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方回与纪昀评点杜甫沉郁顿挫诗风的不同视野 被引量:2
1
作者 廖宏昌 誉高槐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7-83,共7页
在诸多杜诗的研究中,方回与纪昀均用力于《瀛奎律髓》之杜诗选,尤其对于"沉郁顿挫"说之诠释均具代表性。前者虽未明言"沉郁顿挫",但在阐释杜诗时较侧重其情感悲壮慷慨之分析,并揭示社诗章法的起承转合的灵活性,详... 在诸多杜诗的研究中,方回与纪昀均用力于《瀛奎律髓》之杜诗选,尤其对于"沉郁顿挫"说之诠释均具代表性。前者虽未明言"沉郁顿挫",但在阐释杜诗时较侧重其情感悲壮慷慨之分析,并揭示社诗章法的起承转合的灵活性,详细分析杜诗的气脉贯连、起伏曲折、营造顿折之内涵,并通过杜诗"拗体"、"变体"的特殊性抉发其韵律曲折所展现的"顿挫"特色。后者则异常清晰地肯定杜诗"沉郁顿挫"的特色,直接以"沉郁顿挫"评点杜诗,其文义已包含杜诗深广的忧思、深挚而厚积的情感力量、言辞气魄极大的风格,同时结合语意脉络的委婉变化、诗句起承转合的曲折加以品评,均体现出"沉郁"而"顿挫"之义。纪昀之论述是后方回选、评的再评点,虽颇多内容直指杜诗,但更多是针对方回论点而发,有同有异,但在对"阖辟顿挫"的具体阐释上,较方回诠释途径更侧重在深窥杜甫何以能创造出阖辟顿挫笔法,注目在杜诗脉络的屈曲起伏、曲折连贯的角度加以评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诗 方回 纪昀 瀛奎律髓 沉郁顿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冯诗学的折中思维与审美理想典范 被引量:3
2
作者 廖宏昌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8-43,共6页
学界大多视冯舒、冯班为“晚唐派”,以其诗学宗尚李义山故也,其实杜甫方是二冯心目中之最高审美典范,只因老杜诗歌已臻及化境,故难能以寻常之典范学习之也。因而二冯效王荆公之言,认为“学杜当自义山入”,义山也就成为二冯诗学之宗尚所... 学界大多视冯舒、冯班为“晚唐派”,以其诗学宗尚李义山故也,其实杜甫方是二冯心目中之最高审美典范,只因老杜诗歌已臻及化境,故难能以寻常之典范学习之也。因而二冯效王荆公之言,认为“学杜当自义山入”,义山也就成为二冯诗学之宗尚所在,本文试从二冯诗学体系之建立出发,论述二冯诗学体系建立之方法及其审美理想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舒 冯班 杜甫 李义山 晚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勰论评三曹视角探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廖宏昌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5-70,共6页
曹操、曹丕、曹植父子博学多才,观其诗文创作,各具风貌,各有擅场,异中有同,同中有异,各领风骚,各造绝境,交织而成建安一代繁荣的格局,而从曹氏父子之不同诗歌风貌,又体现了大时代演变过程中求新求变的审美趣尚,甚或个人艺术形式之不同表... 曹操、曹丕、曹植父子博学多才,观其诗文创作,各具风貌,各有擅场,异中有同,同中有异,各领风骚,各造绝境,交织而成建安一代繁荣的格局,而从曹氏父子之不同诗歌风貌,又体现了大时代演变过程中求新求变的审美趣尚,甚或个人艺术形式之不同表现,不同时代或不同的批评者,就有不同的取舍好尚,表现出不同的审美判断,刘勰《文心雕龙》,论及先秦以来200多位作家,对三曹颇有着墨,其视角如何,是本文论点。而曹操居钟嵘《诗品》下品及曹丕、曹植优劣论,则是本文关键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勰 三曹 文心雕龙 建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文苑英华》看李白诗在宋初的接受 被引量:1
4
作者 誉高槐 廖宏昌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9-83,共5页
《文苑英华》大量选入李白诗,却遗漏了许多名篇,体现出偏重闲适题材、缘情适意思想、平淡清远诗风、五古体裁等迥异于唐五代选本的独特视角。作为大型官修总集,它集中体现了宋初"白体"诗风笼罩下、以馆阁文臣为主导的诗坛对... 《文苑英华》大量选入李白诗,却遗漏了许多名篇,体现出偏重闲适题材、缘情适意思想、平淡清远诗风、五古体裁等迥异于唐五代选本的独特视角。作为大型官修总集,它集中体现了宋初"白体"诗风笼罩下、以馆阁文臣为主导的诗坛对李白诗的接受状况;也促成了批评李白诗多言"妇人与酒"的思潮及李白诗风"清逸"论在宋代的流行,并深刻影响了其体裁、篇目的经典化进程,成为李白诗在宋代接受的重要开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苑英华》 李白诗 宋初 接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风雅翼》看宋元理学“新文统”影响下的李白诗接受
5
作者 誉高槐 廖宏昌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9-166,共8页
元末理学传人刘履所编古体诗选《风雅翼》,为理学"文""道"一元之"新文统"孕育的诗选范本。其对李白诗作出了迥异于诗史传统的新品评:有风雅兴寄遗意,而未得"性情之正";风格流丽、夸饰;词"... 元末理学传人刘履所编古体诗选《风雅翼》,为理学"文""道"一元之"新文统"孕育的诗选范本。其对李白诗作出了迥异于诗史传统的新品评:有风雅兴寄遗意,而未得"性情之正";风格流丽、夸饰;词"密"气"促",远"古调"而近"唐音";因而不得为唐宋时期羽翼风雅诗道之典范。这集中反映了南宋后期至明初,在理学"新文统"影响下,作为传统诗史典范之李白诗接受命运的复杂多舛;对深入认识李白诗的经典化历程、及理学思潮影响下宋、元诗论思想的嬗变,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雅翼》宋元 理学 “新文统” 李白诗 接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