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新时代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征、价值逻辑与推进路径
被引量:
11
1
作者
廖婧茜
商一杰
刘丽红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9-88,共10页
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题中之义。新时代教师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要以培养“教育家型教师”为发展目标,以“协同联动”为发展战略,以“全面发展”为发展旨归,体现目标特色化、内容实践化、过程一体化、评价综合化等基...
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题中之义。新时代教师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要以培养“教育家型教师”为发展目标,以“协同联动”为发展战略,以“全面发展”为发展旨归,体现目标特色化、内容实践化、过程一体化、评价综合化等基本特征。从价值逻辑角度,“立德树人”的价值基点“、以师为本”的价值规范“、融合共生”的价值选择“、和谐发展”的价值旨归是新时代教师教育的高质量发展的价值旨趣。从战略的角度看,实现新时代教师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应确立全面系统的发展目标,健全教师教育体系,推进多元主体协同合作以及塑造良好师德师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教师教育
高质量发展
价值逻辑
教师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未来学习空间的场域逻辑
被引量:
21
2
作者
廖婧茜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0-96,共7页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不断渗透到教育领域,面向未来学习场域的界限逐渐变得模糊,并演变成由未来技术重构物理空间的“知识场”、现实情景融合虚拟空间的“意义场”和虚实结合融入泛在空间的“生活场”组成的庞大学习空间。三大场域兼具“物...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不断渗透到教育领域,面向未来学习场域的界限逐渐变得模糊,并演变成由未来技术重构物理空间的“知识场”、现实情景融合虚拟空间的“意义场”和虚实结合融入泛在空间的“生活场”组成的庞大学习空间。三大场域兼具“物性”“人性”和“活性”等特征,能充分适应未来技术的发展趋势、未来学校的特征和未来社会需求。从运作机制看,场域内部通过信息流的互通交流和能量交换发生着置换和进级,场域外部通过价值制导与资源介入提升其造血功能和组织活力,由此推动学习场域的发展和变迁,改变学习的存在样态及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空间
人工智能
物理场域
意义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具身视角下职业教育元宇宙的结构要素、关键技术与应用展望
被引量:
4
3
作者
廖婧茜
孙阳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8期35-42,共8页
教育元宇宙并非是元宇宙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垂直应用,而是元宇宙技术对教育生态的一次重构再造。元宇宙以其特有的沉浸性与具身性特征,与职业教育的具身教学需求不谋而合,并有望解决职业教育的“三高”“四难”问题。基于具身理论视角,媒...
教育元宇宙并非是元宇宙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垂直应用,而是元宇宙技术对教育生态的一次重构再造。元宇宙以其特有的沉浸性与具身性特征,与职业教育的具身教学需求不谋而合,并有望解决职业教育的“三高”“四难”问题。基于具身理论视角,媒介、场所和角色构成了职业教育元宇宙的结构要素,目标识别技术、人机交互模式与创作编辑系统是职业教育元宇宙所必需的关键技术。职业教育元宇宙在学习、实训与工作三种场景具有广泛的应用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具身理论
职业教育
元宇宙
用户创作内容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本真、阻碍与进路
被引量:
127
4
作者
石定芳
廖婧茜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8-44,共7页
课程思政以高校课程的育人属性作为出发点,其建设的本真追求在于促进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教师践行教书育人使命,促使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目标。然而,课程思政的建设与推进却在现实的课程教学中面临着高校协同不够、教师能力不及...
课程思政以高校课程的育人属性作为出发点,其建设的本真追求在于促进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教师践行教书育人使命,促使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目标。然而,课程思政的建设与推进却在现实的课程教学中面临着高校协同不够、教师能力不及、学生认识不足等现实阻碍。高校应从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多主体视角出发,通过系统化思维、协同化推进和个性化发展等进路,促进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走向"善治"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课程思政
立德树人
课程育人
协同推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时代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征、价值逻辑与推进路径
被引量:
11
1
作者
廖婧茜
商一杰
刘丽红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9-88,共10页
基金
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推进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研究”(22AZD081)。
文摘
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题中之义。新时代教师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要以培养“教育家型教师”为发展目标,以“协同联动”为发展战略,以“全面发展”为发展旨归,体现目标特色化、内容实践化、过程一体化、评价综合化等基本特征。从价值逻辑角度,“立德树人”的价值基点“、以师为本”的价值规范“、融合共生”的价值选择“、和谐发展”的价值旨归是新时代教师教育的高质量发展的价值旨趣。从战略的角度看,实现新时代教师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应确立全面系统的发展目标,健全教师教育体系,推进多元主体协同合作以及塑造良好师德师风。
关键词
新时代
教师教育
高质量发展
价值逻辑
教师培养
Keywords
new era
teacher education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value logic
teacher training
分类号
G650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未来学习空间的场域逻辑
被引量:
21
2
作者
廖婧茜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出处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0-96,共7页
基金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自主课题“统编教材与文化传承——统编语文教材中经典名著的价值分析与教学监测研究”(2021-05-041-BZPK01)。
文摘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不断渗透到教育领域,面向未来学习场域的界限逐渐变得模糊,并演变成由未来技术重构物理空间的“知识场”、现实情景融合虚拟空间的“意义场”和虚实结合融入泛在空间的“生活场”组成的庞大学习空间。三大场域兼具“物性”“人性”和“活性”等特征,能充分适应未来技术的发展趋势、未来学校的特征和未来社会需求。从运作机制看,场域内部通过信息流的互通交流和能量交换发生着置换和进级,场域外部通过价值制导与资源介入提升其造血功能和组织活力,由此推动学习场域的发展和变迁,改变学习的存在样态及性质。
关键词
学习空间
人工智能
物理场域
意义场域
Keywords
learning spac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field
分类号
G424.1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具身视角下职业教育元宇宙的结构要素、关键技术与应用展望
被引量:
4
3
作者
廖婧茜
孙阳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出处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8期35-42,共8页
基金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青年项目“中小学数字教材的风险评估模型建构与监测机制研究”(CHA230306),主持人:廖婧茜。
文摘
教育元宇宙并非是元宇宙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垂直应用,而是元宇宙技术对教育生态的一次重构再造。元宇宙以其特有的沉浸性与具身性特征,与职业教育的具身教学需求不谋而合,并有望解决职业教育的“三高”“四难”问题。基于具身理论视角,媒介、场所和角色构成了职业教育元宇宙的结构要素,目标识别技术、人机交互模式与创作编辑系统是职业教育元宇宙所必需的关键技术。职业教育元宇宙在学习、实训与工作三种场景具有广泛的应用空间。
关键词
具身理论
职业教育
元宇宙
用户创作内容
教学模式
Keywords
embodied theory
vocational education
metaverse
user-generated contents
teaching mode
分类号
G719.2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本真、阻碍与进路
被引量:
127
4
作者
石定芳
廖婧茜
机构
西南大学教务处
西南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出处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8-44,共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大项目资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研究”(VAA1900001)
文摘
课程思政以高校课程的育人属性作为出发点,其建设的本真追求在于促进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教师践行教书育人使命,促使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目标。然而,课程思政的建设与推进却在现实的课程教学中面临着高校协同不够、教师能力不及、学生认识不足等现实阻碍。高校应从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多主体视角出发,通过系统化思维、协同化推进和个性化发展等进路,促进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走向"善治"之道。
关键词
新时代
课程思政
立德树人
课程育人
协同推进
Keywords
the new era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cultivating people by virtue
course education
collaborative promotion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新时代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征、价值逻辑与推进路径
廖婧茜
商一杰
刘丽红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未来学习空间的场域逻辑
廖婧茜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具身视角下职业教育元宇宙的结构要素、关键技术与应用展望
廖婧茜
孙阳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本真、阻碍与进路
石定芳
廖婧茜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12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