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刀小切口直肠癌手术在快速康复外科中的应用价值——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肖玉根 王万川 +4 位作者 檀谊洪 周武军 程永雄 郭世强 廖信芳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09年第2期109-113,共5页
目的探讨采用超声刀进行的小切口直肠癌微创手术在加速康复外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7年3月12日至2009年4月7日,本研究将限期行直肠癌前切除手术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行超声刀小切口手术,B组行传统手术。观察比较两组切口... 目的探讨采用超声刀进行的小切口直肠癌微创手术在加速康复外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7年3月12日至2009年4月7日,本研究将限期行直肠癌前切除手术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行超声刀小切口手术,B组行传统手术。观察比较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血清CRP及术后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 68例患者成功接受直肠癌前切除手术,其中A组35例,B组33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和吻合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和B组的切口长度分别为(9.7±0.7)cm和(14.6±3.4)cm(P<0.05);手术时间分别为(132±23)min和(169±31)min(P<0.05);术中失血量分别为(102±57)ml和(152±73)ml(P<0.05);术后恢复情况A组明显优于B组;两组的切口感染、尿潴留、肠梗阻和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检测A组的血清CRP低于B组(P<0.05);A组和B组的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8.2±1.1)d和(11.8±3.4)d(P<0.05)。结论与传统手术相比,采用超声刀进行的小切口直肠癌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符合快速康复外科的理念,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值得在该领域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刀 快速康复外科 直肠癌 微创 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型单腔管健侧主支气管插管在婴儿胸腔镜手术单肺通气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9
2
作者 刘晶 冯嘉宝 +4 位作者 胡祖荣 李海洋 漆冬梅 李永乐 廖信芳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5期50-52,共3页
目的探讨加强型单腔管健侧主支气管插管在婴儿电视胸腔镜手术单肺通气(OLV)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择期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婴儿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电子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下加强型单腔管主气管混合性通气,... 目的探讨加强型单腔管健侧主支气管插管在婴儿电视胸腔镜手术单肺通气(OLV)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择期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婴儿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电子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下加强型单腔管主气管混合性通气,观察组给予纤支镜下加强型单腔管健侧主支气管行OLV。记录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尿量、拔管时间、肺萎陷情况及围术期并发症;分别于双肺通气(TLV)5 min(T_1)、人工气胸20min(T_2)、人工气胸40 min(T_3)、恢复TLV 60 min(T_4)记录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呼吸参数及血气分析指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出血量、尿量、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肺萎陷情况优于对照组,堵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导管移位、气道损伤、声嘶、健侧肺感染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T_1比较,T_2、T_3时两组吸气峰压(Ppeak)、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肺血分流率(Qs/Qt)升高,动脉氧分压(Pa O2)、氧合指数(OI)、p H、血乳酸(Lac)降低(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T_2、T_3时观察组PaO_2、OI低,Ppeak、Qs/Qt高(P均<0.05);两组MAP、HR、Pa CO2、p H和La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加强型单腔管健侧主支气管插管可保证胸腔镜手术婴儿足够氧合,缩短手术时间,且未增加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加强型单腔管 婴儿 电视胸腔镜 单肺通气 气管插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CRP、腹腔引流液CRP在预测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8
3
作者 李柱 廖信芳 +2 位作者 吕海钠 向德雨 侯美君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第3期77-82,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CRP、腹腔引流液CRP与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相关性,为吻合口瘘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19年6月于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患者140例。根据术后是否并发吻合口瘘,分成... 目的:探讨血清CRP、腹腔引流液CRP与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相关性,为吻合口瘘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19年6月于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患者140例。根据术后是否并发吻合口瘘,分成吻合口瘘组(10例)和非吻合口瘘组(130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前血清CRP质量浓度,术后第1、3、5天血清CRP及腹腔引流管CRP质量浓度,分析CRP早期预测直肠术后吻合口瘘的截断值、敏感度、特异度等。结果:吻合口瘘组术后第1、3、5天血清c反应蛋白呈上升趋势,检测至术后第5天明显升高(158.1±108.1)mg/L,术后第5天吻合口瘘组血清CRP明显高于非吻合口瘘组(均P<0.05);非吻合口瘘组腹腔引流液CRP于术后第1、3、5天数值均保持较低水平,而吻合口瘘组腹腔引流液CRP术后呈上升趋势,其中于第3天(72.0±47.2)mg/L、第5天(147.0±38.0)mg/L明显升高,其中吻合口瘘组腹腔引流液于第3天、第5天明显高于非吻合口瘘组;ROC分析结果显示,术后第5天血清CRP水平、术后第3、5天腹腔引流液CRP水平对吻合口瘘发生的预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对应的AUC值较大,分别为:0.996、0.870、0.984,灵敏度分别为:1.00、0.600、1.00,特异度分别为:0.871、0.992、0.953。结论:血清CRP和腹腔引流液CRP是预测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可靠指标,尤其应以第5天为重要检测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腹腔引流液 腹腔镜 结直肠癌 吻合口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抑素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李柱 廖信芳 +1 位作者 吕海钠 向德雨 《北方药学》 2021年第3期95-96,共2页
目的:探讨使用生长抑素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禁食、胃肠减压及补液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生长抑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 目的:探讨使用生长抑素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禁食、胃肠减压及补液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生长抑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50%高于对照组75.00%(P<0.05);治疗后两组CD4+、CD4+/CD8+较治疗前提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CD8+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生长抑素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效果满意,显著改善患者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抑素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 疗效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对患者胃动素的影响
5
作者 向德雨 廖信芳 +2 位作者 杨清水 李柱 吕海钠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20期48-51,共4页
目的观察腹腔镜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对患者胃动素的影响。方法选取30例右半结肠癌患者,均行腹腔镜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比较患者手术前及手术后第1、4、7、30天、手术后半年的胃动素水平。结果患者手术前的胃动素水平为(149.43±2... 目的观察腹腔镜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对患者胃动素的影响。方法选取30例右半结肠癌患者,均行腹腔镜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比较患者手术前及手术后第1、4、7、30天、手术后半年的胃动素水平。结果患者手术前的胃动素水平为(149.43±21.33)pg/ml,手术后第1天为(123.54±12.32)pg/ml、第4天为(89.98±8.43)pg/ml、第7天为(69.43±4.32)pg/ml、第30天为(44.32±4.32)pg/ml、手术后半年为(25.43±1.43)pg/ml。手术后第1、4、7、30天以及手术后半年,患者的胃动素水平均低于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手术后患者的胃动素呈逐渐下降的趋势。结论腹腔镜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可降低患者胃动素水平,影响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可能与腹腔镜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后胃瘫发生率较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 胃动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