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资阳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推广现状分析及建议
被引量:
3
1
作者
蒋艺
庄娟
+6 位作者
邓朝扬
叶文伟
刘然金
廖映秀
汪直华
程彬
敬树忠
《四川农业科技》
2024年第6期15-18,共4页
围绕资阳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推广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推广策略与建议。推广现状:一是推广力度大,主要体现在政府组织有保障、政策支持有方向、技术培训有力度和试点示范有成效上。二是应用面积广,2022...
围绕资阳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推广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推广策略与建议。推广现状:一是推广力度大,主要体现在政府组织有保障、政策支持有方向、技术培训有力度和试点示范有成效上。二是应用面积广,2022年全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应用面积6300hm^(2),2023年达1.93×104hm^(2)。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关键技术落实还不够到位,主要表现为:品种选择不合理、田间配置不合理、种植密度偏低、田间管理不到位和收获时期偏晚等;二是极端天气频发,无正确应对措施。提出推广策略与建议:一是加强政策扶持力度;二是引进并推广专用机具及配套技术;三是合理选配品种+药剂拌种;四是选择适宜的模式配比;五是加强关键技术的培训指导;六是建立极端天气预防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阳市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
现状分析
推广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温度对陇藜1号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
4
2
作者
廖映秀
戴红燕
+2 位作者
杨蛟
赵应林
华劲松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19期30-33,共4页
以陇藜1号为试验材料,设置6个温度梯度(5、10、15、20、25、30℃),研究不同温度对该品种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陇藜1号藜麦种子在5~30℃条件下均能发芽,随着温度的升高,种子起始萌发时间和发芽结束时间提前,种子的发芽率(...
以陇藜1号为试验材料,设置6个温度梯度(5、10、15、20、25、30℃),研究不同温度对该品种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陇藜1号藜麦种子在5~30℃条件下均能发芽,随着温度的升高,种子起始萌发时间和发芽结束时间提前,种子的发芽率(GR)、发芽势(GE)、发芽指数(GI)、活力指数(VI)变化规律基本相同,25℃处理时种子发芽的各项指标最好,各处理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种苗根的数量和长度及茎长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生长速度也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种子出苗率从高到低依次为25、20、30、15、10、5℃,各处理间除20与25℃处理差异不显著外,其他各处理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成苗率和幼苗生物量(干重)以20℃处理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麦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昌市藜麦引种试验初报
被引量:
3
3
作者
杨蛟
戴红燕
+3 位作者
廖映秀
赵应林
殷慧
华劲松
《甘肃农业科技》
2020年第11期7-11,共5页
为筛选出综合性状优异、适应于西昌市种植的藜麦品种,引进了7个藜麦品种进行试验。结果表明,7个藜麦品种在西昌市均能够正常出苗、开花、结实和成熟,生育期从短到长顺序依次为PI51036、陇藜3号、青藜1号、陇藜1号、冀藜1号、冀藜2号、Am...
为筛选出综合性状优异、适应于西昌市种植的藜麦品种,引进了7个藜麦品种进行试验。结果表明,7个藜麦品种在西昌市均能够正常出苗、开花、结实和成熟,生育期从短到长顺序依次为PI51036、陇藜3号、青藜1号、陇藜1号、冀藜1号、冀藜2号、Ames21909。陇藜1号的营养生长阶段时间最长,其次是Ames21909和冀藜1号。不同品种之间植株形态特征和产量性状差异较大。产量为1532.39~2811.64 kg/hm2,以冀藜1号最高,其次是陇藜1号,品种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综合各品种田间表现,陇藜1号和冀藜1号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其次是青藜1号、陇藜3号、冀藜2号,Ames21909、PI51036综合性状表现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麦
品种试验
评价
西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资阳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推广现状分析及建议
被引量:
3
1
作者
蒋艺
庄娟
邓朝扬
叶文伟
刘然金
廖映秀
汪直华
程彬
敬树忠
机构
四川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成都大美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四川农业科技》
2024年第6期15-18,共4页
基金
优质大豆种子“一年四代”快繁技术与绿色高效生产技术集成示范(2022-FY05-00423-SN)
2023年四川省科技创新(苗子工程)培育及小发明小创造项目(MZGC20230116)
+1 种基金
大美种业-川农大产学研联合实验室(2022-YF04-00019-JH)
成都市农业科技英才培育项目(成农办〔2022〕141号)。
文摘
围绕资阳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推广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推广策略与建议。推广现状:一是推广力度大,主要体现在政府组织有保障、政策支持有方向、技术培训有力度和试点示范有成效上。二是应用面积广,2022年全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应用面积6300hm^(2),2023年达1.93×104hm^(2)。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关键技术落实还不够到位,主要表现为:品种选择不合理、田间配置不合理、种植密度偏低、田间管理不到位和收获时期偏晚等;二是极端天气频发,无正确应对措施。提出推广策略与建议:一是加强政策扶持力度;二是引进并推广专用机具及配套技术;三是合理选配品种+药剂拌种;四是选择适宜的模式配比;五是加强关键技术的培训指导;六是建立极端天气预防机制。
关键词
资阳市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
现状分析
推广策略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S56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温度对陇藜1号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
4
2
作者
廖映秀
戴红燕
杨蛟
赵应林
华劲松
机构
西昌学院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19期30-33,共4页
基金
凉山州技术研究开发与推广应用项目“藜麦引种筛选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17YYJS0074)
西昌学院科研项目“非生物因素胁迫对凉山藜麦生长发育的影响”(LGLZ201913)。
文摘
以陇藜1号为试验材料,设置6个温度梯度(5、10、15、20、25、30℃),研究不同温度对该品种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陇藜1号藜麦种子在5~30℃条件下均能发芽,随着温度的升高,种子起始萌发时间和发芽结束时间提前,种子的发芽率(GR)、发芽势(GE)、发芽指数(GI)、活力指数(VI)变化规律基本相同,25℃处理时种子发芽的各项指标最好,各处理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种苗根的数量和长度及茎长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生长速度也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种子出苗率从高到低依次为25、20、30、15、10、5℃,各处理间除20与25℃处理差异不显著外,其他各处理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成苗率和幼苗生物量(干重)以20℃处理最高。
关键词
藜麦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温度
Keywords
Chenopodium quinoa Willd.
Seed germination
Seedling growth
Temperature
分类号
S512.9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昌市藜麦引种试验初报
被引量:
3
3
作者
杨蛟
戴红燕
廖映秀
赵应林
殷慧
华劲松
机构
西昌学院
出处
《甘肃农业科技》
2020年第11期7-11,共5页
基金
凉山州技术研究开发与推广应用项目“藜麦引种筛选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17YYJS0074)
西昌学院大学生课外科研项目“高原特色作物西昌市藜麦在西昌市的引种适应性研究”(2017KW037)。
文摘
为筛选出综合性状优异、适应于西昌市种植的藜麦品种,引进了7个藜麦品种进行试验。结果表明,7个藜麦品种在西昌市均能够正常出苗、开花、结实和成熟,生育期从短到长顺序依次为PI51036、陇藜3号、青藜1号、陇藜1号、冀藜1号、冀藜2号、Ames21909。陇藜1号的营养生长阶段时间最长,其次是Ames21909和冀藜1号。不同品种之间植株形态特征和产量性状差异较大。产量为1532.39~2811.64 kg/hm2,以冀藜1号最高,其次是陇藜1号,品种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综合各品种田间表现,陇藜1号和冀藜1号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其次是青藜1号、陇藜3号、冀藜2号,Ames21909、PI51036综合性状表现较差。
关键词
藜麦
品种试验
评价
西昌
分类号
S529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资阳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推广现状分析及建议
蒋艺
庄娟
邓朝扬
叶文伟
刘然金
廖映秀
汪直华
程彬
敬树忠
《四川农业科技》
202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温度对陇藜1号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廖映秀
戴红燕
杨蛟
赵应林
华劲松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西昌市藜麦引种试验初报
杨蛟
戴红燕
廖映秀
赵应林
殷慧
华劲松
《甘肃农业科技》
202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