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epsis与感染性休克的治疗:争议中前行
1
作者 康焰 《协和医学杂志》 2018年第5期421-425,共5页
Sepsis和感染性休克是导致重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对Sepsis病理生理机制和临床诊治研究的逐渐深入,"拯救Sepsis运动(Surviving Sepsis Campaign,SSC)"自2004年起每4年对SSC指南更新一次,使临床诊疗逐渐趋于规范。... Sepsis和感染性休克是导致重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对Sepsis病理生理机制和临床诊治研究的逐渐深入,"拯救Sepsis运动(Surviving Sepsis Campaign,SSC)"自2004年起每4年对SSC指南更新一次,使临床诊疗逐渐趋于规范。近10余年的数据显示,Sepsis患者的病死率稳定且呈显著下降趋势。2016年更新的SSC指南在抗感染治疗方面遭遇到了美国感染病学会(Infectious Disease Society of America,IDSA)的挑战,其在官方期刊Clin Infect Dis发表公开立场声明,不再支持SSC指南。这一举动给临床医生借鉴和应用2016年版SSC指南带来很大困惑。深入了解两大学会对于SSC指南争议的本质至关重要,只有回归争议本质,理清分歧的基点,才能更好地使用指南,使其真正成为临床诊治Sepsis和感染性休克的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PSIS 休克 感染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重症超声专家共识 被引量:106
2
作者 王小亭 刘大为 +38 位作者 于凯江 管向东 马晓春 严静 康焰 艾宇航 胡振杰 隆云 晁彦公 张宏民 张丽娜 尹万红 刘丽霞 武钧 何伟 朱然 许强宏 丁欣 关键 李莉 刘海涛 司向 王敏佳 王艺萍 王晓猛 吕立文 陈文劲 张青 杜鹃 朱炜华 陈秀凯 尚秀玲 黄道政 蔡书翰 崔嵩 张军伟 赵醴 唐朝霞 《临床荟萃》 CAS 2017年第5期369-383,共15页
随着重症超声在重症疾病诊治中的作用被日益认知与理解,已越来越被广泛的接受和应用,重症医学专业医生在实施过程中开始面临各种问题,突显了对重症超声学术发展体系建设与质量控制的需求。为此,专家组根据多年来应用和推广经验,从基本... 随着重症超声在重症疾病诊治中的作用被日益认知与理解,已越来越被广泛的接受和应用,重症医学专业医生在实施过程中开始面临各种问题,突显了对重症超声学术发展体系建设与质量控制的需求。为此,专家组根据多年来应用和推广经验,从基本理念到实施规范,制定了本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 超声检查 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经口气管插管固定方法在外科ICU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周永方 金晓东 康焰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8期71-73,共3页
目的为了降低外科ICU气管插管患者的非计划拔管发生率,探索一种安全、可靠的经口气管插管固定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外科ICU从2010年3~10月收治的经口气管插管患者资料(A组),对2010年11月起外科ICU收治的经口气管插管患者(B组)采用... 目的为了降低外科ICU气管插管患者的非计划拔管发生率,探索一种安全、可靠的经口气管插管固定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外科ICU从2010年3~10月收治的经口气管插管患者资料(A组),对2010年11月起外科ICU收治的经口气管插管患者(B组)采用寸布带双套结联合传统胶布固定气管插管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非计划拔除气管插管发生率、气管插管移位发生率和气管插管固定相关并发症。结果 A、B组非计划拔管分别为20例(6.12%)、4例(1.26%),P=0.001;气管插管移位分别为23例(7.03%)、12例(3.77%),P=0.082。两组无一例患者死亡。结论寸布带双套结联合传统胶布固定气管插管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经口气管插管固定方法,能有效预防气管插管的非计划拔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插管 非计划拔管 气管插管固定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肾损伤的连续性肾替代治疗开始时机 被引量:12
4
作者 韩莉 张凌 康焰 《中国血液净化》 2015年第8期486-489,共4页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合并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时连续性肾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CRRT)开始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13年合并 AKI 的SAP 患...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合并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时连续性肾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CRRT)开始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13年合并 AKI 的SAP 患者病例资料,根据KDIGO的 AKI1~3期分级标准将患者分为开始CRRT早(AKI1、2期)和开始晚(AKI 3期)2组,比较患者人口学特征,开始CRRT时的临床数据,预后指标是60天ICU住院病死率和ICU住院时间。结果84例合格患者纳入分析,早期开始CRRT组27例,晚期CRRT组57例。早晚2组的60天ICU住院病死率分别为为30%(9/27)和59.3%(32/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2=6.608,P =0.010);并且开始早的患者的ICU住院时间更短[HR:0.392(95% CI:0.169~0.776),P =0.009]。结论合并AKI的SAP患者的CRRT宜在AKI早期(1和2期)开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胰腺炎 急性肾损伤 连续性肾替代治疗 开始时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血流动力学治疗 被引量:5
5
作者 尹万红 康焰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0年第5期518-521,共4页
由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特殊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既有传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血流动力学特点,又有其特别之处。血流动力学治疗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核心治疗手段,肺内血流分布状态和右心... 由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特殊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既有传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血流动力学特点,又有其特别之处。血流动力学治疗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核心治疗手段,肺内血流分布状态和右心-肺循环单元的血流改变其是核心环节。重症超声为基础的多元监测有助于精细地描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血流动力学特点,导向肺血流分布调节-右心-左心一体化精准治疗。由于治疗与伤害并存,贯彻保护与预警理念对患者的早期救治及预后改善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血流动力学 重症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血浆天然高密度脂蛋白在内毒素休克中的治疗作用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黄英 顾玲 +3 位作者 王树人 康焰 吴淑红 崔巍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01年第2期73-75,共4页
为探讨人血浆天然高密度脂蛋白(HDL)在内毒素休克中的治疗效果,采用大鼠内毒素休克模型,观察大鼠血压、存活时间、内毒素、TNF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输注HDL可明显提高内毒素休克大鼠的血压(P<0.01)、延长大鼠的存活时间(P<0.01... 为探讨人血浆天然高密度脂蛋白(HDL)在内毒素休克中的治疗效果,采用大鼠内毒素休克模型,观察大鼠血压、存活时间、内毒素、TNF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输注HDL可明显提高内毒素休克大鼠的血压(P<0.01)、延长大鼠的存活时间(P<0.01)并降低血浆TNF水平(P<0.05)。结果提示人血浆天然HDL不但可以抑制TNF的释放,而且还能提高机体对抗内毒素的能力,对内毒素休克具有较理想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脂蛋白 内毒素 休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尖瓣反流对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影响
7
作者 周然 邹同娟 +4 位作者 尹万红 秦瑶 李易 杨婧 康焰 《协和医学杂志》 2018年第5期426-430,共5页
目的探讨重症医学科感染性休克患者二尖瓣反流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科SHOCK-ICU数据库(NCT03082326)中2016年4月至8月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心脏瓣膜功能,按照入组后28 d是否死亡将患者分为死... 目的探讨重症医学科感染性休克患者二尖瓣反流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科SHOCK-ICU数据库(NCT03082326)中2016年4月至8月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心脏瓣膜功能,按照入组后28 d是否死亡将患者分为死亡组和生存组,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比较二尖瓣反流及其他瓣膜血流异常对患者预后的影响;通过生存分析比较二尖瓣反流对感染性休克患者28 d生存率的影响。结果共计111例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感染性休克患者入选本研究,其中男67例,女44例,平均年龄(57.5±18.5)岁,平均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为(23.6±8.6)分,28 d病死率为46.8%(52/111)。单因素分析显示,死亡组二尖瓣反流及肺部超声评分显著高于生存组(P=0.039和P=0.020);多因素分析显示,二尖瓣反流、肺部超声失充气评分是感染性休克患者28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5和P=0.020)。生存分析显示,合并二尖瓣反流患者的28 d生存率(38.2%,13/34)显著低于未合并者(59.7%,46/77)(P=0.039)。结论合并二尖瓣反流的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休克 二尖瓣反流 超声检查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急性胰腺炎术后并发持续性低血压一例
8
作者 杨婧 陈瑶 康焰 《协和医学杂志》 2018年第5期463-466,共4页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术后患者出现持续性低血压的诊断思路及治疗方式。通过回顾性分析1例SAP术后出现持续性低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诊断思路及治疗策略。患者男性,61岁,SAP术后转入重症医学科,起初...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术后患者出现持续性低血压的诊断思路及治疗方式。通过回顾性分析1例SAP术后出现持续性低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诊断思路及治疗策略。患者男性,61岁,SAP术后转入重症医学科,起初表现为低血容量性休克且伴发感染,经容量复苏及抗感染治疗后症状得以控制,但仍以持续性低血压为主要表现,经对各类型休克逐一鉴别、激素测定后确诊为重症相关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使用激素替代治疗后患者低血压症状得到改善,遂转出。1个月后随访,患者停用激素,血压恢复正常。故SAP术后患者、感染症状控制后出现难以解释的低血压,需考虑合并重症相关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的可能,早期诊断及激素替代治疗有助于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手术 低血压 糖皮质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