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记式康复指导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被引量:41
1
作者 陈晓玲 黄天雯 +5 位作者 刘巧梨 倪杰 李娜 桂自珍 钟盈 康焱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8-10,共3页
目的探讨日记式康复指导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80例行单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分为两组各90例,对照组术后实施常规的功能锻炼,干预组给予日记式康复指导,即由医护联合负责制定每日功能锻炼计划,... 目的探讨日记式康复指导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80例行单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分为两组各90例,对照组术后实施常规的功能锻炼,干预组给予日记式康复指导,即由医护联合负责制定每日功能锻炼计划,患者每次完成功能锻炼后,记录实际完成的项目、时间、不适等,护士长或护理组长评价功能锻炼的依从性,及时给予指导、追踪评价。结果干预组术后住院期间功能锻炼依从性、功能锻炼指导满意率、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日记式康复指导可提高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从而改善髋关节功能,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日记式康复指导 功能锻炼 依从性 髋关节功能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生存分析方法比较不同术式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3
2
作者 杨子波 王秉钧 +5 位作者 邬培慧 黄志宇 傅明 廖威明 何爱珊 康焱 《中国骨伤》 CAS 2015年第8期699-703,共5页
目的 :对选择内固定与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转子间骨折的患者进行生存分析,比较两种术式对老年人转子间骨折死亡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4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110例60岁以上选择内固定或关节置换治疗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 目的 :对选择内固定与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转子间骨折的患者进行生存分析,比较两种术式对老年人转子间骨折死亡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4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110例60岁以上选择内固定或关节置换治疗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选择内固定手术治疗组83例,男32例,女51例;年龄61.44~98.75岁,平均(78.52±7.98)岁。关节置换组27例,男8例,女19例;年龄71.82~96.54岁,平均(79.99±6.11)岁。观察两组患者的当前生存情况,第1、2、5年总体生存率及平均生存期;两组患者第1、2年死亡率;两组患者第1、2年生存率及平均生存期。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125个月,平均(46.93±29.53)个月。所有患者伤口甲类愈合,无院内死亡病例。其中31例患者死亡,79例患者存活,生存分析显示全部110例患者的1、2、5年生存率分别为(90.7±2.8)%、(82.5±3.9)%和(57.6±6.5)%,平均生存期为(84.137±5.902)个月。内固定组术后1、2年死亡比例分别为7.2%和12.0%,关节置换组分别为14.8%和25.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内固定组1年生存率为(92.6±2.9)%,2年生存率为(85.8±4.3)%,平均生存期为(87.508±6.063)个月,关节置换组分别为(85.2±6.8)%和(73.9±8.5)%,平均生存期为(67.294±11.180)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02,P〈0.05)。结论 :选择内固定手术较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老年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总体生存情况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骨折 骨折固定术 关节成形术 置换 预后 生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空探测科学目标谱系构建方案探索 被引量:1
3
作者 刘继忠 葛平 +4 位作者 康焱 张天馨 姜亦宸 马克 邵艳利 《深空探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9-89,共11页
中国深空探测活动正在由技术驱动和科学牵引并举逐步发展到以科学引领为主、牵引技术进步的阶段。面向中国深空探测高质量发展需求,创新性提出科学目标谱系概念与方案设想。以科学目标为核心,汇聚深空探测工程、科学、技术、应用大数据... 中国深空探测活动正在由技术驱动和科学牵引并举逐步发展到以科学引领为主、牵引技术进步的阶段。面向中国深空探测高质量发展需求,创新性提出科学目标谱系概念与方案设想。以科学目标为核心,汇聚深空探测工程、科学、技术、应用大数据,利用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将相关要素进行有机组织、信息关联和知识挖掘,建立深空领域“关联成谱,脉络为系”的大模型,打造大知识智能平台。借助该平台,能够充分利用历史数据、立足当前能力,对深空探测未来的规划发展提供生成式的知识与信息支持,推动数据驱动的深空研究范式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目标谱系 科学牵引 深空大模型 数据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工程多态全息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刘继忠 裴照宇 +5 位作者 于国斌 康焱 王倩 庞涪川 卢亮亮 杨瑞洪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35-542,共8页
以我国航天工程研制特点和数字化需求为出发点,构建涵盖航天工程全周期、全系统的数据体系,提出航天工程多态全息模型的概念及具体组成,实现了包含全要素信息的完整产品数字化定义;构建航天工程全生命周期模型体系,体系化地表达了多态... 以我国航天工程研制特点和数字化需求为出发点,构建涵盖航天工程全周期、全系统的数据体系,提出航天工程多态全息模型的概念及具体组成,实现了包含全要素信息的完整产品数字化定义;构建航天工程全生命周期模型体系,体系化地表达了多态全息模型在任务层、系统层和功能层随时间的动态演化过程,以及相互耦合关系;开发了多态全息模型集成系统,并在典型的航天型号中开展了实践,初步形成了架构驱动的协同研制模式和数据驱动的产品状态管理模式,提升了研制效率效益,为其他领域复杂系统工程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工程 系统生命周期 产品模型 模型体系 总体设计 数据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年深空探测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3
5
作者 葛平 康焱 +3 位作者 张天馨 郭翔 刘文钺 邵艳利 《中国航天》 2024年第2期6-15,共10页
2023年,人类深空探测活动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多项月球探测任务成功发射,为地外资源开发利用提供新机遇;地外生命探索取得多项突破,火星、小行星科学成果为生命探寻提供新视角;行星防御备受关注,维护地球安全成为全人类的共识可重复... 2023年,人类深空探测活动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多项月球探测任务成功发射,为地外资源开发利用提供新机遇;地外生命探索取得多项突破,火星、小行星科学成果为生命探寻提供新视角;行星防御备受关注,维护地球安全成为全人类的共识可重复使用引领运载火箭新发展方向,不断提升进入深空的能力和效益本文对2023年的月球探测、行星探测、天文观测和近地小行星防御等方面的任务进展与科学成果进行梳理和归纳,对国际相关政策规划开展分析,并阐述了深空探测领域未来的发展重点与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空探测 任务进展 科学发现 政策规划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球南极区域不同高度光照条件计算方法及其在着陆点选址中的应用
6
作者 苏秀中 葛平 +4 位作者 张天馨 康焱 周艾玉 李云飞 胡震宇 《航天器环境工程》 CSCD 2024年第4期397-403,共7页
针对目前月球南北极探测中多数月面光照条件计算方法得出的结果误差大,难以在航天任务规划和科学研究中应用的问题,提出考虑高精地形的月球南北极光照条件实时计算方法:基于目前已有的最高精度地形数据,通过逐方位角搜索地平线并计算仰... 针对目前月球南北极探测中多数月面光照条件计算方法得出的结果误差大,难以在航天任务规划和科学研究中应用的问题,提出考虑高精地形的月球南北极光照条件实时计算方法:基于目前已有的最高精度地形数据,通过逐方位角搜索地平线并计算仰角,再结合太阳高度角和太阳圆盘视直径,得到该地点光照条件的计算结果。该方法的光照条件计算结果准确,同时可自定义地形搜索范围和精度,进一步可输出任意时间跨度的当地光照情况。基于该方法选取月球南极若干点作为预选着陆点,计算各着陆点在离地高度分别为2、5、8、10、15 m处的全年平均光照率,并分析离地高度对光照条件的影响规律,为后续任务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球南极 数字高程模型 光照条件 着陆点选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数字纳伏表校准装置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胡毅飞 赵伟 +3 位作者 朱珠 康焱 黄晶 李晓燕 《计量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9,共5页
基于研制出的低热电势分压箱,组建了直流低电压校准装置,可用于直流数字纳伏表的校准。研究了电缆连接处的压接技术,研制了精密控温机柜,以便减小测量线路的热电势。制作了哈蒙结,以减小引线电阻。提出对称观测法和线性拟合法,使热电势... 基于研制出的低热电势分压箱,组建了直流低电压校准装置,可用于直流数字纳伏表的校准。研究了电缆连接处的压接技术,研制了精密控温机柜,以便减小测量线路的热电势。制作了哈蒙结,以减小引线电阻。提出对称观测法和线性拟合法,使热电势的影响减小了一个量级。校准装置的测量范围为1μV^100 mV,其1μV量值的测量不确定度为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直流数字纳伏表 低热电势分压箱 校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空探测全域轨迹优化设计平台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3
8
作者 刘继忠 尚海滨 +9 位作者 刘勇 任俊杰 葛平 王琼 王铭实 周国栋 简抗抗 节德刚 康焱 陈鹏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98-1007,共10页
提出了基于任务定义的深空探测全域轨迹优化设计概念与实现方法。首先,对复杂任务定义、自适应模型库与多环节迭代优化等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然后,重点讨论了深空探测全域轨迹优化设计软件平台的设计技术与系统实现。最后,基于... 提出了基于任务定义的深空探测全域轨迹优化设计概念与实现方法。首先,对复杂任务定义、自适应模型库与多环节迭代优化等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然后,重点讨论了深空探测全域轨迹优化设计软件平台的设计技术与系统实现。最后,基于该平台丰富的模型库,对嫦娥五号等深空探测任务的全过程飞行轨迹进行了优化设计与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开发的深空探测全域轨迹优化设计软件平台具有复杂任务适应能力强、可拓展性好的特点,可为类似软件系统的研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空探测 飞行轨迹 轨迹优化 任务定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BSE的月球科研站任务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关锋 葛平 +4 位作者 邵艳利 袁文强 徐帅 康焱 裴照宇 《航空工程进展》 CSCD 2023年第3期84-99,共16页
月球探测完成“绕落回”三步走后,从单点短期探测向建设月面基础设施的月球科研站长期探测转变,给月球探测任务的规划论证、总体设计、系统研制和在轨探测等提出了更高要求。采用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MBSE)思想,提出基于模型的月球科研... 月球探测完成“绕落回”三步走后,从单点短期探测向建设月面基础设施的月球科研站长期探测转变,给月球探测任务的规划论证、总体设计、系统研制和在轨探测等提出了更高要求。采用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MBSE)思想,提出基于模型的月球科研站系统分析正向流程,以系统模型为载体深入剖析任务总体、任务使命需求和任务应用场景。通过开展基于模型的月球科研站任务分析,初步实现了月球科研站任务分析过程正向化、设计要素定义全量化、设计要素之间的关联表达显性化、月球科研站工程总体单位下发的研制要求有源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 SYSML 月球科研站 任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年深空探测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7
10
作者 葛平 张天馨 +4 位作者 康晓晰 康焱 席翔宇 陈琦 王帅 《中国航天》 2023年第2期8-18,共11页
2022年,全球深空探测领域取得蓬勃发展。“天问”一号任务圆满完成科学探测任务目标;“嫦娥石”的发现让人类对月球起源与演化的理解更进一步;美国“阿尔忒弥斯”1(Artemis-1)任务成功发射,开启重返月球之旅;“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DA... 2022年,全球深空探测领域取得蓬勃发展。“天问”一号任务圆满完成科学探测任务目标;“嫦娥石”的发现让人类对月球起源与演化的理解更进一步;美国“阿尔忒弥斯”1(Artemis-1)任务成功发射,开启重返月球之旅;“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DART)任务完成全球首次近地天体撞击防御技术试验……人类探索深空的脚步从未停止,深空探测活动的疆域在不断扩大。本文对月球探测、行星探测、天文探测和近地小行星防御等方面的任务进展与科学发现进行归纳,对国际相关政策规划开展分析,并阐述了深空探测领域未来的发展重点与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地小行星 近地天体 深空探测 行星探测 科学探测 月球探测 重定向 双小行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BSE发展趋势与中国探月工程并行协同论证 被引量:14
11
作者 关锋 葛平 +3 位作者 周国栋 康焱 任俊杰 节德刚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83-190,共8页
中国月球探测面临新发展态势,给月球探测任务的规划论证、总体设计、系统研制和在轨探测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并行工程等新方法及新手段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从MBSE(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流程、方法、工具及应用层面... 中国月球探测面临新发展态势,给月球探测任务的规划论证、总体设计、系统研制和在轨探测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并行工程等新方法及新手段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从MBSE(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流程、方法、工具及应用层面对MBSE的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其发展趋势。结合中国探月工程任务需求和面临的挑战,设计中国探月工程基于模型的并行协同论证框架,论述了基于依赖图的跨专业、层级、地域的模型一致性维护和基于OSLC(面向生命周期协作的开放服务)的一体化协同论证环境构建等技术方案。通过国际月球科研站的论证设计开展初步应用验证,实现多岗位角色的协同论证,为探月工程全面推进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实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月工程 数字化 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 并行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1年深空探测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7
12
作者 葛平 张天馨 +1 位作者 康焱 陈鹏 《中国航天》 2022年第2期9-19,共11页
2021年,全球深空探测事业掀开新篇章。“嫦娥”五号采集的月球样品激起科学研究领域新浪潮,让月球年轻了8亿~9亿年;“天问”一号一步实现“绕、着、巡”,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印迹;美国“露西”首次穿越特洛伊小行星群,追寻太阳系形成的... 2021年,全球深空探测事业掀开新篇章。“嫦娥”五号采集的月球样品激起科学研究领域新浪潮,让月球年轻了8亿~9亿年;“天问”一号一步实现“绕、着、巡”,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印迹;美国“露西”首次穿越特洛伊小行星群,追寻太阳系形成的历史……总体而言,国内和国际都在组织更全面、更广泛、更深入的深空探测,持续拓展着人类活动的疆域。本文对2021年及前期实施的深空探测发射任务进行归纳,对新的科学成果进行阐述;在梳理已有任务、成果的基础上,从月球、火星、小行星和金星探测4个方面分析了近期国际深空探测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空探测 首次穿越 太阳系形成 小行星 月球样品 特洛伊 科学成果 火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工二院成功研制可编程量子直流电压标准装置
13
作者 吴巍 康焱 《中国航天》 2014年第5期19-19,共1页
近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203所成功研制出可编程量子直流电压标准装置,将直流电压国家副基准的测量范围扩展到微伏量级,提升了我国在国际量子电压计量领域中的地位。
关键词 直流电压 标准装置 可编程 量子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 测量范围 电压计量 副基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