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质生产力赋能先进制造业集聚:理论机制与实证检验
1
作者 廖信林 任心悦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2期25-38,共14页
基于2013—2022年中国除港澳台和西藏自治区外的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数据,实证分析新质生产力对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的直接作用机制和劳动要素流动、创新资源错配的中介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新质生产力发展对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具... 基于2013—2022年中国除港澳台和西藏自治区外的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数据,实证分析新质生产力对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的直接作用机制和劳动要素流动、创新资源错配的中介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新质生产力发展对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该结论经过内生性问题处理后,结果仍然成立;作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劳动要素流动、创新资源错配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与先进制造业集聚间起显著中介作用;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新质生产力对高科技创新地区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的驱动效应更显著,同时新质生产力发展对促进东部、西部先进制造业集聚作用更大。研究结果为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等提供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先进制造业集群 劳动要素流动 创新资源错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道国营商环境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4
2
作者 廖信林 杨正源 王立勇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52,共13页
基于“一带一路”沿线40个国家2008—2019年数据,利用修正后的投资引力模型考察东道国营商环境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总体上,东道国营商环境的提高能够促进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进一步研究表明:中国对“一带一路”沿... 基于“一带一路”沿线40个国家2008—2019年数据,利用修正后的投资引力模型考察东道国营商环境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总体上,东道国营商环境的提高能够促进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进一步研究表明: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存在地理区位异质性、发展程度异质性和营商环境子指标异质性;文化距离在东道国营商环境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中存在负向调节效应。本文的研究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优化营商环境,促进贸易投资提供了新的证据,并从政府与企业双重维度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对外直接投资 营商环境 文化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如何影响制造业产业链韧性? 被引量:3
3
作者 廖信林 孙婷婷 朱华岳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60-78,共19页
数字经济是理解制造业产业链韧性的重要视角。本文利用2011-2021年全国各省面板数据,实证探究数字经济提升制造业产业链韧性的内在机理,识别数字经济提升制造业产业链韧性的作用路径。研究结果表明:(1)数字经济通过提高创新资源的配置... 数字经济是理解制造业产业链韧性的重要视角。本文利用2011-2021年全国各省面板数据,实证探究数字经济提升制造业产业链韧性的内在机理,识别数字经济提升制造业产业链韧性的作用路径。研究结果表明:(1)数字经济通过提高创新资源的配置水平提高制造业产业链韧性;(2)随着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数字经济对制造业产业链韧性促进作用边际递减;(3)数字资源是数字经济发展初期促进制造业产业链韧性提升的主要因素,数字经济促进作用下降的原因是数字应用推动作用的下降;(4)数字经济对中部地区制造业产业韧性促进作用最大。本文试图分解数字经济要素,并具体分析各要素对制造业产业链韧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制造业 产业链韧性 创新效应 边际递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耦合模型的蚌埠市“新四化”协同发展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廖信林 汪玉兵 吴友群 《蚌埠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182-187,共6页
借鉴物理学中的耦合模型,通过对蚌埠市"新四化"耦合协调发展的内在机理分析,建立了"新四化"四个系统的耦合评价模型和四者复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定量研究了四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对四者间的耦合协调发展关系进行了分... 借鉴物理学中的耦合模型,通过对蚌埠市"新四化"耦合协调发展的内在机理分析,建立了"新四化"四个系统的耦合评价模型和四者复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定量研究了四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对四者间的耦合协调发展关系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强化对"四化同步"的研究宣传;增强农业现代化力度,为"四化同步"奠定基础;加快信息化步伐,着力提高"四化"融合度;着力构建"四化同步"发展的制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四化” 同步发展 耦合协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城市群内制造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基于动态面板数据一阶差分广义矩方法的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洪娟 廖信林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5-90,共6页
本文基于长三角制造业"二位数"行业1998-2010年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一节差分矩估计方法对城市群内的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进行了实证分析。回归结果显示:制造业"二位数"行业的空间基尼系数与经济增长之间表现为强... 本文基于长三角制造业"二位数"行业1998-2010年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一节差分矩估计方法对城市群内的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进行了实证分析。回归结果显示:制造业"二位数"行业的空间基尼系数与经济增长之间表现为强烈的非线性共生关系,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具有门槛效应,即产业集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由于过度集聚产生的负外部性,会使得集聚不利于经济增长。针对上述回归结果,本文给出了理论分析,并总结了结论的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 制造业 产业集聚 经济增长 GM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外区域政策比较分析:理论综述及实践启示——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图谱量化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胡春阳 廖信林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7-105,共9页
区域政策是政府调节区域经济空间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重要工具。使用Cite Space知识图谱工具,对中国知网和WOS数据库核心合集重要文献进行关键词聚类和突变分析,比较分析中外区域政策理论研究与实施状况,对明确我国区域政策理... 区域政策是政府调节区域经济空间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重要工具。使用Cite Space知识图谱工具,对中国知网和WOS数据库核心合集重要文献进行关键词聚类和突变分析,比较分析中外区域政策理论研究与实施状况,对明确我国区域政策理论研究方向、强化规划战略导向作用、塑造区域发展新格局意义重大。研究结果发现,中外研究主体存在一定差异,研究热点及趋势也不尽相同,国外区域政策实施更重视政策思路、目标制定、法律支持、区域划分、运行机制等方面。为推动我国区域政策研究与实践,应依托计量统计、模型分析等方法加快区域政策研究特别是区域政策评估研究进展,充分发挥区域政策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并通过科学和规范的区域划分、机构设置以及政策法规的制定与实施来提高我国区域政策实施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政策 CiteSpace文献计量工具 关键词聚类和突变 研究主体 研究热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经管”视域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以经济分析方法与手段实验课教学改革为例 被引量:3
7
作者 钱力 宋俊秀 廖信林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107-110,共4页
新经管战略提出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人才需求结构的改变决定人才培养模式也必需改革创新,学科之间交叉融合发展的趋势对课程教学改革提出了新要求。本文以经济分析方法与手段课程改革为例,分析了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 新经管战略提出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人才需求结构的改变决定人才培养模式也必需改革创新,学科之间交叉融合发展的趋势对课程教学改革提出了新要求。本文以经济分析方法与手段课程改革为例,分析了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经济学+""课堂+"以及"成果+"等新模式。研究认为课程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课程理论基础建设、案例教学、成果孵化等方面还需要加大改革,提出在新经管战略下应该进一步夯实课程理论基础、丰富案例教学以及加大教学成果孵化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经管 人才培养模式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吴友群 汪玉兵 廖信林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63-68,共6页
基于1990-201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利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向量自回归模型、脉冲响应以及方差分解等方法,对安徽省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动态计量分析。结果发现,安徽省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且... 基于1990-201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利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向量自回归模型、脉冲响应以及方差分解等方法,对安徽省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动态计量分析。结果发现,安徽省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且固定资产投资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从脉冲响应函数分析结果来看,固定资产投资在整个考察期内有利于安徽省经济增长,并且时滞也较长。从方差分解结果看,短期内固定资产投资的冲击对经济增长误差的解释能力相对较小,长期则有较强的解释能力。结合分析结果,从增加投资规模、拓展投资来源、调整投资结构、提升投资效率四个方面给予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资产投资 经济增长 向量自回归模型 脉冲响应 方差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网贷消费“遇冷”原因探究及对策分析——以安徽财经大学为例 被引量:6
9
作者 江春华 廖信林 《新经济》 2016年第24期20-21,共2页
本研究基于蚌埠市安徽财经大学学生使用网贷消费情况的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分析大学生网贷消费市场现状,发现大学生较少使用分期网贷消费,而且有着起步晚、使用额度小、期限短、违约后果不清晰、受限大的特征。于此,针对大学生网贷消费&... 本研究基于蚌埠市安徽财经大学学生使用网贷消费情况的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分析大学生网贷消费市场现状,发现大学生较少使用分期网贷消费,而且有着起步晚、使用额度小、期限短、违约后果不清晰、受限大的特征。于此,针对大学生网贷消费"遇冷"进行深入的原因探究,并从政府部门、网贷机构、学校、大学生等层面入手,提出相关可行性对策建议,以激发大学生网贷消费活力,养成科学健康的消费习惯,规范大学生网贷消费市场行为,促进网贷消费市场健康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期网贷消费 网贷机构 原因探究 安徽财经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财政政策周期稳定效应研究
10
作者 汪玉兵 廖信林 方欣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84-89,共6页
随着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持续推行,财政政策的周期稳定效应越来越受到关注.在区分周期性赤字和结构性赤字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财政政策周期稳定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986—2014年这段时期,我国财政政策存在自动稳定效应,但这种自动稳定功... 随着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持续推行,财政政策的周期稳定效应越来越受到关注.在区分周期性赤字和结构性赤字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财政政策周期稳定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986—2014年这段时期,我国财政政策存在自动稳定效应,但这种自动稳定功能较弱;这段时期财政政策大体可以分为1986—1997年弱收缩、1998—2003年强扩张、2004—2007年稳健偏紧、2008年至今强扩张四个阶段;相机抉择财政政策近年来越来越呈现出反周期性,表明我国政府运用财政政策稳定经济的能力在日益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政策 周期稳定效应 周期性赤字 结构性赤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我国2012年宏观经济政策取向的观点综述
11
作者 廖信林 王立勇 《经济研究参考》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21-21,共1页
面对国内复杂的经济形势,我国宏观经济政策正在微调中。其中,关于我国财政政策取向的判断基本一致,不过货币政策的取向稍有差别。
关键词 宏观经济政策取向 观点综述 财政政策取向 经济形势 货币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