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中国扫盲工作任重而道远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廖列海
-
出处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1992年第Z1期24-25,共2页
-
文摘
文盲的多少是一个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中国是世界上文盲最多的国家之一,过去曾经是,现在依然是。这是中国一百多年来积贫积弱的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从鸦片战争以后,整个民族生存陷入了危机。老百姓的生活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没有能力也没有机会接受教育。统治阶级则整天战战惊惊地与侵略者打交道,竭力维护自己危危可岌的统治地位,何有心思来发展。对教育贡献最大的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也只不过是“废科举,兴学校”。普及义务教育则根本没有提到当时教育的日程上来。辛亥革命以后,一直到解放前夕,中国在军阀混战和对外抗日的历史时期,反动的统治政府不仅不发展教育,而且还时时迫害从事教育工作的仁人志士。因此到新中国建立的时候,文盲人口占全国人口的80%。解放以后。
-
关键词
普及义务教育
社会发展程度
解放前夕
军阀混战
废科举
积贫积弱
历史时期
聋哑儿童
民族生存
特殊教育发展
-
分类号
G72
[文化科学—成人教育学]
-
-
题名中国扫盲的路该怎么走
- 2
-
-
作者
廖列海
-
出处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1992年第Z2期30-31,共2页
-
文摘
笔者曾在《中国扫盲工作任重而道远》一文中指出我国扫盲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并阐析了其原因。在此基础上谈谈我国扫盲工作的路该怎么走。一、要对文盲的危害性和扫盲的必要性、紧迫性有充分的认识。文盲众多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着巨大的阻碍作用:首先,和平的生存竞争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主要趋势。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他在激烈的国际生存竞争中的地位。其次,科学技术水平的高低决定了生产力水平的高低,而文盲众多则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绊脚石。在我国农村推行“星火”计划的过程中就因此而遇到许多困难。如:文盲没有文化无法阅读科技资料。
-
关键词
民族整体素质
生存竞争
科技资料
现代化建设
农村成人教育
生产力水平
文中
文化知识
职业技术教育
地区分布
-
分类号
G72
[文化科学—成人教育学]
-
-
题名关于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几个问题
- 3
-
-
作者
廖列海
-
出处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3期119-124,共6页
-
文摘
建国以来,我国心理学界也就心理学研究方法问题展开过热烈的讨论。经过讨论,共识是多了一些,分歧是少了一点,但离解决问题还有相当大的距离,根据我们的观察和分析,我国在以往的讨论中,总的倾向可能是多了一点形而上学,少了一点辩证法。如把辩证唯物主义与传统的心理学研究方法对立起来,有的甚至企图用前者代替后者;脱离方法论体系而孤立地谈论某一具体研究方法的好坏或得失,认为好的方法就是绝对的好,坏的方法就是绝对的坏;
-
关键词
心理学研究方法
心理学发展
内省法
辩证唯物主义
定性分析
科学心理学
方法论体系
解决问题
哲学方法论
科学研究
-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