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CT及MRI诊断比较 被引量:7
1
作者 廖林森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7期83-84,共2页
目的:评价股骨头缺血性坏死CT及MRI影像学特点及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诊断差异。方法:对临床拟诊的46例股骨头坏死患者行CT及MRI扫描,阅片后总结影像学特点,并对两种检测方法检出率差异进行比较。结果:股骨头坏死在CT影像学特点主要表... 目的:评价股骨头缺血性坏死CT及MRI影像学特点及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诊断差异。方法:对临床拟诊的46例股骨头坏死患者行CT及MRI扫描,阅片后总结影像学特点,并对两种检测方法检出率差异进行比较。结果:股骨头坏死在CT影像学特点主要表现为关节间隙异常,股骨头星芒样或新月形缺损,骨囊性变以及骨小梁密度改变,MRI影像学特点主要表现为股骨头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或T1WI、T2WI混杂高信号。MRI检出率为97.4%,CT检出率为89.5%,MRI检出率高于CT检出率。结论:股骨头坏死在CT及MRI扫描中呈现特征性的影像学特点,能够定性诊断,MRI对病变程度评估更为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CT MRI 影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少见病理类型脑膜瘤的MRI表现与病理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陈希奎 唐贵超 +3 位作者 廖林森 贺君 吴锟 邢小明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年第5期665-668,共4页
目的分析几种少见病理类型脑膜瘤的MRI表现,探讨其MRI表现与病理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病理证实的微囊型脑膜瘤、透明细胞型及血管瘤型脑膜瘤的临床及MRI资料,10例均行MRI平扫及增强。结果肿瘤发生于大脑半球凸面5例,前颅窝嗅沟1例,上... 目的分析几种少见病理类型脑膜瘤的MRI表现,探讨其MRI表现与病理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病理证实的微囊型脑膜瘤、透明细胞型及血管瘤型脑膜瘤的临床及MRI资料,10例均行MRI平扫及增强。结果肿瘤发生于大脑半球凸面5例,前颅窝嗅沟1例,上矢状窦旁2例,大脑镰旁2例。8例肿瘤轮廓光整,边界清晰,与邻近颅骨呈宽基底改变。2例肿瘤轮廓不光整,边界不清。8例肿瘤周围见轻度水肿带,1例水肿较明显,1例无明显水肿。6例微囊型脑膜瘤MRI平扫呈长T1、长T2信号,增强后呈网格状强化,2例透明细胞型脑膜瘤MRI平扫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与脑脊液信号接近,增强后呈不均匀环状强化,2例血管瘤型脑膜瘤MRI平扫为稍长T1、长T2信号,肿瘤中可见流空的血管信号,增强后呈显著明显强化。结论微囊型、透明细胞型、血管瘤型脑膜瘤MRI表现与病理改变有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见病理类型脑膜瘤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胰腺炎性假囊肿的CT动态描述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晓辉 李晋 +4 位作者 曹文钊 姜正全 唐贵超 陈希奎 廖林森 《肝胆外科杂志》 2005年第3期181-183,190,共4页
目的探讨CT动态扫描在急性胰腺炎性假囊肿诊治中的价值。方法对经手术、病理及增强CT扫描证实79例胰性假囊肿,行383次动态CT复查。结果发现64%的胰内假囊肿在急性胰腺炎病程4周内形成(n=16),6周内假囊肿自行吸收38%(n=30),而≥6cm的假... 目的探讨CT动态扫描在急性胰腺炎性假囊肿诊治中的价值。方法对经手术、病理及增强CT扫描证实79例胰性假囊肿,行383次动态CT复查。结果发现64%的胰内假囊肿在急性胰腺炎病程4周内形成(n=16),6周内假囊肿自行吸收38%(n=30),而≥6cm的假囊肿仅吸收14.2%(n=4),继发感染6.3%(n=5)。结论动态的CT复查可为急性胰性假囊肿的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性假囊肿 断层摄影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