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ADAMS的油茶嫁接机关键结构设计与仿真 被引量:1
1
作者 李袁迪 张立强 +3 位作者 郭鹏程 曹阳靖 李立君 廖凯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05-212,共8页
针对油茶嫁接机制造成本过高、结构复杂且嫁接动作繁多的问题,对油茶嫁接机的夹持、搬运、切削和对正等关键结构进行了设计与建模,实现了劈接式嫁接机的基本功能,同时将多个功能部件合理地整合在一起,保证了夹爪在夹持搬运时的合理性和... 针对油茶嫁接机制造成本过高、结构复杂且嫁接动作繁多的问题,对油茶嫁接机的夹持、搬运、切削和对正等关键结构进行了设计与建模,实现了劈接式嫁接机的基本功能,同时将多个功能部件合理地整合在一起,保证了夹爪在夹持搬运时的合理性和稳定性。对油茶穗木进行轴向和径向的单轴压缩应力-位移试验,得到了不同直径的油茶穗木力学曲线,得出轴向和径向极限破坏载荷分别为6.71 MPa和4.14 MPa;利用SolidWorks 2021建立夹持搬运机构动力学仿真模型,应用ADAMS软件对搬运机构,以及由夹持机构和切削机构组成的末端执行器进行动力学仿真,分析了油茶穗木在不同夹持力时质心处速度的变化规律,得到了适用于嫁接机结构设计的夹爪夹持力和油茶穗木脱离夹爪时的夹持力。仿真结果表明:本嫁接机夹持搬运工况的最小稳定夹持力为3.8 N。当夹爪的夹持力小于0.5 N时,油茶穗木在夹持搬运过程中脱离夹爪。该机关键结构设计合理、工况稳定,能够满足嫁接中夹持和搬运等基本需求,可为后续油茶嫁接机和油茶嫁接相关设备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嫁接机 劈接式嫁接 单轴压缩试验 搬运机构 动力学仿真 ADA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果采收机收集系统设计与试验
2
作者 曹春风 陈飞 +2 位作者 李立君 廖凯 高自成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43-50,58,共9页
针对油茶果采收机收集率低、收集困难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收集系统,可完成推料、输送、收集任务,提高采摘效率。采用Box-Benhnken响应面试验设计理论,以螺距、叶片直径、叶片宽度和螺旋速度为影响因素,以推送率Y 1和推送时间Y 2为作业质... 针对油茶果采收机收集率低、收集困难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收集系统,可完成推料、输送、收集任务,提高采摘效率。采用Box-Benhnken响应面试验设计理论,以螺距、叶片直径、叶片宽度和螺旋速度为影响因素,以推送率Y 1和推送时间Y 2为作业质量评价指标,进行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建立各因素与指标之间的回归数学模型,并分析各因素对响应值的交互影响,同时对模型进行优化求解,获得最优参数组合为:螺距59.9 mm、叶片直径60.5 mm、叶片宽度19.3 mm、螺旋转速118 r/min,对应的推送率为88.24%、推送时间为8.3 s。对得出的优化结果圆整再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最优参数组合下,平均推送率为87.6%,平均推送2 kg油茶果的时间为8.4 s,满足设计要求。研究结果可为油茶果采收机收集系统的设计和无轴螺旋运输大中颗粒物料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果采收机 收集系统 离散元仿真 响应面分析 ED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点接触式油茶果树夹持机构的研制与试验
3
作者 刘怀粤 高自成 +2 位作者 李立君 廖凯 曹靖宜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3-50,共8页
为适应我国山地丘陵油茶果的采收,设计了一种结合微型采摘机的三点接触式夹持机构。使用MatLab绘制传力比的变化趋势,得出传力比随液压缸的行程增大而增大。设计了一种夹持力测试方法,可计算接触位置夹持力大小,并能通过应变片实时反馈... 为适应我国山地丘陵油茶果的采收,设计了一种结合微型采摘机的三点接触式夹持机构。使用MatLab绘制传力比的变化趋势,得出传力比随液压缸的行程增大而增大。设计了一种夹持力测试方法,可计算接触位置夹持力大小,并能通过应变片实时反馈耦合点受力变化。通过油茶树与夹持机构耦合试验得出,夹爪上接触点附近接触应力在10~41 MPa之间波动,初始耦合接触应力约为24 MPa,耦合接触应力越大耦合深度相应越深。振动过程中平均应力高出初始耦合应力的15%~20%,最大值为初始耦合力的1.5~2.0倍,最小值为初始耦合力的0.5~0.8倍,且此时对油茶果树的伤害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摘机 夹持机构 振动 保持力 耦合应力 油茶果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式油茶果采收机收集性能试验
4
作者 龙啸 闵淑辉 +2 位作者 廖凯 高自成 曹靖宜 《林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3-129,共7页
为了建立油茶果在收集伞和输送机构中的碰撞模型,基于镜面反射和运动学原理构建了油茶果恢复系数测试装置,对油茶果的碰撞特性进行了试验测定和分析。采用湖南浏阳市种植的大果油茶果品种开展碰撞特性测定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影响油茶果... 为了建立油茶果在收集伞和输送机构中的碰撞模型,基于镜面反射和运动学原理构建了油茶果恢复系数测试装置,对油茶果的碰撞特性进行了试验测定和分析。采用湖南浏阳市种植的大果油茶果品种开展碰撞特性测定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影响油茶果恢复系数的因素主次顺序为:碰撞材料、碰撞角度、伞布拉力和下落高度,其中碰撞材料影响极为显著、碰撞角度和伞布拉力影响较为显著。为研究油茶果采收机的收集性能,对收集机构进行简化,研究不同碰撞材料、碰撞角度、伞布拉力的组合对油茶果集中率的影响。收集性能正交试验结果表明:碰撞材料对油茶果的集中率影响最大,碰撞角度影响油茶果的最小掉落距离,伞布拉力影响油茶果的最大掉落距离;当碰撞材料为油布、碰撞角度为20°、伞布拉力为60 N时,集中率为95.33%,收集效果最好。该研究结果可为油茶果采收机收集和输送装置关键部件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果 碰撞恢复系数 收集率 振动式采收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林深松作业刀具设计研究
5
作者 金鑫 闵淑辉 +1 位作者 廖凯 郭锟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59-66,共8页
针对南方油茶林土壤板结严重、土壤黏附性强,内部植被根系互相缠绕导致深松阻力大、效率低等问题,基于旋转切削原理设计制造了一款能稳定深松且具有切断缠绕根茎效果的立式螺旋刀具,并对刀具结构、原理、运动轨迹进行研究。基于平滑粒... 针对南方油茶林土壤板结严重、土壤黏附性强,内部植被根系互相缠绕导致深松阻力大、效率低等问题,基于旋转切削原理设计制造了一款能稳定深松且具有切断缠绕根茎效果的立式螺旋刀具,并对刀具结构、原理、运动轨迹进行研究。基于平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方法建立螺旋刀具切削土壤有限元模型,使用LS-DYNA软件对刀具作业过程进行仿真,并对其土壤应力、功率消耗、切削阻力等仿真结果进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刀具切削土壤过程中最大等效应力趋于8.7 MPa,平均切削阻力为775.4 N,总能量消耗接近2 k J。试验样机进行实地试验,测试刀具切削阻力和实际深松效果,结果表明:螺旋刀工作头实际承受最大应力为49.3 MPa,阻力为847.9 N,高于仿真数据9.2%,测得耕深平均值为29.2 cm,耕深稳定性系数为97.3%。该研究可为林地深松刀具研发提供一定参考,为后续螺旋刀具优化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林 螺旋刀具 土壤切削 计算机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含量及热处理对Al-Si-Cu-Mg合金组织及热学性能的影响
6
作者 徐升亮 廖凯 +1 位作者 杨湘杰 郭洪民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235-242,共8页
随着通信技术和无人驾驶技术的快速进步,电子设备的集成度持续提升,对电子封装材料的性能需求也随之增加。本工作研究了稀土元素Sc的含量以及热处理对Al-Si-Cu-Mg合金组织和热学性能的影响,旨在确定最佳的Sc添加量和热处理工艺,以制备... 随着通信技术和无人驾驶技术的快速进步,电子设备的集成度持续提升,对电子封装材料的性能需求也随之增加。本工作研究了稀土元素Sc的含量以及热处理对Al-Si-Cu-Mg合金组织和热学性能的影响,旨在确定最佳的Sc添加量和热处理工艺,以制备出具有低热膨胀系数和高导热性能的铝硅合金。研究结果表明,适量Sc的添加能够有效细化Al-20Si-2Cu-0.3Mg合金中的初生硅相和共晶硅相,从而降低Al-20Si-2Cu-0.3Mg-xSc合金的热膨胀系数。通过热处理,共晶硅的形貌得到了进一步优化,使得合金在保持低热膨胀系数的同时还能具备较高的导热系数和电导率。在30~300℃下,经过热处理的Al-20Si-2Cu-0.3Mg-0.2Sc合金的平均热膨胀系数为17.58×10^(-6) K^(-1),导热系数达到131.05 W/(m·K),电导率为22.07%IACS。本研究揭示了Sc含量和热处理对Al-Si-Cu-Mg合金组织的影响机制,并探讨了微观组织对热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可为未来低膨胀、高导热铝硅合金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元素 AL-SI-CU-MG合金 热膨胀性能 导热性能 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模糊PID果园双轮移动机器人运动控制 被引量:3
7
作者 张智超 闵淑辉 +3 位作者 廖凯 万斌 李立君 范子彦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20,共7页
针对果园双轮机器人在果园路面移动时难平衡、易失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萤火虫算法优化的模糊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策略。首先,根据机器人与果园不平整路面特点,建立其动力学状态空间模型;第二,阐述改进萤火虫算法原理并用其... 针对果园双轮机器人在果园路面移动时难平衡、易失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萤火虫算法优化的模糊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策略。首先,根据机器人与果园不平整路面特点,建立其动力学状态空间模型;第二,阐述改进萤火虫算法原理并用其优化控制器模糊规则;第三,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对机器人运动控制进行仿真试验;最后,为检验所提出算法的可行性,建立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改进萤火虫算法优化的模糊PID控制器实现了果园双轮移动机器人的稳定运动功能,到达稳定的时间与最大倾角较传统PID控制器分别减少了3.9s和2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园双轮移动机器人 平衡控制 改进萤火虫算法 模糊PID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园林修剪机器人臂端刀具优化设计与稳态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龚宏彬 杨蹈宇 +2 位作者 李立君 廖凯 侯振宇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3-41,共9页
我国园林绿化面积不断扩大,但园林修剪机设备目前处于半人工半自动化状态。为此,提出并设计了园林修剪机器人,并对园林修剪机器人末端执行机构刀具进行优化设计与稳态特性研究,最终达到设备稳定修剪的目的;阐述了园林修剪机器人末端中... 我国园林绿化面积不断扩大,但园林修剪机设备目前处于半人工半自动化状态。为此,提出并设计了园林修剪机器人,并对园林修剪机器人末端执行机构刀具进行优化设计与稳态特性研究,最终达到设备稳定修剪的目的;阐述了园林修剪机器人末端中机构的结构、工作原理及操作方法;以多种组合刀具为研究对象,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以及其Ls-Dyna有限元显式求解程序对多种组合修剪刀具进行静力学分析、模态分析及动力学仿真计算,构建出应力值与应变值、刀具齿数、刃口形状的关系模型;然后,进行齿数、刃口形状对刀具进行稳态特性优化,研究稳态性能,找出刀具最优组合。结果表明:最佳刀具组合为100齿双刃,其最大应力、最大应变值分别为5.3475×10^(6)Pa、2.6342×10^(-5)m/m,刀具共振频率为243Hz。切割动力学仿真分析表明:刀具在切割外径8mm的树枝时,刀具修剪能量变化均匀,对树枝修剪产生的切割力呈现有规律的曲线,最大切割力为498N。智能园林修剪机器人修剪试验结果表明:修剪刀具在不同的转速下进行园林修剪,呈现出良好的稳态特性,运行平稳,刀齿端磨损较少,无共振现象,达到了设计目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修剪刀具 静力学分析 模态分析 动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柔性生产技术的报废弹药分解拆卸销毁
9
作者 谢亚雪 张峰 +2 位作者 龚泽运 闫青春 廖凯 《兵工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12,39,共3页
针对我军报废弹药分解拆卸作业线及配套设备陈旧落后、适用弹种单一、劳动强度大、安全风险高、作业效率低等情况,分析当前报废弹药分解拆卸作业的发展趋势。提出将柔性生产技术运用到报废弹药分解拆卸作业中,并对其应用进行探索。结果... 针对我军报废弹药分解拆卸作业线及配套设备陈旧落后、适用弹种单一、劳动强度大、安全风险高、作业效率低等情况,分析当前报废弹药分解拆卸作业的发展趋势。提出将柔性生产技术运用到报废弹药分解拆卸作业中,并对其应用进行探索。结果表明:将柔性生产技术与报废弹药分解拆卸作业线结合,可大幅提升作业线的弹种适用性,减少作业人员,降低安全风险,提升作业效率,为今后报废炮弹分解拆卸柔性生产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废弹药 分解拆卸 柔性生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薄壁件加工变形的力学模型构建与分析 被引量:17
10
作者 廖凯 张萧笛 +2 位作者 车兴飞 陈辉 龚海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66-172,共7页
航空铝合金薄壁构件加工变形与应力场分布有着直接关联.本文结合构件加工后的应力场分布特征,建立薄壁构件的应力-变形力学模型,分析其表面应力和初始应力分布对变形影响的机制,确定应力分布特征与变形特征的对应关系,完成对薄壁件变形... 航空铝合金薄壁构件加工变形与应力场分布有着直接关联.本文结合构件加工后的应力场分布特征,建立薄壁构件的应力-变形力学模型,分析其表面应力和初始应力分布对变形影响的机制,确定应力分布特征与变形特征的对应关系,完成对薄壁件变形解析函数的建立和变形不确定度计算.具体表现为:通过喷砂表面处理对铣削加工后薄壁构件的表面应力进行调节,以获得不同程度的应力-变形场分布,再借助层削法、XRD表面应力测试和三坐标形状测量试验,对不同工艺条件下构件加工变形实验值与函数解析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薄壁构件变形挠度与理论计算值偏差为3~12μm,偏差处于变形不确定度范围内,解析函数准确性得到验证.同时,力学模型与函数的分析表明,在已知此类航空铝合金薄壁构件几何形状、加工表面应力和毛坯初始应力场分布的条件下,可运用变形解析函数对构件加工变形程度进行预测性计算和分析,实现其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加工变形 力学模型 变形函数 不确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时效在铝合金厚板应力消减中的局限与应用 被引量:13
11
作者 廖凯 吴运新 郭俊康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70-73,共4页
运用振动时效对材料应力消减的作用,结合铝合金厚板残余应力消减后的分布及效果,认为振动时效对厚板结构残余应力消减作用有限。而运用位错理论和最小能量法分析,发现振动时效对材料因内部微结构差异而形成应力集中区域的应力松弛释放... 运用振动时效对材料应力消减的作用,结合铝合金厚板残余应力消减后的分布及效果,认为振动时效对厚板结构残余应力消减作用有限。而运用位错理论和最小能量法分析,发现振动时效对材料因内部微结构差异而形成应力集中区域的应力松弛释放有所贡献,在一定激振频率和时效时间条件下,完全可以造成材料局部的微屈服,减小了微结构间残余应力水平,从而对板内应力的均匀化过程起到一定效果。借助实验对厚板振动时效前后表面应力强度和板形尺寸稳定性对比发现,振动时效对稳定板形和消减大梯度表面残余应力具有显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时效 铝合金厚板 残余应力 微屈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积分法的铝合金厚板深度残余应力分析 被引量:11
12
作者 廖凯 吴运新 龚海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79-183,共5页
运用第一类线性积分形式建立剥除层残余应力与试样变形之间的关系;通过变形反求应力,还原厚板内部连续的应力变化,推导应力求解积分形式;进行层削法和裂纹柔度法测试实验,比较这2种方法的测试结果的异同。研究结果表明:运用积分法求解... 运用第一类线性积分形式建立剥除层残余应力与试样变形之间的关系;通过变形反求应力,还原厚板内部连续的应力变化,推导应力求解积分形式;进行层削法和裂纹柔度法测试实验,比较这2种方法的测试结果的异同。研究结果表明:运用积分法求解得到的残余应力场能较准确地反映厚板内部应力分布特点;积分中核函数决定力学方法解的特征,采用层削法所得结果反映了厚板剥除层内平均应力,采用裂纹柔度法所得结果则反映裂纹处应力的平均值,这2种方法都能较准确地反映厚板内部应力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分法 层削法 裂纹柔度法 残余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时效对7075铝合金薄壁构件应力松弛的影响与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廖凯 熊冠华 +2 位作者 朱家豪 陈辉 柳建安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65-270,共6页
对铝合金薄壁构件进行振动时效(VSR)实验研究,观察时效对材料表面的影响。通过X-ray表面应力测试、硬度测试和TEM电镜实验,对材料表面特性中的应力分布、相区状况、位错和显微硬度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VSR可使构件加工表面微屈服而... 对铝合金薄壁构件进行振动时效(VSR)实验研究,观察时效对材料表面的影响。通过X-ray表面应力测试、硬度测试和TEM电镜实验,对材料表面特性中的应力分布、相区状况、位错和显微硬度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VSR可使构件加工表面微屈服而造成应力松弛,在30 min、60 min的时效时间里,表面应力幅度分别下降了22%和32%。同时,发现相区内晶粒得到细化,且不同状态下晶界处的位错密度也明显不同,这说明振动交变应力造成了构件表面材料的微观形变,进而阐述了应力松弛的机理和材料显微硬度增长的原因。分析认为VSR对薄壁构件既消减了表面应力峰值,又强化了表面硬度,这对提高材料表面的抗变形能力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时效 铝合金 薄壁构件 应力测试 应力松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薄壁框架件加工变形的应力分布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廖凯 张萧笛 +1 位作者 刘义鹏 陈辉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5-50,共6页
7075航空铝合金薄壁框架件加工变形的预测是构件形变控制领域的技术难题,掌握铝合金薄壁框架件上的加工应力分布对预测构件变形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运用弹性力学理论,在实验基础上,利用层削法和X射线衍射应力测试技术,建立了薄壁框架件... 7075航空铝合金薄壁框架件加工变形的预测是构件形变控制领域的技术难题,掌握铝合金薄壁框架件上的加工应力分布对预测构件变形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运用弹性力学理论,在实验基础上,利用层削法和X射线衍射应力测试技术,建立了薄壁框架件的应力与弯曲变形的力学模型.模型反映了加工应力和初始应力对构件实际变形的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再通过数学解析方法,以这两种应力场分布为主变量,构建了薄壁框架构件应力与变形的函数,完成了对构件最大变形挠度的计算.通过比较实验所测构件变形值与计算得到的变形结果发现:构件实际测量最大变形量基本处于数学解析函数计算变形区间内,数据偏差在20~50μm.研究结果表明:在已知初始应力、结构尺寸、加工参数条件下,解析函数能有效地预测出薄壁框架件加工后的变形,可为薄壁构件加工变形控制提供工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薄壁框架件 力学模型 解析函数 变形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艺条件对机采棉品质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2
15
作者 廖凯 高振江 +2 位作者 孙巍 闫洪山 杨宝玲 《中国棉花》 2014年第11期16-20,共5页
为了探究影响机采棉品质的因素,对新疆兵团不同种植模式下的不同棉花品种,在相同收获机械与轧花机作业情况下,开展了机械采收子棉与轧花后皮棉的品质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品种及种植模式对机采棉品质影响显著。农七师127团采用760mm等行... 为了探究影响机采棉品质的因素,对新疆兵团不同种植模式下的不同棉花品种,在相同收获机械与轧花机作业情况下,开展了机械采收子棉与轧花后皮棉的品质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品种及种植模式对机采棉品质影响显著。农七师127团采用760mm等行距种植模式,使用杂交棉鲁棉研24号;农八师149团采用(660+100)mm种植模式,使用早熟陆地棉新陆早45号。前者种植密度比后者低,但平均产量更高,平均皮棉含杂率更低,机采棉品质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采棉 农艺条件 品种 种植模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交通温室气体排放评价模型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9
16
作者 廖凯 李振宇 +1 位作者 尹志芳 李超 《中国能源》 2016年第6期19-24,共6页
为解决日益严重的城市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问题,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然而目前缺少相应的量化核算模型对其实施效果进行评估。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首次开发了适用于中国不同数据水平的城市层面交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的... 为解决日益严重的城市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问题,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然而目前缺少相应的量化核算模型对其实施效果进行评估。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首次开发了适用于中国不同数据水平的城市层面交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的"城市交通温室气体排放评价模型"。此外,根据模型数据需求,提出了基于收集统计数据、抽样调查和设置道路监测点相结合的综合数据调查方法,并应用模型核算了苏州、成都和哈尔滨2015年城区范围公共汽车、出租车和小汽车不同类型车辆在不同交通运行状况下的CO_2排放量,实现了国内不同城市间城市交通温室气体排放量化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排放评价模型 温室气体排放 模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淬火厚板残余应力测试的仿真-实验综合方法 被引量:2
17
作者 廖凯 吴运新 +2 位作者 龚海 闫鹏飞 郭俊康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11-215,共5页
为掌握铝合金厚板淬火残余应力演变规律,运用FEA软件仿真、X-ray表面应力和层削法应力测试实验,提出在残余应力测试中应用仿真-实验综合方法。经过实验分析证明:1)可弥补单一测试方法的局限,使各测试方法相互检验、验证。2)可获得较为... 为掌握铝合金厚板淬火残余应力演变规律,运用FEA软件仿真、X-ray表面应力和层削法应力测试实验,提出在残余应力测试中应用仿真-实验综合方法。经过实验分析证明:1)可弥补单一测试方法的局限,使各测试方法相互检验、验证。2)可获得较为准确的淬火应力仿真模型,实现对整个厚板应力场的有效分析。3)具有应力预测的功能,FEM应力预测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淬火应力平均偏差<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余应力 应力预测 铝合金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分上限的灌溉控制对黄瓜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1
18
作者 廖凯 范兴科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4-56,60,共4页
在盆栽条件下,以相同灌水下限和不同灌水上限为控制条件,研究了黄瓜在整个生育期内不同灌水量处理对其生长、产量、品质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水上限为90%田间持水率的非充分灌溉处理效果较好,相比以田间持水率为灌溉控制... 在盆栽条件下,以相同灌水下限和不同灌水上限为控制条件,研究了黄瓜在整个生育期内不同灌水量处理对其生长、产量、品质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水上限为90%田间持水率的非充分灌溉处理效果较好,相比以田间持水率为灌溉控制上限的充分灌溉和以80%田间持水率为灌水上限的非充分灌溉处理,茎杆直径、根干质量、根冠比和黄瓜品质均呈明显优势;单株黄瓜产量与充分灌水处理相比仅减少0.9%,水分利用效率达到39.69 g/kg,提高16.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灌溉上限 根冠比 品质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强度颈动脉压力感受器刺激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发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廖凯 李起栋 +3 位作者 方石虎 张历 余锂镭 江洪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4期21-24,共4页
目的探讨低强度颈动脉压力感受器刺激(LL-CBS)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室性心律失常(VAs)的影响。方法正常成年杂种犬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LL-CBS组各10只,均安置颈动脉窦刺激电极,监测血压、心率。LL-CBS组于VAs诱发前1 h开始LL-CBS直至... 目的探讨低强度颈动脉压力感受器刺激(LL-CBS)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室性心律失常(VAs)的影响。方法正常成年杂种犬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LL-CBS组各10只,均安置颈动脉窦刺激电极,监测血压、心率。LL-CBS组于VAs诱发前1 h开始LL-CBS直至实验结束,对照组给予假性LL-CBS,分别测量基线时和刺激1 h后心室有效不应期(ERP)。心室ERP测量结束后,保持颈动脉窦刺激,静置半小时,静脉注射异丙肾上腺素,诱发3个VAs事件。分别记录3个VAs事件时VAs发生次数,首个室性早搏出现的时间、室性早搏次数、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次数及持续时间。结果两组在基线状态、刺激1 h和注射异丙肾上腺素后血压、心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LL-CBS组、对照组基线时心室ERP分别为(165±5)、(168±8)ms(P>0.05),刺激1 h时分别为(181±7)、(162±7)ms(P<0.05)。在3个VAs事件过程中,LL-CBS组发生Vas次数均少于对照组(P均<0.05);LL-CBS组首次室性早搏出现的时间为刺激后341(512,224)s、对照组为刺激后215(327,90)s,室性早搏次数分别为52(83,20)、107(162,54)次,室速次数分别为2.3(6.7,0.5)、5.5(9.3,2.4)次,两组比较P均<0.05。结论 LL-CBS刺激可抑制异丙肾上腺素诱发的VAs发生,且不影响血压、心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性心律失常 低强度颈动脉压力感受器刺激 异丙肾上腺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预拉伸厚板非均匀区应力场特征 被引量:2
20
作者 廖凯 吴运新 龚海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9-82,88,共5页
为了探求铝合金预拉伸厚板变形特点对应力场的影响,结合实验和有限元仿真,揭示了预拉伸工艺下厚板非均匀区应力演变规律.在不同尺寸厚板和不同工艺下,运用实验预拉伸机仿真模型,分析夹持区和过渡区应力场演变机理和规律.分析结果表明,... 为了探求铝合金预拉伸厚板变形特点对应力场的影响,结合实验和有限元仿真,揭示了预拉伸工艺下厚板非均匀区应力演变规律.在不同尺寸厚板和不同工艺下,运用实验预拉伸机仿真模型,分析夹持区和过渡区应力场演变机理和规律.分析结果表明,非均匀区多样化的应力分布特点,不仅影响了厚板夹持稳定性,也对材料拉伸后的锯切率造成影响.拉伸时,夹持长度应不小于2倍试件厚度以保证拉伸稳定性.同时,过渡区范围与板厚度有关,其范围约为板厚的60%~70%,参考锯切长度为板厚3倍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拉伸 塑性变形 夹持区 过渡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