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针对背根神经节持续受压模型大鼠机械痛阈及TRPV1、SP、CGRP表达的影响
1
作者 魏周园 郑雨 +9 位作者 江民健 池恒愉 康玉蓉 何晓芬 李晓宇 周姝婷 杜俊英 邵晓梅 方剑乔 蒋永亮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50-258,共9页
目的:观察电针对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持续受压(chronic compression of dorsal root ganglion,CCD)模型大鼠机械刺激缩足反射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MWT)及DRG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ansient recep... 目的:观察电针对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持续受压(chronic compression of dorsal root ganglion,CCD)模型大鼠机械刺激缩足反射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MWT)及DRG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1,TRPV1)、P物质(substance P,S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表达的影响。方法:41只雄性SD大鼠使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分为假手术组(11只)、模型组(15只)、电针组(15只),电针组取大鼠患侧“足三里”“昆仑”穴进行治疗,每日1次,共7天。检测各组大鼠不同时间点患侧MWT,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大鼠患侧DRG中TRPV1、CGRP、SP阳性细胞表达情况,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患侧DRG中TRPV1、CGRP、SP蛋白表达变化。结果:造模后第1天电针治疗前,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和电针组大鼠MWT显著降低(P<0.01);电针治疗后第1、3、5、7天,电针组大鼠患侧MWT显著高于同期模型组(P<0.01)。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患侧DRG中TRPV1、SP、CGRP阳性细胞数表达均升高(P<0.05);TRPV1和SP、TRPV1和CGRP阳性细胞共表达数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大鼠患侧DRG中TRPV1、SP、CGRP表达均降低(P<0.05);TRPV1和SP、TRPV1和CGRP阳性细胞共表达数降低(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患侧DRG中TRPV1、CGRP、SP蛋白表达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经电针干预后,电针组大鼠患侧DRG中TRPV1、CGRP、SP蛋白表达降低(P<0.01)。结论:电针治疗可促使MWT升高,有效抑制CCD大鼠痛觉敏化,其镇痛机制可能与下调DRG中TRPV1、SP和CGRP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针刺镇痛 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 P物质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对糖尿病神经痛大鼠背根神经节TRPV4表达的影响
2
作者 江民健 池恒愉 +8 位作者 康玉蓉 蒋永亮 郑崯沐 李斯苡 周姝婷 刘伯宇 邵晓梅 方剑乔 何晓芬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1-248,共8页
目的 观察电针(electroacupuncture, EA)对糖尿病神经痛(diabetic neuropathic pain, DNP)大鼠体质量、空腹血糖、热痛阈、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 DRG)瞬时受体电位香草蛋白4(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4,TRP... 目的 观察电针(electroacupuncture, EA)对糖尿病神经痛(diabetic neuropathic pain, DNP)大鼠体质量、空腹血糖、热痛阈、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 DRG)瞬时受体电位香草蛋白4(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4,TRPV4)的影响。方法 采用向腹腔注入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 STZ)构建DNP大鼠模型。第15~21天,在大鼠双侧足三里(ST36)和昆仑(BL60)穴予以每日一次30 min的2 Hz EA治疗。检测各组大鼠体质量、空腹血糖和热痛阈。采用免疫荧光检测大鼠L4~L6 DRG中TRPV4和神经元(neuron, NeuN)共标的表达。检测TRPV4激动剂GSK1016790A对EA干预DNP大鼠体质量、空腹血糖、热痛阈的影响。结果 第7天后,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体质量明显下降(P<0.01),空腹血糖明显上升(P<0.01);第21天,与模型组相比,模型+电针组热痛阈明显提高(P<0.01);大鼠L4~L6 DRG上的TRPV4和NeuN共标免疫荧光结果显示:模型组的阳性细胞表达较正常组均显著升高(P<0.01),模型+电针组大鼠L4~L6 DRG TRPV4和NeuN共标的阳性细胞表达较模型组均显著下降(P<0.01);TRPV4激动剂GSK1016790A可翻转EA对DNP大鼠热痛阈下调作用(P<0.01)。结论 EA能减轻链脲佐菌素诱导的DNP,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DRG中TRPV4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神经痛 电针 背根神经节 瞬时受体电位香草蛋白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背根神经节P2X3受体表达上调在糖尿病神经痛中的作用
3
作者 陈卢杭 费雪瑜 +6 位作者 康玉蓉 王涵芝 瞿思颖 李想 何晓芬 方剑乔 蒋永亮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93-599,共7页
目的本研究拟观察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后大鼠不同时期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上嘌呤受体(purinergic receptor subtype,P2X3)的表达情况及P2X3受体拮抗剂TNP-ATP对糖尿病神经痛(diabetic neuropathic pain... 目的本研究拟观察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后大鼠不同时期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上嘌呤受体(purinergic receptor subtype,P2X3)的表达情况及P2X3受体拮抗剂TNP-ATP对糖尿病神经痛(diabetic neuropathic pain,DNP)大鼠的干预作用。方法(1)2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选取6只选取作为正常组,其余14只大鼠予以腹腔注射STZ,剔除未成模的2只大鼠,分别观察造模前(Base),造模后7 d、14 d、21 d的机械缩爪阈值(paw withdrawal threshold,PWT)变化情况;并在上述各时间点取大鼠L4-L6 DRG,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L4-L6 DRG上P2X3阳性细胞表达情况。(2)将25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选取6只作为正常+生理盐水(Control+NS)组,其余19只予以STZ注射,剔除未成模大鼠1只,成功建立DNP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生理盐水(DNP+NS)组,模型+50 nmol P2X3抑制剂TNP-ATP组(DNP+50 nmol TNP-ATP),模型+100 nmol P2X3抑制剂TNP-ATP组(DNP+100 nmol TNP-ATP),每组6只;STZ注射14 d后,DNP+TNP-ATP组分别按照上述剂量予以足背注射TNP-ATP溶液,其余两组分别予以注射等量NS,观察注射后0.5、1、1.5 h大鼠PWT变化。同时观察连续注射7 d药物对大鼠PWT的影响。结果(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第7天、第14天及第21天空腹血糖显著升高;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Day 7 PWT无明显改变,第14天、第21天PWT显著降低。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STZ注射7、14、21 d后,DNP大鼠L4、L5 DRG上P2X3的阳性细胞的表达显著升高,STZ注射14、21 d后,DNP大鼠L6 DRG上P2X3的阳性细胞的表达显著升高。(2)TNP-ATP干预前,DNP+NS组与DNP+50 nmol TNP-ATP组、DNP+100 nmol TNP-ATP组PWT无显著差异;干预0.5 h后,与DNP+NS组、DNP+50 nmol TNP-ATP组相比,DNP+100 nmol TNP-ATP组PWT明显升高,效果持续至1 h。(3)连续注射7 d TNP-ATP后,DNP+100 nmol TNP-ATP组PWT较DNP+NS组与DNP+50 nmol TNPATP组明显升高。结论腹腔注射STZ可成功建立DNP大鼠模型,背根神经节P2X3表达上调参与糖尿病神经痛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神经痛 背根神经节 P2X3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