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导螺旋CT后处理技术多平面重组及最小密度投影诊断支气管扩张的价值 被引量:5
1
作者 邱小琴 黄凯 +2 位作者 吴诏周 赖寿伟 廖显才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19年第2期160-165,共6页
目的探讨胸部高分辨率CT及后处理技术诊断支气管扩张的作用。方法将80例支气管扩张并咯血住院病人以单纯性支气管扩张/支气管扩张合并慢性肺部疾病分A、B两组;分别对其MSCT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采用多平面重组及最小密度投影联合应... 目的探讨胸部高分辨率CT及后处理技术诊断支气管扩张的作用。方法将80例支气管扩张并咯血住院病人以单纯性支气管扩张/支气管扩张合并慢性肺部疾病分A、B两组;分别对其MSCT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采用多平面重组及最小密度投影联合应用,并以不同层厚及窗口技术进行观察。结果广泛性支气管扩张A组占60.00%,以囊状型(蜂窝样)及混合型为主。2~4肺叶支气管扩张B组占约66.66%,以柱状型(柱状、杵状)及混合型为主;肺结核继发支气管扩张约占17.50%。结论CT后处理技术多平面重组薄层及最小密度投影3~5 mm厚度层块(厚块)对诊断支气管扩张有明显优势,利于发现病变支气管,减少诊断时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扩张 多平面重组 最小密度投影 CT 诊断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