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氧虫酰肼对舞毒蛾幼虫解毒酶及其体内蛋白质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廖月枝 严善春 +1 位作者 曹传旺 刘丹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99-105,共7页
为研究甲氧虫酰肼(RH-2485)对舞毒蛾幼虫的杀虫活性,采用叶片药膜法测定该药剂对舞毒蛾不同龄期幼虫的生物活性及对其体内解毒酶活性的影响,并通过SDS-PAGE对舞毒蛾幼虫不同组织的蛋白质表达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甲氧虫酰肼对舞毒蛾2~6... 为研究甲氧虫酰肼(RH-2485)对舞毒蛾幼虫的杀虫活性,采用叶片药膜法测定该药剂对舞毒蛾不同龄期幼虫的生物活性及对其体内解毒酶活性的影响,并通过SDS-PAGE对舞毒蛾幼虫不同组织的蛋白质表达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甲氧虫酰肼对舞毒蛾2~6龄幼虫均表现出较高活性,其中对2,3龄幼虫毒性最强,说明甲氧虫酰肼对舞毒蛾幼虫的影响存在明显的龄期差异。该药剂对2,4,6龄幼虫体内的羧酸酯酶、多功能氧化酶O-脱甲基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等主要解毒酶存在显著影响,表现为诱导、抑制作用;在不同的处理时间,对这些酶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舞毒蛾4龄幼虫经甲氧虫酰肼处理后,血淋巴、中肠及表皮组织中均发现与对照组有差异的蛋白,其中处理12h和24h时,对血淋巴和中肠组织中的蛋白质影响比较明显,48h后,对表皮组织中的蛋白质表达的影响较为显著。甲氧虫酰肼作为非甾醇类蜕皮激素竞争物中的新型化合物,能干扰舞毒蛾幼虫体内主要解毒酶活性,诱导血淋巴、中肠和表皮组织中产生特异蛋白,从而影响舞毒蛾正常的生理代谢,起到毒杀作用,可有效防治舞毒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氧虫酰肼 舞毒蛾 解毒酶 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氧虫酰肼对舞毒蛾幼虫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2
作者 廖月枝 严善春 +1 位作者 李小平 曹传旺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93-99,共7页
测定甲氧虫酰肼(RH-2485)对舞毒蛾幼虫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舞毒蛾2龄、4龄、6龄幼虫经甲氧虫酰肼处理后,其体内的酚氧化酶(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均先被诱导后被抑制。甲氧虫酰肼对舞毒蛾4龄、6龄幼虫体内过氧化物酶(P... 测定甲氧虫酰肼(RH-2485)对舞毒蛾幼虫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舞毒蛾2龄、4龄、6龄幼虫经甲氧虫酰肼处理后,其体内的酚氧化酶(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均先被诱导后被抑制。甲氧虫酰肼对舞毒蛾4龄、6龄幼虫体内过氧化物酶(POD)也表现为先诱导后抑制的作用,其中在处理24h时,对该酶的诱导作用最强,分别为同期对照的1.603,1.805倍;处理48h后,对该酶的抑制作用最强,分别为同期对照的0.858,0.608倍,差异均极显著(P<0.01);但对2龄幼虫体内该酶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在处理24h后,对该酶的抑制作用最强,为同期对照的0.541倍,差异极显著(P<0.01)。甲氧虫酰肼对舞毒蛾幼虫体内几丁质酶也存在影响,其中对2龄幼虫体内该酶具有先诱导后抑制作用,对4龄、6龄幼虫体内该酶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因此,甲氧虫酰肼能有效干扰舞毒蛾幼虫正常的生理代谢,从而起到毒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氧虫酰肼 舞毒蛾 保护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杀菌素对黄褐天幕毛虫解毒酶及保护酶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刘丹 严善春 +1 位作者 曹传旺 廖月枝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7-74,共8页
为了研究多杀菌素对黄褐天幕毛虫的杀虫活性及作用机制,采用叶片药膜法测定多杀菌素对黄褐天幕毛虫幼虫的毒杀效力,并用分光光度法检测LC50剂量药剂处理后不同时间点幼虫体内各种解毒酶和保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多杀菌素对4龄、5... 为了研究多杀菌素对黄褐天幕毛虫的杀虫活性及作用机制,采用叶片药膜法测定多杀菌素对黄褐天幕毛虫幼虫的毒杀效力,并用分光光度法检测LC50剂量药剂处理后不同时间点幼虫体内各种解毒酶和保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多杀菌素对4龄、5龄幼虫均表现出极高的杀虫活性,见效速度块;而且黄褐天幕毛虫4龄、5龄幼虫经过多杀菌素处理后,谷胱甘肽S-转移酶均表现为复杂的抑制-激活-再抑制作用,多功能氧化酶活性则均表现为先抑制后激活的作用。多杀菌素对4龄幼虫羧酸酯酶活性具有激活作用,对乙酰胆碱酯酶和过氧化物酶均具有先激活后抑制作用,对超氧化物歧化酶具有先激活再抑制后激活的作用,对过氧化氢酶则表现为复杂的先抑制再激活后抑制作用。对5龄幼虫羧酸酯酶、乙酰胆碱酯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及过氧化物酶活性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对过氧化氢酶则表现为先抑制再激活后抑制的作用。因此,多杀菌素能有效干扰昆虫解毒和保护系统,扰乱其正常的生理代谢,从而起到较好的毒杀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杀菌素 黄褐天幕毛虫 解毒酶 保护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梢象对红松萜烯类挥发物的触角电位及行为反应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琪 彭璐 +1 位作者 严善春 廖月枝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1-95,共5页
本文研究了松梢象对寄主红松挥发物组分S型α--蒎烯、R型α--蒎烯、β--蒎烯、β--月桂烯、罗勒烯、莰烯、3--蒈烯及反--柠檬烯8种挥发物,在0.0004、0.004、0.04、0.4及0.8mol/L浓度下的触角电位反应及行为反应。结果表明:这8种挥发物... 本文研究了松梢象对寄主红松挥发物组分S型α--蒎烯、R型α--蒎烯、β--蒎烯、β--月桂烯、罗勒烯、莰烯、3--蒈烯及反--柠檬烯8种挥发物,在0.0004、0.004、0.04、0.4及0.8mol/L浓度下的触角电位反应及行为反应。结果表明:这8种挥发物单体在各浓度下均能引起松梢象的触角电位(EAG)反应,且相同挥发物EAG反应值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松梢象尤其对0.4和0.8mol/L浓度下的S型α--蒎烯、R型α--蒎烯反应较强。"Y"型嗅觉仪行为测定表明,除β--月桂烯无明显定向作用、反--柠檬烯具有明显的驱避作用外,其他6种挥发物对松梢象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诱引作用。反--柠檬烯在0.4和0.8mol/L下具明显驱避作用,驱避率达62.5%~80%;0.4mol/L的S型α--蒎烯、R型α--蒎烯和罗勒烯对松梢象诱引作用极显著,诱引率达80%以上。说明以上红松挥发物,尤其是S型α--蒎烯、R型α--蒎烯、罗勒烯及反--柠檬烯对松梢象具有较强的潜在行为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梢象 红松 挥发物 触角电位 行为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下套种辣椒栽培管理技术及其效益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廖月枝 田平增 严金娥 《现代农村科技》 2019年第1期19-20,共2页
发展林下套种可以充分利用林地资源,长短结合,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经济发展的多元化,本文介绍了林下套种辣椒栽培管理关键技术,并对其进行了效益分析。
关键词 林下套种 辣椒 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南地区大棚蔬菜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6
作者 田平增 廖月枝 董灵迪 《现代农村科技》 2019年第2期7-8,共2页
大棚蔬菜种植打破了传统蔬菜受季节影响的局限性,提高了蔬菜的品质和多样性,但是在其生产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分析了大棚蔬菜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和发展思路,为蔬菜大棚生产的发展提供参考... 大棚蔬菜种植打破了传统蔬菜受季节影响的局限性,提高了蔬菜的品质和多样性,但是在其生产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分析了大棚蔬菜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和发展思路,为蔬菜大棚生产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棚蔬菜 存在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泽县降糖辣椒引种表现及栽培管理技术 被引量:1
7
作者 田平增 廖月枝 +1 位作者 车寒梅 张现丛 《河北农业》 2019年第4期26-28,共3页
辣椒为茄科、辣椒属,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果实通常为圆锥形或长圆形,因果皮含有辣椒素而有辣味。辣椒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营养价值极高,维生素C的含量在蔬菜中位居第一。随着人们对功能农业的关注,降糖辣椒能够降低血糖的功效受到人们... 辣椒为茄科、辣椒属,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果实通常为圆锥形或长圆形,因果皮含有辣椒素而有辣味。辣椒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营养价值极高,维生素C的含量在蔬菜中位居第一。随着人们对功能农业的关注,降糖辣椒能够降低血糖的功效受到人们的青睐,降糖辣椒是世界上最早的功能型蔬菜品种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泽县 白飞虱 引种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下套种甘蓝-大葱栽培管理技术及效益分析
8
作者 田平增 刘敬学 +2 位作者 廖月枝 车寒梅 张现丛 《河北农业》 2019年第5期28-31,共4页
让林子长起来,让林农富起来,改善生态,改善民生是我国林业转型升级的核心,是建设美丽中国的主攻方向。林下套种实现了将生态和民生的有效结合,它是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和林荫优势,在林冠下开展农、牧、草、药等复合经营,避免了林业收益周... 让林子长起来,让林农富起来,改善生态,改善民生是我国林业转型升级的核心,是建设美丽中国的主攻方向。林下套种实现了将生态和民生的有效结合,它是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和林荫优势,在林冠下开展农、牧、草、药等复合经营,避免了林业收益周期长的弊端,实现农林资源共享,长短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下套种 春甘蓝 栽培管理技术 效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