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穴位埋线治疗实验性结肠炎大鼠的机制探讨
被引量:2
- 1
-
-
作者
张夏毅
沈霖
范恒
梁丽
廖弈
-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中西医结合科
-
出处
《世界中医药》
CAS
2011年第6期527-529,共3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30772878)
-
文摘
目的:检测TNBS诱导实验性结肠炎大鼠在穴位埋线治疗前后的NF-κBp65和STAT6mRNA的表达水平,初步阐明穴位埋线治疗实验性结肠炎大鼠的作用机理。方法:18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穴位埋线组,每组6只。除正常对照组未行造模外,其余2组大鼠均采用TNBS造模。模型组不设干预,正常饮食;穴位埋线组进行穴位埋线治疗。治疗15d后观察大鼠的结肠病理组织学改变,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脾淋巴细胞NF-κBp65蛋白的表达;用RT-PCR法检测大鼠结肠组织STAT6mRNA的表达。结果:穴位埋线组的大鼠腹泻、黏液脓血便症状得到较快改善,大鼠黏膜组织损伤也明显改善。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NF-κBp65和STAT6mRNA增多(P<0.01);与模型组比较,穴位埋线组NF-κBp65和STAT6mRNA减少(P<0.01)。结论:穴位埋线能通过NF-κB和STAT6双信号途径下调炎症因子,从而发挥治疗作用。
-
关键词
结肠炎
穴位埋线
NF-ΚBP65
STAT6
-
Keywords
Colonitis, acupoint embedment treatment, NF- KBp65, STAT6
-
分类号
R574.62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