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ASIK治疗远视眼的初步结果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廉井财 叶纹 +1 位作者 周德佑 王康孙 《眼科新进展》 CAS 2000年第1期24-26,共3页
目的 为了评价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excimerlaserinsitukeratomileusis,LASIK)治疗远视眼的有效性、预测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19例原发性远视眼患者(+1.00~+8.50D),采用LASIK进行治疗,术后平均随访6mo(3~9mo)。结果 至术后6mo时,平... 目的 为了评价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excimerlaserinsitukeratomileusis,LASIK)治疗远视眼的有效性、预测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19例原发性远视眼患者(+1.00~+8.50D),采用LASIK进行治疗,术后平均随访6mo(3~9mo)。结果 至术后6mo时,平均残余屈光度为+0.22D±0.79D,84.2%的患者屈光度在±1.0D以内,89.5%的患者裸眼视力达到0.5以上。结论 LASIK可有效地治疗+1.00~+6.00D的远视眼且具有较好的预测性和安全性。对手术技术和激光治疗程序的不断改进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手术的预测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视 准分子激光 角膜磨镶术 LASI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视眼LASIK术后1年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20
2
作者 张琼 廉井财 +1 位作者 张士胜 钟一声 《眼科新进展》 CAS 2002年第4期262-264,共3页
目的 分析近视眼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laser insitu keratom ileusis,L ASIK)手术治疗后 1a的效果。方法 对 5 6 9例近视眼行 L ASIK手术 ,按屈光度分为 3组 ,I组 :-1.2 5~ - 6 .0 0 D(140例 ) ;II组 :- 6 .2 5~ - 10 .0 0 D(2 0 3... 目的 分析近视眼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laser insitu keratom ileusis,L ASIK)手术治疗后 1a的效果。方法 对 5 6 9例近视眼行 L ASIK手术 ,按屈光度分为 3组 ,I组 :-1.2 5~ - 6 .0 0 D(140例 ) ;II组 :- 6 .2 5~ - 10 .0 0 D(2 0 3例 ) ;III组 :- 10 .2 5~ - 15 .0 0 D(2 2 6例 )。检查术前和术后1a的视力 (裸眼视力和矫正视力 )、屈光度、眼压、角膜厚度和角膜地形图。结果 术后裸眼视力≥ 1.0者在各组分布的比率分别是 94.2 9% ,80 .30 % ,42 .0 4% .残余屈光度≤±0 .5 0 D分别是 99.2 9% ,85 .71% ,5 9.7% .屈光度在术后 3个月稳定 ,术后并发症少。结论 对于 - 15 .0 0 D以下的近视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LASIK术 临床效果分析 屈光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复舒治疗准分子激光屈光手术后角膜上皮点状缺损 被引量:7
3
作者 张士胜 廉井财 +3 位作者 周德佑 朱勇萍 王康 王康孙 《眼科新进展》 CAS 2002年第3期223-224,共2页
关键词 治疗 术后 贝复舒 准分子激光 屈光不正 角膜上皮点状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nstar及Pentacam与A超测量白内障患者眼生物参数的比较(英文) 被引量:9
4
作者 张静 廉井财 +2 位作者 张士胜 于青 周激波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594-599,共6页
目的:比较光学相干生物测量仪(Lenstar)、三维眼前节分析仪(Pentacam)和A型超声测量仪(A-scan)在白内障患者中测量角膜中央厚度、角膜曲率、前房深度和眼轴长度结果的差异。方法:分别用3种仪器对158例(158眼)白内障患者进行眼部生物测量... 目的:比较光学相干生物测量仪(Lenstar)、三维眼前节分析仪(Pentacam)和A型超声测量仪(A-scan)在白内障患者中测量角膜中央厚度、角膜曲率、前房深度和眼轴长度结果的差异。方法:分别用3种仪器对158例(158眼)白内障患者进行眼部生物测量,比较角膜中央厚度、角膜曲率、前房深度和眼轴长度的结果,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及Pearson相关分析,一致性比较采用Bland-Altman统计分析法。结果:Lenstar和Pentacam测得的角膜中央厚度分别为536.54±27.90μm和541.46±29.85μm,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39;P<0.001);K值分别为43.87±1.45D和43.86±1.44 D,两者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t=-0.348,P>0.05)。Pentacam、Lenstar和A超测量的前房深度分别是2.73±0.38mm、2.71±0.38mm和2.85±0.40mm,三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09.94,P<0.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三者呈正相关(r=0.989,0.978,and 0.977;P<0.001),但变异系数较小(CV=3.12%)。A超和Lenstar测量的眼轴长度分别是24.28±1.70mm和24.52±1.73mm,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482,P<0.001,r=0.996;P<0.001)。BlandAltman分析显示,对于这几种眼前节参数,三种方法测量的一致性较好。结论:三种仪器测量的结果尽管有一定差异,但Lenstar和Pentacam的生物测量可重复性好,操作简便更易用于白内障患者的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测量 LENSTAR PENTACAM A型超声 一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K后兔角膜成纤维细胞分泌产生bFGF、TGF-β_1及其对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张建华 郑磊 +2 位作者 柳林 王康孙 廉井财 《眼科新进展》 CAS 2000年第3期172-175,共4页
目的 探讨在准分子激光屈光手术后角膜伤口愈合过程中 ,是否有生长因子b FGF及 TGF- β1 参与 ,两种生长因子对成纤维细胞增殖的作用及其相应抗体对这一过程的影响。方法 对 PRK后兔角膜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 ,观察有否内源性生长因子 b... 目的 探讨在准分子激光屈光手术后角膜伤口愈合过程中 ,是否有生长因子b FGF及 TGF- β1 参与 ,两种生长因子对成纤维细胞增殖的作用及其相应抗体对这一过程的影响。方法 对 PRK后兔角膜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 ,观察有否内源性生长因子 b FGF及 TGF-β1 的作用 ,内源性及外源性生长因子 b FGF及 TGF-β1 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及相应抗体对抗原的中和作用。结果 在 PRK后兔角膜伤口愈合过程中成纤维细胞分泌产生b FGF及 TGF- β1 ,并刺激细胞的增殖 ,相应抗体可阻断这一生物效应。结论  (1)准分子激光屈光手术后角膜愈合过程中成纤维细胞分泌产生生长因子 b FGF及 TGF- β1 ;(2 )两种生长因子对角膜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具有刺激作用 ;(3)相应抗体可阻断 b FGF及 TGF- β1 对细胞增殖的刺激作用。本研究结果提示抗 b FGF抗体及抗 TGF- β1 抗体作为准分子激光屈光手术后选择性用药的可能性 ,可防止或减少屈光回退和角膜上皮下混浊等两个主要并发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K 手术后 角膜愈合 BFGF TGF-β1 成纤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SIK治疗近视性屈光参差 被引量:4
6
作者 张士胜 廉井财 +2 位作者 周德佑 叶纹 王康孙 《眼科新进展》 CAS 2001年第6期422-424,共3页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laser insitu keratomileusis,L ASIK)治疗近视性屈光参差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根据屈光度将 146例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的双眼分为高度数组和低度数组 ,然后进行双眼 L ASIK手术 ,术后随访 0 .5...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laser insitu keratomileusis,L ASIK)治疗近视性屈光参差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根据屈光度将 146例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的双眼分为高度数组和低度数组 ,然后进行双眼 L ASIK手术 ,术后随访 0 .5 a,对双眼视力、屈光度的变化等进行分析。结果 屈光参差治愈率为 86 .3% .所有患者术后裸眼视力 (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UCVA)均有提高 ,术后 6个月 ,患者的 UCVA达 0 .5和 1.0的百分率分别为高度数组87.0 %、6 4.4% ,低度数组 95 .2 %、72 .6 % .高度数组和低度数组等值球镜度数分别由术前的 - 10 .2 2 D± 0 .30 D、-8.2 1D± 0 .2 9D降至 - 0 .6 3D± 0 .11D(P <0 .0 1)、-0 .2 4D± 0 .0 7D(P <0 .0 1)。而术后双眼间的屈光度差异也较术前明显减小 (P <0 .0 1)。结论  L ASIK治疗近视性屈光参差是安全而有效的。对手术技术和激光治疗程序的不断改进将有助于提高 L ASIK手术的安全性和增大治疗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屈光参差 准分子激光 角膜磨镶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ntacam分析仪测量近视眼患者角膜厚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张士胜 廖华萍 +6 位作者 张静 姚文琴 戴南平 叶盛 董世奇 廉井财 王康孙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4-47,共4页
目的使用Pentacam眼前节分析系统测量近视患者角膜中央最薄点厚度,并探讨与A型超声角膜测厚仪测量结果的差异及可能影响因素。方法对预行准分子激光角膜手术的近视患者150例(300眼),分别采用Pentacam系统及A型超声角膜测厚仪测量角膜中... 目的使用Pentacam眼前节分析系统测量近视患者角膜中央最薄点厚度,并探讨与A型超声角膜测厚仪测量结果的差异及可能影响因素。方法对预行准分子激光角膜手术的近视患者150例(300眼),分别采用Pentacam系统及A型超声角膜测厚仪测量角膜中央最薄点厚度,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Pentacam、A型超声角膜测厚仪测得的中央角膜最薄点厚度平均值分别为(543.7±26.3)μm、(539.2±27.4)μm,二者高度相关(r=0.97,P=0.0001)。Pentacam测得角膜厚度值偏厚,二者差值平均(4.4±7.0)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94,P=0.0001),该差值与A型超声测量角膜厚度值、年龄有关(P=0.0001),而与屈光度、性别、角膜直径、角膜曲率等无关。结论 Pentacam测量近视患者角膜厚度值略高于A型超声角膜测厚仪,尽管二者有很好的协同性,但相互间还不能完全替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NTACAM系统 超声测厚仪 角膜厚度 近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ntacam、IOLmaster和A型超声测量仪测量前房深度的比较(英文) 被引量:6
8
作者 张静 张士胜 +2 位作者 于青 吴江秀 廉井财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8期1313-1318,共6页
目的:比较Pentacam、IOLMaster和A型超声测量仪测量前房深度(anterior chamber depth,ACD)的准确性。方法:观察性对照研究。对69例(138眼)近视患者由同一操作者分别使用Pentacam、IOLMaster和A型超声测量仪进行ACD测量,并对所得... 目的:比较Pentacam、IOLMaster和A型超声测量仪测量前房深度(anterior chamber depth,ACD)的准确性。方法:观察性对照研究。对69例(138眼)近视患者由同一操作者分别使用Pentacam、IOLMaster和A型超声测量仪进行ACD测量,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3种仪器的测量值一致性比较采用Bland-Altman检验,且用组内标准差及计算重复性系数来评价3种方法的重复性。结果:Pentacam,IOLMaster和A型超声测量仪测得ACD值分别为(3.77±0.24)、(3.73±0.23)、(3.69±0.22)mm。Bland-Altman分析显示,3种方法测量ACD的平均值一致性较好(Pentacam vs IOLMaster:Co A 0.04mm,Lo A-0.05-0.13mm;A超vs IOLMaster:Co A 0.04mm,Lo A-0.17-0.08mm;Pentacam vs A超:Co A 0.08mm,Lo A-0.06-0.22mm)。组内标准差及计算重复性系数显示3种方法测量ACD的重复性好(Sw=0.03、0.02、0.03;2.77 Sw=0.08、0.06、0.08)。3种仪器测量ACD值相互正相关(r=0.946,0.987,0.951,P〈0.001)。结论:Pentacam、IOLMaster和A型超声3种方法测量ACD的可重复性均很好、变异小、高度相关。Pentacam测得的ACD值稍大于A型超声,但由于3组数据可重复性好,变异系数小,故此差异没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房深度 PENTACAM IOLMASTER A型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对角膜内皮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钟一声 王康孙 +1 位作者 廉井财 张蕾 《眼科新进展》 CAS 1999年第3期165-168,共4页
目的观察激光角膜光学切除术(photorefractivekeratectomy,PRK)对角膜内皮细胞损伤的可能性。方法采用有血清和无血清培养正常兔角膜和PRK切削深150μm角膜1wk后,观察内皮细胞形态和内皮细... 目的观察激光角膜光学切除术(photorefractivekeratectomy,PRK)对角膜内皮细胞损伤的可能性。方法采用有血清和无血清培养正常兔角膜和PRK切削深150μm角膜1wk后,观察内皮细胞形态和内皮细胞密度。结果PRK切削深150μm无血清培养1wk后,角膜内皮细胞形态、大小不一,部分细胞边界染色较宽,内皮细胞密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RK切削深150μm有血清培养1wk后,角膜内皮细胞形态及大小与对照组基本一致,边界染色均匀,内皮细胞密度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PRK切削深150μm对角膜内皮细胞具有一定影响。血清中具有保护内皮细胞损伤的因子存在。临床上未能检测到内皮细胞缺失,可能是由于房水中存在保护内皮细胞损伤的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 内皮细胞 角膜切削术 PRK 角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亚临床视网膜脱离11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薛劲松 廉井财 +2 位作者 陆漱玉 陈兵 周建强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100-101,共2页
目的 探讨亚临床视网膜脱离(subclinical retinal detachment,SCRD)的诊治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预施PRK及LASICK术之前扩瞳三面镜查出有SCRD的患者随访6~15月,详细记录其诊治过程及预后。结果 共查1088眼,11眼伴有SCRD,占1.01%,随访8... 目的 探讨亚临床视网膜脱离(subclinical retinal detachment,SCRD)的诊治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预施PRK及LASICK术之前扩瞳三面镜查出有SCRD的患者随访6~15月,详细记录其诊治过程及预后。结果 共查1088眼,11眼伴有SCRD,占1.01%,随访8例患者均为单眼,其中正视眼1例,中低度近视2例,高度近视5例;采用保守治疗6例,其中2例网膜复位,4例视网膜脱离仍存;采用手术治疗2例,网膜复位;选择PRK 2例,1例行LASIK。结论 对于预施PRK及LASIK术的患者应详细检查眼底。一旦发现伴有SCRD,应及时采用保守治疗,定期随访,尽量避免网膜脱离复位手术。如需行近视手术应考虑手术的方法与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治疗 近视 亚临床视网膜脱离 PRK LASI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O:YAG激光角膜热成形术治疗远视的早期临床研究
11
作者 孙昕 余梓逵 +1 位作者 廉井财 王康孙 《眼科新进展》 CAS 1999年第2期95-97,共3页
目的本文就HO:YAG激光LTK术治疗远视的早期临床结果进行分析,探索手术方案与屈光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8例20只轻度远视眼行HO:YAG激光LTK术治疗,术前屈光度为0.50~2.25D,采用2种不同能量密度,平均随访5.6±1.7mo。结果H... 目的本文就HO:YAG激光LTK术治疗远视的早期临床结果进行分析,探索手术方案与屈光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8例20只轻度远视眼行HO:YAG激光LTK术治疗,术前屈光度为0.50~2.25D,采用2种不同能量密度,平均随访5.6±1.7mo。结果Ho:YAG激光LTK术对轻度远视(≤3.0D)有效,能量密度65J·cm-2组较能量密度44J·cm-2组治疗效果好,回退明显减少。结论早期临床观察证实此手术方法简单、迅速、见效快以及无短期并发症等优点,不失为有前途的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YAG激光 角膜热成形术 远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的高阶像差与视觉质量 被引量:20
12
作者 刘峰 黄永健 +3 位作者 许曼 王旭辉 冯伟 廉井财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1113-1115,共3页
近年来,随着准分子激光屈光手术的广泛开展,许多手术后的并发症如眩光、光晕及夜视力下降等问题开始涌现。而波阵面像差的提出和研究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就高阶像差的研究进展及与视觉质量的关系等作一综述。
关键词 高阶像差 近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质类固醇FLAREX对PRK术后兔角膜前基质炎症的影响
13
作者 张建华 郑磊 +4 位作者 郭鸣华 韩传贵 桑延智 王康孙 廉井财 《眼科新进展》 CAS 1999年第3期149-151,共3页
目的探讨皮质类固醇在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术后早期对角膜前基质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新西兰白兔24只,双眼均作-6DPRK切削,术后右眼点FLAREX,左眼作为对照。分3组,分别于术后12、36及72h处... 目的探讨皮质类固醇在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术后早期对角膜前基质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新西兰白兔24只,双眼均作-6DPRK切削,术后右眼点FLAREX,左眼作为对照。分3组,分别于术后12、36及72h处死,取PRK切削区角膜,作白细胞计数。结果实验组PMNs计数少于对照组,2组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切削术 皮质类固醇 角膜前基质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