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页岩气压后返排油嘴动态调整技术应用及效果评价——以蜀南地区Z201区块H62平台为例
1
作者
李海
郑马嘉
+5 位作者
赵文韬
余杨康
罗迪
曾文
黄勇斌
廖伟翔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25年第1期13-20,共8页
页岩气压后返排制度对压裂评价及生产效果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目前,国内页岩气压后返排制度仍处于探索阶段,对油嘴的调整都是凭经验和固定模式,尚未形成科学成熟的返排制度。基于页岩气井返排伤害机理,以“四因子”为主导,形成一套能够实...
页岩气压后返排制度对压裂评价及生产效果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目前,国内页岩气压后返排制度仍处于探索阶段,对油嘴的调整都是凭经验和固定模式,尚未形成科学成熟的返排制度。基于页岩气井返排伤害机理,以“四因子”为主导,形成一套能够实时表征储层裂缝伤害的返排油嘴动态调整技术,其中,返排阶段的伤害是各类损害相互叠加的结果,包括水相圈闭伤害、黏土膨胀、支撑剂回流、微粒运移、支撑剂破碎与嵌入、结垢沉淀、裂缝盐结晶、应力敏感。针对页岩气返排伤害特征创新性地定义了4个因子:流量因子、伤害因子、应力因子、产能因子,实现了对返排过程中储层裂缝系统真实状态的实时精准表征,通过数值模拟并确定返排各阶段4因子的影响权重,为油嘴调整提供了更为充分合理的依据。通过Z201区块H62平台4口井的矿场实践证明:以“四因子”为主的返排油嘴动态调整技术应用效果良好,最终可采储量较前期已开发井提升25.8%,产能达到开发方案要求,对区块后续达标建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油嘴动态调整
返排伤害
四因子
最终可采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页岩气压后返排油嘴动态调整技术应用及效果评价——以蜀南地区Z201区块H62平台为例
1
作者
李海
郑马嘉
赵文韬
余杨康
罗迪
曾文
黄勇斌
廖伟翔
机构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蜀南气矿
成都创源油气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出处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25年第1期13-20,共8页
基金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项目“蜀南地区页岩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研究”(2023ZX02)。
文摘
页岩气压后返排制度对压裂评价及生产效果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目前,国内页岩气压后返排制度仍处于探索阶段,对油嘴的调整都是凭经验和固定模式,尚未形成科学成熟的返排制度。基于页岩气井返排伤害机理,以“四因子”为主导,形成一套能够实时表征储层裂缝伤害的返排油嘴动态调整技术,其中,返排阶段的伤害是各类损害相互叠加的结果,包括水相圈闭伤害、黏土膨胀、支撑剂回流、微粒运移、支撑剂破碎与嵌入、结垢沉淀、裂缝盐结晶、应力敏感。针对页岩气返排伤害特征创新性地定义了4个因子:流量因子、伤害因子、应力因子、产能因子,实现了对返排过程中储层裂缝系统真实状态的实时精准表征,通过数值模拟并确定返排各阶段4因子的影响权重,为油嘴调整提供了更为充分合理的依据。通过Z201区块H62平台4口井的矿场实践证明:以“四因子”为主的返排油嘴动态调整技术应用效果良好,最终可采储量较前期已开发井提升25.8%,产能达到开发方案要求,对区块后续达标建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页岩气
油嘴动态调整
返排伤害
四因子
最终可采储量
Keywords
shale gas
dynamic adjustment of oil nozzle
flowback damage
four factors
final recoverable reserves
分类号
TE377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页岩气压后返排油嘴动态调整技术应用及效果评价——以蜀南地区Z201区块H62平台为例
李海
郑马嘉
赵文韬
余杨康
罗迪
曾文
黄勇斌
廖伟翔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