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转基因玉米种子萌发期抗旱性鉴定 被引量:28
1
作者 冷益丰 张彪 +7 位作者 赵久然 杨俊品 刘亚 康继伟 陈洁 唐海涛 谭君 何文铸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77-182,共6页
采用聚乙二醇(PEG)高渗溶液,对13个转基因玉米自交系进行了种子萌发期模拟水分胁迫发芽试验,研究了渗透胁迫模拟干旱对抗旱转基因玉米种子萌发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对玉米发芽势、发芽率、根数、胚根长、胚芽长、贮藏物质转化... 采用聚乙二醇(PEG)高渗溶液,对13个转基因玉米自交系进行了种子萌发期模拟水分胁迫发芽试验,研究了渗透胁迫模拟干旱对抗旱转基因玉米种子萌发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对玉米发芽势、发芽率、根数、胚根长、胚芽长、贮藏物质转化率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不同转基因玉米自交系在抗旱性上存在明显差异。同时,使用隶属函数法对参试转基因玉米自交系的种子萌发抗旱性进行了分析评价,其中SD10为萌发期抗旱性较强的自交系;CBF-3-4、SD13、SD05、CBF-1-4、CBF-6-5、SD-P3、SD-P5为萌发期抗旱性中等的自交系;SD06、CBF-3-1、SD07、SD-P1、SD-P4为萌发期抗旱性较弱的自交系。种子萌发抗旱指数与隶属函数对玉米自交系抗旱性分析结果比较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玉米 种子萌发 渗透胁迫 隶属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叶绿素含量及荧光动力学参数评价青贮玉米耐旱关键指标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何文铸 张彪 +7 位作者 王培 杨俊品 冷益丰 康继伟 唐海涛 陈洁 谭君 唐洪刚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1-38,共8页
利用叶绿素荧光仪测定了26份青贮玉米自交系和105个组合的叶绿素含量及荧光动力学参数,对其生理性状关键耐旱指标进行主成分及相关分析,并进行配合力及遗传参数分析。青贮玉米Fv/Fm的影响因素大小依次为:叶片Fv>叶片Fm>叶片Fo>... 利用叶绿素荧光仪测定了26份青贮玉米自交系和105个组合的叶绿素含量及荧光动力学参数,对其生理性状关键耐旱指标进行主成分及相关分析,并进行配合力及遗传参数分析。青贮玉米Fv/Fm的影响因素大小依次为:叶片Fv>叶片Fm>叶片Fo>叶片Area>叶片SPAD>苞叶Fv/Fm>苞叶SPAD。筛选出了5个关键指标(叶片Fm、叶片Fv、叶片Area、叶片Fv/Fm、叶片SPAD)及一般配合力(GCA)较高的9份自交系和特殊配合力(SCA)较高的19个组合。在F1吐丝期,叶片Fo、叶片Area主要受基因加性效应支配;叶片Fm、叶片Fv的加性与非加性效应相当;叶片Fv/Fm、叶片SPAD主要受基因非加性效应支配。狭义遗传力(h2N)大小依次为:叶片SPAD>叶片Area>叶片Fo>叶片Fv>叶片Fm>叶片Fv/Fm。通过对叶片Fv的早代正向直接选择、叶片Fo的早代负向直接选择,以及对叶片Fv/Fm的杂种优势利用,可提高旱区青贮玉米单位面积生物产量。叶绿素含量及荧光动力学参数可用于青贮玉米的耐旱性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贮玉米 叶绿素含量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 耐旱性 关键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玉米植株涝害的缓解 被引量:3
3
作者 冷益丰 张彪 +7 位作者 杨俊品 何巧林 康继伟 杨麟 陈洁 唐海涛 谭君 何文铸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30期12015-12020,共6页
[目的]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缓解玉米植株涝害的效果,筛选最优的玉米涝害防治药剂供生产使用。[方法]以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的3个玉米品种为供试材料,分别在苗期和抽雄吐丝期淹水胁迫模拟涝害处理玉米植株后喷施喷长精、多效唑(PP3... [目的]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缓解玉米植株涝害的效果,筛选最优的玉米涝害防治药剂供生产使用。[方法]以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的3个玉米品种为供试材料,分别在苗期和抽雄吐丝期淹水胁迫模拟涝害处理玉米植株后喷施喷长精、多效唑(PP333)、美洲星和脱落酸(S-ABA),分析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玉米植株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叶绿素荧光参数(Fo、Fm、Fv/Fo和Fv/Fm值)、株高、穗位高、产量等的影响。[结果]苗期喷施美洲星、抽雄吐丝期喷施喷长精能够有效缓解该时期玉米植株涝害,玉米叶片SPAD、Fo、Fm、Fv/Fo和Fv/Fm值可以得到恢复或增加,同时对涝害玉米植株后期株高、穗位高和产量也具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或增加,而且可施用的浓度范围广、适用的玉米品种较多。[结论]生产上合理施用美洲星和喷长精对于玉米遭受涝害后增产具有较好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涝害 植物生长调节剂 缓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生态区玉米生长逆境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罗文霞 唐海涛 +4 位作者 谢迎春 李祥艳 梅碧蓉 刘刚 康继伟 《农业科技通讯》 2017年第8期12-15,共4页
玉米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范围广阔,在世界农业生产及发展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玉米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已超过水稻和小麦,成为世界第一大粮食作物,我国的玉米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也呈逐年递增的趋势。西南地区生态类型多... 玉米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范围广阔,在世界农业生产及发展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玉米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已超过水稻和小麦,成为世界第一大粮食作物,我国的玉米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也呈逐年递增的趋势。西南地区生态类型多样而复杂,玉米生长条件差,给玉米产量和品质的提升造成较大的影响。本文作者分析了西南生态区玉米在生长过程中的主要逆境,为玉米育种及生产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区 玉米 生长逆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新自交系成688选育报告 被引量:2
5
作者 唐海涛 张彪 +4 位作者 李远春 康继伟 谭君 陈洁 何文铸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12期77-77,88,共2页
介绍玉米新自交系"成688"的选育经过和配合力表现,综述了其特征特性、繁殖制种及高产栽培要点等,以为玉米的育种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玉米新自交系 成688 选育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我国玉米育种面临的挑战及机遇 被引量:2
6
作者 李祥艳 唐海涛 +4 位作者 梅碧蓉 罗文霞 谢迎春 刘刚 康继伟 《农业科技通讯》 2017年第11期11-14,共4页
随着我国玉米产业不断的扩大,中国玉米频年丰收,国内玉米市场得到充足供应,但是玉米需求在未来仍旧会增加,使得我国玉米育种研究和生产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因此,本文作者深入分析玉米育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希望能进一步的提高玉米产量。
关键词 玉米 育种 挑战 机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破性玉米杂交种汉单999的选育与高产栽培优化措施 被引量:1
7
作者 唐海涛 丰俊 +5 位作者 张彪 陈洁 梅碧蓉 康继伟 谭君 何文铸 《农业科技通讯》 2013年第12期175-177,共3页
玉米新杂交种汉单999(区试代号DT6702)系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选育的高产稳产、抗逆广适、粮饲兼用的强优势杂交种,2012年通过四川省农业厅审定。该品种产量高、品质优、出籽率高、抗病性强,适合四川及西南玉米产区平坝、丘陵及... 玉米新杂交种汉单999(区试代号DT6702)系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选育的高产稳产、抗逆广适、粮饲兼用的强优势杂交种,2012年通过四川省农业厅审定。该品种产量高、品质优、出籽率高、抗病性强,适合四川及西南玉米产区平坝、丘陵及低山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杂交种 汉单999 品种选育 高产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玉米新品种一丰113的选育与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8
作者 唐海涛 张彪 +4 位作者 谭君 陈洁 曾龙全 何文铸 康继伟 《农业科技通讯》 2010年第10期130-132,共3页
玉米新杂交种一丰113(区试组合代号DT6508)系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选育的高产大穗、稳产广适、抗病抗倒、粮饲兼用的强优势杂交种,2010年通过四川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产量较高、株型较好、果穗粗大、品质优良、出籽率高... 玉米新杂交种一丰113(区试组合代号DT6508)系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选育的高产大穗、稳产广适、抗病抗倒、粮饲兼用的强优势杂交种,2010年通过四川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产量较高、株型较好、果穗粗大、品质优良、出籽率高、抗玉米主要病虫害,适宜在四川省及西南玉米产区平坝、丘陵及类似地区作净作或间套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杂交种 一丰113 新品种选育 高产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优质蛋白玉米育种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陈宛秋 康继伟 《四川农业科技》 2000年第12期12-12,共1页
关键词 玉米 蛋白质品质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新自交系成689的选育与应用
10
作者 唐海涛 张彪 +5 位作者 康继伟 杨俊品 陈洁 谭君 何文铸 李远春 《农业科技通讯》 2013年第7期163-164,共2页
玉米新自交系"成689"系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利用人工合成群体MCO1选育的高配合力、高产、多抗的优良玉米自交系。该系与自选系"238"组配的高产稳产、多抗广适、粮饲兼用的强优势玉米杂交种"汉单999"(区试... 玉米新自交系"成689"系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利用人工合成群体MCO1选育的高配合力、高产、多抗的优良玉米自交系。该系与自选系"238"组配的高产稳产、多抗广适、粮饲兼用的强优势玉米杂交种"汉单999"(区试代号DT6702),于2012年通过四川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自交系具有熟期中晚熟、一般配合力高、自身产量高、植株健壮、抗逆耐密、抗病抗倒、结实性好、品质优良、性状整齐一致、遗传稳定等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自交系 成689 配合力 玉米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旱高产半紧凑型杂交玉米成单13
11
作者 陈宛秋 康继伟 《四川农业科技》 1992年第5期46-46,共1页
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育成的高产稳产杂交玉米成单13于1992年4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今年全省示范种植10余万亩,制种1.5万亩,7月中旬通过省级技术鉴定,同行专家一致认为:成单13高产稳产,株型紧凑,抗旱力强,适应性广,制种... 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育成的高产稳产杂交玉米成单13于1992年4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今年全省示范种植10余万亩,制种1.5万亩,7月中旬通过省级技术鉴定,同行专家一致认为:成单13高产稳产,株型紧凑,抗旱力强,适应性广,制种产量高,籽粒商品品质好,适宜我省平坝,丘陵、低山区间套种植,有利全年平衡增产。一、组合来源 1986年用国外引进自交系Mo17与自选自交系3H—2组配,1987—1990年经组合观察,不同生态点的比较试验及省区试、生产试验,表现产量高,株型好,抗逆性强。1990年底定名为成单13。二、产量表现 1989—1990年参加四川省玉米区试平丘中熟组,两年平均亩产419.1公斤,比对照中单二号增产13.1%,每亩净增48.4公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杂交种 抗旱性 成单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