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佛综合征死亡4例报告 被引量:2
1
作者 陈伟杰 陈阳 +3 位作者 幸宇 易旭夫 刘渊 廖志钢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3期217-218,共2页
华佛综合征(waterhouse-friederichsen syndrome)是由脑膜炎双球菌感染引起的暴发休克型脑膜炎及以全身皮肤淤斑与出血点为特点,伴严重循环障碍等临床表现的综合征.以儿童发病率为高,病情凶险,病死率高.一般起病24小时内死亡,死亡常在... 华佛综合征(waterhouse-friederichsen syndrome)是由脑膜炎双球菌感染引起的暴发休克型脑膜炎及以全身皮肤淤斑与出血点为特点,伴严重循环障碍等临床表现的综合征.以儿童发病率为高,病情凶险,病死率高.一般起病24小时内死亡,死亡常在患者接受治疗期间发生,易被误认为治疗措施不当或用药错误而引发医疗纠纷.由于抗生素的广泛使用,此病在临床已较少见,现将本教研室所遇4例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炎双球菌感染 华佛综合征 法医鉴定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脑损伤法医病理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陈伟杰 高传宝 +5 位作者 张夔鸣 陈阳 幸宇 廖志钢 王晔 刘敏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4期305-308,共4页
目的 探讨各类颅脑损伤引起死亡的死亡机制 ,为颅脑损伤致死案例的鉴定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常规病理技术、免疫组化染色及特殊染色的方法对 15 7例颅脑损伤案例进行法医病理学研究。结果 颅脑损伤的病理类型具有规律性 ;颅内疾病患... 目的 探讨各类颅脑损伤引起死亡的死亡机制 ,为颅脑损伤致死案例的鉴定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常规病理技术、免疫组化染色及特殊染色的方法对 15 7例颅脑损伤案例进行法医病理学研究。结果 颅脑损伤的病理类型具有规律性 ;颅内疾病患者因颅脑损伤死亡的 ,其死亡机制与所患疾病密切相关。结论 颅脑损伤的死亡机制与损伤的病理类型有关 ;疾病相关颅脑损伤致死案例的鉴定 ,应考虑损伤与疾病的参与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死亡 疾病 病理类型 致死 特殊染色 病理技术 法医病理学 案例 参与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地区海洛因中毒死亡的调查分析
3
作者 胡华子 陈阳 +3 位作者 王峡 孙大宏 廖志钢 丁勇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4期303-304,共2页
目的 调查成都地区海洛因中毒死亡的流行病学规律。方法 统计成都地区 1996年至 2 0 0 2年吸食海洛因中毒死亡数、成都地区人口增长数 ,分析比较两者绝对增长率及吸食海洛因中毒死亡人员的构成特征。结果 ①每年因嗜食海洛因中毒死... 目的 调查成都地区海洛因中毒死亡的流行病学规律。方法 统计成都地区 1996年至 2 0 0 2年吸食海洛因中毒死亡数、成都地区人口增长数 ,分析比较两者绝对增长率及吸食海洛因中毒死亡人员的构成特征。结果 ①每年因嗜食海洛因中毒死亡人数总体上呈上升趋势 ;②海洛因中毒死亡者中 ,男性明显比女性多 ,年龄主要集中在 2 0至 4 0岁之间 ,2 0岁以下中毒死亡人数较少 ,并且在中毒死亡者的职业中 ,农民占的比例很大 ,特别是民工 ;③海洛因中毒死亡地点大多数都是比较隐蔽的场所 ,以野外居多 ;④海洛因中毒死亡方式以注射为主 ,中毒死亡者大多数死于上肢静脉注射。结论 加强对外来人员的教育和隐蔽场所的巡查和控制 ,或许是降低海洛因中毒死亡率的一种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洛因中毒 中毒死亡 成都地区 调查分析 上肢 静脉注射 男性 构成特征 集中 人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早期心肌缺血不同时段Connexin43的表达
4
作者 陈阳 胡华子 +2 位作者 廖志钢 彭其毅 王世春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3期212-214,F004,共4页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缺血不同时间心肌缝隙连接蛋白43的分布特征。方法 结扎兔左冠状动脉造成急性心肌缺血模型,于结扎后不同时间取左心室前壁心肌。用HBFP染色定位心肌缺血区域,用SP法观察心肌缺血区、交界区及非缺血区Cx43的分布,用图...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缺血不同时间心肌缝隙连接蛋白43的分布特征。方法 结扎兔左冠状动脉造成急性心肌缺血模型,于结扎后不同时间取左心室前壁心肌。用HBFP染色定位心肌缺血区域,用SP法观察心肌缺血区、交界区及非缺血区Cx43的分布,用图像分析系统分析。结果 急性心肌缺血30 min,Cx43阳性面积减少约40%,此后Cx43逐渐降低,大约480 min,Cx43几乎消失。结论 兔急性心肌缺血时,Cx43的减少有时间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缝隙连接蛋白43 免疫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对面神经损伤的修复作用
5
作者 张治军 高炳庆 +3 位作者 梁传余 廖志钢 徐建国 刘亚峰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2-94,共3页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对面神经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将成年新西兰兔面神经上颊支切除5mm,在断端间置入硅胶再生室,实验组室内注入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对照组用生理盐水。术后4周和8周进行电生理学、组织病理学观察和形态学定...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对面神经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将成年新西兰兔面神经上颊支切除5mm,在断端间置入硅胶再生室,实验组室内注入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对照组用生理盐水。术后4周和8周进行电生理学、组织病理学观察和形态学定量分析。结果术后4周,两组电刺激面神经很少能引发面肌兴奋,有髓轴索计数,轴索直径和面积t检验,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8周面神经复合肌动作电位,实验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明显短于对照组,有髓轴索计数,轴索直径和面积实验组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局部应用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可促进面神经损伤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面神经损伤 神经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pplications in Forensic Medicine
6
作者 廖志钢 刘敏 +1 位作者 黄飞骏 吴家文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CAS CSCD 1995年第4期247-247,共1页
ScanningElectronMicroscopyApplicationsinForensicMedicineLiaoZhigang(廖志钢),LiuMin(刘敏),HuangFeijun(黄飞骏)andWuJia... ScanningElectronMicroscopyApplicationsinForensicMedicineLiaoZhigang(廖志钢),LiuMin(刘敏),HuangFeijun(黄飞骏)andWuJiawen(吴家文)(Faculty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学 电子扫描显微镜 创伤 案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RPHOLOGICAL CHANGES OF RATS MUSCLES AT VARIOUS POSTMORTEM INTERVALS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7
作者 廖志钢 易旭夫 +1 位作者 肖飞 彭雪梅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55-258,共4页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observe the morphological changes of muscle in the process of rigor mortis. The quadriceps of 40 rats at various postmortem intervals were observed under the...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observe the morphological changes of muscle in the process of rigor mortis. The quadriceps of 40 rats at various postmortem intervals were observed under the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 and the light microscope by phosphotungstic acid haematoxylin(PTAH) stai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triations of muscle were blurred within 4 h, but they became apparent from 6 h to 24 h after death. The authors suggest that this phenomenon be associated with the increased resistance of muscle against the postmortal changes. The observations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light microscopy have revealed that the muscles do contract in the process of rigor mortis because the distance between two Z lines shortens and the I band narrows, compared with those in anaesthetised animals. The basic biochemical process for the formation of rigor mortis is the same as that of muscle contraction except that the former happens postmortem and the latter antemor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gor mortis muscle contract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mmunohistochemical Study on Morphine in Human Tissues from Cases of Opiate Associated Death
8
作者 刘敏 廖志钢 +1 位作者 肖飞 吴家文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14-114,共1页
The purpose of this investigation was to offer evidence that immumohistochemical staining is applicable to the determination of morphin distribution in human tissues from cases of opiate associated death. We studied 4... The purpose of this investigation was to offer evidence that immumohistochemical staining is applicable to the determination of morphin distribution in human tissues from cases of opiate associated death. We studied 4 cases of opiate associated death and 2 cases of sudden cardiac death without a history of drug abuse as control. The samples were taken from cerebral corte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组织化学 吗啡 人组织 鸦片 死亡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