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添加剂和混合原料对油茶饼粕青贮品质的影响
1
作者 杨鑫 魏本柱 +4 位作者 王波 杨彩柏 康金林 许洁玲 胡小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9-158,共10页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种类添加剂和混合原料对油茶饼粕青贮品质的影响。采用双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4原料组合×5添加剂处理),将100%油茶饼粕(C)单独青贮发酵,以及75%油茶饼粕分别与25%构树枝叶(C+B)、25%萝卜缨(C+R)、25%红薯藤(C+S)...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种类添加剂和混合原料对油茶饼粕青贮品质的影响。采用双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4原料组合×5添加剂处理),将100%油茶饼粕(C)单独青贮发酵,以及75%油茶饼粕分别与25%构树枝叶(C+B)、25%萝卜缨(C+R)、25%红薯藤(C+S)混合青贮发酵,并设置植物乳杆菌(2×106 CFU/mL,Lp)、糖蜜(M)、复合酶(0.15%纤维素酶+0.15%脂肪酶,E)、复合酸(0.15%苯甲酸+0.15%丙酸,A)4种添加剂以及无添加剂处理(CK),共20个处理组,在室温条件下青贮发酵45 d后,测定营养成分含量、发酵品质和微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①与未经青贮发酵的油茶饼粕原料相比,100%油茶饼粕单独青贮发酵并添加植物乳杆菌(C+Lp组)使粗蛋白含量提高15.7%,添加复合酸(C+A组)使茶皂素含量下降66.6%;与C-CK组相比,C+Lp组粗蛋白含量显著提高(P<0.05),C+A组茶皂素含量显著降低(P<0.05)。②20个处理组经隶属函数综合评价显示,75%油茶饼粕与25%构树枝叶混合青贮并添加复合酸(C+B+A组)得分最高。③对综合评价排名前三的处理组(C+B+A、C+B+Lp、C+B+M组)和排名18的C-CK组进行微生物多样性差异分析显示,C+B+Lp组微生物多样性和有益菌物种相对丰富度最高,C-CK组最低;C+B+Lp组与C-CK组Ace指数差异显著(P<0.05);C+B+Lp组优势菌属为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芽孢杆菌属(Bacillus)、魏斯氏菌属(Weissella)。综上所述,与100%油茶饼粕单独青贮或油茶饼粕与萝卜缨、红薯藤混合青贮相比,油茶饼粕与构树枝叶混合青贮并添加有机酸或植物乳杆菌青贮品质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饼粕 添加剂 混合青贮 营养成分 发酵品质 微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处理措施、贮藏条件对油茶种子生活力和发芽率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黄贤斌 赵希键 +5 位作者 吴志强 张吉玲 赖哲颖 康金林 谢再成 魏本柱 《湖南林业科技》 2025年第2期27-34,共8页
本文以油茶优良无性系‘赣州油10号’为研究对象,通过探究油茶种子适宜的生活力检测方法和贮藏条件,以期为油茶种子科学研究、种苗生产及反季节育苗提供现实指导。本试验采用3因素4水平正交设计进行油茶种子生活力测定条件优化试验,开... 本文以油茶优良无性系‘赣州油10号’为研究对象,通过探究油茶种子适宜的生活力检测方法和贮藏条件,以期为油茶种子科学研究、种苗生产及反季节育苗提供现实指导。本试验采用3因素4水平正交设计进行油茶种子生活力测定条件优化试验,开展播种前不同处理措施对油茶种子发芽的影响研究,运用TTC染色法对不同贮藏条件下的油茶种子生活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染色时间是影响TTC染色试验结果的最主要因素,油茶种子生活力的最佳检测条件为“1.0%TTC染色浓度+35℃染色温度+24h染色时间”,其油茶种子生活力检测结果为80.0%;播种前药剂种类、处理浓度措施是影响油茶种子发芽的主要因素,在“GA3+0.1%处理浓度+2h处理时间”条件下发芽率最优(77.1%);采用不同方法贮藏油茶种子其生活力差异显著,在4℃、-20℃条件下贮藏180d后种子生活力保持效果较好,常温和真空包装贮藏效果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种子 贮藏 生活力 发芽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南柃木属植物种质资源调查
3
作者 吴志强 康金林 +4 位作者 黄贤斌 郭宗芳 杨彩柏 陈芳 魏本柱 《中国蜂业》 2024年第9期26-29,共4页
柃木属是赣南地区冬季重要蜜粉源植物。为合理进行开发利用,通过实地走访、查阅相关资料等形式,对赣南地区柃木属植物进行了种质资源系统调查。发现赣南地区柃木属植物共有13种,花期陆续从10月中旬到次年2月。赣南地区优质蜜源柃木属植... 柃木属是赣南地区冬季重要蜜粉源植物。为合理进行开发利用,通过实地走访、查阅相关资料等形式,对赣南地区柃木属植物进行了种质资源系统调查。发现赣南地区柃木属植物共有13种,花期陆续从10月中旬到次年2月。赣南地区优质蜜源柃木属植物种类丰富,适合开发的优良蜜源植物有6种,分别是格药柃、微毛柃、细齿叶柃、黑柃、细枝柃和米碎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柃木属 赣南地区 蜜源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始含水率及容重影响下红壤水分入渗规律 被引量:24
4
作者 康金林 杨洁 +1 位作者 刘窑军 涂安国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2-126,共5页
运用室内模拟土柱试验,研究了初始含水率为7%,11%和15%这3个梯度及容重为1.2,1.3,1.4,1.5g/cm^3这4个梯度对均质红壤水分入渗规律的影响;根据Kostiakov模型和Philip模型对入渗过程进行拟合分析,得出入渗模型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均质红... 运用室内模拟土柱试验,研究了初始含水率为7%,11%和15%这3个梯度及容重为1.2,1.3,1.4,1.5g/cm^3这4个梯度对均质红壤水分入渗规律的影响;根据Kostiakov模型和Philip模型对入渗过程进行拟合分析,得出入渗模型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均质红壤水分入渗,入渗率、湿润锋运移速率与时间呈幂函数递减关系,Philip入渗模型较适用;随着时间的推进,土壤逐渐达到饱和,入渗率、湿润锋运移速率的变化也越来越小;入渗率与初始含水率成反比关系,初始含水率越高,入渗率越低;湿润锋运移速率随初始含水率增加而增大;土壤容重越大,入渗率越低,湿润锋运移越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 水分入渗 初始含水率 容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幼林套种西瓜技术 被引量:2
5
作者 康金林 谢再成 +2 位作者 魏本柱 徐鑫 吴志强 《现代园艺》 2020年第21期114-115,共2页
油茶幼林阶段收益低,抚育管理用工大,还存在水土流失现象,不仅影响到林地生态稳定性,还会损害林农发展油茶的积极性。为了提高林地利用率,增加油茶林地经济效益,通过2年的油茶幼林套种西瓜试验,探索总结出油茶幼林套种西瓜技术。该技术... 油茶幼林阶段收益低,抚育管理用工大,还存在水土流失现象,不仅影响到林地生态稳定性,还会损害林农发展油茶的积极性。为了提高林地利用率,增加油茶林地经济效益,通过2年的油茶幼林套种西瓜试验,探索总结出油茶幼林套种西瓜技术。该技术从整地、品种选择、播种、抚育管理、授粉保果及采收等方面进行了总结,以期为油茶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助其提质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幼林 西瓜 套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截枝复壮产量效益评价
6
作者 康金林 丁智红 +3 位作者 黄贤斌 李春花 魏本柱 王兰英 《南方林业科学》 2021年第6期50-54,共5页
为研究老龄化油茶截枝复壮产量效益,以‘赣州油’系列50 a树龄油茶为研究对象,分年度和品种进行主干100~120 cm处截枝处理,截口涂抹林木长效保护剂和凡士林进行防病保水,以未截枝作对照组。连续跟踪调查截枝组和未截枝组产量,记录投入... 为研究老龄化油茶截枝复壮产量效益,以‘赣州油’系列50 a树龄油茶为研究对象,分年度和品种进行主干100~120 cm处截枝处理,截口涂抹林木长效保护剂和凡士林进行防病保水,以未截枝作对照组。连续跟踪调查截枝组和未截枝组产量,记录投入和产出数据,2020年测定截枝组和未截枝组单果特征。截枝后3 a开始有收成,鲜果产量达228.80 kg·667m-2,与未截枝处理相当,截枝后5年进入盛产。截枝对油茶果实性状影响比较明显,截枝后果实性状明显高于未截枝油茶;不同品种的果实性状对截枝的反映效果基本一致,‘GLS赣州油1号’‘赣州油1号’和‘赣州油7号’的单果鲜重、果实横径、出籽率、出油率等均比未截枝处理高;截枝后树体病虫害发生率下降;截枝后第4年回本,第5年进入高产,收入保持在4000元·667m-2以上。截枝复壮是一项切实有效的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能够短期内提高油茶产量和茶果质量,并且改造投入不高,后期收益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截枝 复壮 低产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州油’系列油茶品种配置筛选 被引量:13
7
作者 谢再成 钟培星 +3 位作者 魏本柱 康金林 徐鑫 吴志强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15,179,共8页
【目的】油茶为自交不亲和树种,选择‘赣州油’系列油茶品种间花期相遇及授粉亲和性高的品种,为‘赣州油’系列油茶品种配置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赣南主栽的‘赣州油’系列油茶品种为试验材料,在开展油茶开花物候期观测、花粉量和... 【目的】油茶为自交不亲和树种,选择‘赣州油’系列油茶品种间花期相遇及授粉亲和性高的品种,为‘赣州油’系列油茶品种配置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赣南主栽的‘赣州油’系列油茶品种为试验材料,在开展油茶开花物候期观测、花粉量和花粉活力测定的基础上,通过品种间异交亲和性调查,初步建立‘赣州油’系列油茶授粉品种配置模式。【结果】根据开花时间,‘赣州油’系列油茶品种被分为早花、中花、晚花品种。不同油茶品种单花花粉量和花粉活力存在较大差异,单花花药数最多的品种为‘赣州油17号’,单花花粉量最多的是‘GLS赣州油2号’,单花有效花粉数最多的为‘赣州油18号’。人工自花授粉试验结果显示,油茶并非完全自交不亲和,‘GLS赣州油2号’和‘GLS赣州油4’号可以实现自花授粉结实,但其结实率较低,分别为10.00%和11.11%;‘GLS赣州油4号’的同品种异株间人工授粉结实率达到42.86%。异花杂交试验结果显示,‘GLS赣州油1号’ב赣州油6号’杂交坐果率达到88.89%,综合考虑父本和母本的性状、稳定性、配合力等情况,从32个组合中筛选出6个最佳组配,分别为‘GLS赣州油1号’ב赣州油6号’、‘GLS赣州油5号’בGLS赣州油2号’、‘GLS赣州油5号’ב赣州油10号’、‘赣州油9号’ב赣州油10号’、‘GLS赣州油4号’בGLS赣州油2号’、‘GLS赣州油4号’ב赣州油6号’。【结论】‘赣州油’系列油茶品种的花药数和花粉量不能作为品种间亲和力的判断依据,油茶的品种配置应综合考虑花期、花粉活力、亲和性等各方面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赣州油’系列品种 亲和性 品种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幼林套种西瓜对油茶生长·经济效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谢向誉 魏本柱 +3 位作者 康金林 吴志强 徐鑫 王兰英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21期133-136,159,共5页
[目的]探究油茶幼林套种西瓜在赣南地区的可行性。[方法]在赣南油茶种植山区以西瓜和油茶为试验材料,采用油茶幼林套种西瓜和幼林油茶纯种(对照)2个不同种植方法,比较研究了浪潮甜王西瓜03号、雪峰黑媚娘、农科大6号、荃银高科4个西瓜... [目的]探究油茶幼林套种西瓜在赣南地区的可行性。[方法]在赣南油茶种植山区以西瓜和油茶为试验材料,采用油茶幼林套种西瓜和幼林油茶纯种(对照)2个不同种植方法,比较研究了浪潮甜王西瓜03号、雪峰黑媚娘、农科大6号、荃银高科4个西瓜品种在赣南油茶幼林的产量、经济效益及生长势方面的差异,然后以筛选出的套种西瓜品种作为套种材料,比较研究了油茶幼林套种西瓜对油茶生长、经济效益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间套种西瓜对油茶幼林株高、地径、冠幅(南北、东西)、SPAD没有显著影响;间套种西瓜可显著降低油茶幼林地表温度,显著提高油茶幼林地表湿度;间套种西瓜可显著降低土壤容重,显著增加土壤孔隙度和土壤含水率,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效益分析表明,油茶幼林套种西瓜平均年净利润为18195元/hm^(2),且油茶幼林套种不同品种西瓜的经济效益有显著差异。[结论]油茶幼林套种西瓜是一种可借鉴的套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幼林 套种 西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截干处理对油茶低产林更新改造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王兰英 黄贤斌 +4 位作者 魏本柱 康金林 胡小 谢再成 徐鑫 《南方林业科学》 2020年第5期18-23,共6页
以20世纪60年代残存的油茶低产林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不同截干高度对低产油茶树的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情况的截干更新试验,以期为油茶低产林截干更新复壮提供技术参考和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截干高度对油茶树体冠层高、冠幅、春梢生长等... 以20世纪60年代残存的油茶低产林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不同截干高度对低产油茶树的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情况的截干更新试验,以期为油茶低产林截干更新复壮提供技术参考和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截干高度对油茶树体冠层高、冠幅、春梢生长等特征存在显著的影响。截干复壮技术对春梢生长质量有明显改善的作用,并能够明显提高单株挂果量和产量,其中80 cm可能是油茶低产林截干效果最优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低产林 截干 生长指标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蜜蜂对油茶授粉技术要点 被引量:3
10
作者 吴志强 邓路明 +4 位作者 魏本柱 康金林 黄贤斌 赵希键 徐俊 《中国蜂业》 2023年第5期41-42,44,共3页
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山茶科山茶属的常绿阔叶树种,大灌木或小乔木,是我国特有经济树种,也是我国江南低丘陵区最重要的食用油料树种,我国南方各省均有种植,目前全国种植总面积达7000万亩,年产值近2000亿元。油茶的大面积种植... 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山茶科山茶属的常绿阔叶树种,大灌木或小乔木,是我国特有经济树种,也是我国江南低丘陵区最重要的食用油料树种,我国南方各省均有种植,目前全国种植总面积达7000万亩,年产值近2000亿元。油茶的大面积种植已成为南方丘陵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之一,但油茶属于异花虫媒授粉树种,自花授粉基本不育,结果依赖传粉者,长期存在着“花多果少,千花一果”的问题,特别是油茶集中种植的地方尤为突出,自然坐果率仅为10%,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整个油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1,2]。我国有利用中华蜜蜂辅助油茶授粉的先例,但油茶花蜜中高浓度的甘露三糖、棉籽糖和水苏糖容易导致蜜蜂中毒[3]。本团队自2017年便在油茶林中饲养中华蜜蜂辅助油茶授粉,通过几年的试验发现有一定的效果。现就油茶林中蜂授粉关键技术介绍如下,供广大林农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蜜蜂 自然坐果率 油料树种 油茶林 自花授粉 种植总面积 常绿阔叶树种 油茶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州市林科所油茶良种基地种质资源调查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赖哲颖 曾傩国 +7 位作者 徐鑫 魏本柱 赵希键 黄贤斌 丁智红 郑风英 康金林 杨彩柏 《南方农业》 2023年第1期35-39,共5页
为给江西省赣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油茶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资料查询、知情人士访谈、外业调查的方式,实地调查了赣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国家油茶良种地内油茶种质资源的现状。经过此次调查,查清赣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国... 为给江西省赣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油茶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资料查询、知情人士访谈、外业调查的方式,实地调查了赣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国家油茶良种地内油茶种质资源的现状。经过此次调查,查清赣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国家级油茶良种基地中拥有油茶种质资源共计125份,其中赣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自行选育油茶良种23份,从其他林业科研院所收集保存的赣、湘、粤、桂、浙、皖等省102份优良种质资源。目前,所有油茶种质资源保存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种质资源 利用 调查 赣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制剂对油茶主要病害的防治及叶绿素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郭宗芳 王波 +1 位作者 康金林 许斌 《现代园艺》 2019年第21期75-77,共3页
本研究进行了几种农药对油茶软腐病和寄生藻类的一体化防治试验,并测定了铜制剂对油茶叶绿素的影响.结果表明,77%多宁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对油茶春梢叶片安全,连续2次用药后对软腐病的防效达82.3%,对寄生藻类防效达92.1%;77%多宁可湿性粉... 本研究进行了几种农药对油茶软腐病和寄生藻类的一体化防治试验,并测定了铜制剂对油茶叶绿素的影响.结果表明,77%多宁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对油茶春梢叶片安全,连续2次用药后对软腐病的防效达82.3%,对寄生藻类防效达92.1%;77%多宁可湿性粉剂防效期最长,1个月内无复发.喷施波尔多液对油茶春梢叶片叶绿素含量影响较大,叶片叶绿素含量降低0.0535g/kg.FW,叶绿素降低率4.08%;喷施多宁对油茶叶片叶绿素含量影响甚微,叶片叶绿素含量降低0.003g/kg.FW,叶绿素降低率0.23%.随着油茶春梢叶片生长功能的增强,铜制剂对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有逐渐减弱的趋势.为避免产生药害,建议在油茶嫩梢期尽量减少波尔多液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铜制剂 软腐病 藻类(青苔) 叶绿素 复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