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怀姜的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廖怀玉 韩佳颖 +5 位作者 韩红园 刘文波 常霞 杨静 张海艳 赵天增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2年第5期818-823,749,共7页
首次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怀姜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分离,为怀姜的物质基础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依据。综合应用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和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对怀姜的70%乙醇提取物中乙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核磁共振波谱数... 首次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怀姜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分离,为怀姜的物质基础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依据。综合应用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和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对怀姜的70%乙醇提取物中乙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核磁共振波谱数据及相关文献数据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从怀姜中分离鉴定出12个化合物,分别为(-)-muurola-4,11-diene(1)、邻苯二甲酸二丁酯(2)、(2Z)-neral acetal-[6]-gingerdiol(3)、6-姜酚(4)、6-姜烯酚(5)、8-姜烯酚(6)、10-姜烯酚(7)、10-姜酚(8)、6-paradol(9)、dihydroferulic acid ethyl ester(10)、(3R,5S)-3,5-diacetoxy-1-(4-hydroxy-3-methoxy-phenyl)decane(11)、p-hydroxybenzaldehyde(12)。化合物1、2、10、12为首次从姜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4、6~12均为首次从怀姜中分离得到。对从怀姜中分离出的化合物1、3、6、7、9、11进行抗炎活性筛选,化合物3、6、9、11对LPS诱导的RAW 264.7小鼠单核巨噬细胞中NO的产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姜 乙酸乙酯部位 化学成分 抗炎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菌-藻共生生物膜污水处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2
作者 廖怀玉 孙丽 +1 位作者 李济斌 何頔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41-153,共13页
传统生物污水处理技术以活性污泥法及其衍生工艺为主,虽工艺成熟、操作简单,但仍存在运行能耗高、微生物对有毒物质耐受性差等缺陷。菌藻共生生物膜污水处理技术具有低耗高效、抗冲击负荷及环境毒性耐受能力强等优势,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传统生物污水处理技术以活性污泥法及其衍生工艺为主,虽工艺成熟、操作简单,但仍存在运行能耗高、微生物对有毒物质耐受性差等缺陷。菌藻共生生物膜污水处理技术具有低耗高效、抗冲击负荷及环境毒性耐受能力强等优势,日益受到广泛关注。从菌藻共生生物膜形成过程及净水机理出发,介绍菌藻生物膜形成的影响因素以及净水优势,综述菌藻生物膜体系在污水处理中的推广应用,并针对现有研究的不足,对未来菌藻共生生物膜的研究趋势进行展望,以期为菌藻共生生物膜污水处理技术的进一步工程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藻共生 生物膜 净水原理 污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