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防城金花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罗浮柿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及关联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廖南燕 陈善栋 +3 位作者 李武峥 覃毅 唐业杰 蔡中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期121-124,共4页
以防城金花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罗浮柿优势种群为研究对象,采用成对相关函数g(r)和g_(12)(r)对种群不同发育时期的空间格局和关联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罗浮柿树种群在不同径级上的分布呈“单峰”型。幼树与中树在研究尺度内以聚集分布为... 以防城金花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罗浮柿优势种群为研究对象,采用成对相关函数g(r)和g_(12)(r)对种群不同发育时期的空间格局和关联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罗浮柿树种群在不同径级上的分布呈“单峰”型。幼树与中树在研究尺度内以聚集分布为主,而幼苗和成树则显示随机分布的趋势。幼苗与幼树、中树、成树在一定小中尺度范围内呈正相关。幼树和中树在研究尺度主要以正向的促进关系为主,幼树、中树与成树则显示为不相关。罗浮柿种群内的更新苗木储备丰富,种群呈现稳定增长趋势。罗浮柿种群的分布格局及其关联性随种群密度和树木大小的改变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浮柿种群 龄级 空间分布格局 防城金花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狭叶坡垒种群结构与动态特征 被引量:2
2
作者 贾淇宇 刘雄盛 +5 位作者 廖南燕 黄寒梅 黄荣林 肖玉菲 徐刚标 李娟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78-1086,共9页
【目的】研究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狭叶坡垒[Hopea chinensis(Merr.) Hand.-Mazz.]的种群结构特征和数量动态特征,探讨种群发展潜力和濒危原因,为狭叶坡垒种质资源的保护和恢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样地调查法对广西十万大山区域8个... 【目的】研究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狭叶坡垒[Hopea chinensis(Merr.) Hand.-Mazz.]的种群结构特征和数量动态特征,探讨种群发展潜力和濒危原因,为狭叶坡垒种质资源的保护和恢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样地调查法对广西十万大山区域8个狭叶坡垒自然集中分布区进行调查,以空间代替时间分析狭叶坡垒种群结构特征,绘制种群静态生命表和存活曲线,分析种群动态指数及种群生存函数,对种群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结果】狭叶坡垒野生种群龄级结构呈倒J型,幼龄个体数占比较高,表现为增长型结构,种群个体幼龄期淘汰率较高;种群动态指数、随机干扰敏感指标和随机干扰风险概率分别为52.61%、4.38%和8.33%,对外界干扰敏感,环境对个体有较强的选择作用。狭叶坡垒野生种群存活曲线为DeeveyⅡ型的B1亚型,狭叶坡垒种群生存率在Ⅰ~Ⅵ龄级期间随龄级增加而减小,累积死亡率随龄级增加而增加,危险率在Ⅵ龄级达最高值,狭叶坡垒种群在Ⅵ龄级之后进入生理衰退期。时间序列分析表明,除Ⅻ龄级的个体数经过4个龄级时间后保持不变,经过4、6、8、10个龄级时间后,狭叶坡垒各龄级的个体数均呈增加趋势,其中Ⅳ~Ⅷ龄级逐渐成为种群的主体,狭叶坡垒种群总体呈增长状态。【结论】狭叶坡垒野生种群为增长型,种群处于波动变化状态中,对外界干扰敏感。幼苗数量充足,在生境不被破坏的前提下,具有较好的恢复潜力。但幼苗向幼树、幼树向小树转换过程中存在增补限制,制约狭叶坡垒种群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狭叶坡垒 静态生命表 存活曲线 种群动态指数 生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保护区农户生态系统服务依赖度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形成型指标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张成虎 刘菊 +2 位作者 苏宏新 廖南燕 陈明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7417-7430,共14页
厘清农户生态系统服务依赖度(DIES)并分析不同因素对农户DIES的影响机理可为协调自然保护区保护与社区发展之间的关系提供参考和借鉴,对推进乡村振兴,促进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以广西防城金花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称金花茶... 厘清农户生态系统服务依赖度(DIES)并分析不同因素对农户DIES的影响机理可为协调自然保护区保护与社区发展之间的关系提供参考和借鉴,对推进乡村振兴,促进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以广西防城金花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称金花茶保护区)为例,基于323份农户问卷数据,对比距离自然保护区不同位置以及不同生计策略类型的农户DIES差异,使用SmartPLS 3.0构建形成型指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自然资源禀赋、农户家庭特征、地理位置以及自然保护区建立等影响因素直接或者通过生计策略这一中介变量间接对农户DIES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1)金花茶保护区周边农户DIES平均值为0.326,处于较低水平,农户主要依赖于生态系统供给服务,对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依赖较低。(2)距离自然保护区不同位置和生计策略类型显著影响农户DIES,金花茶保护区内、附近、保护区外农户DIES平均值分别为0.404、0.330和0.294,保护区内农户DIES平均值显著高于自然保护区外农户;纯农户、兼业户和非农户DIES平均值分别为0.593、0.366和0.151,三者之间差异显著。(3)对农户DIES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是生计策略类型、家庭特征、自然资源禀赋和自然保护区建立,总效应分别为-0.564、-0.305、0.235和0.135,其中家庭特征对农户DIES仅有间接影响,即通过“家庭特征→生计策略→DIES”这条路径产生,自然资源禀赋对农户DIES既有直接影响又有间接影响,自然保护区建立对农户DIES仅有直接影响,而地理位置对农户DIES的影响不显著。基于此,提出兼业化和非农化生计转变是改善农户生活且降低其DIES的有效途径;调整农户DIES结构,鼓励农户从高度依赖供给服务转变为供给服务、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组合依赖;或以不损害生态系统的方式获取供给服务,更有利于自然保护区与社区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依赖度 结构方程模型 形成型指标 生计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的森林质量评价——以广西国有博白林场为例 被引量:12
4
作者 黄莉雅 黄俊才 +6 位作者 廖南燕 刘菲 蒋燚 罗敦 彭志锋 梁晨 陈生 《广西林业科学》 2022年第4期543-548,共6页
为评价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博白林场的森林质量,以2019年二类调查数据为基础,选取12项具体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计算各项指标权重和森林质量评价综合得分,构建森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聚类分析对森林质量进行等级划分。结果表明,反映森... 为评价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博白林场的森林质量,以2019年二类调查数据为基础,选取12项具体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计算各项指标权重和森林质量评价综合得分,构建森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聚类分析对森林质量进行等级划分。结果表明,反映森林林木生长、森林生长力、立地质量和林木结构信息的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89.064%,较全面地反映森林质量状况;森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中,准则层的林木生长因子和指标层的公顷蓄积年生长量对森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影响最大。依据森林质量评价综合得分,可将森林质量划分为4个等级,依次为优、良、中和差,且各等级小班数量占比为4.87%、6.74%、61.95%和26.43%。森林质量以中等为主,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质量评价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防城金花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肉实树种内种间竞争关系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廖南燕 蔡中伦 +3 位作者 李武峥 覃毅 唐业杰 陈善栋 《广西林业科学》 2023年第3期344-349,共6页
肉实树(Sarcosperma laurinum)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金花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植物种群的优势物种之一,为了解其生态适应机制,利用Voronoi图确定竞争单元,计算V_Hegyi竞争指数,通过回归模型拟合对象木胸径与竞争强度间的关系,分析肉实... 肉实树(Sarcosperma laurinum)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金花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植物种群的优势物种之一,为了解其生态适应机制,利用Voronoi图确定竞争单元,计算V_Hegyi竞争指数,通过回归模型拟合对象木胸径与竞争强度间的关系,分析肉实树种内种间竞争关系,探讨其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肉实树对象木主要由小径级(5 cm≤DBH<10 cm)个体组成;肉实树受种内和种间竞争的强度分别为117.17和458.01,竞争压力主要来自种间;种内及主要伴生树种间的竞争强度表现为肉实树>鹅掌柴(Heptapleurum heptaphyllum)>假苹婆(Sterculia lanceolata)>罗浮柿(Diospyros morrisiana)>华润楠(Machilus chinensis)>黄椿木姜子(Litsea variabilis)>疏花臀果木(Pygeum laxiflorum)>银柴(Aporosa dioica)>秋枫(Bischofia javanica)>水锦树(Wendlandia uvariifolia);对象木胸径与竞争指数关系符合幂函数拟合(CI=AD^(-B)),且呈显著负相关,当对象木胸径大于20 cm时,竞争强度趋于平缓。应对胸径小于20 cm的肉实树进行重点保护,减少植株间的竞争消耗,确保肉实树小径级个体向大径级平稳过渡,维持种群结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内竞争 种间竞争 V_Hegyi竞争指数 肉实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城港市金花茶种质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路径探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廖南燕 朱锡纯 +1 位作者 欧阳绪红 郝秀东 《南方农业》 2022年第12期41-43,共3页
金花茶组植物是山茶科家族中唯一具有金黄色花瓣的种类,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药用价值和科研价值,被称为“茶族皇后”“植物界的大熊猫”。金花茶具有极高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随着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启动建设,在相关... 金花茶组植物是山茶科家族中唯一具有金黄色花瓣的种类,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药用价值和科研价值,被称为“茶族皇后”“植物界的大熊猫”。金花茶具有极高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随着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启动建设,在相关政策的引领下,应加强对金花茶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力度,促进广西防城港市的金花茶产业可持续发展。因此,提出加强政府引导,制定金花茶产业可持续发展规划;增加科研投入,加大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力度;增强金花茶品牌建设,融入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积极开发金花茶研学和文创产品等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花茶 种质资源保护 产业发展 广西防城港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城港市金花茶产业发展初步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廖南燕 吴儒华 +1 位作者 杨海娟 钟鸿鹃 《绿色科技》 2016年第9期135-137,共3页
在研究广西防城港市金花茶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运用战略管理的相关理论和知识对防城港市金花茶产业的发展战略进行了探讨,针对产业的外部宏观环境和内部条件,运用SWOT分析法对其竞争状况进行了分析,找出了防城港市金花茶产业发展过程... 在研究广西防城港市金花茶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运用战略管理的相关理论和知识对防城港市金花茶产业的发展战略进行了探讨,针对产业的外部宏观环境和内部条件,运用SWOT分析法对其竞争状况进行了分析,找出了防城港市金花茶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为防城港市金花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设性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花茶 产业 发展 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度濒危植物狭叶坡垒种子脱水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黄宁 刘雄盛 +5 位作者 廖南燕 王仁杰 黄荣林 蒋燚 肖玉菲 王凌晖 《广西林业科学》 2022年第5期634-640,共7页
狭叶坡垒(Hopea chinensis)种子为典型的顽拗性种子。为了解其脱水敏感性及生理特性,测定自然脱水条件下狭叶坡垒种子含水率、萌发参数及生理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狭叶坡垒种子初始含水率为42.57%,初始萌发率为90.00%;脱水4天时,种... 狭叶坡垒(Hopea chinensis)种子为典型的顽拗性种子。为了解其脱水敏感性及生理特性,测定自然脱水条件下狭叶坡垒种子含水率、萌发参数及生理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狭叶坡垒种子初始含水率为42.57%,初始萌发率为90.00%;脱水4天时,种子含水率为34.67%,萌发率为83.33%;脱水8天时,种子含水率为31.21%,萌发率为51.67%;脱水16天时,种子完全失去活力。随种子含水率降低,种子萌发率、萌发指数和活力指数等逐渐减小,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逐渐上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呈波动性升降,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先升后降的趋势。脱水前期,CAT是狭叶坡垒种子的敏感性保护酶;脱水中期,主要通过提高SOD活性抵御损伤;脱水后期,损伤超出种子耐受范围,种子逐渐失活。狭叶坡垒种子对脱水高度敏感,严重脱水(脱水10天后)会加剧细胞膜损伤,降低抗氧化酶活性,种子失去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顽拗性种子 脱水敏感性 狭叶坡垒 种子含水率 萌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防城金花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对区域土地利用动态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黄秋霞 廖南燕 +6 位作者 杨元征 俎佳星 王嘉丽 蔡文华 杨健 苏宏新 杨婷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73-984,共12页
以金花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保护区外2 km邻近区为研究区,选取1986―2019年7期Landsat遥感影像进行土地利用遥感解译,并基于GIS与R语言空间统计方法分析近35年土地利用动态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保护区土地利用以林地为主,邻近区林地和... 以金花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保护区外2 km邻近区为研究区,选取1986―2019年7期Landsat遥感影像进行土地利用遥感解译,并基于GIS与R语言空间统计方法分析近35年土地利用动态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保护区土地利用以林地为主,邻近区林地和耕地面积占比最大。2)邻近区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变化比非核心区更剧烈;二者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变化均呈现升高-降低-不变的波动趋势,表明保护区建立后人为干扰的下降有助于土地利用格局的稳定。3)土地利用类型转换频率为邻近区向非核心区递减,表明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可以有效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4)保护区非核心区所有土地利用类型重心总体上向东北方向迁移;邻近区建设用地与耕地重心总体上都为向西方向迁移,表明已有建设用地扩张对保护区周围的土地利用空间动态变化有重要影响。5)保护区的管理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效,保护区内部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但内部建设用地的缓慢增加与资源的不合理生产开发,仍然对保护区的生境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土地利用变化 非核心区 邻近区 金花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矾属植物的药用价值及生物前景预测 被引量:1
10
作者 潘柳青 杨婷 +3 位作者 廖南燕 童小龙 和丽芳 刘博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2期8-11,共4页
系统地阐述了山矾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以及研究预测该属植物的分布,以期为更好地开发利用该属植物药用资源提供参考。
关键词 山矾属 药理活性 化学成分 前景预测 园林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处理措施对金花茶扦插成活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杨泉光 宋洪涛 +3 位作者 张洪 杨海娟 廖南燕 陈勇棠 《绿色科技》 2010年第12期36-38,共3页
为探讨药剂种类、药剂浓度、浸泡药剂时间等处理对金花荼扦插成活的影响,分别以不同种类药剂、不同浓度、不同浸泡时间、不同叶片处理和不同扦插方式进行处理,结果表明:以ABT1、NAA、和IBA3种药剂进行浸泡处理对金花茶的扦插成活都... 为探讨药剂种类、药剂浓度、浸泡药剂时间等处理对金花荼扦插成活的影响,分别以不同种类药剂、不同浓度、不同浸泡时间、不同叶片处理和不同扦插方式进行处理,结果表明:以ABT1、NAA、和IBA3种药剂进行浸泡处理对金花茶的扦插成活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3者的浓度为100~500ppm,浸泡时间为2h最适合金花茶的成活;在不同浸泡时间的处理中,浓度为300ppm的NAA浸泡时间在10~180min之间有利于扦插成活,浸泡时间多于180min抑制插条生长;叶片留取面积和扦插方式对插条的成活影响不大,留取2~3张叶片有利于前插成活,不留叶片插条成活率极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花茶扦插 成活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珍稀濒危物种粗齿梭罗树扦插繁殖技术 被引量:1
12
作者 潘韦虎 廖南燕 +3 位作者 杨元征 覃毅 苏宏新 唐金利 《园艺与种苗》 CAS 2023年第12期64-67,共4页
[目的]探索不同处理对粗齿梭罗树(Reevesia rotundifolia)扦插繁殖的影响,掌握其扦插繁殖方法。[方法]以粗齿梭罗树枝条作为试验材料,在春、秋2个生长季节开展不同生长调节剂、基质和生根粉泥浆等因子组合的扦插繁殖试验,统计发芽率及... [目的]探索不同处理对粗齿梭罗树(Reevesia rotundifolia)扦插繁殖的影响,掌握其扦插繁殖方法。[方法]以粗齿梭罗树枝条作为试验材料,在春、秋2个生长季节开展不同生长调节剂、基质和生根粉泥浆等因子组合的扦插繁殖试验,统计发芽率及定植成活率。[结果]粗齿梭罗树秋季扦插均没有发芽,春季扦插发芽但成活率也不高;以200 mg/L萘乙酸溶液处理粗齿梭罗树扦插成活率较稳定,平均为27.34%,高于其他生长调节剂处理水平;而经5 g/L生根粉溶液浸泡过10 h蘸生根粉泥浆处理后,在椰糠+珍珠岩(体积比为3∶1)基质扦插可使得粗齿梭罗树扦插枝条的发芽率高达91.67%,成活率达50%,是目前粗齿梭罗树最优的扦插繁殖方案。[结论]该研究填补了粗齿梭罗树扦插繁殖的技术空白,为该树种后期的迁地保护、回归种植等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稀濒危植物 粗齿梭罗树 扦插繁殖 基质 生长调节剂 成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皮石斛仿野生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潘鸿 廖南燕 +1 位作者 潘子来 杨婷 《绿色科技》 2017年第7期142-143,149,共3页
指出了铁皮石斛的生长习性,在适宜的光、水、气共同作用下能促进铁皮石斛的生长。阐述了大棚栽培及活立木缚树栽培这两种仿野生栽培技术,从栽培环境的营造、栽培管理过程及采收加工方面提出了指导性意见,旨在为铁皮石斛栽培提供科学... 指出了铁皮石斛的生长习性,在适宜的光、水、气共同作用下能促进铁皮石斛的生长。阐述了大棚栽培及活立木缚树栽培这两种仿野生栽培技术,从栽培环境的营造、栽培管理过程及采收加工方面提出了指导性意见,旨在为铁皮石斛栽培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石斛 栽培 管理 采收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城金花茶自然保护区资源开发利用问题探讨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海娟 廖南燕 吴儒华 《绿色科技》 2015年第12期132-133,共2页
以防城金花茶自然保护区资源开发现状为例,分析了保护区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保护区资源开发的几点建议,以期为保护区开发利用持续、健康地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开发利用 利益分享 法律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城金花茶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对策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潘鸿 吴儒华 +3 位作者 廖南燕 潘子来 潘子平 杨海娟 《绿色科技》 2016年第12期1-4,8,共5页
为了解防城金花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从其地理位置与气候特征、植被类型的划分、动植物资源分布状况、法规制度的颁布、保护措施、科研监测能力及现存的主要问题等方面着手,初步探讨了保护区存在矛盾与问题的解决对策,结果表明... 为了解防城金花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从其地理位置与气候特征、植被类型的划分、动植物资源分布状况、法规制度的颁布、保护措施、科研监测能力及现存的主要问题等方面着手,初步探讨了保护区存在矛盾与问题的解决对策,结果表明:采取加大保护宣传力度、调整优化林分结构、加强法制建设、协调好规划和建设工作、增强科技实力、拓宽保护资金来源等措施均能够有效提升保护区的整体实力,旨在为今后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城金花茶自然保护区 生物多样性 保护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