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闽剧《画网巾先生》众家谈
1
作者
季国平
吕育忠
+7 位作者
姜志涛
柳萍
康续华
王道诚
罗松
李春荣
孙桂林
于鹤咏
《福建艺术》
2024年第11期15-17,F0002,共4页
季国平(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会长):闽剧《画网巾先生》的思想文化内涵和舞台艺术二度呈现非常精彩。综合了闽剧儒林、江湖、平讲三种风格,既是坚持戏曲本体,也是当下“双创”(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体现。尾声的“一女婢,一妇人,...
季国平(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会长):闽剧《画网巾先生》的思想文化内涵和舞台艺术二度呈现非常精彩。综合了闽剧儒林、江湖、平讲三种风格,既是坚持戏曲本体,也是当下“双创”(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体现。尾声的“一女婢,一妇人,一僮子,一书生”,不只是点了题,而且点了这部作品本身,非常鲜明地艺术地呈现了这些小人物身上的中华民族气节、国和家的情怀,让我非常清晰地感受到闽剧的魅力。“画网巾”是这出戏的戏眼命脉,用到了极致。夫妻重逢死别的时候,严氏一段唱再画网巾意义不同于癫生自画网巾,“到那奈何桥,我定然一眼识得相公你”深化了夫妻的情感,把“画网巾”的内涵升华了,这是典型的家国情怀,从家到国,国将不国,从何有家?严氏也是抱着必死的决心先他而去,这场戏两个人之间的对唱很感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台艺术
闽剧
戏曲本体
僮子
戏曲现代戏
思想文化内涵
家国情怀
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闽剧《画网巾先生》众家谈
1
作者
季国平
吕育忠
姜志涛
柳萍
康续华
王道诚
罗松
李春荣
孙桂林
于鹤咏
机构
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
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
《中国戏剧》
宁夏回族自治区文旅厅
中国音乐协会
安徽省艺术研究院
吉林省艺术研究院
济南市京剧院
出处
《福建艺术》
2024年第11期15-17,F0002,共4页
文摘
季国平(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会长):闽剧《画网巾先生》的思想文化内涵和舞台艺术二度呈现非常精彩。综合了闽剧儒林、江湖、平讲三种风格,既是坚持戏曲本体,也是当下“双创”(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体现。尾声的“一女婢,一妇人,一僮子,一书生”,不只是点了题,而且点了这部作品本身,非常鲜明地艺术地呈现了这些小人物身上的中华民族气节、国和家的情怀,让我非常清晰地感受到闽剧的魅力。“画网巾”是这出戏的戏眼命脉,用到了极致。夫妻重逢死别的时候,严氏一段唱再画网巾意义不同于癫生自画网巾,“到那奈何桥,我定然一眼识得相公你”深化了夫妻的情感,把“画网巾”的内涵升华了,这是典型的家国情怀,从家到国,国将不国,从何有家?严氏也是抱着必死的决心先他而去,这场戏两个人之间的对唱很感人。
关键词
舞台艺术
闽剧
戏曲本体
僮子
戏曲现代戏
思想文化内涵
家国情怀
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分类号
J82 [艺术—戏剧戏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闽剧《画网巾先生》众家谈
季国平
吕育忠
姜志涛
柳萍
康续华
王道诚
罗松
李春荣
孙桂林
于鹤咏
《福建艺术》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