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8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WAT模型的武强溪流域非点源污染关键源区界定与控制策略 被引量:7
1
作者 王慧琳 邹民忠 +4 位作者 方伟文 刘灵敏 郝新梅 康绍忠 毛晓敏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8-238,共11页
随着点源污染的控制与处理技术日趋完善,非点源污染成为重要的水污染源。武强溪作为流入千岛湖的第二大支流,量化武强溪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解析非点源污染时空分布特征,提出适合削减武强溪流域污染物的最佳管理措施(best management pr... 随着点源污染的控制与处理技术日趋完善,非点源污染成为重要的水污染源。武强溪作为流入千岛湖的第二大支流,量化武强溪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解析非点源污染时空分布特征,提出适合削减武强溪流域污染物的最佳管理措施(best management practices,BMPs)对千岛湖水污染高效治理至关重要。该研究基于土壤水分评估工具(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SWAT)分析了武强溪流域径流量、总氮输出负荷量的时空分布特征,探究了不同管理措施及组合的削减效果,提出了武强溪流域非点源污染针对性的治理措施。结果表明:1)SWAT模型对于武强溪流域径流量和总氮输出负荷量的模拟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径流量校准期和验证期的决定系数(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R^(2))分别为0.86、0.97,纳什系数(nash-sutcliffe coefficient,NSE)分别为0.83、0.96,百分比偏差(percent bias,PBIAS)分别为15.8%、-6.3%,总氮校准期和验证期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87、0.74,纳什系数分别为0.63、0.66,百分比偏差分别为31.6%、21.2%;2)该流域径流量和总氮负荷主要集中在3—7月,分别占全年输出量的71.67%和75.76%。综合考虑氮的来源和流失途径,将耕地和林地面积占比大、坡度陡的子流域设置为总氮的关键污染源区。考虑调整化肥施用量/配方、改变耕作方式和设置植被缓冲带等削减非点源污染的手段,进行总氮输出负荷削减效率的情景模拟,表明10 m植被缓冲带是减少总氮输出负荷的最佳单一控制策略,总氮削减率可达到69.90%;实施综合管理措施对总氮的污染削减效果更佳,10 m植被缓冲带与施肥量减少20%可使总氮削减率达到74.79%。研究结果可为千岛湖水质管理与控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 径流 关键污染源区 最佳管理措施 武强溪流域 SWA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性交替灌溉——一种新的农田节水调控思路 被引量:296
2
作者 康绍忠 张建华 +2 位作者 梁宗锁 胡笑涛 蔡焕杰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6,共6页
根据作物光合作用、蒸腾失水与叶片气孔开度的关系以及由土壤水分亏缺产生的作物水分胁迫信号对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影响的机理,提出了控制性交替灌溉这样一种新的农田节水调控思路,阐述了这种节水调控方法的概念。
关键词 控制性交替灌溉 水分利用效率 农田节水 灌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亏灌溉对于玉米生理指标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59
3
作者 康绍忠 史文娟 +1 位作者 胡笑涛 梁银丽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82-87,共6页
依据在渭北黄土高原区的大田玉米调亏灌溉试验资料,分析了不同亏水处理对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根冠比、产量与耗水量以及水分利用效率等因素的影响,从亏水处理引起的气孔反应能提高光合与蒸腾之比,揭示了调亏灌溉的节水增... 依据在渭北黄土高原区的大田玉米调亏灌溉试验资料,分析了不同亏水处理对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根冠比、产量与耗水量以及水分利用效率等因素的影响,从亏水处理引起的气孔反应能提高光合与蒸腾之比,揭示了调亏灌溉的节水增产机理。最后,从既提高产量又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的双重目的出发,得到了苗期土壤含水率为50%~60%田间持水量、拔节期土壤含水率为60%~70%田间持水量是最佳的调亏灌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亏灌溉 光合速率 根冠比 水分利用效率 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农业与生态节水的技术创新与未来研究重点 被引量:149
4
作者 康绍忠 蔡焕杰 冯绍元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6,共6页
指出了我国农业与生态节水技术研究领域在试验仪器设备条件、节水灌溉技术与设备研发、精准灌溉和灌溉系统的自动控制、非常规水资源利用与区域农业水资源配置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与国际水平的差距,分析了现代农业与生态节水技术研究中... 指出了我国农业与生态节水技术研究领域在试验仪器设备条件、节水灌溉技术与设备研发、精准灌溉和灌溉系统的自动控制、非常规水资源利用与区域农业水资源配置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与国际水平的差距,分析了现代农业与生态节水技术研究中在地面灌溉、喷微灌、节水机具、节水材料与制剂、污水灌溉利用、渠道防渗与水量调配、精准灌溉等方面的发展态势,提出了我国农业与生态节水技术创新的总体目标,提出了我国农业与生态节水技术创新的几个重大研究课题,论述了我国农业与生态节水技术创新的保障条件建设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与生态节水 技术创新 发展态势 研究课题 保障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生长条件下农田土壤水分动态预报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35
5
作者 康绍忠 张富仓 梁银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45-251,共7页
依据理论分析和田间实测资料,提出了玉米生长条件下农田土镶水分动态预报模型,论述了模型中参数的测取方法。经初步应用结果表明,该模型预报玉米地土壤水分动态具有较高的精度。
关键词 玉米 土壤水分 动态 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世纪我国节水农业发展趋势及其对策 被引量:69
6
作者 康绍忠 李永杰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7,共7页
分析了我国农业用水现状及其发展要求,提出了21世纪初可能产生突破的几项关键节水技术,分析了农业高效节水技术将对我国21世纪农业发展可能产生的贡献,最后论述了未来我国在发展节水农业中应采取的一些对策。
关键词 节水农业 水利用率 水生产效率 21世纪 灌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物叶面蒸腾与棵间蒸发分摊系数的计算方法 被引量:24
7
作者 康绍忠 张富仓 刘晓明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1995年第4期285-289,共5页
依据在冬小麦和玉米冠层表面及冠层内部下方土壤表面的净辐射观测资料,建立了一个能较准确地反映叶面蒸腾与棵间土壤蒸发分摊系数物理变化规律的较实用的计算模式,结果表明,分摊系数(a)随叶面积指数(LAI)增加而增加,且具有明显的日变化,... 依据在冬小麦和玉米冠层表面及冠层内部下方土壤表面的净辐射观测资料,建立了一个能较准确地反映叶面蒸腾与棵间土壤蒸发分摊系数物理变化规律的较实用的计算模式,结果表明,分摊系数(a)随叶面积指数(LAI)增加而增加,且具有明显的日变化,a在中午最小、早、晚稍大,这种日变化受叶气孔调节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面蒸腾 棵间蒸发 分摊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水入渗条件下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的野外观测与分析——以内蒙古敖包小流域为例 被引量:14
8
作者 康绍忠 张书函 +4 位作者 张富仑 胡笑涛 史世斌 郭志宏 聂光镛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7-12,共6页
结合野外积水入渗试验,利用时域反射仪和中子仪进行了积水入渗条件下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的观测,并把时域反射仪和中子仪测定的土壤含水率与烘干法进行了对比;
关键词 人渗 土壤水分动态 中子仪 土壤水分再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世纪的农业水土工程 被引量:14
9
作者 康绍忠 马孝义 +2 位作者 韩克敏 李靖 毛敏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6,共6页
介绍了农业水土工程学科的历史和形成过程,分析其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21世纪中国农业水土工程学科需要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探讨其在基础理论、应用技术等方面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农业水土工程 科技发展 可持续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土壤水分与温度条件下土根系统中水分传导的变化及其相对重要性 被引量:20
10
作者 康绍忠 张建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76-81,共6页
依据试验资料,分析了土壤水势和温度对根系收缩程度、土根间隙水分传导和土根系统中各部分水分传导相对重要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根系收缩程度银合欢<台湾相思<向日葵<玉米,植物在水分胁迫下的根系收缩能反映植物的抗旱性;在... 依据试验资料,分析了土壤水势和温度对根系收缩程度、土根间隙水分传导和土根系统中各部分水分传导相对重要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根系收缩程度银合欢<台湾相思<向日葵<玉米,植物在水分胁迫下的根系收缩能反映植物的抗旱性;在相同土水势条件下,土根间隙水分传导表现出银合欢>台湾相思>向日葵>玉米;在土根间隙传导(Lg)、根系传导(Lr)与土壤有效传导(Ls)三者之间,Ls的变幅最大,Lr的变幅最小,对于不同植物种类Lr、Lg与Ls成为系统中的水分传输限制因子所对应的土水势范围不同;当土水势(ψ)高于-1.0MPa时,温度升降对玉米与向日葵的根系收缩无显著影响,当ψ<-1.0MPa时,高温环境中的根系收缩加剧,当ψ>-1.10MPa时,玉米、向日葵的Lg随温度增加而略有增加,而当ψ<-1.10MPa时,其Lg则随温度增高而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水势 温度 水分传导 土根间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现代农业节水高新技术发展战略的思考 被引量:78
11
作者 康绍忠 许迪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25-29,共5页
论述了发展我国现代农业节水高新技术的战略地位 ;指出现代农业节水是一个跨多学科的高科技问题 ,需要生物、水利、农艺、材料、信息、化工、环保等多方面的技术支撑 ;提出了发展现代农业节水高新技术的目标、原则。现代农业节水高新技... 论述了发展我国现代农业节水高新技术的战略地位 ;指出现代农业节水是一个跨多学科的高科技问题 ,需要生物、水利、农艺、材料、信息、化工、环保等多方面的技术支撑 ;提出了发展现代农业节水高新技术的目标、原则。现代农业节水高新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有 :①现代农业节水前沿技术 ,具体包括 :植物高效用水生理调控技术 ;作物需水信息采集与精量控制灌溉技术 ;作物控制性分根交替灌溉新技术。②现代农业节水关键平台技术及新产品 ,包括 :田间节水灌溉技术设备及新产品 ;新型节水专用材料与生化制剂 ;农艺节水技术 ;现代灌溉系统水量监控与调配技术及新产品 ;劣质水资源化与灌溉利用技术。③现代农业节水技术集成示范工程与产业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节水 高新技术 节水灌溉 现代农业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小麦根系吸水模式的研究 被引量:52
12
作者 康绍忠 刘晓明 熊运章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2年第2期5-12,共8页
依据冬小麦根系伸展深度、重量根密度以及土壤含水量分布的实测资料,对冬小麦根系吸水分布进行了动态模拟。在分析根系吸水规律的基础上考虑根系分布状况、土壤含水率、蒸腾速率等因素的影响,建立了一个冬小麦根系吸水模式,该模式经实... 依据冬小麦根系伸展深度、重量根密度以及土壤含水量分布的实测资料,对冬小麦根系吸水分布进行了动态模拟。在分析根系吸水规律的基础上考虑根系分布状况、土壤含水率、蒸腾速率等因素的影响,建立了一个冬小麦根系吸水模式,该模式经实际应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根系 动态模型 密度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位较高条件下不同根区湿润方式对梨树根与茎液流及其水分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10
13
作者 康绍忠 胡笑涛 +1 位作者 Ian Goodwin Peter Jerie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5-23,共9页
为了探讨地下水位较高条件下根区湿润方式对梨树根和茎液流及水分平衡的影响 ,开展了较系统的试验研究。试验共设三种处理 ,即传统畦灌 (CFI) ,部分根干燥灌溉 (PRD)和分根区交替灌溉 (ARDI) ,分别使用土壤水分监测系统 (Enviro SCAN)... 为了探讨地下水位较高条件下根区湿润方式对梨树根和茎液流及水分平衡的影响 ,开展了较系统的试验研究。试验共设三种处理 ,即传统畦灌 (CFI) ,部分根干燥灌溉 (PRD)和分根区交替灌溉 (ARDI) ,分别使用土壤水分监测系统 (Enviro SCAN)和热脉冲探针监测土壤水分动态和梨树根和茎液流。结果表明在 PRD和 ARDI情况下湿润根区的根液流不仅大于干燥根区 ,而且也大于 CFI情况下的相同区域。复水后 ,ARDI干燥区的根液流比 PRD的恢复和提高快得多 ,并且比 CFI的大 ;ARDI的茎液流比 CFI的小 ,但比 PRD保持一侧根干燥时的大。在只有一侧根区灌溉时 ,ARDI和 PRD的日耗水量比 CFI的小。 ARDI和 PRD中湿润侧的根系具有水分吸收补偿效应 ,当干燥根区复水后能够提高水分的吸收能力 ,其程度与根区持续干燥的时间长短有关。逐日根液流与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关系密切 ,但随着表面灌溉方式和湿润根区的不同这些关系明显的不一样。逐日茎液流与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有关 ,而且在不同的表面灌溉方式下 ,土壤含水率相同时茎液流和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的比率不同。与 CFI相比 ,ARDI和 PRD大约少用 5 0 %的灌溉水量 ,但是梨树的水分消耗量和茎液流并没减少相同的比例。表面湿润方式对水量平衡和液流的作用明显受到地下水位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流 水量平衡 地下水位 部分根干燥 梨树 根区 湿润方式 灌溉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利用与节水农业发展模式的战略思考 被引量:49
14
作者 康绍忠 粟晓玲 +2 位作者 沈清林 石培泽 杨秀英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4年第4期1-8,共8页
石羊河流域是甘肃省河西内陆河流域中人口最多、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最高、用水矛盾最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最严重、水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制约性最强的地区。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水资源已严重超载。本文分析了石羊河流域水资源... 石羊河流域是甘肃省河西内陆河流域中人口最多、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最高、用水矛盾最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最严重、水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制约性最强的地区。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水资源已严重超载。本文分析了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突出问题,重点讨论了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措施,即围绕"一个中心"、抓住"两个关键"、把握"三大环节"、构建"四大保障"、实施"五大转变"、建设"六大工程";最后提出了流域节水生态农业发展的"五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生态用水 农业节水 水环境 综合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敖包小流域土壤入渗分布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42
15
作者 康绍忠 张书函 +4 位作者 聂光镛 史世斌 郭志宏 齐志恩 崔学刚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38-46,共9页
通过野外入渗试验,分析了3种入渗公式中经验参数在流域内不同地貌特征与不同土地利用条件下的变化规律,探讨了不同前茬、耕作措施、坡向、同一坡向不同位置等因素对土壤入渗的影响。
关键词 土壤入渗 经验公式 水土保持措施 土地利用 耕作措施 坡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及节水生态农业理论与技术集成研究的总体框架 被引量:32
16
作者 康绍忠 粟晓玲 +2 位作者 杨秀英 沈清林 石培泽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5年第1期1-9,共9页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配置及节水生态农业理论与技术的集成研究对推动农业与生态节水领域的科技创新和学科发展以及内陆河流域水资源持续利用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在系统总结石羊河流域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作者...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配置及节水生态农业理论与技术的集成研究对推动农业与生态节水领域的科技创新和学科发展以及内陆河流域水资源持续利用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在系统总结石羊河流域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作者目前正在开展的研究工作,提出了该流域水资源与节水综合集成研究的总体目标,从应用基础理论研究、应用技术开发以及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三个层面论述了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及节水生态农业理论与技术综合集成研究的总体框架,阐述了具体研究内容和方法,并指出了研究中的关键技术难点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配置 节水生态农业 应用基础理论 关键技术 集成示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彭曼—蒙特斯模式估算作物蒸腾量的研究 被引量:24
17
作者 康绍忠 熊运章 刘晓明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1年第1期13-20,共8页
本文论述了彭曼—蒙特斯(Pcnman—Montcith)模式的推导过程,分析了产生计算误差的四个原因。对模式中参数的取值进行了讨论,分别比较了考虑和不考虑气压订正与空气层结稳定性订正时计算值的差异,结果表明不考虑气压订正时的计算值比实... 本文论述了彭曼—蒙特斯(Pcnman—Montcith)模式的推导过程,分析了产生计算误差的四个原因。对模式中参数的取值进行了讨论,分别比较了考虑和不考虑气压订正与空气层结稳定性订正时计算值的差异,结果表明不考虑气压订正时的计算值比实测值偏小10%~20%,而空气层结稳定性订正对计算结果的影响不如气压订正的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 蒸腾量 气孔阻力 模式 估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西石羊河流域高效农业节水的途径与对策 被引量:21
18
作者 康绍忠 蔡焕杰 +2 位作者 陈勇 沈清林 孔德禄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0-18,共9页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缺水导致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和大量的农田弃耕,但由于田间工程配套不全和灌溉定额过大等原因,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系数较低,农业节水还有很大潜力。抓好田间工程配套和土地平整、改进田间灌水方法...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缺水导致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和大量的农田弃耕,但由于田间工程配套不全和灌溉定额过大等原因,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系数较低,农业节水还有很大潜力。抓好田间工程配套和土地平整、改进田间灌水方法,与地膜种植相结合,推广和改进膜上灌水方法,发展低压管道灌溉和果树、瓜类等经济作物的滴灌,制定并实行节水型灌溉制度、合理进行泡田,实施灌溉预测预报和节水型管理制度,并与节水增产栽培技术、农业结构调整等农业技术措施相结合,是该流域高效农业节水的主要途径。最后,还阐述了该流域节水型农业发展中需进一步研究与解决的几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农业 节水 石羊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田间冬小麦蒸腾量的计算方法 被引量:9
19
作者 康绍忠 刘晓明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1992年第4期264-270,共7页
依据彭曼-蒙蒂思(Penman-Monteith)模式对田间冬小麦蒸腾量的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对计算模式中包含的两个主要参数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讨论.提出了冬小麦冠层截留的净辐射(R_n~′)和冠层整体气孔阻力(r_(8T))的经验表达式,对模式的计算... 依据彭曼-蒙蒂思(Penman-Monteith)模式对田间冬小麦蒸腾量的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对计算模式中包含的两个主要参数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讨论.提出了冬小麦冠层截留的净辐射(R_n~′)和冠层整体气孔阻力(r_(8T))的经验表达式,对模式的计算精度作了检验,并分析了缺水条件下冬小麦实际蒸腾量与充分供水条件下潜在蒸腾量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腾量 阻力 冬小麦 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黄土高原生态农业建设与黄河断流的若干重大基础理论问题研究的建议 被引量:5
20
作者 康绍忠 宋孝玉 李永杰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7-19,共3页
黄土高原生态农业建设与黄河断流正为人们所关注。在分析迫切需要对黄土高原生态农业建设与黄河断流的若干重大深层次的基础理论问题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了目前的研究现状与主要论点,并进一步对相应的课题设置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生态农业建设 黄河断流 基础理论 黄土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