害风险防控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强化我国自然灾害风险管理工作的总体技术思路,在自然灾害风险评价、隐患排查、监测预警、责任监管、信息服务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工作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灾害 风险管理 风险防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斗系统在国家综合减灾业务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廖永丰 《卫星应用》 2014年第10期28-32,共5页
《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提出要加强国家自然灾害监测预警评估和风险管理能力建设,完善自然灾害监测网络,加强国家综合防灾减灾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国家防灾减灾信息化能力建设,充分利用卫星通信、广播电视、互... 《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提出要加强国家自然灾害监测预警评估和风险管理能力建设,完善自然灾害监测网络,加强国家综合防灾减灾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国家防灾减灾信息化能力建设,充分利用卫星通信、广播电视、互联网、导航定位和移动信息终端等手段,提高信息上报、远程会商、公众服务和应急保障能力,推进“数字减灾”建设,尤其提到导航定位技术在综合减灾中的应用一推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减灾救灾领域的应用,对于完善国家综合减灾业务信息管理与服务平台,带动地方减灾救灾技术装备能力建设,提升重大自然灾害的风险防范与应急处置水平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减灾 应用 北斗系统 业务 自然灾害监测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防灾减灾规划 导航定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斗综合减灾与应急典型示范项目总体布局和进展经验 被引量:1
5
作者 廖永丰 《卫星应用》 2018年第4期22-25,共4页
《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6-2020年)》提出要加强国家自然灾害监测预警评估和风险管理能力建设,完善自然灾害监测网络,加强国家综合防灾减灾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国家防灾减灾信息化能力建设,充分利用卫星通信、广播电视、互联网... 《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6-2020年)》提出要加强国家自然灾害监测预警评估和风险管理能力建设,完善自然灾害监测网络,加强国家综合防灾减灾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国家防灾减灾信息化能力建设,充分利用卫星通信、广播电视、互联网、导航定位和移动信息终端等手段,提高信息上报、远程会商、公众服务和应急保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示范项目 综合减灾 自然灾害监测 防灾减灾规划 北斗 基础设施建设 综合防灾减灾 移动信息终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灾减灾:十省市推广北斗示范
6
作者 廖永丰 《太空探索》 2018年第10期18-20,共3页
2014年2月,原总装备部、民政部联合批复实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国家综合减灾与应急典型示范项目”。项目聚焦国家减灾救灾重大业务需求,利用北斗系统的功能和特点。进一步完善国家综合减灾业务平台,研制减灾救灾专用北斗终端,选择... 2014年2月,原总装备部、民政部联合批复实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国家综合减灾与应急典型示范项目”。项目聚焦国家减灾救灾重大业务需求,利用北斗系统的功能和特点。进一步完善国家综合减灾业务平台,研制减灾救灾专用北斗终端,选择天津、辽宁、上海、江苏、山东、湖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等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成系统、成规模的示范应用。通过示范,破解民政减灾救灾行业在灾情信息采集监控、应急救援指挥调度、人员搜救和灾害信息发布服务等业务方面的技术难题,提升重大自然灾害应急救助信息保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防灾减灾 示范项目 综合减灾 业务需求 信息采集 应急救援 自然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软件系统简介 被引量:4
7
作者 张学华 廖永丰 +1 位作者 崔燕 阿多 《城市与减灾》 2021年第2期58-64,共7页
按照国务院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的《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总体方案》的总要求,综合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及空间地理信息等先进技术,于2020年底建成横向覆盖全国陆域及领海的全国灾害综合... 按照国务院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的《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总体方案》的总要求,综合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及空间地理信息等先进技术,于2020年底建成横向覆盖全国陆域及领海的全国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软件系统,构建“国家—省—市—县”四级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数据库体系(图1),建设灾害风险要素调查、隐患调查和风险评估与区划系统,统一制备普查工作底图,支撑调查数据的录入、存储、转换、逐级上报与审核、逐级汇总分析,隐患调查与评估、风险评估与区划,多行业(领域)的数据共享与交换,以及面向政府和社会多类型用户的成果发布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系统 数据共享与交换 数据库体系 云计算 大数据 物联网 空间地理信息 自然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