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子吸收法及原子荧光法测定中华鳖及黄沙鳖中微量元素铁、锌、硒的含量 被引量:1
1
作者 阎柳娟 黄国霞 +5 位作者 陈铁英 李军生 汪青 谢志扬 廖永聪 廖城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7期15067-15068,共2页
[目的]检测野生黄沙鳖、养殖黄沙鳖以及养殖中华鳖肝脏、肌肉、裙边等不同组织中铁、锌、硒的含量。[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光度法检测铁和锌含量,并用原子荧光光度法检测硒的含量。[结果]铁、锌、硒在野生黄沙鳖、养殖黄沙鳖以及养殖中华... [目的]检测野生黄沙鳖、养殖黄沙鳖以及养殖中华鳖肝脏、肌肉、裙边等不同组织中铁、锌、硒的含量。[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光度法检测铁和锌含量,并用原子荧光光度法检测硒的含量。[结果]铁、锌、硒在野生黄沙鳖、养殖黄沙鳖以及养殖中华鳖不同组织中含量差异较大,铁的含量顺序三者均为肝脏>蛋>肉>裙边,锌的含量顺序三者均为肌肉>蛋>肝脏>裙边,硒的含量不同组织因品种不同有所差别。不同品种间铁、锌、硒的含量也存在较大差异。[结论]总体来说,黄沙鳖中铁、锌、硒的含量均大于中华鳖,野生黄沙鳖中铁、锌、硒的含量高于养殖黄沙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沙鳖 中华鳖 微量元素 原子吸收法 原子荧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点叉尾鮰池塘健康养殖技术模式 被引量:1
2
作者 廖城珍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1-31,共1页
斑点叉尾鮰无肌间刺,含肉率高,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近年来,斑点又尾鮰养殖病害很多,呈多发态势,用药也越来越频繁,导致养殖产品质量不断下降,严重危害了斑点叉尾鮰产业的发展。为了探索斑点叉尾鮰健康养殖模式... 斑点叉尾鮰无肌间刺,含肉率高,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近年来,斑点又尾鮰养殖病害很多,呈多发态势,用药也越来越频繁,导致养殖产品质量不断下降,严重危害了斑点叉尾鮰产业的发展。为了探索斑点叉尾鮰健康养殖模式,促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叉尾鮰 养殖技术模式 健康养殖模式 池塘 持续健康发展 斑点又尾鮰 营养丰富 养殖病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池塘主养瓦氏黄颡鱼初探 被引量:1
3
作者 廖城珍 《内陆水产》 2003年第11期10-11,共2页
瓦氏黄颡鱼,又称江黄颡,是生活在江河水域中的一种名贵鱼类.瓦氏黄颡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少细刺,可食部分多,已成为国内新兴淡水养殖品种.为了调整优化我市渔业生产结构,使瓦氏黄颡鱼成为我市水产养殖品种之一,2002年引进瓦氏黄颡鱼... 瓦氏黄颡鱼,又称江黄颡,是生活在江河水域中的一种名贵鱼类.瓦氏黄颡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少细刺,可食部分多,已成为国内新兴淡水养殖品种.为了调整优化我市渔业生产结构,使瓦氏黄颡鱼成为我市水产养殖品种之一,2002年引进瓦氏黄颡鱼在农村池塘人工试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池塘 瓦氏黄颡鱼 江黄颡 饵料 消毒 放养 投喂方法 水质 鱼病防治 日常管理 产量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胺磷、90-消毒剂对欧洲鳗仔鳗的急性毒性作用 被引量:4
4
作者 房迎春 廖城珍 潘连德 《水产科技情报》 1999年第4期155-158,161,共5页
采用静水实验法进行甲胺磷乳剂、90-消毒剂对欧洲鳗(AnguilaangnilaL.)仔鳗急性毒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浓度32~56mg/L范围内,欧洲鳗仔鳗中毒死亡发生在30~44h,对甲胺磷乳剂急性中毒死亡... 采用静水实验法进行甲胺磷乳剂、90-消毒剂对欧洲鳗(AnguilaangnilaL.)仔鳗急性毒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浓度32~56mg/L范围内,欧洲鳗仔鳗中毒死亡发生在30~44h,对甲胺磷乳剂急性中毒死亡的时间集中且持续短促;甲胺磷乳剂对欧洲鳗仔鳗的半致死浓度(48h-LC50)为35.9mg/L,安全浓度(SC)为3.6mg/L。欧洲鳗仔鳗养殖水源和池塘甲胺磷的最大接受量(MATC)不得超过1.8mg/L。在浓度10.0~35.0mg/L范围内,90-消毒剂对欧洲鳗仔鳗急性中毒反应表现出药物的强烈刺激性和腐蚀性;48h-LC50为20.9mg/L,SC为2.1mg/L。中毒死亡发生在2~48h,集中在4~12h。90-消毒剂不宜用来给鱼类幼体作为消毒剂和防治细菌性疾病的外用药物,全池泼洒浓度不得超过2mg/L;作为清塘药物,使用浓度为35mg/L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洲鳗 仔鳗 静水实验 甲胺磷 消毒剂 急性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养丰产鲫效益好
5
作者 廖城珍 《科学养鱼》 2004年第3期17-17,共1页
关键词 丰产鲫 遗传改良 工程原理 细胞工程 养殖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沙鳖健康高效养殖技术总结 被引量:1
6
作者 谢志扬 黄广杰 +1 位作者 廖城珍 谭乃淙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37-38,共2页
黄沙鳖养殖是广西特色养殖产业,为了进一步探索黄沙鳖健康高效养殖新模式和新技术,提高养殖效益,2011-2012年我们在桂田黄沙鳖种苗场和贵港市覃塘区平龙黄沙鳖生态养殖场开展了黄沙鳖"温棚+外塘"二段式模式养殖试验,主要方法是采用... 黄沙鳖养殖是广西特色养殖产业,为了进一步探索黄沙鳖健康高效养殖新模式和新技术,提高养殖效益,2011-2012年我们在桂田黄沙鳖种苗场和贵港市覃塘区平龙黄沙鳖生态养殖场开展了黄沙鳖"温棚+外塘"二段式模式养殖试验,主要方法是采用温棚保温育苗,然后在外塘进行健康生态养殖,经过一年多养殖后,我们通过数据分析证明该技术试验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一、主要技术措施(一)控温培育苗种稚鳖暂养期结束后,进入温棚养殖。通过控温技术手段,将稚鳖放养在温度30~32℃的环境中,让鳖苗不受冬眠的影响持续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养殖技术 健康生态养殖 黄沙鳖 温棚养殖 控温技术 稚鳖放养 养殖产业 养殖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