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地质聚合物固体废弃物与甘蔗废渣协同脱碱赤泥合成有机土壤的研究
1
作者
廖序
王涛
+2 位作者
蒋传福
贺艳
崔学民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900-2911,共12页
针对赤泥大规模堆存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问题,赤泥土壤化是实现赤泥规模化消纳,降低环境危害的可行方法。本研究通过使用稀硫酸对赤泥进行脱碱处理,然后掺入不同比例的地质聚合物固体废弃物和甘蔗废渣,分析混合后基质的物理性质和...
针对赤泥大规模堆存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问题,赤泥土壤化是实现赤泥规模化消纳,降低环境危害的可行方法。本研究通过使用稀硫酸对赤泥进行脱碱处理,然后掺入不同比例的地质聚合物固体废弃物和甘蔗废渣,分析混合后基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探究地质聚合物固体废弃物协同甘蔗废渣对赤泥成土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酸洗后赤泥的pH值从11.30降至7.11,Na元素含量从10.711%降低至0.750%,脱碱率高达93%;掺入30%(质量分数)地质聚合物固体废弃物后,赤泥的pH值从7.12增加至8.21,孔隙度和非毛管孔隙度分别从43.43%和3.31%提高至61.35%和13.40%,均达到《绿色种植土壤》(CT/J 340—2016)的要求。进一步掺入40%(质量分数)的甘蔗废渣后,人工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从6.7 g/kg大幅增至28.5 g/kg,非毛管孔隙度进一步提升至20.39%,有效水含量从6.88%增加至16.16%,大团聚体比例升高,黑麦草生长状况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泥
地质聚合物固体废弃物
甘蔗废渣
孔隙度
有效水容量
团聚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质聚合物固体废弃物与甘蔗废渣协同脱碱赤泥合成有机土壤的研究
1
作者
廖序
王涛
蒋传福
贺艳
崔学民
机构
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出处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900-2911,共12页
文摘
针对赤泥大规模堆存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问题,赤泥土壤化是实现赤泥规模化消纳,降低环境危害的可行方法。本研究通过使用稀硫酸对赤泥进行脱碱处理,然后掺入不同比例的地质聚合物固体废弃物和甘蔗废渣,分析混合后基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探究地质聚合物固体废弃物协同甘蔗废渣对赤泥成土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酸洗后赤泥的pH值从11.30降至7.11,Na元素含量从10.711%降低至0.750%,脱碱率高达93%;掺入30%(质量分数)地质聚合物固体废弃物后,赤泥的pH值从7.12增加至8.21,孔隙度和非毛管孔隙度分别从43.43%和3.31%提高至61.35%和13.40%,均达到《绿色种植土壤》(CT/J 340—2016)的要求。进一步掺入40%(质量分数)的甘蔗废渣后,人工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从6.7 g/kg大幅增至28.5 g/kg,非毛管孔隙度进一步提升至20.39%,有效水含量从6.88%增加至16.16%,大团聚体比例升高,黑麦草生长状况良好。
关键词
赤泥
地质聚合物固体废弃物
甘蔗废渣
孔隙度
有效水容量
团聚体
Keywords
red mud
geopolymer solid waste
sugarcane waste residue
porosity
available water content
aggregate
分类号
TQ170 [化学工程—硅酸盐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地质聚合物固体废弃物与甘蔗废渣协同脱碱赤泥合成有机土壤的研究
廖序
王涛
蒋传福
贺艳
崔学民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