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IR的低损耗双频宽带滤波器
1
作者 张梦璐 孙鑫营 +2 位作者 荣垂才 徐赟 廖昱博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60-663,共4页
提出一种采用折叠阶跃阻抗谐振器结构的双频微带带通滤波器。利用新型平行电耦合方式实现了滤波器的小型化,引入零度馈电结构产生传输零点以改善带外抑制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滤波器结构紧凑,损耗低,带外抑制性能好,且通带的中心频率... 提出一种采用折叠阶跃阻抗谐振器结构的双频微带带通滤波器。利用新型平行电耦合方式实现了滤波器的小型化,引入零度馈电结构产生传输零点以改善带外抑制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滤波器结构紧凑,损耗低,带外抑制性能好,且通带的中心频率分别为2.4 GHz和5.2 GHz,带内性能良好,最小插损分别为0.72 dB和0.69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跃阻抗谐振器 双频带 宽带 零度馈电 低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磁透镜与单磁透镜分幅变像管空间分辨特性的比较 被引量:4
2
作者 廖昱博 龙井华 +2 位作者 蔡厚智 雷云飞 刘进元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76-181,共6页
基于时间展宽技术,设计研制了大面积阴极分幅变像管。借助Matlab编程分别对单磁透镜和双磁透镜像管在离轴空间分辨率和像场畸变等方面特征作了数值模拟,并采用阴极微带光刻分辨率板进行测试验证。实验测试显示,在缩小一倍成像下,双透镜... 基于时间展宽技术,设计研制了大面积阴极分幅变像管。借助Matlab编程分别对单磁透镜和双磁透镜像管在离轴空间分辨率和像场畸变等方面特征作了数值模拟,并采用阴极微带光刻分辨率板进行测试验证。实验测试显示,在缩小一倍成像下,双透镜像管在离轴9 mm以内的空间分辨率优于5 lp/mm。相比单透镜像管,双透镜像管具有更高的空间分辨率,更大的有效成像范围以及更小的成像畸变。因而,采用双透镜成像能够有效地提高像管的空间分辨能力,可为分幅相机性能的进一步提升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幅变像管 时间展宽技术 空间性能 短磁聚焦 MATLAB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信丰恐龙蛋化石碎片的显微喇曼光谱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廖昱博 孟耀勇 +2 位作者 雷浩东 赖昭胜 王英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1-82,共2页
本文分别采取两种激光波长激发(514.5nm和785nm),首次利用激光显微喇曼光谱对江西信丰的恐龙蛋化石碎片进行了研究。我们发现恐龙蛋化石的主要矿物成分是方解石。其次,某些样品中还含有少量的石英、α-石英和赤铁矿,其中石英晶体仅分布... 本文分别采取两种激光波长激发(514.5nm和785nm),首次利用激光显微喇曼光谱对江西信丰的恐龙蛋化石碎片进行了研究。我们发现恐龙蛋化石的主要矿物成分是方解石。其次,某些样品中还含有少量的石英、α-石英和赤铁矿,其中石英晶体仅分布于蛋壳内表面。显微镜下观察到蛋壳内表面呈黑色的原生方解石以及银白色的次生方解石颗粒,另外,还观测到石英晶体颗粒。近红外激光激发下的喇曼光谱中出现了一些有机物的谱峰,它们分别位于1200cm-1、1300cm-1,和1500cm-1附近。该研究结果为揭示恐龙蛋石化过程中经历的地质环境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信丰 恐龙蛋化石 激光喇曼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束时间展宽皮秒分幅相机 被引量:10
4
作者 蔡厚智 龙井华 +4 位作者 刘进元 谢维信 白雁力 雷云飞 廖昱博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54-59,共6页
研制了基于电子束时间展宽技术和微通道板(microchannel plate,MCP)选通技术的时间展宽分幅相机。相机有三条厚度80 nm、宽度8 mm的微带阴极,阴极上加载斜率为2.1 V/ps的高压斜坡脉冲,使得先发射的电子较后面的电子速度快,经过50 cm的... 研制了基于电子束时间展宽技术和微通道板(microchannel plate,MCP)选通技术的时间展宽分幅相机。相机有三条厚度80 nm、宽度8 mm的微带阴极,阴极上加载斜率为2.1 V/ps的高压斜坡脉冲,使得先发射的电子较后面的电子速度快,经过50 cm的漂移区后,电子束产生时间展宽,从而提高相机时间分辨率。阴极和MCP均加载了脉冲电压,因此,需要精确同步光脉冲、阴极脉冲和MCP选通脉冲,分析了完整的同步过程。当阴极仅加直流电压,无电子束时间展宽时,获得相机的时间分辨率为78 ps。当阴极加载高压斜坡脉冲时,电子束时间展宽技术将系统的时间分辨率提高至12 ps。改变延时,将光脉冲分别同步在斜坡脉冲不同位置,获得了时间分辨率与同步位置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幅相机 时间展宽 时间分辨率 惯性约束聚变 Z箍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展宽分幅变像管的时间分辨率探究 被引量:4
5
作者 白雁力 龙井华 +3 位作者 蔡厚智 廖昱博 雷云飞 刘进元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12期63-67,共5页
采用经典公式、平均场理论和脉冲展宽模型研究时间展宽分幅管的物理和技术时间分辨率。分析电子初能、阴极偏置、阴极脉冲斜率和漂移距离等参数对时间分辨率的影响。讨论时间分辨处于皮秒级和亚皮秒级时物理和技术时间分辨所起的作用,... 采用经典公式、平均场理论和脉冲展宽模型研究时间展宽分幅管的物理和技术时间分辨率。分析电子初能、阴极偏置、阴极脉冲斜率和漂移距离等参数对时间分辨率的影响。讨论时间分辨处于皮秒级和亚皮秒级时物理和技术时间分辨所起的作用,并探讨实现亚皮秒级时间分辨的可能性。研究结果表明:物理和技术时间分辨相互制约,当像管时间分辨处于5 ps量级时,技术时间分辨决定像管时间分辨;当像管时间分辨提升到亚皮秒量级时,物理和技术时间分辨处于同量级,像管时间分辨由两者共同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幅变像管 时间展宽技术 时间分辨率 超快诊断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man spectroscopic study of G-A mismatches 被引量:1
6
作者 廖昱博 孟耀勇 +1 位作者 雷浩东 王英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07年第11期3332-3338,共7页
G-A mismatches are non-canonical base pairs that widely occur in native nucleic acids. They have been found to be functionally important in adopting unusual structures. In this paper, G-A mispairing was studied by Ram... G-A mismatches are non-canonical base pairs that widely occur in native nucleic acids. They have been found to be functionally important in adopting unusual structures. In this paper, G-A mispairing was studied by Raman spectral characterization of Polyadenylic acid (PolyA), Polyguanylic acid (PolyG) and their equimolar mixture in solution of 0.08 mol/L Na^+, pH7.0. The experiment showed the following three results. (1) At th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used in the present work, PolyA and G A complexes existed as single-stranded and double-stranded helix of A form, respectively. And PolyG mainly occurred to be anti-parallel quadruplex conformers. (2) The formation of G A complexes, on one hand strengthened parts of base stacking interactions especially for PolyG, leading to Raman hypochromism effect with some corresponding bands shifting, and on the other hand weakened other base stacking interactions especially for PolyA to a certain degree. During this process, the backbone of PolyG underwent a significant change, but PolyA still conserved its main chain conformation. (3) The formation of G A complexes was stabilized by two interbase hydrogen- bond interactions (i.e. N6H2(A)-N3 (G) and N7 (A)--N2H2(G)) and a third hydrogen bond between O2^+ (G) and N6 (A). The third hydrogen bond was responsible for the remarkable changes of PolyG backbone conform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 mismatches Raman spectroscopy Polyadcnylic acid (PolyA) Polyguanylic acid (Poly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